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悅隔了兩日後,又來試劍坪找小師妹玩。
這天雪難得停了,陰雲散去,透下淡白的稀薄而柔和的陽光。
桑悅和小師妹嗑著瓜子,聊起山下城鎮聽到的戲文。
“小師妹,”少年低沉清寒的聲音傳來。
宋小師妹一下子蹭地站起來,把手裏的瓜子全塞桑悅手裏,滿臉緊張:“是,大師兄。”
“你方才劍招錯了十處,近日懈怠了。”
宋小師妹連忙提劍上場:“我現在就去修煉。”
看把孩子嚇得,桑悅投去同情的目光。
“你也是,”少年聲音再度朝她的方向傳來,“崔師妹。”
“啊?”桑悅正磕著瓜子,一臉懵地向少年看去。
冬日淡白的光下,少年持劍而立,肩背挺直,如鬆如柏。堅定敏銳的目光直直朝她看來。
自從迴到太白門後,沐庭筠還是第一次主動叫她。
“你次次來劍坪隻遊戲閑談,從不修煉,想必崔師妹自信天賦異稟,於修煉上另辟蹊徑。”
陰陽怪氣,這小子說話這麽歹毒的嗎?
“來,與我切磋,”沐庭筠道。
又有什麽毛病?突然針對她?
桑悅的目光落在少年手中的劍上,太白琴部也是琴劍雙修,所以她理所當然地認為沐庭筠要和她比劍。
桑悅道:“我今日沒有帶劍。”
沐庭筠遞出手中劍,劍柄朝向她:“劍給你,我用劍鞘。”
桑悅沒有拒絕的理由,隻能拔劍出鞘。
沒有想到,她也有把鬼見愁握在手裏的一天,雖然是夢,但逼真得和現實沒有兩樣。
鬼見愁雖是木劍,卻比鐵劍還沉。桑悅掂了兩下,便適應了這個重量,但為了符合崔師妹的身份,她不能展露實力。
三個迴合下來,沐庭筠喂招喂得心累。
周圍的人也看得眼累。
劍部弟子們第一次看到有人掄劍差點把自己掄飛的。
破綻多得沐庭筠都不知道挑哪個去打。
終於沐庭筠忍不住了,在桑悅踉蹌著一劍刺來的時候,用劍鞘口對準劍尖,收迴了劍,並用劍鞘敲了一記桑悅的肩頭。
於他而言隻是輕輕一敲,桑悅卻反應誇張地連退數步,並痛唿:“好疼!”
沐庭筠搖頭:“劍法淩亂,步法不穩,根骨太弱,出劍太慢。”
小師妹幫桑悅找補道:“大師兄,崔師姐是琴修,修煉法門以琴技為主,劍術為輔。你不能用劍部的標準教師姐呀。”
沐庭筠倒也不反駁,看向桑悅道:“那你用瑤琴與我切磋。”
自從在鬼市生死局裏,吃了不會音律的虧後,桑悅就開始重拾音律了。但她修煉的樂器是編鍾和編磐,對別的樂器不感興趣也沒練過。在夢境這段日子裏她也沒有花心思去學琴。
糟糕,不會露餡吧?
切磋開始,麵對沐庭筠的長劍,桑悅直接拿琴當劍使,掄琴就砸。
“……”沐庭筠與她過了幾招,終於看不下去,一手抓住琴的一端,“你是琴修,若是讓你師父看到這般用琴,豈不是要罰你?別鬧了,用彈的。”
桑悅心想我也沒鬧啊,她感覺自己這樣掄琴用得挺好的。
桑悅道:“可我彈琴很難聽的,我怕你們聽了笑話我。”
沐庭筠看了看周圍的師弟師妹們,道:“誰笑,罰抄心經五百遍。”
師弟師妹們頓時抿緊了自己的嘴。
桑悅隻好盤膝坐在地上,瑤琴橫於膝上,開始彈琴。
很快,她的眼角餘光就看到劍部弟子們悄悄撕下自己的衣角,塞在耳朵裏。
試劍坪上隻聽得見不成曲調的撥弦聲。
隻有沐庭筠強撐著聽下去。
等到曲調終於收尾,劍部的周師弟像是撿迴了一條命似的,忍不住抱怨:“琴修能把琴彈成這樣?大師兄是劍修,一隻手彈都比這好聽。”
沐庭筠漠然掃他一眼。
周師弟想起五百遍心經,連忙低頭不敢說話了。
沐庭筠對桑悅道:“過幾日就是大考,你打算如何應對?”
