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8月23日,東線德軍第八集團軍司令部】
東普魯士的森林在暴雨中呻吟,普裏特維茨將軍盯著地圖上不斷推進的俄軍藍色箭頭,手指在興登堡防線標記處劃出深深的指甲印。參謀長霍夫曼上校抱著電報衝進門,皮靴沾滿泥漿。
東線告急:哥薩克的馬蹄聲
普裏特維茨(猛地轉身):說!俄軍又突破了哪裏?
霍夫曼(展開戰報):將軍,俄軍第一集團軍已抵達貢賓嫩,第二集團軍從南翼包抄,我們的第二十軍在奧斯特羅德失守——(聲音發顫)他們的兵力是我們的三倍!
普裏特維茨(抓起電話):接總參謀部!我要和小毛奇說話!(對著話筒怒吼)毛奇!我這裏隻有8個師,俄軍投入了20個師!如果不增兵,東普魯士就要丟了!
電話那頭傳來小毛奇冰冷的聲音
小毛奇(背景裏有電報機滴答聲):馮·普裏特維茨將軍,西線決定一切。施裏芬計劃允許東線暫時收縮,你的任務是用現有兵力遲滯俄軍——
普裏特維茨(打斷):遲滯?他們的哥薩克騎兵已經在焚燒艾倫斯坦的村莊!(捶打地圖)至少給我2個軍,否則我無法守住涅曼河防線!
小毛奇(沉默兩秒):最多調給你第17後備軍,明天從西線啟程。(語氣稍緩)記住,興登堡元帥正在趕來接任,你隻需再堅持三天——
普裏特維茨(摔下電話):三天?等援軍到了,我們早被俄軍包餃子了!(對霍夫曼)傳令各師,執行“焦土戰術”,炸毀所有橋梁和鐵路,決不能讓俄軍利用我們的交通線!
霍夫曼(猶豫):將軍,這樣會切斷我們自己的補給——
普裏特維茨(抽出配槍拍在桌上):現在不是心疼鐵軌的時候!(望向窗外的暴雨)俄國人以為能複製1812年的勝利?我要讓他們在東普魯士的泥沼裏流幹最後一滴血!
【同日正午,西線德軍第一集團軍臨時指揮部】
克盧克將軍的地圖桌上,代表英法聯軍的紅點在馬恩河一線密集集結,像癌細胞般擴散。副官舉著剛截獲的法軍無線電報,手在發抖。
西線延誤:馬恩河的陰影
克盧克(撕開譯電稿,罵道):該死!法軍把第6集團軍從阿爾薩斯調來了,英國遠征軍的5個師全部部署在亞眠——我們的右翼完全暴露!(轉身對參謀長)施托伊本,我們還有多少預備隊?
施托伊本(查閱兵力表):隻剩第23預備師,而且——(壓低聲音)總參謀部昨天調走了第17後備軍,說是東線吃緊。
克盧克(暴跳如雷):東線?東線的破事憑什麽讓我們西線買單?(抓起電話,直接接通總參謀部)毛奇!我需要至少3個師,否則無法應對法軍的反攻!
小毛奇(聲音疲憊):奧古斯特,東線的普裏特維茨已經快崩潰了,我隻能給你第11後備軍,後天到達。(停頓)你知道嗎?我們在比利時多耗了10天,現在法軍的預備隊比計劃多了4個師——
克盧克(打斷):這能怪我嗎?列日要塞的抵抗超出所有人預期!(拍著地圖上的布魯塞爾)現在布魯塞爾已拿下,隻要給我足夠兵力,我能在三天內渡過塞納河!
小毛奇(冷笑):三天?英國海軍已經封鎖了英吉利海峽,每天有3000名英國士兵在法國登陸。(突然嚴肅)聽著,奧古斯特,馬恩河是最後的機會。施裏芬計劃的右翼必須突破,否則我們將陷入兩線消耗戰——而德國,耗不起。
克盧克(沉默片刻,聲音低沉):我明白。告訴總參謀部,就算用士兵的屍體鋪橋,我也會在9月5日前抵達巴黎近郊。(掛掉電話,對副官)傳令各師:停止清剿遊擊隊,所有兵力投入南線進攻,後勤縱隊就地征發比利時糧食,不計代價!
