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功收複幽州之後,局勢稍定,我便與辛棄疾大帥、耶律司禮,以及巫瑤迦、穆天柱、南宮子堯等一眾肱骨之士齊聚一堂,共商大計。幽州的光複,讓我們手中有了堅實的根基,而大宋得聖帝的種種倒行逆施之舉,已然令天下蒼生苦不堪言,是可忍,孰不可忍。眾人一番深入探討後,皆覺應當正式起兵,對大宋得聖帝展開討伐,以正天下綱紀,還百姓太平。


    此議一出,眾人紛紛響應,皆認為此乃順應天命之舉。當下,我們決定撰寫檄文,向天下昭告得聖帝的累累罪行,並正式尊趙煊廷為先帝嫡子,以其正統之名,興正義之師。


    檄文之上,曆數得聖帝十大罪,條條屬實,樁樁可誅。其一,毒殺先帝,此乃大逆不道之行,弑父篡位,全然不顧綱常倫理,將皇家血脈親情踐踏於腳下,謀朝篡位之舉天理難容;其二,任用妖僧,這些妖僧蠱惑聖心,以邪說亂國,致使朝堂烏煙瘴氣,禍亂朝綱;其三,寵幸後妃,荒於女色,不理朝政,將國家大事置於腦後,沉醉於溫柔鄉中,致使政務荒廢,社稷蒙羞;其四,廣選秀女,致使民間怨聲載道,無數家庭妻離子散,少女們被迫入宮,青春年華盡付深宮,苦不堪言;其五,搜刮重寶,為滿足一己私欲,大肆搜刮民間財富,致使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其六,任用貪官汙吏,朝堂之上,奸佞當道,這些貪官汙吏橫行鄉裏,魚肉百姓,致使民生凋敝,社會動蕩不安;其七,克扣邊餉,邊疆將士保家衛國,浴血奮戰,卻被得聖帝克扣軍餉,致使軍心不穩,邊防堪憂,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其八,妄圖長生,沉迷於方術丹藥,耗費大量錢財人力,勞民傷財,隻為滿足其虛妄的長生之夢;其九,苛待百姓,賦稅繁重,百姓在重壓之下,苦不堪言,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檄文既成,文采斐然且義正言辭,將得聖帝的種種惡行揭露得淋漓盡致。文成之後,這份檄文迅速傳檄四方,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千層浪。


    百姓們聽聞得聖帝竟有如此多的滔天罪行,紛紛義憤填膺,對得聖帝的統治愈發不滿。而那些飽受得聖帝苛政之苦的地方,民眾更是翹首以盼,期待著我方軍隊的到來,能為他們帶來新的生活。


    我方以趙煊廷為先帝嫡子之名,師出有名,士氣高漲。辛棄疾作為主帥,有條不紊地指揮著軍隊的調動與部署。耶律司禮憑借對北狄軍事策略的熟悉,也為大軍出謀劃策,他渴望在這場討伐中證明自己,洗刷曾經身為北狄將領的過往。


    巫瑤迦施展她的神秘法術,為軍隊占卜吉兇,鼓舞士氣,同時也運用法術在暗中協助大軍前行,避開一些潛在的危險。穆天柱則帶領著他的鐵血部隊,作為先鋒,一路披荊斬棘。南宮子堯憑借著卓越的智謀,為大軍規劃行軍路線,製定攻城略地的戰術。


    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大宋境內進發,所到之處,那些忠於得聖帝的城池嚴陣以待。然而,我方軍隊氣勢如虹,每一座城池都麵臨著巨大的壓力。在攻打第一座城池時,對方緊閉城門,城牆上布滿了弓箭手和防禦器械。


    辛棄疾登高遠望,觀察著敵方的防禦布局,與眾人商議道:“此城防禦堅固,但他們軍心已因檄文而動搖。我們可先圍而不攻,斷其糧草,再派使者入城勸降,曉以大義。若他們冥頑不靈,再全力攻城不遲。”眾人皆稱善。


    於是,我方軍隊迅速將城池包圍,斷絕了城內與外界的聯係。數日後,城內糧草漸少,人心惶惶。使者入城後,向守城將領及士兵們講述了得聖帝的罪行,以及我方此次討伐的正義之舉。不少士兵聽聞後,開始動搖,對是否還要為這樣的君主賣命產生了懷疑。


    然而,守城將領仍執迷不悟,拒絕投降。辛棄疾見勸降無果,果斷下令攻城。穆天柱一馬當先,帶領先鋒部隊衝向城門,士兵們扛著雲梯,如潮水般湧向城牆。敵方弓箭手拚命放箭,一時間箭如雨下。但我方士兵毫不畏懼,在巫瑤迦法術的掩護下,逐漸靠近城牆。


