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李昭遠見事情突然敗露,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


    他眼中閃過一絲驚恐與不甘,妄圖做最後的掙紮反抗。


    隻見他身形一閃,伸手便去腰間拔劍,然而一切都為時已晚。


    禦林軍訓練有素,在他有所動作的瞬間,幾把長槍已然抵在了他的咽喉處。


    新帝李昭德居高臨下地看著寧王,眼中滿是鄙夷之色,猶如在審視一隻可憐又可恨的螻蟻:


    “李昭遠,你狼子野心,陰謀篡位,還竟敢毒害大臣,所作所為天理難容,罪不可赦!今日,便是你陰謀的終結,你的末日到了!”


    新帝的聲音冰冷而堅定,在寂靜的宮殿內迴蕩,仿佛在向天下宣告正義的裁決。


    隨著一聲令下,寧王李昭遠及其黨羽被關進大牢。


    隻是李昭德並未急於給他們定罪,他心裏清楚,這件事猶如一顆重磅炸彈,若處理稍有不慎,極有可能在皇室內部引發一場劇烈的動蕩,進而讓大乾王朝陷入更深的危機泥潭。


    作為一位心懷天下、賢明睿智的君主,他期望能以公正、平和的方式妥善解決此次事件,極力避免無端的猜忌和內耗,因為他深知,大乾王朝曆經風雨,已經不起內部的折騰。


    然而,事情並未按照新帝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在陰暗潮濕的大牢之中,寧王為了尋求自保,已然喪失理智,竟不惜胡言亂語,胡亂攀咬。


    他如同一條瘋狂的困獸,聲稱七皇子李昭仁也參與了此次謀逆陰謀。


    寧王編造出一套看似有理,實則漏洞百出的說辭。


    他信口雌黃,稱李昭仁在邊疆擁兵自重,野心勃勃,妄圖與他裏應外合,共同顛覆新帝的統治。


    他還煞有介事地說,“紅丸案”便是他們整個陰謀計劃的一部分,其目的在於先攪亂朝綱,讓朝廷陷入混亂,從而削弱新帝的勢力,為後續的政變鋪平道路……


    新帝聽聞這一消息後,原本鎮定的麵容瞬間籠罩上一層陰霾,眉頭緊緊鎖在一起,仿佛一座沉甸甸的山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對李昭仁的為人和忠誠深信不疑。


    李昭仁多年來一直忠心耿耿地鎮守邊疆,如同一座巍峨的屏障,為大乾抵禦外敵入侵,保家衛國,立下赫赫戰功,絕不可能參與謀反之事。


    但寧王的這番惡意言論若不妥善處理,勢必會在皇室和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


    這不僅會讓皇室內部人心惶惶,引發無端的猜忌和爭鬥,還會對李昭仁的聲譽造成極大的損害,影響邊疆軍心和百姓對朝廷的信任。


    於是,新帝當機立斷,一麵命令鎮武司和隱龍衛全力以赴,徹查寧王言論的真實性。


    他言辭懇切且堅決,要求他們務必秉持公正、嚴謹的態度,拿出確鑿無誤的證據,絕不可冤枉任何一位皇室成員,維護皇室的尊嚴和公正。


    另一麵,新帝暗中派遣一位親信大臣,快馬加鞭秘密前往邊疆。


    這位大臣肩負著重要使命,既要將此事原原本本地告知李昭仁,讓他提前有所準備,又要向他傳達皇帝對他堅定不移的信任,以安撫他的情緒,穩定邊疆局勢。


    在遙遠的邊疆,當李昭仁聽聞寧王竟汙蔑他參與謀反一事時,心中頓時湧起一陣又好氣又好笑的複雜情緒。


    他一眼便看穿這不過是寧王在絕境中的垂死掙紮,妄圖通過這種卑劣手段拉他下水,為自己開脫罪責。


    然而,李昭仁心裏明白,這件事絕非兒戲。


    若不妥善處理,不僅會打亂他在邊疆苦心經營的布局,更有可能在大乾內部引發一係列不穩定因素,給整個國家帶來難以預估的負麵影響。


    於是,他當機立斷,立刻伏案修書一封。


    在信中,他言辭懇切、情真意切地向新帝表明自己對大乾的赤膽忠心,字裏行間無不透露出他對皇室的忠誠與守護大乾的堅定決心。


    同時,他還詳細闡述了自己在邊疆的宏偉發展規劃,從經濟貿易的拓展到軍事力量的強化,每一個細節都展現出他對邊疆未來的清晰構想。


    此外,他也對大乾的未來進行了展望,描繪出一幅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藍圖,希望新帝不要被寧王的讒言所迷惑,堅信自己的忠誠與對國家的一片赤誠之心。