【8月25日,德國外交部會議室】
國務秘書雅戈夫盯著辦公桌上的電報鏈,意大利、羅馬尼亞、希臘的中立聲明像墓碑般排列。提爾皮茨伯爵的海軍代表團剛離開,茶杯還冒著熱氣。
外交崩塌:中立國的背叛
雅戈夫(對首席秘書馮·屈爾曼):羅馬方麵怎麽說?
屈爾曼(遞上密電):意大利外長索尼諾暗示,除非我們割讓特倫蒂諾,否則將“重新考慮中立”——而羅馬尼亞,已經允許法軍運輸船通過多瑙河。
雅戈夫(揉碎電報):都是因為比利時!(走到窗邊,望著外交部廣場上的反戰塗鴉)當德軍在魯汶焚城時,我們就輸掉了道義戰爭。現在連奧斯曼帝國都在拖延結盟,他們害怕被貼上“破壞中立”的標簽!
屈爾曼(低聲):英國抓住魯汶事件大做文章,《泰晤士報》說我們是“匈奴人”,法國漫畫家把皇帝畫成踩在比利時嬰兒身上的惡魔——
雅戈夫(突然怒吼):那又怎樣?戰爭不是選美比賽!(緩和語氣)但意大利的倒向會改變巴爾幹局勢,奧匈帝國在塞爾維亞的攻勢已經受阻,現在如果羅馬尼亞參戰——
電話鈴驟響,屈爾曼接聽後臉色慘白
屈爾曼(捂住話筒):國務秘書,瑞士方麵傳來消息,教皇本篤十五世公開譴責我們“踐踏國際法”,唿籲中立國聯合製裁——
雅戈夫(跌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語):施裏芬元帥說過,比利時是必要的祭品。但現在,祭品變成了絞索。(突然抬頭)給駐羅馬大使發電:答應意大利的一切要求,特倫蒂諾、的裏雅斯特,甚至達爾馬提亞——隻要他們保持中立。
屈爾曼(震驚):可是國務秘書,那些都是奧匈帝國的領土——
雅戈夫(冷笑):奧匈帝國?他們在加利西亞被俄軍打得滿地找牙,現在該輪到他們為同盟付出代價了。(望向窗外逐漸變暗的天空)記住,在這場戰爭裏,沒有永遠的盟友,隻有永遠的生存需要。
【8月28日,總參謀部地下指揮中心】
小毛奇盯著最新的兵力調配表,西線調出的2個軍在地圖上用虛線標出,像兩道觸目驚心的傷疤。塔彭少將站在一旁,手裏拿著坦能堡戰役的初步戰報。
戰略絞索:三線困境的交織
塔彭(聲音顫抖):總參謀長,東線第八集團軍在坦能堡慘敗,薩姆索諾夫將軍的第二集團軍突破了我們的左翼,普裏特維茨將軍已被解職,興登堡元帥正在接管——
小毛奇(揮手打斷):知道了。(指向西線地圖)更糟的是,克盧克的第一集團軍側翼空虛,法軍隨時可能反擊。(突然看到塔彭欲言又止)說!還有什麽?
塔彭(遞上外交密電):意大利正式宣布“非交戰狀態”,實際上倒向協約國,羅馬尼亞開始動員軍隊,預計兩周內參戰——
小毛奇(猛地站起,元帥服上的鷹徽撞在地圖桌角):都是因為那該死的10天!(抓起施裏芬的備忘錄,摔在地上)如果列日要塞早兩天陷落,我們現在已經在巴黎閱兵,俄國人根本不敢在東線冒進!
塔彭(撿起備忘錄):總參謀長,現在怎麽辦?東線需要至少4個軍,西線又麵臨反攻——
小毛奇(突然平靜下來,從抽屜裏拿出毒藥瓶,又迅速鎖上):我們隻能賭一把。(指向馬恩河)克盧克必須在9月5日前突破法軍防線,否則——(喉嚨發緊)否則德國將陷入1870年法國的境地,被東西兩線絞殺。
塔彭(敬禮):總參謀長,要不要通知皇帝陛下?