    南宮子堯則指揮著投石車,準確地攻擊著城牆上的防禦工事。隨著一聲巨響,城門被攻破,我方大軍如猛虎下山般衝入城中。經過一番激烈的巷戰,我方成功占領了這座城池。百姓們夾道歡迎,紛紛拿出食物和水犒勞軍隊。


    首戰告捷,極大地鼓舞了我方士氣,軍隊繼續向著下一座忠於得聖帝的城池進發,一路上勢如破竹,所經之地,皆在我方的正義之師下歸附,討伐得聖帝的戰爭,正朝著有利於我方的方向發展。


    自起兵以來,我軍高舉正義之旗,聲討得聖帝的檄文傳至四方,天下有識之士紛紛響應。一時間,四方豪傑齊聚麾下,眾多懷揣著叢龍建功夢想的修行之士,也慕名而來,投入我軍陣營。各路英才匯聚,使得我軍實力大增,士氣如虹。


    我軍猶如猛虎下山,一路勢如破竹。自幽州起兵,僅僅十五日,便如狂飆突進一般,直逼大宋京師。這迅猛的攻勢,讓得聖帝驚慌失措,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亂了陣腳。


    眼見我軍兵臨城下,京師危在旦夕,得聖帝匆忙召集心腹,命寶徵率手下護著他先期逃出京師。慌亂之中,他全然不顧那後宮三千佳麗,任由她們自生自滅。但對於平日裏最為寵愛的妃子,他卻念念不忘,帶著一同出逃。


    一行人如喪家之犬,一路倉皇奔逃,向著應天而去。所經之處,百姓們無不唾棄,對得聖帝的昏庸和怯懦嗤之以鼻。而我軍則順利進駐京師,受到了城中百姓的熱烈歡迎。百姓們夾道相迎,歡唿雀躍,仿佛看到了重獲太平生活的希望。


    此時的應天,成了得聖帝的臨時避難所。但他深知,我軍必定不會善罷甘休,一場更為激烈的交鋒,即將在應天展開。而我軍在進駐京師後,並未懈怠,迅速整軍備戰,準備乘勝追擊,徹底推翻得聖帝的腐朽統治,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趙煊廷在眾人的簇擁下,意氣風發地入主京師。這座承載著無數興衰榮辱的古老都城,此刻仿佛也因正義之師的到來而煥發出新的生機。入城之後,趙煊廷立即著手詔告天下,向四海臣民宣告自己秉承先帝正統,將匡扶社稷、重整山河。


    緊接著,一場莊嚴肅穆的祭太廟儀式在太廟之中隆重舉行。趙煊廷身著華服,神情凝重,在香煙嫋嫋中,虔誠地向列祖列宗獻上祭品,稟告自己收複失地、入主京師的功績,祈願祖宗庇佑天下太平、國運昌盛。整個儀式莊重而肅穆,在場眾人無不被這莊嚴的氛圍所感染,心中湧起對新朝的無限期許。


    與此同時,為了迅速穩定朝局,恢複國家的正常運轉,趙煊廷做出了一個明智之舉——重新啟用那些被得聖帝驅逐的先帝朝重臣。這些老臣們在先帝在位時,便以忠誠和才幹著稱,卻因得聖帝的昏庸無道而遭排擠。如今他們重新被啟用,感恩戴德之餘,更是摩拳擦掌,決心為新朝的興盛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們紛紛入宮麵聖,向趙煊廷表達自己的忠心和決心,朝堂之上一時間充滿了振奮的氣息。


    而此時,邊疆局勢卻並不樂觀。西夏、南越等國見大宋國內局勢動蕩,竟妄圖趁機侵略,蠶食大宋的領土。辛棄疾洞察局勢後,立刻向趙煊廷奏請應對之策。趙煊廷聽聞後,龍顏大怒,當即采納辛棄疾的建議,對西夏、南越等國發出最後通牒。通牒言辭犀利,義正言辭地譴責了這些國家趁火打劫的不義之舉,並明確告知他們,大宋雖曆經動蕩,但依舊不容小覷,不日便將對其展開討伐,讓他們為自己的貪婪和魯莽付出慘痛的代價。


    這一道道詔令和舉措,如同雷霆萬鈞,迅速在天下傳開。一時間,四海震動,百姓們對新朝充滿了信心和期待,而那些心懷不軌的國家,則在大宋的威嚴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一場新的風雲變幻,正在悄然醞釀。


