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宇宙的另一個地球上,一個叫木子易的人生活在市井百姓之中,行走在傷痕累累的大地之上,目睹著人類族群的種種不堪,又被凡人微光的良善一次次感動。
然後,以他奇特的能力將記憶跨越時空宇宙,投遞到我們這顆星球上,於是才有了翻譯他人生記憶的如下文字:
孩子的中學拆遷了,上學成了流學。
借址辦學,流動上學。
上了一年,再次換了個地址去教學。
楊聰勸我直接去市區一中買房,甚至他可以買了送我。
我老婆齊齊也動心了,當然是花自己的錢。
我沒同意,並明確的告訴他們我作品產生的相關收益,留的一千萬是用來了卻我一介凡人畢生與周圍人因果的,其實這個錢雖是勞動所得,但與我捐給國庫用作醫保基金專項捐贈的其他錢一樣,都是上天所賜,都是往聖先賢遺留的恩澤。我既承了普羅大眾的因果,自當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沒有先賢的助力,我寫的那點東西是沒人會看的,更不可能掙到什麽錢,我原本就不過是苟求溫飽的能力,與百分之八十的平民百姓一樣,哪裏買得起什麽學區房?
所以我的孩子原本就是生在一個買不起高級學區房的爹家裏,他小小的臂膀也擔不起眾生之願而產生的福澤,老老實實、安安分分跟平民百姓的孩子一起就近讀書就好了。
簡單講:有些錢雖是我掙的,但旁人擔不起這些錢的因果。當然,我自己也不會在這上麵沾染別人不必要的因果
一個不識人間疾苦,不知道普通人是怎麽過日子,在平凡的生活中都沒有培養起自律和自製力的孩子,憑借親族父母之力,爬的越高,危害越大,最終不僅自己萬劫不複,甚至荼毒禍害家國族群。
德行不足而管不住自己的人,不配去管理別人,甚至領導萬民。
而一個人的德行,金錢、特權、或者說學區房是換不來的。
很多時候,有些我堅持的道理,即便是齊齊也未必能懂,因為她也隻是一個普通人,當然她也可以執意去幹,畢竟我們倆也是平等的。除了我知道的一些例外,普通人是沒辦法鑽到別人腦袋裏去洞察別人的意識,即便洞察了,其實有些事依然想不通對方為什麽這麽想、這麽幹,因為思考或去幹一件事的因果早已浸潤在此人畢生經曆的點點滴滴中。
隨著孩子新學年再次換校址,我們最早買的那套房子反而離學校更近,旁邊也新建了圖書館,而且隨著我父母慢慢蒼老,原本農村的寧靜隨性會變得多少有些不方便,雖說在老家有“愛零”的日常照顧,畢竟我跨越山海遠在千裏之外,終歸要接到我身邊的,不能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於是,原來租出去的那套房子也就不租了,租金外再加一點剛好可以重新把這老房子進行必要的裝修調整。
當然,今後應該也不會租了,因為聽說有人在小區裏搞了個骨灰房,很多人有怨言、有忌諱。
等老人迴城裏就去住我現在的房子,小區比較大,醫院、菜市場都很近。我們三口則搬迴老房子這邊,兩邊距離很近,往來也方便。
打掃,清理,找裝修公司,裝修,然後通風放置一段時間,一切按部就班。
再然後就是分批搬東西進去。
之前出租時把很多東西都擠到了住的這邊,如今再螞蟻搬家一樣運迴去,當然期間有很多破爛不堪的也就丟棄了,而這個過程中齊齊念叨了我很多遍,說這個也舍不得丟,那個也舍不得丟,如果這些破爛都舍不得,你幹脆去撿垃圾得了,一個大老爺們兒,在公司裏也這樣肯定被人笑話。
說實話,我在公司裏真就廢物迴收利用過,一想到此界萬物盡皆源於太陽和地球的犧牲與奉獻,總忍不住想要重複利用、勤儉節約,畢竟“利子孫”三個字嘴上說說是沒用的。
當然,跟在家裏一樣,我的形象自然是獨立特行,不招待見的老農民。問題是我就是山裏出來的窮孩子,昔年小小的我,歡喜雀躍看著大人們豎起電線杆,扯上電線,小破屋裏有個叫電燈的東西被點亮時,我心光明。
逼著千方百計捧手機的孩子跟我搬東西還是有些難度的,應該比當年父母帶我下地幹活的時候更難,畢竟那時候家裏沒有像手機這種電子鴉片樣的東西抓撓我的心。
車停在外麵,我抱著箱子,孩子提著塑料袋,倆人一起向小區裏走。
路上碰到了9樓的鄰居,正跟在兩個男孩子後麵,雖說近幾年沒在這邊常住,但過去也是住了近十年的,雙方比較熟稔。
“張老師,記得你家隻有一個男孩,怎麽變成倆了?”對方姓張,是中學教師,倆孩子相貌很相似。
“個子高的是我的,略矮點的是我妹妹的,她媽把他從美國送迴來住一段時間。”老張答道。
夏天穿著清涼,兩個孩子穿著背心短褲,我一眼就看到了老張兒子肩胛骨上有一道結痂的血痕。
