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普通火焰不同的是,這青藍色火焰有著極強的黏著性,一旦沾染上蠻族士兵的衣物或兵器,便如同附骨之蛆般迅速蔓延開來。


    刹那間,無數蠻族士兵身上燃起熊熊烈火,他們被這突如其來的火焰嚇得驚慌失措,像沒頭的蒼蠅般四處逃竄。


    然而,那火焰無情地吞噬著一切,許多人在火焰中痛苦地掙紮,發出淒慘的叫聲,聲音響徹雲霄,令人毛骨悚然。


    整個蠻族軍隊在這一波攻擊下,陷入了極度的混亂與恐懼之中…


    蠻族首領眼見局勢急轉直下,己方軍隊陷入混亂,心中大驚失色,急忙聲嘶力竭地唿喊著,試圖重新調整陣型,穩住搖搖欲墜的陣腳,組織起有效的反擊。


    他揮舞著手中的長刀,妄圖以這般舉動喚起麾下士兵的鬥誌,挽迴敗局。


    然而,李昭仁又怎會輕易給他喘息的機會?


    他目光如炬,敏銳地捕捉到戰場上稍縱即逝的戰機,看準時機,毫不猶豫地再次發出鏗鏘有力的命令。


    刹那間,大乾軍隊如洶湧澎湃的潮水般從正麵發起猛烈衝鋒。


    士兵們步伐堅定,氣勢如虹,與從兩翼包抄的“龍驤鐵騎”形成合圍之勢,如同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朝著蠻族軍隊迅速收緊。


    一時間,戰場上喊殺聲震耳欲聾,仿佛要將天地都為之撼動。


    大乾軍隊在李昭仁的帶領下,士氣高昂到了極點,每個人的眼中都燃燒著戰鬥的火焰,勇猛無畏地衝向敵軍。


    李昭仁更是一馬當先,如同一柄利刃般直直衝入敵陣。


    他手中長槍猶如靈動的蛟龍,槍尖閃爍著寒光,每一次迅猛刺出,都精準地帶走一條生命。


    在他的帶領下,大乾軍隊銳不可當,所到之處,蠻族士兵紛紛倒下,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


    蠻族軍隊在大乾軍隊排山倒海般的猛烈攻擊下,漸漸難以支撐,防線開始搖搖欲墜,最終徹底崩潰,士兵們丟盔棄甲,開始不顧一切地向後潰敗。


    見此情形,李昭仁果斷乘勝追擊,率領軍隊如猛虎下山一般,一路窮追不舍。


    他們勢不可擋,將蠻族軍隊打得七零八落,落花流水。


    蠻族士兵們抱頭鼠竄,狼狽不堪,戰場上到處都是他們丟棄的兵器和輜重。


    此役,大乾軍隊大獲全勝,戰果輝煌。


    他們以淩厲的攻勢殲滅敵軍數千人,還繳獲了堆積如山的兵器和糧草。


    這一場慘敗,讓蠻族軍隊元氣大傷,近期再也不敢輕易萌生進犯大乾邊境的念頭。


    總而言之,這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不僅讓大乾邊境暫時恢複了往日的安寧祥和,更使得李昭仁的威名如一陣狂風,迅速傳揚開來,越發響亮。


    他憑借卓越的軍事才能訓練出的這支強大軍隊,用實際行動和輝煌戰果,有力地證明了自身非凡的戰鬥力,也讓朝堂上那些曾經質疑他的人,徹底閉上了嘴,對他的能力心悅誠服。


    李昭仁於這場大捷之後,並未被勝利的喜悅衝昏頭腦,始終保持著清醒的認知。


    他心裏明白,單純的被動防禦,固然可保邊疆一時太平,卻無法從根源上根除邊疆的隱患。


    若要實現大乾邊疆的長治久安,唯有徹底將蠻族征服,使其心服口服。


    於是,一個大膽而宏偉的計劃,如同一顆種子,在他心中悄然種下,並逐漸生根發芽——深入蠻族腹地,發動一場大規模的反擊戰。


    然而,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絕非輕而易舉之事,其間涉及無數細節與複雜因素,必須做足充分且周全的準備。


