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江南人選
穿越南宋,開局我先捅死秦檜! 作者:精神病院在逃王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範衝迴朝執宰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臨安。
相比起秦檜執宰時的不得人心,範衝在朝中的名望顯得更高。
才迴朝堂,就接連提出了幾件修養民生的政策,其中便有一些與趙瑗商討出來的結果。
不過在趙瑗的考量中,漕運一事對於民生頗為重要,這點與範衝不謀而合。
而江南涉及漕運要道,所以對江南的處理方法便成為關鍵。
所以今日趙瑗便在禦書房裏見到了範衝以及幾位朝中重臣。
趙構給他們看了座,商討江南一行的出行人選。
當然,趙構並不會直說江南計劃是由趙瑗提出的,這幾名入禦書房議事的大臣之中,知道此事的也隻有範衝一人而已。
不過眾臣們同樣也認為江南貪腐與水匪一案還需小心處理,趙瑗的計策便成了當下最好的選擇。
可人選還是犯了難。
要知道,前往江南這事雖然看似危險,可若是做好了就是大功一件,迴到臨安裏少不得會加官進爵,是向上攀爬的最好的台階。
而如今朝中職位經過一番清洗過後,直到現在也還有大量要職空缺,隻能交由各部副手或侍郎們兼著。
尤其是禮,戶二部的尚書之位更是讓這些人虎視眈眈。
正因為如此,為了主要人選的問題,整個禦書房爭吵成了一鍋粥。
見僵持不下,李光便想了個折中的法子。
以胡銓為主,兼帶上其餘朝中幾方黨派的人一同前行。
李光此人在曆史上的一生頗為傳奇,與李綱、趙鼎、胡銓被合稱為“南宋四大名臣”。
他於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得中進士,時年不過28歲,調任開化縣令,後時任宰相的呂頤浩因與秦檜政見不合,屢請興師收複中原,當朝痛斥秦檜被罷為鎮南軍節度使、提舉洞霄宮時,為其幫聲,麵斥秦檜“懷奸誤國”,被一道提舉洞霄宮。
這洞霄宮本是臨安府邊大滌山的著名道教宮觀,在宋時雖被尊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是宋朝時期許多皇帝會選擇舉辦祭祀儀式的場所。
可這提舉一職雖然意為主管總領之職,若是放在常平倉,市舶司,學事司等位置上,那便是一份有著實權的重差。
但若是放在一個道觀裏,那便成了一個毫無實權的祠祿官。
對於政治上暫時失勢、被貶黜、年老退休、或需要暫時離開權力中心的官員,這不過是一種相對體麵的安排而已。
代表著他們從此退出了權力中心,再也無法左右朝中局勢。
而秦檜當政時,整個洞霄宮的提舉足足有十餘之數。
秦檜被刺後,李光這才受了趙構安撫,重新迴到朝堂之上。
而他提及的胡銓此人,也同樣是“南宋四大名臣”之一,因上疏力斥和議,乞斬秦檜、孫近、王倫三人,而遭到貶職,被下貶至簽書威武軍判官一職,直接一落千丈。
直到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趙瑗即位,才將他重新提拔複用。
曆史上此人三次遭貶,全因貶斥秦檜,算是十分頭鐵耿直的人物
如今秦黨一事鬧得沸沸揚揚,當年因斥秦檜遭到貶職的官員大多都被重新複用,而胡銓也在其中。
不過李光此次提議選擇胡銓並非隻是單純的對其欣賞,而是因為胡銓此人在朝中沒有根基,官職不高,但實幹能力又頗強。
這人主持江南一行事物不會惹人懷疑,而各方黨派又能順理成章的安插自己的人手,再在事成之後分一杯羹,局勢之下來看,確實是合適的不二人選。
一番商討之後,終究還是定下了胡銓帶人攜聖旨秘密進入江南地界,在不打草驚蛇的情況下徹查江南貪腐一案,並詔安江南水寨水匪,待調查清楚後,確認時機成熟再一並發作,將江南貪腐官員一網打盡。
接下來就到了各方黨派安插人手分食這份大功的時候了。
趙瑗目瞪口呆的看著群臣們再次因一個小小的隨行而差點大打出手,簡直像是打開了新世紀的大門。
就連已經八十歲高齡的範衝都險些擼起袖子和人幹起來。
最後人選敲定,郭瑊也在其中。
此事才算徹底告一段落。
趙構當下立刻擬秘旨,著胡銓一行人不日準備妥當,盡早出發。
因此事秘而不宣,所以還得盡量減少儀仗,隻帶聖旨與欽差符節,但偏偏因為胡銓官職低微,又沒有給他一應事務可任其根據情況調遣的核心權利。
隻是讓胡銓將查到的信息都需傳遞迴臨安城內,交由趙構審閱後再做定奪。
從宮中出來後,趙瑗與範衝一並迴了草廬。
例行教了一遍學生們後,趙瑗便來到了範衝書房之中。
很顯然範衝知他心中有異,也已經在等待趙瑗,提前備好了茶水。
趙瑗憂心忡忡,見過師禮後便急道:
“老師,江南此行,我覺得會出大事!”