“孩子背上怎麽搞得?”我也就隨口一問。
“別提了,除了手機就是電視,調皮搗蛋不聽勸還吵架,我沒壓住火氣,拔下電視插頭隨手就給了一下,插頭抽的。”
“都差不多,我家是用小時候生病做霧化的橡皮管子,氣急了也抽皮帶。”這一點上很容易找到共同語言,如今的父母都是感同身受。
“那麽多學生我都教的了,自己的孩子教不了,你說多氣人。”老張有感而發。
“我家的也天天要‘人權’、講‘平等’”
“還‘平等’?現在做錯了事都總有理、無法無天了,再‘平等’他就成‘天王老子’了。”教師也是人,這一刻他就是個老街坊、老鄰居。
“我也覺得‘平等’有問題,被理解偏了。啥叫‘平等’,在學校裏,上午跟同學吵架,至少當天肯定不會去求人辦事兒,知道對別人有傷害,知道別人也不會慣著他,這算是一種‘平等’。但在家裏,上午跟我們吵架,下一秒就舔著臉拿手機來要求開密碼,一點也不覺得吵架對父母有傷害,這其實就是‘不平等’。父母反而享受不到同學‘平等’的待遇。”
“你這個思路很清新啊,聽起來有點道理。”老張聽完笑了笑。
一行人一起向前,我家孩子比老張家的大3歲,從小就認識,長時間沒見也是邊走邊聊,挺親熱。
“哥哥,你有錢嗎?”老張兒子問。
“有。”我兒子答
“是壓歲錢嗎?我爸媽不讓我花。”老張兒子故意迴頭看一眼他爸
“不是,我自己掙的。”
“你能掙錢?怎麽掙?”兩個年齡小的一起驚訝。
“每次期中期末考試,一門功課100分,考90分以上給100。學校每發一張獎狀給50。”
“誰給?”兩個小的問。
“我媽給。”
“你爸不給嗎?”老張的兒子開始對標。
“認真洗碗一次給1元,這還是我媽講了情的,原本是洗碗+拖地各一次總共給1元。”
“嘶…..”倆孩子倒吸一口涼氣。
上電梯,我四樓,老張九樓,各自歸家。
家裏門窗大開,正在南北對流通風,我跟孩子一邊歸置東西,一邊就聽到樓上老張的怒吼,應該是孩子一進家門就不安生了。
我跟孩子對視一眼,熟悉的感覺,一樣的套路。
說是螞蟻搬家,就真是螞蟻搬家,下雨不搬,天熱不搬,上班不搬,不想動不搬,因為要通風,所以也就不著急。
兩個星期後,我搞了一次大動作,就是搬得箱子比較多。
齊齊和孩子幫我把東西放到一樓電梯門口,倆人就驅車去遊泳館上課去了,孩子快遲到了。
怕影響別人使用電梯,我自己也不太著急,也就沒拿箱子擋住電梯門,結果我剛放進去兩個箱子,電梯上去了。
然後就見電梯一路上升,爬到9樓不動了,直到我等了兩分鍾,在一樓按了一下電梯才下來。
電梯裏除了我那兩個箱子,空無一人。
我也沒多想,又搬了三個箱子進電梯,然後電梯又上去了。
還是9樓,還是不動,過了一分鍾,我又按了一下。
電梯裏還是我的五個箱子,沒人。
我直接抱起最後一個箱子,以及箱子上站著放的一個琉璃花瓶就上了電梯。
果然,沒等我把箱子和花瓶放下按4樓按鈕,電梯就直衝9樓。
我已經知道有古怪,所以就瞪大眼仔細看著。
電梯門一開,“嗖”一個孩子蹦了進來,剛好跟我撞個滿懷,一腦袋頂在我箱子上的花瓶,花瓶應聲落地,“啪”的一聲摔成幾塊,好在裏麵沒水。
突如其來,我自己也嚇一跳,定睛一瞧,電梯裏麵這個孩子嚇的瞪大眼不吭聲,外麵還有一個傻愣愣按著電梯按鈕不鬆手。
“外麵怎麽了?”外麵樓梯過道裏動靜比較大,老張推門出來,一臉錯愕的看著眼前這一幕。
“倆孩子按著電梯玩兒,把我和箱子召喚上來三迴了。”我苦笑不得。
“不是,前兩迴電梯裏隻有箱子。”老張的兒子叫張平,扭頭看一眼他爸,然後低著頭小聲嘀咕。
“你把叔叔撞了?”老張看到他兒子還保持跟我麵對麵的狀態,低著頭看著腳尖,一動不動。
“老張,你等會兒再說其他,先拿垃圾鏟和掃帚來,把碎片搞了,別弄傷了其他鄰居的腳。”
“好,馬上。”老張掉頭去取工具,我則指揮張平小心退出電梯,自己開始往電梯外先搬箱子。
至於電梯外那小子則直勾勾的盯著我的頭臉,一直傻傻地按著電梯按鈕不鬆手,好像我腦袋上能冒出豆芽菜來。
我和老張兩個手忙腳亂的把電梯內外清理幹淨,又一起把我的幾個箱子弄進電梯,搬迴我家,老張這才一臉歉意的邀請我到他家。
老張的愛人去加班了,老張和兩個孩子在家,大家住的戶型格局是一樣的,客廳也算幹淨整潔。
“這個真對不住了,孩子又闖禍了,花瓶看著就挺高檔,看需要多少錢,您再買一個?”老張給倒了一杯茶,兩個孩子站在旁邊。
“老張,你剛才在家,不在案發現場不知情,這事兒跟你沒關係。”我一言既出,老張直愣愣的看了我一會兒,不愧是做老師的,見我微笑點頭,似有所悟,也就不吭聲了。
“張平,我和幾個箱子是你倆玩電梯弄上來的,花瓶是你一腦袋撞在地上摔碎的,電梯和過道都有攝像頭,你說怎麽辦?”
