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墨和沈若正為彈劾信的事焦頭爛額,朝堂之上已經炸開了鍋。


    那些原本被楚墨說服的中立大臣,此時又開始搖擺不定,一個個交頭接耳,滿臉狐疑。


    一位向來膽小怕事的大臣顫顫巍巍地站出來,聲音都帶著哭腔:


    「陛下,這彈劾信所言,萬一有幾分是真的,咱們可不能稀裏糊塗地站錯了隊啊!」


    楚墨氣得一拍桌子,「騰」地一下站起來,怒吼道:


    「荒謬!朕的為人,諸位大臣共事多年,難道還不清楚嗎?這分明是有人惡意中傷!」


    這時,又有一位大臣陰陽怪氣地開口:


    「陛下息怒,可空口無憑啊,這彈劾信白紙黑字,總得給大家一個交代吧。」


    沈若站出來,眼神堅定,大聲說道:


    「各位大人,如今當務之急是徹查此事,而不是在這裏無端猜測。陛下繼承皇位乃是先帝遺詔所定,豈容小人汙蔑!」


    朝堂上的氣氛劍拔弩張,楚墨知道,必須盡快查出真相,否則這局勢將會越來越失控。


    他深吸一口氣,強壓著怒火說道:


    「朕已經責令大理寺徹查此事,相信不久後真相自會大白。在此之前,希望各位大臣不要輕信謠言,安心做好本職工作。」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


    接下來的幾天裏,彈劾楚墨的聲音越來越大,甚至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也開始在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楚墨和沈若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旋渦之中,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拉扯著,難以掙脫。


    大理寺那邊的調查進展卻十分緩慢,楚墨心急如焚,忍不住把大理寺卿召進宮中質問。


    大理寺卿跪在地上,額頭滿是汗珠,戰戰兢兢地說道:


    「陛下,此事牽扯甚廣,背後似乎有一股強大的勢力在幹擾調查,臣等實在是舉步維艱啊!」


    楚墨氣得一腳踢翻了旁邊的桌子,怒吼道:


    「養你們這些人有什麽用?朕限你們三日內務必查出幕後黑手,否則提頭來見!」


    大理寺卿嚇得麵如土色,連滾帶爬地退了出去。


    沈若走上前,輕輕拉住楚墨的手,安慰道:


    「陛下,莫要著急,越是這種時候,越要冷靜。咱們再想想其他辦法。」


    楚墨歎了口氣,說道:


    「朕何嚐不想冷靜,可如今這局勢,每拖一天,對朕就越不利啊。」


    就在這時,楚墨的貼身侍衛匆匆跑進來,附在楚墨耳邊輕聲說了幾句話。


    楚墨的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沈若焦急地問道:


    「陛下,發生什麽事了?」


    楚墨咬牙切齒地說道:


    「有人在宮外散布謠言,說朕篡改遺詔,還說先帝是被朕害死的。這分明是要把朕的名聲徹底搞臭啊!」


    沈若皺了皺眉頭,說道:


    「看來對方是想從輿論上給陛下施壓,讓陛下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咱們必須盡快采取措施,製止這些謠言的傳播。」


    楚墨點了點頭,說道:


    「朕這就派人去抓捕那些散布謠言的人,同時加強對京城的管控。」


    然而,當楚墨的手下出去抓捕那些散布謠言的人時,卻發現這些人仿佛人間蒸發了一樣,根本找不到蹤跡。


    楚墨氣得暴跳如雷,他知道,這背後肯定有一個龐大的陰謀在運作。


    就在楚墨和沈若為謠言的事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楚墨的母妃又匆匆趕來了。


    母妃一見到楚墨,就拉著他的手,焦急地說道:


    「墨兒,哀家聽說外麵的謠言了,你可要小心啊。那些人什麽事都做得出來,萬一他們對你不利……」


    楚墨安慰道:


    「母妃放心,朕不會有事的。朕一定會查出幕後黑手,還自己一個清白。」


    母妃歎了口氣,說道:


    「當年哀家被太妃構陷,就是因為沒有證據,才吃了大虧。如今你遇到這種事,一定要吸取哀家的教訓,盡快找到證據。」


    沈若點了點頭,說道:


    「母妃說得對,我們現在必須想辦法找到證據,讓那些謠言不攻自破。」


    就在這時,沈若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先帝的貼身太監李公公。


    李公公伺候先帝多年,說不定他知道一些關於遺詔的事情。


    沈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楚墨,楚墨眼睛一亮,說道:


    「你說得有道理,朕這就派人去把李公公找來。」


    很快,李公公被帶到了宮中。


    李公公一見到楚墨,就跪在地上,老淚縱橫地說道:


    「陛下,老奴罪該萬死,沒能保護好先帝的遺詔。」


    楚墨連忙把李公公扶起來,說道:


    「李公公,你先別著急,慢慢說。你知道關於遺詔的什麽事情嗎?」


    李公公擦了擦眼淚,說道:


    「陛下,當年先帝駕崩前,確實留下了遺詔,指定陛下為皇位繼承人。


    在先帝駕崩後,遺詔卻不見了。


    老奴四處尋找,都沒有找到。


    後來陛下拿出遺詔,老奴還以為是陛下找到了遺詔。


    沒想到現在卻有人說陛下篡改遺詔,這實在是冤枉啊!」


    沈若皺了皺眉頭,問道:


    「李公公,你確定先帝駕崩時,遺詔還在嗎?」


    李公公點了點頭,說道:


    「老奴確定,當時遺詔就在先帝的龍榻旁。但是等老奴再去看的時候,就不見了。」


    楚墨沉思了片刻,說道:


    「這麽說,遺詔很有可能是被人偷走了。現在有人用篡改遺詔的罪名來彈劾朕,很有可能就是偷走遺詔的人在背後搞鬼。」


    沈若點了點頭,說道:


    「陛下分析得有道理。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找出偷走遺詔的人。李公公,你仔細想想,先帝駕崩前後,有沒有什麽可疑的人出現過?」


    李公公閉上眼睛,仔細迴憶了一下,說道:


    「陛下駕崩前後,有一個陌生黑衣人來過先帝寢宮。老奴當時想攔住他,他武功高,老奴不是他對手。等老奴再迴過神來,黑衣人已不見,遺詔也不見。」


    楚墨和沈若對視了一眼,心中都有了一個猜測。


    楚墨說道:


    「看來這個黑衣人很有可能就是偷走遺詔的人,我們必須盡快找到他。李公公,你還記得那個黑衣人長什麽樣子嗎?」


    李公公搖了搖頭,說道:


    「當時天色已晚,那個黑衣人又蒙著麵,老奴根本看不清他的樣子。隻記得他身材高大,身手敏捷。」


    楚墨歎了口氣,說道:


    「看來線索又斷了。這個黑衣人能進入先帝寢宮偷走遺詔,說明他肯定和先帝身邊人有關係。從先帝身邊人入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線索。」


    沈若點了點頭,說道:


    「陛下說得對。我們先調查一下先帝身邊的宮女和太監,看看他們有沒有發現什麽異常。」


    楚墨和沈若正商量著下一步的計劃,突然,一位大臣匆匆跑進來,氣喘籲籲地說道:


    「陛下,不好了,京城發生了騷亂,百姓們聽信了謠言,開始圍攻皇宮了!」


    楚墨和沈若臉色大變,楚墨急忙說道:


    「朕這就去看看。」


    楚墨帶著沈若和一群侍衛匆匆趕到了皇宮門口。


    隻見皇宮門口聚集了一大群百姓,他們揮舞著手中的棍棒和石塊,大聲喊著:


    「還我先帝公道!嚴懲篡改遺詔之人!」


    楚墨站在城樓上,大聲喊道:


    「各位百姓,朕是被冤枉的,朕絕不會篡改遺詔。請大家相信朕,給朕一些時間,朕一定會查出真相。」


    然而,百姓們根本不聽楚墨的解釋,他們情緒十分激動,繼續喊著口號。


    楚墨知道,如果不盡快平息這場騷亂,後果將不堪設想。


    沈若想到了一個辦法,她對楚墨說道:


    「陛下,我們可以讓李公公出來,向百姓們說明情況。李公公是先帝的貼身太監,他的話百姓們應該會相信。」


    楚墨點了點頭,說道:


    「好,就按你說的辦。」


    很快,李公公被帶到了城樓上。


    李公公對著百姓們大聲說道:


    「各位百姓,老奴是先帝貼身太監,先帝駕崩前確實留下了遺詔,指定陛下為皇位繼承人。


    遺詔是被一個黑衣人偷走,陛下是被冤枉的。


    請大家相信陛下,給陛下一些時間,陛下一定會查出真相。」


    百姓們聽了李公公的話,情緒稍微穩定了一些。


    楚墨趁機說道:


    「各位百姓,朕一定會徹查此事,給大家一個交代。請大家先迴去,不要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


    在楚墨和李公公的勸說下,百姓們終於漸漸散去了。


    楚墨和沈若都鬆了一口氣,但他們知道,這場危機還遠遠沒有結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妃空間銀針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者若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者若雨並收藏醫妃空間銀針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