小毛奇(望向牆上的威廉二世畫像):不用了。(低聲說)他以為我們在比利時的推進是勝利,卻不知道,每多拖一天,都是在給協約國的絞索打結。(轉身走向作戰室,背影佝僂)去給克盧克發電:“馬恩河決不能成為第二個列日,不惜一切代價,前進。”
【9月5日,馬恩河前線】
克盧克將軍的指揮車停在埃納河橋頭,遠處傳來密集的炮聲。副官遞來最新情報,手在發抖。
副官(聲音哽咽):將軍,法軍第6集團軍從右翼反攻,英國遠征軍在蒙斯突破了我們的防線——
克盧克(望著河麵上漂浮的德軍屍體,突然笑了):終於來了。(掏出懷表,指針指向10點15分)施裏芬計劃原定8月22日抵達巴黎,現在是9月5日,我們離巴黎還有60公裏。(對司機)開車,去最前線,我要親自看看,德國士兵能不能在絞索收緊前撕開一道口子。
引擎轟鳴,車輪碾過彈坑,克盧克的風衣在硝煙中獵獵作響。他不知道,就在此刻,小毛奇正對著地圖喃喃自語:“陛下,我們輸掉了第一迴合。現在,隻能祈禱東線的興登堡能創造奇跡,而西線……”(聲音消失在炮火聲中)
【曆史注腳】
- 坦能堡戰役(1914年8月26-31日)中,德軍因從西線抽調2個軍(第17、20後備軍),導致初期兵力不足,最終靠興登堡-魯登道夫組合反敗為勝,但已錯失西線速勝良機。
- 法軍在馬恩河戰役前的兩周延誤期內,通過“馬恩河出租車”奇跡般調集6000名援軍(實際為約600輛出租車運輸一個師),成為反擊關鍵。
- 意大利最終在1915年5月對奧匈帝國宣戰,羅馬尼亞於1916年8月加入協約國,均與德國“破壞中立”的比利時行動直接相關。
- 小毛奇在馬恩河戰役前的兵力調配失誤(從右翼抽調3個軍至東線),被後世稱為“施裏芬計劃的死亡之吻”,直接導致德軍右翼力量不足,功虧一簣。
通過東線將領的絕望求援、西線指揮官的孤注一擲、外交官員的焦頭爛額,這段對話串聯起比利時延誤引發的連鎖反應——當戰略計算敗給現實抵抗,當軍事冒險透支國際信用,德意誌帝國的“速勝神話”正像列日要塞的混凝土一樣,在炮火中層層崩裂。
東普魯士的森林在暴雨中呻吟,普裏特維茨將軍盯著地圖上不斷推進的俄軍藍色箭頭,手指在興登堡防線標記處劃出深深的指甲印。參謀長霍夫曼上校抱著電報衝進門,皮靴沾滿泥漿。
東線告急:哥薩克的馬蹄聲
普裏特維茨(猛地轉身):說!俄軍又突破了哪裏?
霍夫曼(展開戰報):將軍,俄軍第一集團軍已抵達貢賓嫩,第二集團軍從南翼包抄,我們的第二十軍在奧斯特羅德失守——(聲音發顫)他們的兵力是我們的三倍!
普裏特維茨(抓起電話):接總參謀部!我要和小毛奇說話!(對著話筒怒吼)毛奇!我這裏隻有8個師,俄軍投入了20個師!如果不增兵,東普魯士就要丟了!
電話那頭傳來小毛奇冰冷的聲音
小毛奇(背景裏有電報機滴答聲):馮·普裏特維茨將軍,西線決定一切。施裏芬計劃允許東線暫時收縮,你的任務是用現有兵力遲滯俄軍——
普裏特維茨(打斷):遲滯?他們的哥薩克騎兵已經在焚燒艾倫斯坦的村莊!(捶打地圖)至少給我2個軍,否則我無法守住涅曼河防線!
小毛奇(沉默兩秒):最多調給你第17後備軍,明天從西線啟程。(語氣稍緩)記住,興登堡元帥正在趕來接任,你隻需再堅持三天——
普裏特維茨(摔下電話):三天?等援軍到了,我們早被俄軍包餃子了!(對霍夫曼)傳令各師,執行“焦土戰術”,炸毀所有橋梁和鐵路,決不能讓俄軍利用我們的交通線!
霍夫曼(猶豫):將軍,這樣會切斷我們自己的補給——
普裏特維茨(抽出配槍拍在桌上):現在不是心疼鐵軌的時候!(望向窗外的暴雨)俄國人以為能複製1812年的勝利?我要讓他們在東普魯士的泥沼裏流幹最後一滴血!