“叔叔,我讓我爸賠給你。”
“花瓶是你撞的,不是你爸撞的,我有證據證明你,沒證據證明你爸,所以你爸給的錢,我不敢要,怕他將來告我誣陷。”
“伯伯,我媽有錢,讓我媽賠給你,多給一些也行。”旁邊那個小男孩一直低著頭,隻是翻眼皮看了我一眼,然後如受驚的鵪鶉一樣直往張平身後蹭。
“你媽在美國,她也不在攝像頭裏,跟我的花瓶也沒關係,她也不行。”
“那我爸把錢給我,我再把錢給你。”跟所有的孩子一樣,都把父母的錢當成自己掙得。
“那不行,賠償作為一種懲罰,懲罰的是犯錯的你,是你要付出勞動和汗水換來錢彌補自己的過錯。你爸沒犯錯,他和我沒關係,我沒有權利讓一個沒犯錯的人把自己勞動和汗水換來的錢白白給我。”
“他是我爸,他沒教好我,所以他要負責任。”
“你爸讓你亂按電梯,讓你往電梯裏蹦,讓你撞壞我花瓶了嗎?”
“沒有。”
“他有沒有說過,電梯危險,不許亂按亂玩兒,更不許在電梯裏蹦蹦跳,毀壞別人東西要賠償。”
老張作為一名老師,估計比我教導的更多,我對此很有自信。
“有。”張平支支吾吾、猶猶豫豫,最終無可奈何。
“他教導你幹的,你沒幹;他不讓你幹的,你都幹了,他沒教你幹壞事兒,也沒給你出主意,是你自己拿主意幹的壞事兒,你逃不掉的,你準備賠吧。”
“多少錢?”
“琉璃花瓶,完整的圖片是這樣的,網上也有,售價1450,既然是鄰居,你又年級小,我打個折吃點虧,你給1000吧。”我把手機屏幕在張平麵前一送,倆孩子看的很仔細,然後看完又一起低下了頭
“這麽貴?我沒錢,隻有壓歲錢。”張平嘀咕道。
“壓歲錢也不行,我倆發生的事兒,我隻能要你的勞動掙得錢賠償,我跟你外公外婆、七姑八大姨都沒關係,別人的血汗錢我一概不收。”
“那我就沒錢了,我還不會掙錢。”張平看一眼他爸,又看一眼我,可憐巴巴。
“可以洗碗。來我家洗碗,價錢你知道一次1元,跟我家孩子一個價,公平合理。”
“法律規定不許雇童工。”張平跟我家孩子一個德性,為了對付家長小小年紀都開始關注法律了。
看如何能利用一知半解的條文,再歪曲扭曲一下,有時候用來通過引導家長辯論轉移注意力以避免訓斥、挨揍,有時候為自己既能躺平又能跟家長伸手要錢、要物而找借口。
“打工是要給錢的,我又不付你錢。”
“讓人白幹活不給錢,也不合法。”
我同情的看看老張,難怪他也忍不住大聲吼孩子,小心思都用在對付大人了。
“沒白幹,你通過洗1000次碗,換來了一隻價值1450元的高檔琉璃花瓶。而且還跟貸款買房一樣,花瓶都已經提前給你了,不僅沒跟你要利息,還給你打了折。”
“花瓶呢?”孩子順嘴一說。
“呐,在你家垃圾桶裏呢!”
“不要行不行。”
“行,你給我變一個完好無損的琉璃花瓶出來,我馬上拿了就走。”
“我變不來。”
“那你就老實去我家洗碗,記住隨叫隨到,有洗碗需要,我就會派人上來你家敲門。”我正襟危坐一臉嚴肅道。
然後扭頭對老張笑了笑:
“好了,我跟張平的事兒就這樣了。老張這事兒跟你沒關係,咱倆該怎麽處還是怎麽處,沒影響。但你可別瞎摻和,你要替他賠錢給我,那說明這事兒你也有份兒,那你就是教唆慫恿未成年人違反行政治安處罰條例、故意尋釁滋事,而且破壞公共財物,甚至危及電梯乘客的人身生命安全。他是未成年人沒到年齡暫時不會抓,萬一我較真兒報警了,把你給拘留了,到時候名聲臭了,工作丟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我眨了下眼睛。
“既然你這麽堅持,我也沒辦法,好在樓上樓下,也方便。”老張此刻早已心領神會。
從此之後,隻要聽到9樓的老張又在大聲吼,我家孩子就上去敲門通知張平下來洗碗。
慢慢的,9樓竟然漸漸變得風平浪靜了,老張一見到我就笑逐顏開,甚至每次去旅遊、或長時間不在家的時候,老張還會帶張平特意來告知一下某段時間不在家。
直到有一天,我兒子放學迴家之後對我一陣長籲短歎。
“咋了?”
