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鬧的飯桌上,趙悅敏銳地察覺到母親沈念那欲言又止的模樣,顯然是有一肚子話想跟自己說。她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坐在一旁的兩個弟弟,心中已然明了母親的心事。
如今正值周六,兩個弟弟都已十六七歲,一個該上高一,一個該上高二了。他們安靜地坐在那裏,鮮少言語,與周圍熱鬧的氛圍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趙悅的母親沈念人生頗為波折,她與養父趙大山育有兩個兒子,分別叫趙陽和趙光,又與親生父親蘇然生育了兩個女兒,趙悅便是其中之一。後來沈念與趙大山離婚,帶著孩子嫁給了蘇然,趙悅也隨了養父趙大山的姓。現在,這兩個弟弟平時都生活在姥姥和姥爺家。
考慮到姥姥姥爺年事已高,趙悅貼心地為他們請了保姆,幫忙照料兩個弟弟的生活起居。經濟上,趙大山和趙悅都按時給兩個小男孩打生活費,因此姥姥姥爺照顧這兩個外孫,物質方麵倒也沒有什麽壓力。
然而,沈念卻察覺到兩個孩子與自己似乎漸漸疏遠了。畢竟父母婚姻的變故,讓正處於青春期的他們內心充滿矛盾。初中、高中時期,孩子們難免會在意同學的看法,麵對家庭的特殊情況,心裏總會有些不舒服。
一頓飯結束後,沈念果然將趙悅拉到一旁,憂心忡忡地說起了兩個弟弟的事情。雖說父母的婚姻變化讓家庭結構有所改變,但這兩個弟弟與趙悅的感情卻依舊深厚。畢竟在他們來北京之前,是與姐姐一同在農村度過的,童年的時光裏,姐姐是他們最親近、最依賴的人,那些共同成長的迴憶,早已在他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趙悅耐心地聽著母親的傾訴,心中滿是對兩個弟弟的心疼。她深知,這個特殊的家庭狀況給弟弟們帶來了不小的困擾。看著母親擔憂的神情,趙悅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個合適的時機,好好與兩個弟弟聊一聊,幫助他們解開心中的結,讓這個家重新找迴往日的溫暖與親密。
隨後,趙悅找了個安靜的角落,將趙陽和趙光兩個弟弟喚到身邊。兩個弟弟一見到姐姐,眼中便蓄滿了委屈的淚水。趙陽率先開口,聲音帶著一絲哽咽:“姐姐,姥姥姥爺年紀大了,很多事他們也力不從心。而且同學們老是說我倆爹不疼、娘不要,說爸爸跟三姨結婚了,媽媽又改嫁,感覺我們倆就像沒人要的孩子。”
趙悅心中一揪,趕忙說道:“傻弟弟,誰說的這種話呀?爸爸和媽媽一直都愛著你們呢。你們要知道,雖然爸爸媽媽分開了,但對你們的愛從來沒變過。要不這樣,到了寒暑假,你們要是想去深圳,爸爸在那邊給你們留了房間,姐姐也給你們留了房子,隨時都能去住。要是想去上海,等姐姐把住處收拾好了,也給你們留房間。你們就安心好好學習,別被這些話影響。”
趙光吸了吸鼻子,問道:“真的嗎,姐姐?可我們總覺得離婚這種事,說出去很丟人。”
趙悅輕輕摸了摸他的頭,耐心解釋道:“弟弟,你們要知道,隨著時代發展,女性接受的知識越來越多,以後離婚率可能會變高,這是社會發展的一種現象,沒什麽丟人的。姐姐不會騙你們,你們五六歲就和姐姐在一起,姐姐什麽時候騙過你們呀?”
兩個弟弟對姐姐的話深信不疑,畢竟那些共同成長的歲月,讓他們對姐姐充滿了信任。聽到姐姐這麽說,他們再也忍不住,一下子撲進趙悅懷裏,放聲痛哭起來。多年來積壓在心中的委屈,如同決堤的洪水般傾瀉而出。趙悅緊緊抱住兩個弟弟,任由他們的淚水浸濕自己的肩膀,她深知弟弟們這些年承受了太多,哭出來或許能好受些。
姐弟三人相擁而泣,淚水交織在一起。不知過了多久,情緒漸漸平複,弟弟們的哭聲也逐漸變小。趙悅看著他們紅腫的眼睛,溫柔地說:“你看,把心裏的委屈說出來,發泄一下,是不是感覺好多了?”兩個弟弟破涕為笑,齊聲說:“嗯,聽姐姐的。”
趙悅欣慰地笑了,鼓勵道:“你們倆這麽聰明,又在北京上學,文化課成績也不錯。考大學盡力就好,不一定要像小舅和媽媽那樣考北大清華,不管你們考到哪所大學,姐姐都為你們驕傲。要是想去上海發展,就考上海的大學;要是想見爸爸,就考深圳大學。你們想在哪個城市發展,就考哪個城市的大學。”
趙陽好奇地問:“姐姐,你以前在深圳,後來怎麽又去上海了呢?”
趙悅笑著解釋:“因為上海發展機遇多呀。姐姐不會固定在一個城市,說不定將來還迴北京呢。姐姐在北京買了不少四合院,到時候把房子翻新一下,想住哪套就住哪套。”
趙光眨眨眼睛,問道:“那要是我們想跟著姐姐呢?”
