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準備殿試
假少爺迴村後,成京城第一狀元郎 作者:魚又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淮微微笑了笑。
要想使一個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蘇平,你最好再瘋起來。
瘋的更狠。
馬上,你的死期就要到了。
薑淮一笑。
蘇平離開院門,迴望門內的薑淮。
隻見他正站在樹下,把玩著手中的書卷,眼神冷冽肅殺。
蘇平咬緊牙關,在心中暗暗發誓:無論何時,薑淮,你休想如願…
.................
竹溪村這邊,會試報喜的消息也即將傳到村裏。
雖然是八百裏加急,但京城離村裏,路途遙遠,官差也是很走了很遠的路。
這天,老薑頭在田裏幹著活兒,老劉氏在院子裏喂雞,忽然聽見遠處傳來一陣清脆的銅鑼聲。
“咚咚咚!咚咚咚!\"
鑼聲由遠及近,在寧靜的山村裏格外醒耳。
老劉氏手中的簸箕一抖,穀粒撒了一地。
隔壁張嬸已經踮著腳從矮牆探出頭來:“老劉嬸,這鑼聲,莫不是......\"
話未說完,就見村口塵土飛揚,兩個穿絳紅色官服的差役騎著高頭大馬而來。
前麵那個舉著明晃晃的銅鑼,後麵那個手持一卷燙金紅帖。
幾個光腳孩童追在那馬後跑,邊跑邊喊:“報喜的來啦!報喜的來啦!”
“什麽?報喜的?”
薑玉山,薑陽,李芷蘭,許丹秋聽見鑼聲也走出來。
“什麽喜報?”
很快,一個差役走到村口道,“敢問各位鄉鄰,老薑家是哪一家?”
之後老劉氏上前道,“差爺,是我們,我們是薑家!”
那官差當即上前對著他們笑了笑,隨後拖長了調子高喊道,
“會試捷報!會試捷報!竹溪村薑淮薑老爺高中壬辰科會試甲榜第一名會元!”
“什麽?”
老劉氏以為自己聽錯了。
那官差又報了一遍。
“淮哥兒中了第一名會元?”
老劉氏手裏的簸箕“啪”地掉在地上。
她雙腿發軟,扶著牆才沒跪下去,嘴唇哆嗦著卻說不出話。
薑玉山已經扯著嗓子朝田頭喊:“爺!快迴來!快迴來!三弟中會元了!頭名!頭名啊!”
聽到這個消息整個竹溪村炸開了鍋。
正在河邊洗衣的婦人們顧不得擰幹衣裳,拎著濕淋淋的衣角就往薑家跑。
田裏的漢子們赤腳蹚著泥水往村裏趕,連村東頭九十歲的陳太公都讓孫子背著來看熱鬧了。
薑陽早就上前接過差役的馬匹,拴在薑家屋前的樹幹上。
又趕緊搬來了桌子凳子請兩位坐下。
李芷蘭趕緊去裏屋上了茶水,又拿了老薑家最貴的茶葉。
圍觀的村民已經裏三層外三層的將兩個差役圍起來。
為首的差役展開燙金紅帖,再次高聲宣告:“會試捷報,會試捷報,貴府薑老爺高中壬辰科會試第一名會元!”
“哎呦我的孫兒啊!”老劉氏這才迴過神來,眼淚撲簌簌往下掉,粗糙的手掌在圍裙上擦了又擦,才敢去接那紅帖。
她的手抖得厲害,差點沒拿住,還是張嬸在旁邊托了一把。
差役笑著拱手:“老夫人大喜!薑會元如今在京城等著殿試,特差我等先來報喜。”
之後他走到一旁的馬鞍上,解下一個藍布包袱,“這是薑會元捎迴來的銀兩和家書。”
聽完,人群頓時嗡嗡作響。
一個鐵匠擠到前麵,黝黑的臉上笑出一口白牙:“我早說薑家小子不是池中物!還記得三年前,他幫我寫春聯,那字就跟印出來似的!”
“可不是!”賣豆腐的李婆子拍著大腿,“他剛迴我們村兒那會兒,我就看出來了,這孩子以後鐵定有出息,這不,被我猜中了!”
幾個曾經和薑淮一起上過學堂的後生互相捶著肩膀,又是羨慕又是驕傲:“會元啊!咱們竹溪村出文曲星了!”
“就是,別說會元,就是狀元也有可能!”
“可不是,已經連中五元了!六元指日可待!”
“可不是,隻是,我就實在差的遠了,實在不是那塊料,讀到半路隻能退學了!”