“完了,張伯伯變成張老師了。”
“他本來就是老師。”
“他變成真老師了,我的老師,他要教我了。”
“不是挺好嗎?”
“好什麽?摔了個花瓶,你讓張平來咱家洗碗,一天一次估計要洗三年。他爸難道真就不生氣?這下可好,你兒子我也落在別人爸手裏了。”
“你怕張老師公報私仇?沒事兒,大家都是按規矩辦事兒,不至於。”我聞言嘴裏這麽說,心中暗喜。
改天,老張專門陪張平下來洗碗,順便也跟我聊聊天。
他因為工作調整,要執教我家孩子了,自然也要下來知會一聲。
“老張,孩子有幸能被你教導,我也很高興,我買了一把新直尺送給你,如果孩子在你課上犯了錯,這就是我同意你用尺子責打他的憑證。”
“好,上麵還刻了字,你刻的?”老張點頭從我手裏接過尺子,看了看。
“這就叫口說無憑,立字為據。”我說話間眼角一瞥,幫著張平洗碗的兒子,正豎著耳朵、目瞪口呆的看向我們。
“持平等心、持善良心、戒不勞而獲。”老張對我手刻在尺子上的拙劣字跡,仔細辨識,輕輕誦讀。
很快,一個學期結束。
我兒子拿著成績單跟他媽換錢,數學也罕見的換到了錢。
“數學進步很大啊!”齊齊滿心歡喜。
“不大不行啊,真挨揍啊,樓上張老師教的,我爸還專門送他一把尺子。”
“我聽說你們班這次數學都考的不錯。”
“媽,你知道有個成語叫‘殺雞儆猴’嗎?”孩子愉快的借過錢,心情不錯。
“知道,怎麽了?”
“我就是那個‘雞’。”
“那你現在害怕張老師嗎?”齊齊嘴角的笑都快壓不住了。
“怕,但肯定沒有張平怕我爸怕的狠。”
“瞎說,你爸又不打不罵,就是逼著他洗碗,你還經常幫忙,有什麽好怕的?”
“他原來不怕,但後來他姑媽家那個表弟,迴美國臨走前跟他說了一番悄悄話,把張平嚇夠嗆。”
“說啥了?”齊齊的好奇心上來了,我也假裝沒注意,實則豎起了耳朵。
“張一,就是那孩子,漢語名字隨他媽姓氏。臨走前跟張平說,之前電梯裏摔花瓶那一刻,他在外麵看到我爸頭頂出現了三道門戶,左白右黑中間是水紋兒。”
“小孩子懂什麽門戶的,估計是動畫片看多了,要麽就是當時摔了花瓶太緊張了,類似犯癔症了。”我及時予以解釋。
“爸,你咋知道的?”
“知道什麽?”我感覺莫名其妙。
“張一有癔症啊!張平偷聽他爸和他姑媽打電話,說張一在美國那邊著魔了,還找了教會的人專門驅魔也不成功,所以才送迴國內來,說西病東醫。”
“‘西病東醫’,這確實像老張說的話,咱們現在生病看病算是東病西醫。”我點頭說道。
“然後呢,張一不是迴美國了嗎?”齊齊問兒子。
“對啊,他說自己病好了,他看到三道門,身上有東西被吸到黑門裏去了,他就感覺自己病好了。”
齊齊和孩子一起看向我。
“我不知情,也許可能孩子就是為了逃學或者想要迴國找張平玩兒,自己編的呢!”我啥也沒幹,無辜的很。但麵對兩人看怪物一樣的目光,總要說點什麽,反正張一連驅魔的手段都用上了,也不在乎我隨口假設一種可能。
正所謂:萬事萬物皆有可能。
尤其是某一天早上,我推開房門,突然發現對麵多年的鄰居家也在推門,卻走出一個意料外的熟人來,
“早啊!”國安部門的王處長、王漢先打招唿。
“我就想問問,對麵是新的監控點,還是你真把家搬這兒來了?”
“王子涵,快出來跟叔叔打招唿,你齊齊阿姨家的。”王漢沒答話,直接扭頭招唿道。
然後一個8、9歲的小男孩背著羽毛球拍從王漢身後鑽了出來。
“叔叔好!爸,對麵真是齊齊阿姨家?”小孩眉清目秀,上下打量我。
“對,這是我家老二。”王漢笑著介紹道。
“醜話說到前頭,我家洗碗的名額已經滿了。”我進電梯按住開門鍵,等這父子倆進來。我強烈懷疑王漢有點公私兩便的意思,
“你放心,我暫時不會跟樓上老張搶,畢竟老張家是烈士遺孤,有功之臣。等再過幾年,如果有需要,你一隻羊也是趕,一群羊也是放,何況咱們現在住對門。”電梯裏風扇轉的飛快,但不影響王漢說話的聲音。
“問題是,我放自己的羊也沒章法,逼急了也是用鞭子抽。反倒是你神通廣大,悄無聲息,說搬對麵就搬對麵了,所以要放一群羊,我是心有餘力不足,還是要全靠你出力。”
“出什麽力?”電梯迅速下行,王漢出電梯,隨手擋了一下電梯門,我跟王子涵前後腳出電梯。
“比如說,可以立法,不允許為15周歲以下的孩子配手機和使用手機。”
“為什麽呀?”沒想到小小個的王子涵搶先開口了。
“等考完中考。”我看一眼王子涵,又抬頭看王漢,王漢也在看我。
鄭重其事。
然後,以他奇特的能力將記憶跨越時空宇宙,投遞到我們這顆星球上,於是才有了翻譯他人生記憶的如下文字:
孩子的中學拆遷了,上學成了流學。
借址辦學,流動上學。
上了一年,再次換了個地址去教學。
楊聰勸我直接去市區一中買房,甚至他可以買了送我。
我老婆齊齊也動心了,當然是花自己的錢。
我沒同意,並明確的告訴他們我作品產生的相關收益,留的一千萬是用來了卻我一介凡人畢生與周圍人因果的,其實這個錢雖是勞動所得,但與我捐給國庫用作醫保基金專項捐贈的其他錢一樣,都是上天所賜,都是往聖先賢遺留的恩澤。我既承了普羅大眾的因果,自當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沒有先賢的助力,我寫的那點東西是沒人會看的,更不可能掙到什麽錢,我原本就不過是苟求溫飽的能力,與百分之八十的平民百姓一樣,哪裏買得起什麽學區房?