範衝抬手示意趙瑗稍安勿躁,神色鎮定,語氣平和的說道:
“說說看,你覺得理由是什麽?”
“胡銓此人確為可用之人,可他可用還得放在十年之後,如今胡銓不過一個從九品的判官,就算秦黨覆滅之後,為穩定朝中局勢,父皇將以前因秦檜被貶的官員一應提拔官複原職,可他現在也還不過是個六品的承直郎,而且在朝中根基全無,如今李光卻要以他為首,和他同行的副手甚至都有與他同樣六品的官員。”
“再加上父皇隻給了他聖旨和欽差符節,卻沒有給他能夠隨機應變的權利,學生擔心胡銓此行難以服眾,事情反而不會如大家預想的那樣順利。”
範衝一邊聽著,一邊忍不住的點頭,看他表情並不算特別驚訝,顯然是早已預料到了趙瑗的推測。
“此事咱們靜觀其變,江南一事雖然不會順利,但對你而言並不會是一件壞事,我覺得你得讓利州四義動起來了。”
範衝的話語讓趙瑗不由得一怔。
他其實已經領悟了範衝話裏的意思,這次江南之行,各派之間紛紛拚了命的往隊伍裏塞人,想要在事成之後,從大功之中分一杯羹。
可偏偏趙瑗沒有在最後確認的人選名單裏見到範衝給自己名錄上的任何一個名字。
甚至範衝明明為了爭這些名額都快把拐杖往別人頭上敲了,可其實推舉的人選卻大多都是其他勢力麾下的一些稍有瑕疵之人。
明明範衝重新迴朝擔任宰相就是要為趙瑗建立屬於他的勢力,可這明擺著搶好處的事兒,範衝卻沒真去搶。
那便是因為範衝已經意識到了這件事的好處,恐怕不會那麽容易能拿到手。
但趙瑗還是有些憂慮。
隻因為江南一行調查貪腐事關民生問題,而且胡銓此人能力頗強,算是南宋宋孝宗麾下的重臣之一,若是這次折在了江南中,那損失可就大了。
打草驚蛇不說,還容易造成更為可怕的後果。
南宋可經不起動亂了。
範衝見趙瑗皺著眉頭,心知他的擔憂,說道:
“江南自然兇險,加上胡銓剛直的性格,此事第一次能成的機會並不算大,但江南那邊同樣不敢輕舉妄動,你忘記了水寨其實在誰手裏?所以其實胡銓的危險隻有那些江南貪官汙吏而已,不過你若是擔心,就好好安排一番後手,做好親自去一趟江南的準備吧。”
趙瑗一愣,沒想到範衝居然在這時候提及了讓他親赴江南的事。
須知之前兩人在草廬交談時就提過,趙構讓他去江南其實隻是一番試探,若是他真應了趙構第一次詢問,主動前往江南,反而會陷入趙構的懷疑。
不過旋即趙瑗便明白了個中理由和其中蘊含著的巨大機會。
他點點頭,說道:
“好,學生今晚迴去就通知利州四義,讓他們安排人迴一趟江南,隨時和我保持聯絡。”
範衝欣慰的看著趙瑗,知道他已經明白了自己話裏的意思,滿意的點頭笑道:
“你既然知道了該怎麽做,就不必著急了,留下來吃個飯再迴你建國公府也不遲。”
相比起秦檜執宰時的不得人心,範衝在朝中的名望顯得更高。
才迴朝堂,就接連提出了幾件修養民生的政策,其中便有一些與趙瑗商討出來的結果。
不過在趙瑗的考量中,漕運一事對於民生頗為重要,這點與範衝不謀而合。
而江南涉及漕運要道,所以對江南的處理方法便成為關鍵。
所以今日趙瑗便在禦書房裏見到了範衝以及幾位朝中重臣。
趙構給他們看了座,商討江南一行的出行人選。
當然,趙構並不會直說江南計劃是由趙瑗提出的,這幾名入禦書房議事的大臣之中,知道此事的也隻有範衝一人而已。
不過眾臣們同樣也認為江南貪腐與水匪一案還需小心處理,趙瑗的計策便成了當下最好的選擇。
可人選還是犯了難。
要知道,前往江南這事雖然看似危險,可若是做好了就是大功一件,迴到臨安裏少不得會加官進爵,是向上攀爬的最好的台階。