【同日正午,西線德軍第一集團軍臨時指揮部】
克盧克將軍的地圖桌上,代表英法聯軍的紅點在馬恩河一線密集集結,像癌細胞般擴散。副官舉著剛截獲的法軍無線電報,手在發抖。
西線延誤:馬恩河的陰影
克盧克(撕開譯電稿,罵道):該死!法軍把第6集團軍從阿爾薩斯調來了,英國遠征軍的5個師全部部署在亞眠——我們的右翼完全暴露!(轉身對參謀長)施托伊本,我們還有多少預備隊?
施托伊本(查閱兵力表):隻剩第23預備師,而且——(壓低聲音)總參謀部昨天調走了第17後備軍,說是東線吃緊。
克盧克(暴跳如雷):東線?東線的破事憑什麽讓我們西線買單?(抓起電話,直接接通總參謀部)毛奇!我需要至少3個師,否則無法應對法軍的反攻!
小毛奇(聲音疲憊):奧古斯特,東線的普裏特維茨已經快崩潰了,我隻能給你第11後備軍,後天到達。(停頓)你知道嗎?我們在比利時多耗了10天,現在法軍的預備隊比計劃多了4個師——
克盧克(打斷):這能怪我嗎?列日要塞的抵抗超出所有人預期!(拍著地圖上的布魯塞爾)現在布魯塞爾已拿下,隻要給我足夠兵力,我能在三天內渡過塞納河!
小毛奇(冷笑):三天?英國海軍已經封鎖了英吉利海峽,每天有3000名英國士兵在法國登陸。(突然嚴肅)聽著,奧古斯特,馬恩河是最後的機會。施裏芬計劃的右翼必須突破,否則我們將陷入兩線消耗戰——而德國,耗不起。
克盧克(沉默片刻,聲音低沉):我明白。告訴總參謀部,就算用士兵的屍體鋪橋,我也會在9月5日前抵達巴黎近郊。(掛掉電話,對副官)傳令各師:停止清剿遊擊隊,所有兵力投入南線進攻,後勤縱隊就地征發比利時糧食,不計代價!
【8月25日,德國外交部會議室】
國務秘書雅戈夫盯著辦公桌上的電報鏈,意大利、羅馬尼亞、希臘的中立聲明像墓碑般排列。提爾皮茨伯爵的海軍代表團剛離開,茶杯還冒著熱氣。
外交崩塌:中立國的背叛
雅戈夫(對首席秘書馮·屈爾曼):羅馬方麵怎麽說?
屈爾曼(遞上密電):意大利外長索尼諾暗示,除非我們割讓特倫蒂諾,否則將“重新考慮中立”——而羅馬尼亞,已經允許法軍運輸船通過多瑙河。
雅戈夫(揉碎電報):都是因為比利時!(走到窗邊,望著外交部廣場上的反戰塗鴉)當德軍在魯汶焚城時,我們就輸掉了道義戰爭。現在連奧斯曼帝國都在拖延結盟,他們害怕被貼上“破壞中立”的標簽!
屈爾曼(低聲):英國抓住魯汶事件大做文章,《泰晤士報》說我們是“匈奴人”,法國漫畫家把皇帝畫成踩在比利時嬰兒身上的惡魔——
雅戈夫(突然怒吼):那又怎樣?戰爭不是選美比賽!(緩和語氣)但意大利的倒向會改變巴爾幹局勢,奧匈帝國在塞爾維亞的攻勢已經受阻,現在如果羅馬尼亞參戰——
電話鈴驟響,屈爾曼接聽後臉色慘白
屈爾曼(捂住話筒):國務秘書,瑞士方麵傳來消息,教皇本篤十五世公開譴責我們“踐踏國際法”,唿籲中立國聯合製裁——
雅戈夫(跌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語):施裏芬元帥說過,比利時是必要的祭品。但現在,祭品變成了絞索。(突然抬頭)給駐羅馬大使發電:答應意大利的一切要求,特倫蒂諾、的裏雅斯特,甚至達爾馬提亞——隻要他們保持中立。
屈爾曼(震驚):可是國務秘書,那些都是奧匈帝國的領土——
雅戈夫(冷笑):奧匈帝國?他們在加利西亞被俄軍打得滿地找牙,現在該輪到他們為同盟付出代價了。(望向窗外逐漸變暗的天空)記住,在這場戰爭裏,沒有永遠的盟友,隻有永遠的生存需要。
【8月28日,總參謀部地下指揮中心】
小毛奇盯著最新的兵力調配表,西線調出的2個軍在地圖上用虛線標出,像兩道觸目驚心的傷疤。塔彭少將站在一旁,手裏拿著坦能堡戰役的初步戰報。
戰略絞索:三線困境的交織
塔彭(聲音顫抖):總參謀長,東線第八集團軍在坦能堡慘敗,薩姆索諾夫將軍的第二集團軍突破了我們的左翼,普裏特維茨將軍已被解職,興登堡元帥正在接管——
小毛奇(揮手打斷):知道了。(指向西線地圖)更糟的是,克盧克的第一集團軍側翼空虛,法軍隨時可能反擊。(突然看到塔彭欲言又止)說!還有什麽?