所以我的孩子原本就是生在一個買不起高級學區房的爹家裏,他小小的臂膀也擔不起眾生之願而產生的福澤,老老實實、安安分分跟平民百姓的孩子一起就近讀書就好了。
簡單講:有些錢雖是我掙的,但旁人擔不起這些錢的因果。當然,我自己也不會在這上麵沾染別人不必要的因果
一個不識人間疾苦,不知道普通人是怎麽過日子,在平凡的生活中都沒有培養起自律和自製力的孩子,憑借親族父母之力,爬的越高,危害越大,最終不僅自己萬劫不複,甚至荼毒禍害家國族群。
德行不足而管不住自己的人,不配去管理別人,甚至領導萬民。
而一個人的德行,金錢、特權、或者說學區房是換不來的。
很多時候,有些我堅持的道理,即便是齊齊也未必能懂,因為她也隻是一個普通人,當然她也可以執意去幹,畢竟我們倆也是平等的。除了我知道的一些例外,普通人是沒辦法鑽到別人腦袋裏去洞察別人的意識,即便洞察了,其實有些事依然想不通對方為什麽這麽想、這麽幹,因為思考或去幹一件事的因果早已浸潤在此人畢生經曆的點點滴滴中。
隨著孩子新學年再次換校址,我們最早買的那套房子反而離學校更近,旁邊也新建了圖書館,而且隨著我父母慢慢蒼老,原本農村的寧靜隨性會變得多少有些不方便,雖說在老家有“愛零”的日常照顧,畢竟我跨越山海遠在千裏之外,終歸要接到我身邊的,不能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於是,原來租出去的那套房子也就不租了,租金外再加一點剛好可以重新把這老房子進行必要的裝修調整。
當然,今後應該也不會租了,因為聽說有人在小區裏搞了個骨灰房,很多人有怨言、有忌諱。
等老人迴城裏就去住我現在的房子,小區比較大,醫院、菜市場都很近。我們三口則搬迴老房子這邊,兩邊距離很近,往來也方便。
打掃,清理,找裝修公司,裝修,然後通風放置一段時間,一切按部就班。
再然後就是分批搬東西進去。
之前出租時把很多東西都擠到了住的這邊,如今再螞蟻搬家一樣運迴去,當然期間有很多破爛不堪的也就丟棄了,而這個過程中齊齊念叨了我很多遍,說這個也舍不得丟,那個也舍不得丟,如果這些破爛都舍不得,你幹脆去撿垃圾得了,一個大老爺們兒,在公司裏也這樣肯定被人笑話。
說實話,我在公司裏真就廢物迴收利用過,一想到此界萬物盡皆源於太陽和地球的犧牲與奉獻,總忍不住想要重複利用、勤儉節約,畢竟“利子孫”三個字嘴上說說是沒用的。
當然,跟在家裏一樣,我的形象自然是獨立特行,不招待見的老農民。問題是我就是山裏出來的窮孩子,昔年小小的我,歡喜雀躍看著大人們豎起電線杆,扯上電線,小破屋裏有個叫電燈的東西被點亮時,我心光明。
逼著千方百計捧手機的孩子跟我搬東西還是有些難度的,應該比當年父母帶我下地幹活的時候更難,畢竟那時候家裏沒有像手機這種電子鴉片樣的東西抓撓我的心。
車停在外麵,我抱著箱子,孩子提著塑料袋,倆人一起向小區裏走。
路上碰到了9樓的鄰居,正跟在兩個男孩子後麵,雖說近幾年沒在這邊常住,但過去也是住了近十年的,雙方比較熟稔。
“張老師,記得你家隻有一個男孩,怎麽變成倆了?”對方姓張,是中學教師,倆孩子相貌很相似。
“個子高的是我的,略矮點的是我妹妹的,她媽把他從美國送迴來住一段時間。”老張答道。
夏天穿著清涼,兩個孩子穿著背心短褲,我一眼就看到了老張兒子肩胛骨上有一道結痂的血痕。
“孩子背上怎麽搞得?”我也就隨口一問。
“別提了,除了手機就是電視,調皮搗蛋不聽勸還吵架,我沒壓住火氣,拔下電視插頭隨手就給了一下,插頭抽的。”
“都差不多,我家是用小時候生病做霧化的橡皮管子,氣急了也抽皮帶。”這一點上很容易找到共同語言,如今的父母都是感同身受。
“那麽多學生我都教的了,自己的孩子教不了,你說多氣人。”老張有感而發。
“我家的也天天要‘人權’、講‘平等’”
“還‘平等’?現在做錯了事都總有理、無法無天了,再‘平等’他就成‘天王老子’了。”教師也是人,這一刻他就是個老街坊、老鄰居。