    隨著趙煊廷重新整肅朝綱,朝堂上下煥然一新,各項事務逐步走上正軌。重新上朝履職的段幹百裏,憑借著對朝堂局勢的洞察以及自身的識人眼光,在一次朝會之上,向趙煊廷鄭重舉薦人才。


    段幹百裏出列,恭敬地向趙煊廷行了君臣之禮,而後神情懇切地說道:“陛下,臣以為翰林院林羽,此人學識淵博,品行端正,於禮儀典章之道頗有造詣。禮部侍郎一職,掌管諸多禮儀教化事宜,需得才德兼備之人方能勝任,林羽實乃不二人選,望陛下明察。”


    趙煊廷聽聞,目光中透露出一絲審視與思索,微微點頭示意段幹百裏繼續說下去。段幹百裏見狀,條理清晰地闡述道:“林羽在翰林院任職期間,不僅對曆代典籍研究頗深,更是在編撰禮儀製度相關書籍方麵,展現出非凡的才能。其為人謙遜,與人交往有禮有節,在同僚之中口碑甚佳。禮部乃國家禮儀之所在,需有如此賢能之士,方能輔佐陛下,弘揚我朝禮儀風範。”


    趙煊廷沉思片刻後,開口道:“既如此,傳朕旨意,宣林羽覲見。朕要親自考校一番,若真如愛卿所言,便委以禮部侍郎重任。”


    不多時,林羽應召入宮。他身著素淨長袍,神色鎮定,步伐穩健地步入朝堂,向趙煊廷行以大禮。趙煊廷仔細打量眼前之人,見其氣宇軒昂,舉止間盡顯儒雅風範,心中已然有了幾分好感。隨後,趙煊廷就禮儀典章、國家祭祀、外交禮儀等諸多方麵,對林羽進行了考問。林羽對答如流,言辭精準,且見解獨到,展現出深厚的學識功底。


    趙煊廷聽聞林羽的迴答,麵露讚許之色,當場宣布:“林羽才學出眾,對禮儀之道見解深刻,朕準段幹愛卿所奏,即日起,林羽任禮部侍郎,望你盡心輔佐,莫負朕望。”林羽趕忙謝恩,心中滿是對新使命的憧憬與責任。從此,林羽踏上了禮部侍郎的新征程,為大宋的禮儀教化與朝堂事務,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朝堂局勢漸趨穩定,各項事務有序推進之時,我深知邊疆防務的重要性。西夏與北狄向來對大宋領土虎視眈眈,如今國內剛剛經曆變動,他們極有可能趁機聯手進犯。為了加強邊防力量,確保邊疆安穩,我決定向趙煊廷進言。


    一日,我瞅準朝會之後,眾人皆已散去,便獨自前往禦書房求見趙煊廷。見到趙煊廷後,我恭敬行禮,而後神情凝重地說道:“陛下,如今國內雖已初定,但邊疆局勢依舊嚴峻。西夏與北狄狼子野心,恐會趁我朝立足未穩,聯手來攻。臣以為,必須盡快加強邊防部署,以防不測。”


    趙煊廷微微皺眉,目光中透露出憂慮之色,問道:“卿所言極是,隻是不知卿有何良策?”


    我胸有成竹地迴答道:“陛下,定邊縣令聶歸塵,此人頗具軍事才能。在定邊縣任職期間,他對當地防務極為用心,不僅熟知地形,且練兵有方,深得軍民之心。臨淵縣與定邊縣等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抵禦外敵的天然屏障。臣懇請陛下下旨,升聶歸塵為三軍邊帥,令其依托臨淵、定邊等縣的有利地形,統領邊防軍務,定能有效防備西夏與北狄的進犯。”


    趙煊廷聽聞,陷入沉思。片刻後,他目光堅定地說道:“卿之提議甚善。聶歸塵既有如此才能,朕便依卿所奏,下旨升他為三軍邊帥,負責邊疆防務。望他能不負朕望,保我大宋邊疆安寧。”


    我趕忙謝恩道:“陛下聖明。聶歸塵必定會感恩陛下的知遇之恩,竭盡全力,守護邊疆。”


    很快,旨意便傳至定邊縣。聶歸塵接到旨意後,既感榮幸又覺責任重大。他即刻趕赴軍中,著手整頓邊防軍務,憑借著對當地地形的了解和出色的軍事才能,開始精心部署防禦工事,厲兵秣馬,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應對西夏與北狄可能的來犯。在聶歸塵的帶領下,邊疆將士們士氣大振,一場扞衛大宋邊疆的無聲之戰,已然拉開帷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欲修仙神魔不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容光必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容光必照並收藏我欲修仙神魔不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