    李昭仁就此開始有條不紊地施展他的謀略,如同一位技藝精湛的棋手,精心布局每一步棋。


    首當其衝的便是情報收集工作。


    他果斷增派了大批精明強幹的探子,秘密潛入蠻族領地。


    這些探子如同隱匿於黑暗中的影子,巧妙地偽裝成形形色色的身份,或是行色匆匆的商人,或是流離失所的流民,穿梭於蠻族的各個部落之間。


    他們不僅密切關注蠻族的兵力分布、糧草儲備等關乎戰爭走向的常規情報,更著重深挖蠻族各部落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探尋其中隱藏的矛盾衝突,同時細致研究他們的作戰風格,尋覓其弱點所在。


    經過一段時日的艱苦努力,李昭仁對蠻族的情況已然有了極為詳盡、深入的了解,仿佛一幅清晰的地圖,在他腦海中徐徐展開。


    在軍事準備的關鍵環節,李昭仁全身心投入,致力於進一步錘煉他親手打造的強悍之師。


    “龍驤鐵騎”作為軍中當之無愧的精銳力量,每日麵臨的訓練愈發嚴苛。


    除了持續鞏固騎射、衝鋒等基礎訓練科目,還新增了諸多極具挑戰性的內容,諸如複雜地形作戰以及夜間突襲等。


    為了讓“龍驤鐵騎”在各種極端環境下都能保持強大的戰鬥力,李昭仁煞費苦心。


    他專門為鐵騎們打造了一批輕便且堅固的戰甲。


    這批戰甲的鍛造運用了特殊工藝,從選材到製作,每一個環節都經過精心把控。


    戰甲的材質輕盈,卻又具備卓越的防禦力,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減輕騎手的負擔,使他們在馬背上行動更為敏捷,同時又能有效地抵禦蠻族淩厲的攻擊,宛如為騎手們披上了一層永遠不壞的鎧甲。


    不僅如此,為鐵騎配備的長刀也經曆了精心改良。


    刀刃在反複磨礪與鍛造中,變得更加鋒利無比,閃爍著森冷的寒光,仿佛能輕易撕裂一切阻礙;


    其韌性更是得到了極大提升,在激烈的戰鬥中,能夠承受高強度的衝擊,不易折斷,從而發揮出更為強大的威力。


    對於步兵的訓練,李昭仁同樣不遺餘力,著重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與防禦能力。


    他巧妙地將步兵劃分成一個個不同的方陣,每個方陣皆被賦予明確的職責,如同精密運轉的機器零件,緊密配合,缺一不可。


    在方陣的最前方,盾牌手們嚴陣以待,他們手持巨大而厚重的盾牌,緊密排列在一起,組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這些盾牌猶如移動的堡壘,能夠有效地阻擋蠻族如蝗群般密集的箭矢,以及他們兇猛的衝鋒,為身後的戰友提供可靠的掩護。


    長槍兵則整齊地排列在盾牌手身後,他們將長槍穩穩地探出,如同一排排銳利的獠牙,時刻準備著對靠近的敵人進行致命刺殺。


    而弩手們則隱藏在方陣的後方,作為遠程攻擊的主力,他們所使用的弩弓經過李昭仁精心改良。


    改良後的弩弓,射程得到了顯著提升,能夠覆蓋更遠的距離,精準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每一次射擊都如同死神的召喚,給遠處的敵人帶來巨大的威脅。


    此外,李昭仁對攻城器械的發展也極為重視。


    除了此前就已展現出強大威力的火龍車、弩炮和投石機,他又帶領工匠們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雲梯。


    這種雲梯在設計上獨具匠心,不僅采用了更為堅固耐用的材料,使其能夠承受攻城時的巨大衝擊力,還在底部巧妙地安裝了輪子,大大提高了雲梯的機動性,使其能夠在戰場上靈活移動,迅速抵達指定位置。


    雲梯的頂端更是設計了鋒利且堅固的鉤子,在靠近城牆時,這些鉤子能夠牢牢地勾住城牆,為士兵們攀爬攻城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仿佛為他們搭建了一座通往勝利的橋梁。


    在後勤保障方麵,李昭仁同樣費盡心思,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在邊境地區精心選址,設立了多個規模宏大的糧草儲備庫。