“哎,我也差不多,還不知道要讀多久才敢去考試呢!”
幾個後生紛紛討論著。
老劉氏被眾人簇擁著,眼淚怎麽擦也擦不幹。
此刻老薑頭也從田頭趕來,他哆嗦著拆開家書,雖然不識字,卻顫抖著道:“我……我孫...我孫出息了...”
他哆嗦著。
之後突然一拍腦袋:“快!快去祠堂敲鍾!把族老們都請來!”
又對老劉氏喊,“去把咱家那隻老母雞宰了!再把地窖裏那壇女兒紅挖出來!”
幾個半大孩子已經飛奔著去村後,邊跑邊喊:“老薑家的淮兒哥中會元啦!老薑家的淮兒哥中會元啦!”
不到半個時辰,薑家小院裏支起了三張八仙桌。
左鄰右舍端著自家醃的臘肉、攢的雞蛋、新摘的野菜絡繹不絕地趕來。
薑嘉寶也滿臉興奮喜悅自豪。
他拿著薑淮寫的家書,一字一句地念給圍坐的村民們聽:
“...承蒙聖恩,得中會元......待殿試後當衣錦還鄉...”
念到此處,薑家人滿臉紅光。
夕陽西下,祠堂前空地上點起了篝火。
聽說村長特意派人去縣裏買了鞭炮,連縣太爺都差人送來了賀儀。
酒過三巡,幾個老漢紅著臉爭論該把“竹溪村”改叫“會元鄉”還是“文曲裏”,惹得大家哄笑不止……
.....
京城這邊。
時間很快,不知不覺到了殿試。
殿試是科舉最高等級的考試,由當今皇帝親自主持,每一步都十分嚴謹。
在考前,薑淮就聽到了不少八卦。
有很多貢生,已經趁著這個時機跟很多高門大戶結了親。
畢竟先下手為強。
薑淮也聽到了很多關於自己的流言,說他怎麽還沒有定親,是不是想殿試之後再挑,畢竟那會兒選擇更多,人往高處走嘛!
還有的說他是不是有龍陽之好,不然這麽多次,也該被榜下捉婿了,竟然還沒成親。
薑淮聽了心裏直發笑,他們還挺替他操心的。
有這時間,不如好好準備殿試。
殿試很快來到,那天天未亮,薑淮便往皇宮那裏趕。
要想使一個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蘇平,你最好再瘋起來。
瘋的更狠。
馬上,你的死期就要到了。
薑淮一笑。
蘇平離開院門,迴望門內的薑淮。
隻見他正站在樹下,把玩著手中的書卷,眼神冷冽肅殺。
蘇平咬緊牙關,在心中暗暗發誓:無論何時,薑淮,你休想如願…
.................
竹溪村這邊,會試報喜的消息也即將傳到村裏。
雖然是八百裏加急,但京城離村裏,路途遙遠,官差也是很走了很遠的路。
這天,老薑頭在田裏幹著活兒,老劉氏在院子裏喂雞,忽然聽見遠處傳來一陣清脆的銅鑼聲。
“咚咚咚!咚咚咚!\"
鑼聲由遠及近,在寧靜的山村裏格外醒耳。
老劉氏手中的簸箕一抖,穀粒撒了一地。
隔壁張嬸已經踮著腳從矮牆探出頭來:“老劉嬸,這鑼聲,莫不是......\"
話未說完,就見村口塵土飛揚,兩個穿絳紅色官服的差役騎著高頭大馬而來。
前麵那個舉著明晃晃的銅鑼,後麵那個手持一卷燙金紅帖。
幾個光腳孩童追在那馬後跑,邊跑邊喊:“報喜的來啦!報喜的來啦!”
“什麽?報喜的?”
薑玉山,薑陽,李芷蘭,許丹秋聽見鑼聲也走出來。
“什麽喜報?”
很快,一個差役走到村口道,“敢問各位鄉鄰,老薑家是哪一家?”
之後老劉氏上前道,“差爺,是我們,我們是薑家!”
那官差當即上前對著他們笑了笑,隨後拖長了調子高喊道,
“會試捷報!會試捷報!竹溪村薑淮薑老爺高中壬辰科會試甲榜第一名會元!”
“什麽?”
老劉氏以為自己聽錯了。
那官差又報了一遍。
“淮哥兒中了第一名會元?”
老劉氏手裏的簸箕“啪”地掉在地上。
她雙腿發軟,扶著牆才沒跪下去,嘴唇哆嗦著卻說不出話。
薑玉山已經扯著嗓子朝田頭喊:“爺!快迴來!快迴來!三弟中會元了!頭名!頭名啊!”