趙悅摸摸他的頭說:“要是你們喜歡北方,不想走太遠,就繼續留在北京,考北京的學校。要是想去上海上大學,將來留在上海也行。姐姐我四處跑,你們要是想跟著我,隨時都可以呀。”
如今正值周六,兩個弟弟都已十六七歲,一個該上高一,一個該上高二了。他們安靜地坐在那裏,鮮少言語,與周圍熱鬧的氛圍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趙悅的母親沈念人生頗為波折,她與養父趙大山育有兩個兒子,分別叫趙陽和趙光,又與親生父親蘇然生育了兩個女兒,趙悅便是其中之一。後來沈念與趙大山離婚,帶著孩子嫁給了蘇然,趙悅也隨了養父趙大山的姓。現在,這兩個弟弟平時都生活在姥姥和姥爺家。
考慮到姥姥姥爺年事已高,趙悅貼心地為他們請了保姆,幫忙照料兩個弟弟的生活起居。經濟上,趙大山和趙悅都按時給兩個小男孩打生活費,因此姥姥姥爺照顧這兩個外孫,物質方麵倒也沒有什麽壓力。
然而,沈念卻察覺到兩個孩子與自己似乎漸漸疏遠了。畢竟父母婚姻的變故,讓正處於青春期的他們內心充滿矛盾。初中、高中時期,孩子們難免會在意同學的看法,麵對家庭的特殊情況,心裏總會有些不舒服。
一頓飯結束後,沈念果然將趙悅拉到一旁,憂心忡忡地說起了兩個弟弟的事情。雖說父母的婚姻變化讓家庭結構有所改變,但這兩個弟弟與趙悅的感情卻依舊深厚。畢竟在他們來北京之前,是與姐姐一同在農村度過的,童年的時光裏,姐姐是他們最親近、最依賴的人,那些共同成長的迴憶,早已在他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趙悅耐心地聽著母親的傾訴,心中滿是對兩個弟弟的心疼。她深知,這個特殊的家庭狀況給弟弟們帶來了不小的困擾。看著母親擔憂的神情,趙悅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個合適的時機,好好與兩個弟弟聊一聊,幫助他們解開心中的結,讓這個家重新找迴往日的溫暖與親密。
隨後,趙悅找了個安靜的角落,將趙陽和趙光兩個弟弟喚到身邊。兩個弟弟一見到姐姐,眼中便蓄滿了委屈的淚水。趙陽率先開口,聲音帶著一絲哽咽:“姐姐,姥姥姥爺年紀大了,很多事他們也力不從心。而且同學們老是說我倆爹不疼、娘不要,說爸爸跟三姨結婚了,媽媽又改嫁,感覺我們倆就像沒人要的孩子。”
趙悅心中一揪,趕忙說道:“傻弟弟,誰說的這種話呀?爸爸和媽媽一直都愛著你們呢。你們要知道,雖然爸爸媽媽分開了,但對你們的愛從來沒變過。要不這樣,到了寒暑假,你們要是想去深圳,爸爸在那邊給你們留了房間,姐姐也給你們留了房子,隨時都能去住。要是想去上海,等姐姐把住處收拾好了,也給你們留房間。你們就安心好好學習,別被這些話影響。”
趙光吸了吸鼻子,問道:“真的嗎,姐姐?可我們總覺得離婚這種事,說出去很丟人。”
趙悅輕輕摸了摸他的頭,耐心解釋道:“弟弟,你們要知道,隨著時代發展,女性接受的知識越來越多,以後離婚率可能會變高,這是社會發展的一種現象,沒什麽丟人的。姐姐不會騙你們,你們五六歲就和姐姐在一起,姐姐什麽時候騙過你們呀?”
兩個弟弟對姐姐的話深信不疑,畢竟那些共同成長的歲月,讓他們對姐姐充滿了信任。聽到姐姐這麽說,他們再也忍不住,一下子撲進趙悅懷裏,放聲痛哭起來。多年來積壓在心中的委屈,如同決堤的洪水般傾瀉而出。趙悅緊緊抱住兩個弟弟,任由他們的淚水浸濕自己的肩膀,她深知弟弟們這些年承受了太多,哭出來或許能好受些。
姐弟三人相擁而泣,淚水交織在一起。不知過了多久,情緒漸漸平複,弟弟們的哭聲也逐漸變小。趙悅看著他們紅腫的眼睛,溫柔地說:“你看,把心裏的委屈說出來,發泄一下,是不是感覺好多了?”兩個弟弟破涕為笑,齊聲說:“嗯,聽姐姐的。”
趙悅欣慰地笑了,鼓勵道:“你們倆這麽聰明,又在北京上學,文化課成績也不錯。考大學盡力就好,不一定要像小舅和媽媽那樣考北大清華,不管你們考到哪所大學,姐姐都為你們驕傲。要是想去上海發展,就考上海的大學;要是想見爸爸,就考深圳大學。你們想在哪個城市發展,就考哪個城市的大學。”
趙陽好奇地問:“姐姐,你以前在深圳,後來怎麽又去上海了呢?”
趙悅笑著解釋:“因為上海發展機遇多呀。姐姐不會固定在一個城市,說不定將來還迴北京呢。姐姐在北京買了不少四合院,到時候把房子翻新一下,想住哪套就住哪套。”
趙光眨眨眼睛,問道:“那要是我們想跟著姐姐呢?”
趙悅摸摸他的頭說:“要是你們喜歡北方,不想走太遠,就繼續留在北京,考北京的學校。要是想去上海上大學,將來留在上海也行。姐姐我四處跑,你們要是想跟著我,隨時都可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