“我也覺得‘平等’有問題,被理解偏了。啥叫‘平等’,在學校裏,上午跟同學吵架,至少當天肯定不會去求人辦事兒,知道對別人有傷害,知道別人也不會慣著他,這算是一種‘平等’。但在家裏,上午跟我們吵架,下一秒就舔著臉拿手機來要求開密碼,一點也不覺得吵架對父母有傷害,這其實就是‘不平等’。父母反而享受不到同學‘平等’的待遇。”
“你這個思路很清新啊,聽起來有點道理。”老張聽完笑了笑。
一行人一起向前,我家孩子比老張家的大3歲,從小就認識,長時間沒見也是邊走邊聊,挺親熱。
“哥哥,你有錢嗎?”老張兒子問。
“有。”我兒子答
“是壓歲錢嗎?我爸媽不讓我花。”老張兒子故意迴頭看一眼他爸
“不是,我自己掙的。”
“你能掙錢?怎麽掙?”兩個年齡小的一起驚訝。
“每次期中期末考試,一門功課100分,考90分以上給100。學校每發一張獎狀給50。”
“誰給?”兩個小的問。
“我媽給。”
“你爸不給嗎?”老張的兒子開始對標。
“認真洗碗一次給1元,這還是我媽講了情的,原本是洗碗+拖地各一次總共給1元。”
“嘶…..”倆孩子倒吸一口涼氣。
上電梯,我四樓,老張九樓,各自歸家。
家裏門窗大開,正在南北對流通風,我跟孩子一邊歸置東西,一邊就聽到樓上老張的怒吼,應該是孩子一進家門就不安生了。
我跟孩子對視一眼,熟悉的感覺,一樣的套路。
說是螞蟻搬家,就真是螞蟻搬家,下雨不搬,天熱不搬,上班不搬,不想動不搬,因為要通風,所以也就不著急。
兩個星期後,我搞了一次大動作,就是搬得箱子比較多。
齊齊和孩子幫我把東西放到一樓電梯門口,倆人就驅車去遊泳館上課去了,孩子快遲到了。
怕影響別人使用電梯,我自己也不太著急,也就沒拿箱子擋住電梯門,結果我剛放進去兩個箱子,電梯上去了。
然後就見電梯一路上升,爬到9樓不動了,直到我等了兩分鍾,在一樓按了一下電梯才下來。
電梯裏除了我那兩個箱子,空無一人。
我也沒多想,又搬了三個箱子進電梯,然後電梯又上去了。
還是9樓,還是不動,過了一分鍾,我又按了一下。
電梯裏還是我的五個箱子,沒人。
我直接抱起最後一個箱子,以及箱子上站著放的一個琉璃花瓶就上了電梯。
果然,沒等我把箱子和花瓶放下按4樓按鈕,電梯就直衝9樓。
我已經知道有古怪,所以就瞪大眼仔細看著。
電梯門一開,“嗖”一個孩子蹦了進來,剛好跟我撞個滿懷,一腦袋頂在我箱子上的花瓶,花瓶應聲落地,“啪”的一聲摔成幾塊,好在裏麵沒水。
突如其來,我自己也嚇一跳,定睛一瞧,電梯裏麵這個孩子嚇的瞪大眼不吭聲,外麵還有一個傻愣愣按著電梯按鈕不鬆手。
“外麵怎麽了?”外麵樓梯過道裏動靜比較大,老張推門出來,一臉錯愕的看著眼前這一幕。
“倆孩子按著電梯玩兒,把我和箱子召喚上來三迴了。”我苦笑不得。
“不是,前兩迴電梯裏隻有箱子。”老張的兒子叫張平,扭頭看一眼他爸,然後低著頭小聲嘀咕。
“你把叔叔撞了?”老張看到他兒子還保持跟我麵對麵的狀態,低著頭看著腳尖,一動不動。
“老張,你等會兒再說其他,先拿垃圾鏟和掃帚來,把碎片搞了,別弄傷了其他鄰居的腳。”
“好,馬上。”老張掉頭去取工具,我則指揮張平小心退出電梯,自己開始往電梯外先搬箱子。
至於電梯外那小子則直勾勾的盯著我的頭臉,一直傻傻地按著電梯按鈕不鬆手,好像我腦袋上能冒出豆芽菜來。
我和老張兩個手忙腳亂的把電梯內外清理幹淨,又一起把我的幾個箱子弄進電梯,搬迴我家,老張這才一臉歉意的邀請我到他家。
老張的愛人去加班了,老張和兩個孩子在家,大家住的戶型格局是一樣的,客廳也算幹淨整潔。
“這個真對不住了,孩子又闖禍了,花瓶看著就挺高檔,看需要多少錢,您再買一個?”老張給倒了一杯茶,兩個孩子站在旁邊。
“老張,你剛才在家,不在案發現場不知情,這事兒跟你沒關係。”我一言既出,老張直愣愣的看了我一會兒,不愧是做老師的,見我微笑點頭,似有所悟,也就不吭聲了。
“張平,我和幾個箱子是你倆玩電梯弄上來的,花瓶是你一腦袋撞在地上摔碎的,電梯和過道都有攝像頭,你說怎麽辦?”