    而此時,在邊境那靜謐幽深的山穀之中,秦文和九兒正全身心地沉浸在修煉的奇妙世界裏。


    這段日子以來,他們如饑似渴地汲取著邊境濃鬱且獨特的天地靈氣,修為得到了顯著提升。


    每日清晨,當第一縷晨曦如同金色的絲線,輕柔地灑落在山穀之中,喚醒這片沉睡的土地時,秦文和九兒便準時開啟了一天的修煉之旅。


    秦文一心專注於《混沌九陽訣》的修煉,隨著對這門功法領悟的日益深入,他對體內那股熾熱磅礴的九陽之力的掌控愈發嫻熟。


    這股力量宛如一頭曾經桀驁不馴的烈馬,如今在他的引導下,逐漸變得溫順且聽從驅使,在他的經脈之中歡快奔騰、流轉不息。


    每運轉一個周天,他都能清晰地感覺到自身的力量在穩步增強,仿佛有一股源源不斷的能量正注入他的身體,讓他充滿了力量感。


    為了將九陽之力與自身的刀法完美融合,秦文不斷地嚐試與磨練。


    隻見他手持長刀,身姿矯健如電,整個人仿佛與長刀融為一體。


    長刀在他手中揮舞得虎虎生風,刀芒閃爍奪目,宛如一道道靈動的閃電。


    隨著他每一次揮刀,周圍的空氣仿佛瞬間被點燃,發出“劈裏啪啦”的爆裂聲響,仿佛在為他精湛的刀法歡唿喝彩。


    與此同時,地麵上也被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刀痕,宛如大地的傷痕,見證著他修煉的艱辛與進步。


    九兒一心沉醉於鑽研璿璣冰魄訣的更高境界,那片屬於她的修煉之地,宛如被冰雪女神眷顧的世界。


    四周常常被一層厚厚的冰霜嚴嚴實實地覆蓋,地麵、山石、樹木皆銀裝素裹,仿佛時間都在這冰寒之中靜止。


    踏入此地,便如同置身於一個夢幻般的冰雪王國。


    她靜下心神,緩緩運轉內力,專注地控製著體內那股冰寒之氣,使之愈發精純凝練。


    這股冰寒之力在她的掌控下,如同靈動的精靈,聽話地穿梭於經脈之間。


    如今的她,已然能夠隨心所欲地施展出各種精妙的冰屬性法術。


    冰棱從地麵突兀刺出,如同一把把鋒利的利刃,閃爍著森冷的寒光;


    冰牆拔地而起,堅固厚實,仿佛能抵擋世間一切攻擊。


    不僅如此,她還成功地將冰魄之力巧妙融入劍法之中,使得長劍在揮舞之際,周圍瞬間會出現一片片晶瑩剔透的冰花。


    這些冰花宛如精美的藝術品,在陽光的折射下五彩斑斕,美不勝收,然而在這美麗的表象之下,卻暗藏著致命的殺機。


    隻見她輕輕揮動手中長劍,動作輕盈優美,宛如翩翩起舞的仙子。


    冰花如雪花般紛紛揚揚地飄散開來,彌漫在空氣中,如夢似幻。


    但轉瞬之間,這些看似柔弱的冰花便瞬間凝聚成尖銳無比的冰刺,帶著唿嘯的風聲,如利箭般朝著目標迅猛射去,所到之處,空氣被撕裂,發出尖銳的聲響,威力著實驚人。


    在修煉的閑暇時光裏,秦文和九兒也會相約進行切磋。


    他們之間的切磋,早已超越了單純武技較量的範疇,更像是一場情感的深度交流。


    每一次切磋,秦文總會不自覺地對九兒手下留情,他的心中滿是對九兒的憐惜。


    而九兒呢,每當察覺到秦文的這份“特殊照顧”,總會微微嘟起嘴巴,嗔怪秦文小看她,眼神中卻又帶著一絲嬌嗔與不服。


    隨後,她便會更加認真地出招,那專注的模樣,仿佛要向秦文證明自己的實力。


    兩人的身影如同靈動的飛鳥,在山穀中輕快地穿梭。


    時而刀劍相交,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那聲音在山穀間迴蕩,仿佛是他們之間獨特的語言;


    時而相互配合,彼此心有靈犀,共同應對從林子中時不時竄出的野獸。


    他們將這些突發狀況全當作難得的曆練機會,在與野獸的搏鬥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實戰能力。