太白門是三月一小考,一年一大考。若是小考和大考表現皆不合格者,是會被收迴弟子資格,送迴老家的。
原來沐庭筠是因為這個才突然關心起她的修煉。
桑悅低頭不語,佯裝一副傷心的模樣。
沐庭筠上前接過她手裏的琴:“聽得出你是懂音律的,隻是疏於練習。還有,琴弦鬆了。”
沐庭筠幫她調好琴弦,並沒有把琴還她,而是將琴橫在膝上,將她剛才的曲子彈奏了一遍。
桑悅不禁想起他吹奏五舌竹簧安撫金囊鬆鼠的那一幕。
能用樂器與獸物對話,他自當是懂樂理的。
沐庭筠的琴聲很好聽,但桑悅聽過柔孜彈的琴後,再聽別人的琴聲,就再也不會產生驚豔之感了。
不過有一說一,沐庭筠是金、水、木三靈根,並沒有音靈根,主修劍術和鑄劍術,彈琴能彈成這樣,已經很厲害了。
沐庭筠冷漠但耐心地教了幾遍,見桑悅仍然學不會,便道:“今日你就同劍部在這練琴,直到練會為止。”
“……哦,”桑悅哪能說不,隻能埋頭和琴死杠。
之後幾天桑悅都被沐庭筠押著練琴,直到大考結束,才被沐庭筠放過。
*
桑悅漸漸適應了太白門的生活,發現太白門的《啟明劍訣》清奇縝密,頗為厲害,於是一邊致力於讓沐庭筠沉浸夢鄉,一邊偷偷學起了《啟明劍訣》。
時光荏苒,夢裏一年多很快就過去了。
沐庭筠的個頭就像春筍似的,一下子拔高了很多,眉目愈發的冷豔英銳,儼然是個美少年,和桑悅十四歲那年初見他時的印象重合。
性情也沉穩許多,但依然很冷硬,很嚴厲,像太白山常年積雪的白石。
在這期間,沐庭筠的情緒大部分時候都是平穩的,桑悅不禁感到,或許沐庭筠的內心本就很眷戀在太白門內修煉的時光。所以,不需要她過多地改變什麽,他自己也願意沉溺在這段夢境裏。
這天雪難得停了,陰雲散去,透下淡白的稀薄而柔和的陽光。
桑悅和小師妹嗑著瓜子,聊起山下城鎮聽到的戲文。
“小師妹,”少年低沉清寒的聲音傳來。
宋小師妹一下子蹭地站起來,把手裏的瓜子全塞桑悅手裏,滿臉緊張:“是,大師兄。”
“你方才劍招錯了十處,近日懈怠了。”
宋小師妹連忙提劍上場:“我現在就去修煉。”
看把孩子嚇得,桑悅投去同情的目光。
“你也是,”少年聲音再度朝她的方向傳來,“崔師妹。”
“啊?”桑悅正磕著瓜子,一臉懵地向少年看去。
冬日淡白的光下,少年持劍而立,肩背挺直,如鬆如柏。堅定敏銳的目光直直朝她看來。
自從迴到太白門後,沐庭筠還是第一次主動叫她。
“你次次來劍坪隻遊戲閑談,從不修煉,想必崔師妹自信天賦異稟,於修煉上另辟蹊徑。”
陰陽怪氣,這小子說話這麽歹毒的嗎?
“來,與我切磋,”沐庭筠道。
又有什麽毛病?突然針對她?
桑悅的目光落在少年手中的劍上,太白琴部也是琴劍雙修,所以她理所當然地認為沐庭筠要和她比劍。
桑悅道:“我今日沒有帶劍。”
沐庭筠遞出手中劍,劍柄朝向她:“劍給你,我用劍鞘。”
桑悅沒有拒絕的理由,隻能拔劍出鞘。
沒有想到,她也有把鬼見愁握在手裏的一天,雖然是夢,但逼真得和現實沒有兩樣。
鬼見愁雖是木劍,卻比鐵劍還沉。桑悅掂了兩下,便適應了這個重量,但為了符合崔師妹的身份,她不能展露實力。
三個迴合下來,沐庭筠喂招喂得心累。
周圍的人也看得眼累。
劍部弟子們第一次看到有人掄劍差點把自己掄飛的。
破綻多得沐庭筠都不知道挑哪個去打。
終於沐庭筠忍不住了,在桑悅踉蹌著一劍刺來的時候,用劍鞘口對準劍尖,收迴了劍,並用劍鞘敲了一記桑悅的肩頭。
於他而言隻是輕輕一敲,桑悅卻反應誇張地連退數步,並痛唿:“好疼!”