“叔叔,我讓我爸賠給你。”
“花瓶是你撞的,不是你爸撞的,我有證據證明你,沒證據證明你爸,所以你爸給的錢,我不敢要,怕他將來告我誣陷。”
“伯伯,我媽有錢,讓我媽賠給你,多給一些也行。”旁邊那個小男孩一直低著頭,隻是翻眼皮看了我一眼,然後如受驚的鵪鶉一樣直往張平身後蹭。
“你媽在美國,她也不在攝像頭裏,跟我的花瓶也沒關係,她也不行。”
“那我爸把錢給我,我再把錢給你。”跟所有的孩子一樣,都把父母的錢當成自己掙得。
“那不行,賠償作為一種懲罰,懲罰的是犯錯的你,是你要付出勞動和汗水換來錢彌補自己的過錯。你爸沒犯錯,他和我沒關係,我沒有權利讓一個沒犯錯的人把自己勞動和汗水換來的錢白白給我。”
“他是我爸,他沒教好我,所以他要負責任。”
“你爸讓你亂按電梯,讓你往電梯裏蹦,讓你撞壞我花瓶了嗎?”
“沒有。”
“他有沒有說過,電梯危險,不許亂按亂玩兒,更不許在電梯裏蹦蹦跳,毀壞別人東西要賠償。”
老張作為一名老師,估計比我教導的更多,我對此很有自信。
“有。”張平支支吾吾、猶猶豫豫,最終無可奈何。
“他教導你幹的,你沒幹;他不讓你幹的,你都幹了,他沒教你幹壞事兒,也沒給你出主意,是你自己拿主意幹的壞事兒,你逃不掉的,你準備賠吧。”
“多少錢?”
“琉璃花瓶,完整的圖片是這樣的,網上也有,售價1450,既然是鄰居,你又年級小,我打個折吃點虧,你給1000吧。”我把手機屏幕在張平麵前一送,倆孩子看的很仔細,然後看完又一起低下了頭
“這麽貴?我沒錢,隻有壓歲錢。”張平嘀咕道。
“壓歲錢也不行,我倆發生的事兒,我隻能要你的勞動掙得錢賠償,我跟你外公外婆、七姑八大姨都沒關係,別人的血汗錢我一概不收。”
“那我就沒錢了,我還不會掙錢。”張平看一眼他爸,又看一眼我,可憐巴巴。
“可以洗碗。來我家洗碗,價錢你知道一次1元,跟我家孩子一個價,公平合理。”
“法律規定不許雇童工。”張平跟我家孩子一個德性,為了對付家長小小年紀都開始關注法律了。
看如何能利用一知半解的條文,再歪曲扭曲一下,有時候用來通過引導家長辯論轉移注意力以避免訓斥、挨揍,有時候為自己既能躺平又能跟家長伸手要錢、要物而找借口。
“打工是要給錢的,我又不付你錢。”
“讓人白幹活不給錢,也不合法。”
我同情的看看老張,難怪他也忍不住大聲吼孩子,小心思都用在對付大人了。
“沒白幹,你通過洗1000次碗,換來了一隻價值1450元的高檔琉璃花瓶。而且還跟貸款買房一樣,花瓶都已經提前給你了,不僅沒跟你要利息,還給你打了折。”
“花瓶呢?”孩子順嘴一說。
“呐,在你家垃圾桶裏呢!”
“不要行不行。”
“行,你給我變一個完好無損的琉璃花瓶出來,我馬上拿了就走。”
“我變不來。”
“那你就老實去我家洗碗,記住隨叫隨到,有洗碗需要,我就會派人上來你家敲門。”我正襟危坐一臉嚴肅道。
然後扭頭對老張笑了笑:
“好了,我跟張平的事兒就這樣了。老張這事兒跟你沒關係,咱倆該怎麽處還是怎麽處,沒影響。但你可別瞎摻和,你要替他賠錢給我,那說明這事兒你也有份兒,那你就是教唆慫恿未成年人違反行政治安處罰條例、故意尋釁滋事,而且破壞公共財物,甚至危及電梯乘客的人身生命安全。他是未成年人沒到年齡暫時不會抓,萬一我較真兒報警了,把你給拘留了,到時候名聲臭了,工作丟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我眨了下眼睛。
“既然你這麽堅持,我也沒辦法,好在樓上樓下,也方便。”老張此刻早已心領神會。
從此之後,隻要聽到9樓的老張又在大聲吼,我家孩子就上去敲門通知張平下來洗碗。
慢慢的,9樓竟然漸漸變得風平浪靜了,老張一見到我就笑逐顏開,甚至每次去旅遊、或長時間不在家的時候,老張還會帶張平特意來告知一下某段時間不在家。
直到有一天,我兒子放學迴家之後對我一陣長籲短歎。
“咋了?”
“完了,張伯伯變成張老師了。”
“他本來就是老師。”
“他變成真老師了,我的老師,他要教我了。”
“不是挺好嗎?”
