1918年7月的西線戰場彌漫著詭異的平靜,協約國卻在暗中醞釀一場足以改寫戰爭走向的致命攻勢。英軍元帥福煦站在亞眠地形圖前,指尖重重劃過地圖上的紅點:“這裏是德軍防線的軟肋——亞眠突出部。一旦突破,他們的南北補給線將被徹底切斷。” 這場代號“黑桃a”的作戰計劃,集結英法美加四國精銳,以600輛坦克、1900架飛機與4個集團軍為利刃,目標直指德軍心髒。


    一、暗夜集結:鋼鐵巨獸的隱秘遷徙


    7月1日,第一批mark v型坦克拆解成零件,藏身於倫敦郊外的穀倉。機械師們在煤油燈下組裝履帶與引擎,空氣裏彌漫著機油與鐵鏽的氣味。“每顆螺絲都要檢查三遍,”工頭怒吼道,“這些鐵疙瘩是我們的秘密武器!” 夜間,覆蓋帆布的列車載著組裝好的坦克緩緩駛向亞眠,沿途鐵路工人用口哨聲傳遞安全信號,確保行蹤不被德軍偵察機發現。


    1900架飛機的部署同樣驚心動魄。27個臨時機場分散在戰線後方,飛行員每日僅執行短途飛行任務,避免暴露編隊規模。法國王牌飛行員喬治·居內梅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像潛伏的鷹,等待出擊的那一刻。” 地勤人員用樹枝與偽裝網覆蓋機庫,甚至在附近設置假機場,擺放充氣模型吸引德軍轟炸。


    後勤係統的運轉堪稱精密機器。美軍後勤官威廉·克努森設計出“流水線補給法”:燃油通過地下管道輸送至前線,彈藥箱標注著加密坐標,由摩托車隊按分鍾表配送。至8月初,聯軍秘密囤積了可供三周消耗的物資,而德軍情報部門卻認為“協約國仍在修複帕斯尚爾戰役的創傷”。


    二、暗室博弈:密碼破譯與致命滲透


    倫敦百老匯54號,英國“40號房間”的電報機晝夜不停。密碼專家奈傑爾·德格雷俯身盯著截獲的德軍電文,瞳孔突然收縮——經過27天的破譯,他們終於破解了德軍最新的“adfgvx”密碼係統。當德軍第2集團軍“縱深防禦”的部署細節出現在福煦案頭時,這位元帥冷笑:“他們的防線弱點,現在盡在掌握。”


    與此同時,特工隊深入德軍陣地執行“荊棘行動”。比利時抵抗組織成員瑪麗·德克勒克偽裝成農婦,將微型相機藏在籃子底部,成功拍攝到德軍120個機槍巢與火炮陣地的位置。加拿大特工詹姆斯·麥卡利斯特則混入德軍後勤部隊,用隱形墨水在補給清單背麵標記防禦漏洞。這些情報通過信鴿與地下通道傳迴聯軍指揮部,被標注在等高線地圖上,化作未來攻勢的致命坐標。


    德軍並非毫無察覺。7月中旬,偵察機報告亞眠附近出現“可疑金屬反光”,但第2集團軍司令馮·胡蒂爾將軍嗤之以鼻:“英國人慣用的心理戰罷了!他們在帕斯尚爾損失慘重,哪來的餘力進攻?” 這種輕敵心態,讓德軍對即將到來的危機渾然不覺。


    三、沙盤演練:步坦協同的精密校準


    7月20日,索姆河下遊的秘密訓練場,加拿大軍團與澳大利亞軍團展開高強度模擬作戰。指揮官亞瑟·柯裏將軍手持喇叭嘶吼:“步兵必須緊貼坦克!間距超過50米,你們就是機槍的活靶子!” 士兵們反複練習在坦克掩護下衝鋒、投擲手榴彈、清理戰壕的流程,直到動作形成肌肉記憶。


    美軍第1師帶來的新型戰術手冊引發熱議。手冊提出“動態掩護圈”概念:坦克前方由步兵肅清反坦克小組,兩翼由騎兵巡邏隊警戒,後方則由炮兵實施“隨進彈幕”。為驗證可行性,聯軍在與亞眠地形相似的區域搭建模擬防線,用彩彈標記攻擊效果。澳大利亞下士湯姆·巴恩斯迴憶:“第一次演練時,我們和坦克配合得像喝醉的醉漢,但到第15次,我們終於成了一台精密的戰爭機器。”


    通訊係統的革新成為關鍵。英軍為每輛坦克配備無線電設備,采用“跳頻通訊”技術防止德軍竊聽;步兵配發信號槍與熒光旗,確保在炮火中也能傳遞指令。當一名年輕通訊兵成功在模擬戰鬥中引導坦克摧毀“敵軍”碉堡時,福煦親自拍著他的肩膀:“孩子,你手裏的發報機,比一門大炮還重要。”


    四、迷霧陷阱:虛實交織的戰略欺騙


    為迷惑德軍,聯軍展開大規模佯攻行動。在伊普爾地區,英軍設置數百個充氣坦克模型,用音響設備播放引擎轟鳴;法國炮兵每天定時對非主攻區域實施炮擊,製造“即將進攻”的假象。德軍偵察機拍攝到“大規模部隊調動”,情報部門卻誤判:“協約國的主攻方向在北部!”


    更致命的誤導來自雙麵間諜。德國安插在巴黎的特工“狐”,實則早已被英國軍情五處策反。他向柏林發送假情報:“亞眠僅部署二流部隊,主攻將在加萊展開。” 魯登道夫據此將3個精銳師調往北方,卻不知自己親手削弱了亞眠防線。


    8月7日深夜,聯軍完成最後的部署。福煦在作戰會議上掃視將領們:“明天日出時,我們將給德國人一場永生難忘的噩夢。” 窗外,坦克引擎的低鳴與飛機的嗡響穿透夜幕,這場耗時38天的隱秘籌備,即將化作撕裂德軍防線的鋼鐵洪流。而渾然不覺的德軍,仍在為“協約國的虛弱”舉杯慶祝——他們不會想到,黎明的第一縷陽光,將成為帝國崩潰的序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戰,二戰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小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小峰並收藏一戰,二戰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