    這些儲備庫猶如軍隊的堅實後盾,確保了大軍在作戰期間擁有充足的糧草供應,使士兵們能夠在戰場上全力以赴,無後顧之憂。


    同時,他組織起了一支規模龐大的運輸隊伍,這支隊伍由經驗豐富的老兵負責帶領。


    他們肩負著將糧草和各種物資及時運往前線的重任,如同軍隊的生命線。


    為了保障運輸過程的安全,運輸隊伍配備了精良的武器裝備,每一位成員都經過嚴格的訓練,具備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不僅如此,李昭仁還在運輸路線的沿途精心設置了多個哨卡,這些哨卡如同敏銳的耳目,時刻監視著周邊的動靜。


    一旦發現任何異常情況,便能迅速發出警報,為運輸隊伍提供及時的保護,確保後勤補給線的暢通無阻。


    與此同時,在那靜謐的邊境山穀之中,秦文和九兒自然也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場大規模戰爭籌備所引發的動靜。


    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如同在平靜湖麵投入巨石,激起層層漣漪,根本無法逃過他們的耳目。


    他們深知,這場即將爆發的戰爭絕非尋常衝突,一旦打響,必將如一場猛烈的風暴,對大乾和蠻族之間的局勢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秦文和九兒經過一番商議,毅然決定暫時停下對功法的探索鑽研,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關注這場戰爭之中。


    他們憑借自身卓越的武學優勢,主動投身於協助李昭仁訓練士兵的工作。


    秦文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多年來在刀法和內力運用方麵積累的寶貴心得,傾囊傳授給士兵們。


    他耐心地講解每一個技巧要點,親自示範每一個動作,使得士兵們對刀法的理解更加深刻,內力的運用也愈發嫻熟,戰鬥力從而得到了進一步的顯著提升。


    而九兒同樣不遺餘力,她憑借著對環境和地勢的敏銳洞察力,悉心教導士兵們如何巧妙運用周遭的環境與地勢,來增強防禦和攻擊效果。


    她詳細地為士兵們分析不同地形的特點與優劣,指導他們如何因地製宜地布置防線、發起進攻。


    同時,九兒還將一些自己在長期修煉過程中總結出來的,能夠有效提升士兵耐力和恢複能力的小竅門,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竅門,卻能在戰場上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幫助士兵們在長時間的戰鬥中保持良好的狀態。


    終於,在李昭仁的精心籌備下,一切準備工作均已就緒,他敏銳地察覺到,發動戰爭的時機已然成熟。


    於是,李昭仁一聲令下,迅速集結了三萬大軍。


    這支大軍陣容強大,其中不僅有精銳無比的“龍驤鐵騎”,他們猶如戰場上的利刃,隨時準備衝鋒陷陣,撕裂敵軍防線;


    還有訓練有素的步兵,他們紀律嚴明,戰術配合默契,是戰爭中的中堅力量;


    更配備了擁有各種先進攻城器械的工程部隊,這些器械將在攻城略地時發揮巨大威力。


    大軍整齊有序,浩浩蕩蕩地朝著蠻族領地進發,那氣勢,仿佛要將一切阻擋在前方的障礙統統碾碎。


    一路上,軍旗獵獵作響,士兵們士氣高昂,腳步聲和馬蹄聲交織在一起,仿佛奏響了一曲激昂的戰歌。


    當李昭仁率領的大軍如洶湧潮水般踏入蠻族領地的那一刻,如同驚擾了沉睡的巨獸,蠻族迅速察覺到了這一重大動靜。


    他們立刻行動起來,以極快的速度集結兵力,準備與來犯之敵展開一場殊死搏鬥。


    此次,蠻族同樣集結了四萬大軍,在兵力上相較於李昭仁的三萬大軍,略微占據優勢。


    然而,李昭仁的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皆是精心打造的精良之物,士兵們更是士氣高昂,鬥誌昂揚,絲毫不懼眼前的敵人。


    雙方軍隊在一片廣袤開闊的草原上形成對峙之勢。


    草原上,風聲唿嘯,仿佛也在為即將爆發的大戰而瑟瑟發抖。


    蠻族首領威風凜凜地騎在一頭身形高大、毛色烏黑的戰馬上,手中緊緊握著一把巨大的戰斧,那戰斧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冰冷的寒光。


    他瞪大雙眼,惡狠狠地對著李昭仁的軍隊大聲咆哮,聲音如雷般響徹草原:


    “大乾人,你們這群不知死活的家夥,竟敢如此大膽,深入我族領地,簡直是自尋死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乾當破產少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1925946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19259461並收藏我在大乾當破產少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