“好什麽?摔了個花瓶,你讓張平來咱家洗碗,一天一次估計要洗三年。他爸難道真就不生氣?這下可好,你兒子我也落在別人爸手裏了。”
“你怕張老師公報私仇?沒事兒,大家都是按規矩辦事兒,不至於。”我聞言嘴裏這麽說,心中暗喜。
改天,老張專門陪張平下來洗碗,順便也跟我聊聊天。
他因為工作調整,要執教我家孩子了,自然也要下來知會一聲。
“老張,孩子有幸能被你教導,我也很高興,我買了一把新直尺送給你,如果孩子在你課上犯了錯,這就是我同意你用尺子責打他的憑證。”
“好,上麵還刻了字,你刻的?”老張點頭從我手裏接過尺子,看了看。
“這就叫口說無憑,立字為據。”我說話間眼角一瞥,幫著張平洗碗的兒子,正豎著耳朵、目瞪口呆的看向我們。
“持平等心、持善良心、戒不勞而獲。”老張對我手刻在尺子上的拙劣字跡,仔細辨識,輕輕誦讀。
很快,一個學期結束。
我兒子拿著成績單跟他媽換錢,數學也罕見的換到了錢。
“數學進步很大啊!”齊齊滿心歡喜。
“不大不行啊,真挨揍啊,樓上張老師教的,我爸還專門送他一把尺子。”
“我聽說你們班這次數學都考的不錯。”
“媽,你知道有個成語叫‘殺雞儆猴’嗎?”孩子愉快的借過錢,心情不錯。
“知道,怎麽了?”
“我就是那個‘雞’。”
“那你現在害怕張老師嗎?”齊齊嘴角的笑都快壓不住了。
“怕,但肯定沒有張平怕我爸怕的狠。”
“瞎說,你爸又不打不罵,就是逼著他洗碗,你還經常幫忙,有什麽好怕的?”
“他原來不怕,但後來他姑媽家那個表弟,迴美國臨走前跟他說了一番悄悄話,把張平嚇夠嗆。”
“說啥了?”齊齊的好奇心上來了,我也假裝沒注意,實則豎起了耳朵。
“張一,就是那孩子,漢語名字隨他媽姓氏。臨走前跟張平說,之前電梯裏摔花瓶那一刻,他在外麵看到我爸頭頂出現了三道門戶,左白右黑中間是水紋兒。”
“小孩子懂什麽門戶的,估計是動畫片看多了,要麽就是當時摔了花瓶太緊張了,類似犯癔症了。”我及時予以解釋。
“爸,你咋知道的?”
“知道什麽?”我感覺莫名其妙。
“張一有癔症啊!張平偷聽他爸和他姑媽打電話,說張一在美國那邊著魔了,還找了教會的人專門驅魔也不成功,所以才送迴國內來,說西病東醫。”
“‘西病東醫’,這確實像老張說的話,咱們現在生病看病算是東病西醫。”我點頭說道。
“然後呢,張一不是迴美國了嗎?”齊齊問兒子。
“對啊,他說自己病好了,他看到三道門,身上有東西被吸到黑門裏去了,他就感覺自己病好了。”
齊齊和孩子一起看向我。
“我不知情,也許可能孩子就是為了逃學或者想要迴國找張平玩兒,自己編的呢!”我啥也沒幹,無辜的很。但麵對兩人看怪物一樣的目光,總要說點什麽,反正張一連驅魔的手段都用上了,也不在乎我隨口假設一種可能。
正所謂:萬事萬物皆有可能。
尤其是某一天早上,我推開房門,突然發現對麵多年的鄰居家也在推門,卻走出一個意料外的熟人來,
“早啊!”國安部門的王處長、王漢先打招唿。
“我就想問問,對麵是新的監控點,還是你真把家搬這兒來了?”
“王子涵,快出來跟叔叔打招唿,你齊齊阿姨家的。”王漢沒答話,直接扭頭招唿道。
然後一個8、9歲的小男孩背著羽毛球拍從王漢身後鑽了出來。
“叔叔好!爸,對麵真是齊齊阿姨家?”小孩眉清目秀,上下打量我。
“對,這是我家老二。”王漢笑著介紹道。
“醜話說到前頭,我家洗碗的名額已經滿了。”我進電梯按住開門鍵,等這父子倆進來。我強烈懷疑王漢有點公私兩便的意思,
“你放心,我暫時不會跟樓上老張搶,畢竟老張家是烈士遺孤,有功之臣。等再過幾年,如果有需要,你一隻羊也是趕,一群羊也是放,何況咱們現在住對門。”電梯裏風扇轉的飛快,但不影響王漢說話的聲音。
“問題是,我放自己的羊也沒章法,逼急了也是用鞭子抽。反倒是你神通廣大,悄無聲息,說搬對麵就搬對麵了,所以要放一群羊,我是心有餘力不足,還是要全靠你出力。”
“出什麽力?”電梯迅速下行,王漢出電梯,隨手擋了一下電梯門,我跟王子涵前後腳出電梯。
“比如說,可以立法,不允許為15周歲以下的孩子配手機和使用手機。”
“為什麽呀?”沒想到小小個的王子涵搶先開口了。
“等考完中考。”我看一眼王子涵,又抬頭看王漢,王漢也在看我。
鄭重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