而如今朝中職位經過一番清洗過後,直到現在也還有大量要職空缺,隻能交由各部副手或侍郎們兼著。
尤其是禮,戶二部的尚書之位更是讓這些人虎視眈眈。
正因為如此,為了主要人選的問題,整個禦書房爭吵成了一鍋粥。
見僵持不下,李光便想了個折中的法子。
以胡銓為主,兼帶上其餘朝中幾方黨派的人一同前行。
李光此人在曆史上的一生頗為傳奇,與李綱、趙鼎、胡銓被合稱為“南宋四大名臣”。
他於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得中進士,時年不過28歲,調任開化縣令,後時任宰相的呂頤浩因與秦檜政見不合,屢請興師收複中原,當朝痛斥秦檜被罷為鎮南軍節度使、提舉洞霄宮時,為其幫聲,麵斥秦檜“懷奸誤國”,被一道提舉洞霄宮。
這洞霄宮本是臨安府邊大滌山的著名道教宮觀,在宋時雖被尊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是宋朝時期許多皇帝會選擇舉辦祭祀儀式的場所。
可這提舉一職雖然意為主管總領之職,若是放在常平倉,市舶司,學事司等位置上,那便是一份有著實權的重差。
但若是放在一個道觀裏,那便成了一個毫無實權的祠祿官。
對於政治上暫時失勢、被貶黜、年老退休、或需要暫時離開權力中心的官員,這不過是一種相對體麵的安排而已。
代表著他們從此退出了權力中心,再也無法左右朝中局勢。
而秦檜當政時,整個洞霄宮的提舉足足有十餘之數。
秦檜被刺後,李光這才受了趙構安撫,重新迴到朝堂之上。
而他提及的胡銓此人,也同樣是“南宋四大名臣”之一,因上疏力斥和議,乞斬秦檜、孫近、王倫三人,而遭到貶職,被下貶至簽書威武軍判官一職,直接一落千丈。
直到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趙瑗即位,才將他重新提拔複用。
曆史上此人三次遭貶,全因貶斥秦檜,算是十分頭鐵耿直的人物
如今秦黨一事鬧得沸沸揚揚,當年因斥秦檜遭到貶職的官員大多都被重新複用,而胡銓也在其中。
不過李光此次提議選擇胡銓並非隻是單純的對其欣賞,而是因為胡銓此人在朝中沒有根基,官職不高,但實幹能力又頗強。
這人主持江南一行事物不會惹人懷疑,而各方黨派又能順理成章的安插自己的人手,再在事成之後分一杯羹,局勢之下來看,確實是合適的不二人選。
一番商討之後,終究還是定下了胡銓帶人攜聖旨秘密進入江南地界,在不打草驚蛇的情況下徹查江南貪腐一案,並詔安江南水寨水匪,待調查清楚後,確認時機成熟再一並發作,將江南貪腐官員一網打盡。
接下來就到了各方黨派安插人手分食這份大功的時候了。
趙瑗目瞪口呆的看著群臣們再次因一個小小的隨行而差點大打出手,簡直像是打開了新世紀的大門。
就連已經八十歲高齡的範衝都險些擼起袖子和人幹起來。
最後人選敲定,郭瑊也在其中。
此事才算徹底告一段落。
趙構當下立刻擬秘旨,著胡銓一行人不日準備妥當,盡早出發。
因此事秘而不宣,所以還得盡量減少儀仗,隻帶聖旨與欽差符節,但偏偏因為胡銓官職低微,又沒有給他一應事務可任其根據情況調遣的核心權利。
隻是讓胡銓將查到的信息都需傳遞迴臨安城內,交由趙構審閱後再做定奪。
從宮中出來後,趙瑗與範衝一並迴了草廬。
例行教了一遍學生們後,趙瑗便來到了範衝書房之中。
很顯然範衝知他心中有異,也已經在等待趙瑗,提前備好了茶水。
趙瑗憂心忡忡,見過師禮後便急道:
“老師,江南此行,我覺得會出大事!”
