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之後,我們如同緊密協作的齒輪,各自圍繞著收集蘇銘禮罪證這一核心有條不紊地運轉著。
千夜安排了幾個身手矯健、心思縝密的江湖朋友,暗中守護在那女子所在的庵堂附近。他們如同隱匿在黑暗中的影子,時刻警惕著任何可能對女子不利的風吹草動。與此同時,他們還密切留意蘇銘禮黨羽的動向,一旦發現有可疑人員靠近,便立刻向我們通風報信。
甄霄弦則憑借著她的聰慧與果敢,周旋於汴梁城的各個衙門之間。她巧妙地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與衙門中的小吏們攀談結交,獲取他們的信任。經過一番努力,她終於成功接觸到了當年誣陷女子一家通敵的卷宗。在昏暗的檔案室裏,她逐字逐句地翻閱著那份卷宗,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終於,她發現了其中的破綻——關鍵證人的供詞前後矛盾,顯然是被人收買後偽造的。這一發現,如同黑暗中的一絲曙光,讓我們看到了扳倒蘇銘禮的希望。
青青則一心撲在調配藥物上,希望能幫助那女子恢複精神。她整日待在臨時搭建的藥廬裏,精心挑選藥材,嚴格按照古方配比,反複試驗藥物的劑量。經過數日的努力,她終於調配出了一種能舒緩精神、恢複神誌的丹藥。當她將丹藥喂給女子服下後,女子的眼神逐漸有了光彩,原本混亂的思維也開始變得清晰起來。在青青的耐心引導下,女子迴憶起了更多當年的細節,包括那名親信與蘇銘禮之間的幾次秘密會麵,以及他們商議強占店鋪的具體過程。這些信息,如同拚圖的碎片,逐漸拚湊出了蘇銘禮罪行的全貌。
而我和聶歸塵在準備科舉的同時,也沒有放鬆對其他線索的搜集。我們利用參加各種文人聚會的機會,不動聲色地與各方人士交流,從他們的隻言片語中尋找與蘇銘禮有關的信息。有一次,在一場詩會上,我們結識了一位曾經在蘇銘禮府上做過幕僚的老者。通過與老者的深入交談,我們得知了蘇銘禮曾暗中勾結西夏商人,泄露大宋軍事機密以謀取私利的驚人內幕。
隨著時間的推移,關於蘇銘禮的罪證一件一件地被我們收集起來。這些罪證,如同沉甸甸的砝碼,逐漸增加了我們扳倒他的勝算。但我們也清楚,蘇銘禮背後的勢力依然龐大,想要將他徹底扳倒,還需要更加謹慎地謀劃,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給予他致命一擊。
考期漸近,原本清幽的祥雲寺也變得熱鬧起來,借宿的考生漸漸多了。每日清晨,寺中的鍾聲與考生們朗朗的讀書聲交織在一起,仿佛為這古老的寺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這些考生來自五湖四海,懷揣著各自的夢想與抱負,齊聚於此。他們中有的年輕氣盛,意氣風發,對即將到來的科舉充滿了自信;有的則略顯沉穩,神色中透露出一絲緊張與期待。
一天傍晚,我與聶歸塵在寺中的庭院裏散步,隻見一群考生圍坐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當下的時事。其中一個穿著藍色長衫的考生慷慨激昂地說道:“如今西番戰事膠著,朝廷卻亂象叢生,聽聞蘇大人帶兵前往西番,不知能否扭轉局勢。”
另一個胖胖的考生皺了皺眉頭,反駁道:“蘇大人雖位高權重,但我聽聞他為人專橫跋扈,在朝中結黨營私,恐怕此番前去,並非真心為了戰事,而是為了謀取私利。”
聽到“蘇大人”三個字,我和聶歸塵對視一眼,心中一緊,連忙湊過去,裝作不經意地問道:“兄台何出此言?蘇大人在朝中也是頗有名望之人,怎會如此?”