    在這一來一往的切磋與配合中,他們的感情如同陳釀的美酒,愈發醇厚香濃。


    每一次的眼神交匯,每一次的默契配合,都讓他們的心貼得更近。


    與此同時,他們對修煉的熱情也如同燃燒的火焰,愈發高漲,仿佛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他們追求更高境界的腳步。


    日子就在這樣充實而美好的氛圍中一天天過去,秦文和九兒如同兩顆璀璨的星辰,在修煉的道路上不斷閃耀,持續取得令人矚目的突破。


    且說新帝李昭德派出的親信大臣,一路快馬加鞭,向著邊疆疾馳而來。


    這位大臣名為林淵,素來以正直謹慎著稱,故而深受新帝信任,被委以這至關重要的使命。


    一路之上,風塵仆仆,林淵不辭辛勞。


    終於,在曆經多日奔波後,他抵達了李昭仁的駐地。


    那駐地營寨林立,軍旗獵獵作響,盡顯肅穆威嚴。


    李昭仁聽聞林淵到來,趕忙親自出帳迎接。


    隻見他步伐沉穩,身姿挺拔,透著一股久居邊關的英武之氣。


    林淵見李昭仁現身,趕忙整衣行禮,恭敬說道:


    “七皇子殿下,陛下心中時刻掛念殿下,特命微臣星夜兼程趕來。”


    李昭仁微笑著還禮,將林淵迎入帳中。


    待左右侍從退下,帳內隻剩二人時,李昭仁神色變得凝重起來,開口道:


    “林大人,此番前來,想必是為了寧王攀咬於我之事吧?”


    林淵微微點頭,麵容嚴肅,語氣沉穩地說道:


    “殿下英明。


    陛下對殿下的忠心耿耿深信不疑,怎會認為殿下會參與寧王那等大逆不道的謀反陰謀。


    隻是那寧王在大牢之中,為求自保,已然喪失理智,竟胡言亂語,聲稱殿下與他裏應外合,妄圖顛覆陛下統治。


    陛下雖心中有數,不為所動,但此事若處理不當,恐怕會在朝堂之上和皇室內部引發諸多無端猜疑,對殿下的聲譽也極為不利啊。”


    李昭仁聽聞,不禁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屑:


    “寧王這等手段,實在卑鄙至極。


    為了苟且偷生,竟使出如此下作的伎倆。


    我李昭仁一心隻為鎮守邊疆,拚盡全力為大乾抵禦外敵,保家衛國,又怎會與他同流合汙,參與那等謀反的行徑。”


    林淵微微頷首,深表讚同,接著說道:


    “嗯,陛下亦是這般認為。


    陛下已然責令鎮武司和隱龍衛全力以赴徹查此事,力求尋得確鑿證據,還殿下一個清白。


    此次微臣前來,一來是向殿下傳達陛下堅定不移的信任,二來便是詢問殿下可有應對之策。


    陛下期望既能妥善平息此事,又能避免因無端猜忌,陛下實在是不想皇室內部引發更大的紛爭,致使國家陷入動蕩。”


    李昭仁聽聞此言,陷入了片刻沉思。


    營帳內安靜異常,唯有偶爾傳來的帳外風聲。


    少頃,他緩緩開口,語調沉穩而堅定:


    “陛下聖明,思慮如此周全,實乃大乾之幸,萬民之福。


    依我之見,可責令鎮武司和隱龍衛對寧王及其黨羽展開更為深入細致的調查。


    務必掘地三尺,挖出他們背後隱藏的所有勢力,以及整個陰謀的來龍去脈與細微末節。


    待證據確鑿無疑,鐵證如山之時,於朝堂之上公開審理此案。


    如此,讓滿朝文武乃至天下百姓,皆能看清寧王那醜惡的真麵目,我李昭仁所蒙受的不白之冤,自然也就隨之澄清。


    同時,我會即刻修書一封,煩請林大人帶迴呈給陛下。


    信中我將詳細闡述在邊疆的規劃與近期行動,以此表明我對陛下的耿耿忠心,對大乾的赤誠之心。”


    林淵聽聞,不禁微微點頭,眼中滿是讚許之色:


    “殿下此計,可謂高妙。


    如此行事,不僅能還殿下清白,洗去這不白之冤,更可借此契機,一舉肅清朝堂隱患,使朝局得以穩定,實乃兩全其美之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乾當破產少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1925946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19259461並收藏我在大乾當破產少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