範衝抬手示意趙瑗稍安勿躁,神色鎮定,語氣平和的說道:
“說說看,你覺得理由是什麽?”
“胡銓此人確為可用之人,可他可用還得放在十年之後,如今胡銓不過一個從九品的判官,就算秦黨覆滅之後,為穩定朝中局勢,父皇將以前因秦檜被貶的官員一應提拔官複原職,可他現在也還不過是個六品的承直郎,而且在朝中根基全無,如今李光卻要以他為首,和他同行的副手甚至都有與他同樣六品的官員。”
“再加上父皇隻給了他聖旨和欽差符節,卻沒有給他能夠隨機應變的權利,學生擔心胡銓此行難以服眾,事情反而不會如大家預想的那樣順利。”
範衝一邊聽著,一邊忍不住的點頭,看他表情並不算特別驚訝,顯然是早已預料到了趙瑗的推測。
“此事咱們靜觀其變,江南一事雖然不會順利,但對你而言並不會是一件壞事,我覺得你得讓利州四義動起來了。”
範衝的話語讓趙瑗不由得一怔。
他其實已經領悟了範衝話裏的意思,這次江南之行,各派之間紛紛拚了命的往隊伍裏塞人,想要在事成之後,從大功之中分一杯羹。
可偏偏趙瑗沒有在最後確認的人選名單裏見到範衝給自己名錄上的任何一個名字。
甚至範衝明明為了爭這些名額都快把拐杖往別人頭上敲了,可其實推舉的人選卻大多都是其他勢力麾下的一些稍有瑕疵之人。
明明範衝重新迴朝擔任宰相就是要為趙瑗建立屬於他的勢力,可這明擺著搶好處的事兒,範衝卻沒真去搶。
那便是因為範衝已經意識到了這件事的好處,恐怕不會那麽容易能拿到手。
但趙瑗還是有些憂慮。
隻因為江南一行調查貪腐事關民生問題,而且胡銓此人能力頗強,算是南宋宋孝宗麾下的重臣之一,若是這次折在了江南中,那損失可就大了。
打草驚蛇不說,還容易造成更為可怕的後果。
南宋可經不起動亂了。
範衝見趙瑗皺著眉頭,心知他的擔憂,說道:
“江南自然兇險,加上胡銓剛直的性格,此事第一次能成的機會並不算大,但江南那邊同樣不敢輕舉妄動,你忘記了水寨其實在誰手裏?所以其實胡銓的危險隻有那些江南貪官汙吏而已,不過你若是擔心,就好好安排一番後手,做好親自去一趟江南的準備吧。”
趙瑗一愣,沒想到範衝居然在這時候提及了讓他親赴江南的事。
須知之前兩人在草廬交談時就提過,趙構讓他去江南其實隻是一番試探,若是他真應了趙構第一次詢問,主動前往江南,反而會陷入趙構的懷疑。
不過旋即趙瑗便明白了個中理由和其中蘊含著的巨大機會。
他點點頭,說道:
“好,學生今晚迴去就通知利州四義,讓他們安排人迴一趟江南,隨時和我保持聯絡。”
範衝欣慰的看著趙瑗,知道他已經明白了自己話裏的意思,滿意的點頭笑道:
“你既然知道了該怎麽做,就不必著急了,留下來吃個飯再迴你建國公府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