塔彭(遞上外交密電):意大利正式宣布“非交戰狀態”,實際上倒向協約國,羅馬尼亞開始動員軍隊,預計兩周內參戰——
小毛奇(猛地站起,元帥服上的鷹徽撞在地圖桌角):都是因為那該死的10天!(抓起施裏芬的備忘錄,摔在地上)如果列日要塞早兩天陷落,我們現在已經在巴黎閱兵,俄國人根本不敢在東線冒進!
塔彭(撿起備忘錄):總參謀長,現在怎麽辦?東線需要至少4個軍,西線又麵臨反攻——
小毛奇(突然平靜下來,從抽屜裏拿出毒藥瓶,又迅速鎖上):我們隻能賭一把。(指向馬恩河)克盧克必須在9月5日前突破法軍防線,否則——(喉嚨發緊)否則德國將陷入1870年法國的境地,被東西兩線絞殺。
塔彭(敬禮):總參謀長,要不要通知皇帝陛下?
小毛奇(望向牆上的威廉二世畫像):不用了。(低聲說)他以為我們在比利時的推進是勝利,卻不知道,每多拖一天,都是在給協約國的絞索打結。(轉身走向作戰室,背影佝僂)去給克盧克發電:“馬恩河決不能成為第二個列日,不惜一切代價,前進。”
【9月5日,馬恩河前線】
克盧克將軍的指揮車停在埃納河橋頭,遠處傳來密集的炮聲。副官遞來最新情報,手在發抖。
副官(聲音哽咽):將軍,法軍第6集團軍從右翼反攻,英國遠征軍在蒙斯突破了我們的防線——
克盧克(望著河麵上漂浮的德軍屍體,突然笑了):終於來了。(掏出懷表,指針指向10點15分)施裏芬計劃原定8月22日抵達巴黎,現在是9月5日,我們離巴黎還有60公裏。(對司機)開車,去最前線,我要親自看看,德國士兵能不能在絞索收緊前撕開一道口子。
引擎轟鳴,車輪碾過彈坑,克盧克的風衣在硝煙中獵獵作響。他不知道,就在此刻,小毛奇正對著地圖喃喃自語:“陛下,我們輸掉了第一迴合。現在,隻能祈禱東線的興登堡能創造奇跡,而西線……”(聲音消失在炮火聲中)
【曆史注腳】
- 坦能堡戰役(1914年8月26-31日)中,德軍因從西線抽調2個軍(第17、20後備軍),導致初期兵力不足,最終靠興登堡-魯登道夫組合反敗為勝,但已錯失西線速勝良機。
- 法軍在馬恩河戰役前的兩周延誤期內,通過“馬恩河出租車”奇跡般調集6000名援軍(實際為約600輛出租車運輸一個師),成為反擊關鍵。
- 意大利最終在1915年5月對奧匈帝國宣戰,羅馬尼亞於1916年8月加入協約國,均與德國“破壞中立”的比利時行動直接相關。
- 小毛奇在馬恩河戰役前的兵力調配失誤(從右翼抽調3個軍至東線),被後世稱為“施裏芬計劃的死亡之吻”,直接導致德軍右翼力量不足,功虧一簣。
通過東線將領的絕望求援、西線指揮官的孤注一擲、外交官員的焦頭爛額,這段對話串聯起比利時延誤引發的連鎖反應——當戰略計算敗給現實抵抗,當軍事冒險透支國際信用,德意誌帝國的“速勝神話”正像列日要塞的混凝土一樣,在炮火中層層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