沐庭筠搖頭:“劍法淩亂,步法不穩,根骨太弱,出劍太慢。”
小師妹幫桑悅找補道:“大師兄,崔師姐是琴修,修煉法門以琴技為主,劍術為輔。你不能用劍部的標準教師姐呀。”
沐庭筠倒也不反駁,看向桑悅道:“那你用瑤琴與我切磋。”
自從在鬼市生死局裏,吃了不會音律的虧後,桑悅就開始重拾音律了。但她修煉的樂器是編鍾和編磐,對別的樂器不感興趣也沒練過。在夢境這段日子裏她也沒有花心思去學琴。
糟糕,不會露餡吧?
切磋開始,麵對沐庭筠的長劍,桑悅直接拿琴當劍使,掄琴就砸。
“……”沐庭筠與她過了幾招,終於看不下去,一手抓住琴的一端,“你是琴修,若是讓你師父看到這般用琴,豈不是要罰你?別鬧了,用彈的。”
桑悅心想我也沒鬧啊,她感覺自己這樣掄琴用得挺好的。
桑悅道:“可我彈琴很難聽的,我怕你們聽了笑話我。”
沐庭筠看了看周圍的師弟師妹們,道:“誰笑,罰抄心經五百遍。”
師弟師妹們頓時抿緊了自己的嘴。
桑悅隻好盤膝坐在地上,瑤琴橫於膝上,開始彈琴。
很快,她的眼角餘光就看到劍部弟子們悄悄撕下自己的衣角,塞在耳朵裏。
試劍坪上隻聽得見不成曲調的撥弦聲。
隻有沐庭筠強撐著聽下去。
等到曲調終於收尾,劍部的周師弟像是撿迴了一條命似的,忍不住抱怨:“琴修能把琴彈成這樣?大師兄是劍修,一隻手彈都比這好聽。”
沐庭筠漠然掃他一眼。
周師弟想起五百遍心經,連忙低頭不敢說話了。
沐庭筠對桑悅道:“過幾日就是大考,你打算如何應對?”
太白門是三月一小考,一年一大考。若是小考和大考表現皆不合格者,是會被收迴弟子資格,送迴老家的。
原來沐庭筠是因為這個才突然關心起她的修煉。
桑悅低頭不語,佯裝一副傷心的模樣。
沐庭筠上前接過她手裏的琴:“聽得出你是懂音律的,隻是疏於練習。還有,琴弦鬆了。”
沐庭筠幫她調好琴弦,並沒有把琴還她,而是將琴橫在膝上,將她剛才的曲子彈奏了一遍。
桑悅不禁想起他吹奏五舌竹簧安撫金囊鬆鼠的那一幕。
能用樂器與獸物對話,他自當是懂樂理的。
沐庭筠的琴聲很好聽,但桑悅聽過柔孜彈的琴後,再聽別人的琴聲,就再也不會產生驚豔之感了。
不過有一說一,沐庭筠是金、水、木三靈根,並沒有音靈根,主修劍術和鑄劍術,彈琴能彈成這樣,已經很厲害了。
沐庭筠冷漠但耐心地教了幾遍,見桑悅仍然學不會,便道:“今日你就同劍部在這練琴,直到練會為止。”
“……哦,”桑悅哪能說不,隻能埋頭和琴死杠。
之後幾天桑悅都被沐庭筠押著練琴,直到大考結束,才被沐庭筠放過。
*
桑悅漸漸適應了太白門的生活,發現太白門的《啟明劍訣》清奇縝密,頗為厲害,於是一邊致力於讓沐庭筠沉浸夢鄉,一邊偷偷學起了《啟明劍訣》。
時光荏苒,夢裏一年多很快就過去了。
沐庭筠的個頭就像春筍似的,一下子拔高了很多,眉目愈發的冷豔英銳,儼然是個美少年,和桑悅十四歲那年初見他時的印象重合。
性情也沉穩許多,但依然很冷硬,很嚴厲,像太白山常年積雪的白石。
在這期間,沐庭筠的情緒大部分時候都是平穩的,桑悅不禁感到,或許沐庭筠的內心本就很眷戀在太白門內修煉的時光。所以,不需要她過多地改變什麽,他自己也願意沉溺在這段夢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