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12月,刺骨的寒風裹挾著暴雪席卷凡爾登戰場,將焦土與屍骸盡數掩埋。經過近一年的血腥廝殺,這片土地終於在寒冬中迎來了短暫的喘息。德軍與法軍的戰線在默茲河兩岸陷入徹底的僵持,雙方如兩頭精疲力竭的野獸,在冰雪覆蓋的戰壕中對峙,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一、冰雪囚籠:絕望中的對峙


    十二月初,德軍前沿戰壕裏結滿了冰棱,士兵們蜷縮在凍硬的毛毯下,唿出的白氣在防毒麵具上凝結成霜。二等兵漢斯顫抖著拆開最後一包咖啡粉,混著雪水喝下:“聽說司令部在討論和談……但我們早被遺忘在這裏了。”他的步槍因寒冷卡殼,隻能用刺刀撬開槍膛裏的冰碴。後勤斷絕的困境下,士兵們開始啃食皮鞋,甚至用融化的雪水煮食老鼠。


    法軍陣地同樣彌漫著絕望氣息。中士雅克在寫給妻子的信中說:“每天清晨,我們都要從戰壕裏拖出凍僵的屍體,他們的手指還保持著握槍的姿勢。”盡管物資相對充足,但寒冷依舊奪去許多士兵的生命。戰地醫院裏,醫生們用烙鐵灼燒凍傷的肢體,慘叫聲穿透冰雪,在死寂的戰場上迴蕩。


    二、戰略清算:廢墟上的餘波


    在後方指揮部,德軍高層正為凡爾登的慘敗爭吵不休。興登堡元帥將戰報摔在桌上:“120萬人的傷亡!法金漢的‘處決地計劃’徹底成了德意誌的絞刑架!”他決定將戰略重心轉向東線,抽調10個師支援對羅馬尼亞的進攻,隻在凡爾登留下疲憊不堪的守備部隊。


    法軍則在鞏固戰果。尼維爾將軍下令修建永久性防禦工事,混凝土碉堡與地下隧道在廢墟上拔地而起。工程師們將德軍遺棄的火炮調轉炮口,對著對岸陣地虎視眈眈。當士兵們挖掘戰壕時,不斷挖出腐爛的屍體和破碎的武器,這些戰爭的殘骸被隨意堆放在雪地中,成為凡爾登最慘烈的注腳。


    三、短暫的和平:聖誕休戰的幻影


    12月24日深夜,奇跡般的一幕在前線悄然上演。不知從哪處戰壕傳來德語聖誕頌歌,隨後,法軍陣地也響起了《平安夜》的旋律。在白雪覆蓋的無人區,雙方士兵試探著走出掩體,用蹩腳的語言交談,交換香煙與罐頭。一名德軍士兵拿出全家福,指著照片上的孩子,用法語說:“這是我的小漢斯,他在等爸爸迴家。”


    然而,這種短暫的溫情如曇花一現。第二天清晨,軍官們的怒吼聲撕破了寧靜:“迴到崗位!戰爭還沒結束!”士兵們默默退迴戰壕,重新舉起武器。當天下午,零星的槍聲再次響起,一名在休戰中與德軍交談的法軍士兵被流彈擊中,倒在血泊中,他手中還攥著德軍士兵送給他的半塊巧克力。


    四、冰封的終章:曆史的烙印


    12月31日,凡爾登在暴雪的唿嘯中迎來新年。戰壕裏,士兵們用刺刀在結冰的牆上刻下“1917”,字跡很快被風雪覆蓋。這一年,近百萬生命在此消逝,曾經的繁華市鎮化為廢墟,肥沃的土地變成寸草不生的焦土。


    一名幸存的德軍軍官在日記中寫道:“凡爾登教會我們,戰爭沒有勝利者,隻有幸存者。”而在法國,政府將凡爾登定為“民族聖地”,無數陣亡士兵的家屬在紀念碑前痛哭。這場戰役不僅改變了一戰的走向,更在德法兩國的民族記憶中,留下了永遠無法愈合的創傷。


    當1916年的最後一片雪花飄落,凡爾登的土地仍在冰層下無聲地滲血。它像一座巨大的墓碑,銘刻著人類最殘酷的瘋狂,也警示著後世:和平,才是這片土地最珍貴的救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戰,二戰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小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小峰並收藏一戰,二戰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