聽到這個消息整個竹溪村炸開了鍋。
正在河邊洗衣的婦人們顧不得擰幹衣裳,拎著濕淋淋的衣角就往薑家跑。
田裏的漢子們赤腳蹚著泥水往村裏趕,連村東頭九十歲的陳太公都讓孫子背著來看熱鬧了。
薑陽早就上前接過差役的馬匹,拴在薑家屋前的樹幹上。
又趕緊搬來了桌子凳子請兩位坐下。
李芷蘭趕緊去裏屋上了茶水,又拿了老薑家最貴的茶葉。
圍觀的村民已經裏三層外三層的將兩個差役圍起來。
為首的差役展開燙金紅帖,再次高聲宣告:“會試捷報,會試捷報,貴府薑老爺高中壬辰科會試第一名會元!”
“哎呦我的孫兒啊!”老劉氏這才迴過神來,眼淚撲簌簌往下掉,粗糙的手掌在圍裙上擦了又擦,才敢去接那紅帖。
她的手抖得厲害,差點沒拿住,還是張嬸在旁邊托了一把。
差役笑著拱手:“老夫人大喜!薑會元如今在京城等著殿試,特差我等先來報喜。”
之後他走到一旁的馬鞍上,解下一個藍布包袱,“這是薑會元捎迴來的銀兩和家書。”
聽完,人群頓時嗡嗡作響。
一個鐵匠擠到前麵,黝黑的臉上笑出一口白牙:“我早說薑家小子不是池中物!還記得三年前,他幫我寫春聯,那字就跟印出來似的!”
“可不是!”賣豆腐的李婆子拍著大腿,“他剛迴我們村兒那會兒,我就看出來了,這孩子以後鐵定有出息,這不,被我猜中了!”
幾個曾經和薑淮一起上過學堂的後生互相捶著肩膀,又是羨慕又是驕傲:“會元啊!咱們竹溪村出文曲星了!”
“就是,別說會元,就是狀元也有可能!”
“可不是,已經連中五元了!六元指日可待!”
“可不是,隻是,我就實在差的遠了,實在不是那塊料,讀到半路隻能退學了!”
“哎,我也差不多,還不知道要讀多久才敢去考試呢!”
幾個後生紛紛討論著。
老劉氏被眾人簇擁著,眼淚怎麽擦也擦不幹。
此刻老薑頭也從田頭趕來,他哆嗦著拆開家書,雖然不識字,卻顫抖著道:“我……我孫...我孫出息了...”
他哆嗦著。
之後突然一拍腦袋:“快!快去祠堂敲鍾!把族老們都請來!”
又對老劉氏喊,“去把咱家那隻老母雞宰了!再把地窖裏那壇女兒紅挖出來!”
幾個半大孩子已經飛奔著去村後,邊跑邊喊:“老薑家的淮兒哥中會元啦!老薑家的淮兒哥中會元啦!”
不到半個時辰,薑家小院裏支起了三張八仙桌。
左鄰右舍端著自家醃的臘肉、攢的雞蛋、新摘的野菜絡繹不絕地趕來。
薑嘉寶也滿臉興奮喜悅自豪。
他拿著薑淮寫的家書,一字一句地念給圍坐的村民們聽:
“...承蒙聖恩,得中會元......待殿試後當衣錦還鄉...”
念到此處,薑家人滿臉紅光。
夕陽西下,祠堂前空地上點起了篝火。
聽說村長特意派人去縣裏買了鞭炮,連縣太爺都差人送來了賀儀。
酒過三巡,幾個老漢紅著臉爭論該把“竹溪村”改叫“會元鄉”還是“文曲裏”,惹得大家哄笑不止……
.....
京城這邊。
時間很快,不知不覺到了殿試。
殿試是科舉最高等級的考試,由當今皇帝親自主持,每一步都十分嚴謹。
在考前,薑淮就聽到了不少八卦。
有很多貢生,已經趁著這個時機跟很多高門大戶結了親。
畢竟先下手為強。
薑淮也聽到了很多關於自己的流言,說他怎麽還沒有定親,是不是想殿試之後再挑,畢竟那會兒選擇更多,人往高處走嘛!
還有的說他是不是有龍陽之好,不然這麽多次,也該被榜下捉婿了,竟然還沒成親。
薑淮聽了心裏直發笑,他們還挺替他操心的。
有這時間,不如好好準備殿試。
殿試很快來到,那天天未亮,薑淮便往皇宮那裏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