胖胖的考生看了我們一眼,見我們也是考生打扮,便壓低聲音說道:“實不相瞞,我有個親戚在朝中任職,聽聞蘇大人平日裏行事囂張,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此次西番戰事,他強行接管兵權,排擠異己,不少有識之士都敢怒不敢言。”
周圍的考生們紛紛點頭,有人附和道:“是啊,我也聽說蘇大人與一些外族勢力往來密切,隻怕其中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和聶歸塵靜靜地聽著,心中暗自欣喜,沒想到在這祥雲寺中,竟能聽到如此多關於蘇銘禮的負麵消息。看來,蘇銘禮平日裏的惡行早已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隻是大家畏懼他的權勢,不敢輕易聲張。
迴到禪房後,聶歸塵興奮地說道:“這些考生來自不同地方,他們的言論雖不能作為直接證據,但也從側麵反映出蘇銘禮不得人心。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好兆頭。”
我點頭表示讚同:“不錯,我們可以嚐試與這些考生建立聯係,說不定能從他們那裏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同時,我們也要加快準備科舉的步伐,爭取早日高中,為揭露蘇銘禮的罪行增添籌碼。”
仇來福提醒道:“公子!廖公子!你們不要費這心了,這事我們來辦就行,你們馬上就要進行科舉了,還是養養精神,一舉高中吧!。”
我與聶歸塵相視一笑,說道:“如此也好!”
科考當日,天色未明我們便早早起身,提前趕入考場。一路上,趕考的考生們絡繹不絕,或神色緊張,或自信滿滿,各自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
來到考場外,青青與叢倩倩、甄霄弦、仇來福已在那裏等候。青青眼中滿是關切與鼓勵,笑著說道:“你們隻管放心去考,相信你們一定能高中!”叢倩倩也在一旁點頭附和:“對呀,以你們的才學,肯定沒問題的!”甄霄弦則俏皮地眨眨眼:“考完出來可要好好給我們講講考場裏的趣事。”仇來福憨厚地笑著:“公子,您就安心考試,小人在外麵等著您的好消息。”
我望著他們,心中滿是溫暖。轉頭再看向眾多考生,隻見人頭攢動,烏壓壓一片,如浪潮般一浪接著一浪。如此壯觀的場麵,不禁讓我心中感慨不已。說實話,自己若不是懷揣著進士及第的心願,真心不願沾染這科舉製度。想想修仙之道,自由自在,日後逍遙於紅塵之中,何等愜意,何必在此耗費這般功夫。
但如今身處這時代浪潮,想要為天下蒼生做些實事,為扳倒蘇銘禮等奸佞出一份力,科舉似乎又是一條必經之路。我深吸一口氣,與聶歸塵對視一眼,從彼此眼中看到了堅定。我們相互鼓勵後,便隨著人流踏入考場,去迎接這場決定命運的挑戰,去為心中的理想和正義奮力一搏。
隨著人流緩緩向前移動,終於來到了進場檢查的區域。隻見考場周圍戒備森嚴,士兵們身著鎧甲,神情嚴肅,目光如炬地掃視著每一個考生。
檢查極為嚴格,考生們需要依次通過一道道關卡。首先,要出示官府頒發的身份證明,上麵詳細記錄著考生的姓名、籍貫、相貌特征等信息,考官會仔細比對,確保考生身份真實無誤。
隨後,便是搜身環節。兩名差役會對考生進行全身搜查,從頭頂到腳底,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考生們需要解開衣帶,脫下鞋襪,甚至連發髻都要散開,以防止夾帶作弊物品。不僅如此,考生攜帶的考具,如筆墨紙硯等,也會被一一檢查。硯台要打開查看內部是否藏有紙條,毛筆的筆杆需仔細查驗有無空心暗格,紙張也要逐頁翻看,確保沒有提前書寫的答案。
經過這般細致的檢查後,考生才能進入自己的考棚。考棚狹小而簡陋,僅能容下一人一桌一椅。桌上擺放著簡單的文具,牆壁上張貼著考試規則和注意事項。
此次科考為期三天,每一天的考試內容都有所不同。
第一天,主要考經義。考生們需根據給定的儒家經典段落,闡述其中的義理,要求觀點明確、邏輯清晰,且要旁征博引,展現出對經典的深入理解和紮實的學識基礎。整個考棚內隻聽得見毛筆在紙上沙沙作響的聲音,考生們都沉浸在對經義的思索與書寫之中。
第二天,考的是詩賦。題目往往會給出特定的主題或意象,考生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嚴格的格律要求,創作出一首結構嚴謹、意境優美、辭藻華麗的詩詞。這不僅考驗考生的文學素養和創作才華,更要求他們具備在緊張環境下迅速構思的能力。此時的考棚裏,時而有人低頭沉思,時而有人奮筆疾書,空氣中彌漫著濃厚的文學氣息。
第三天,考時務策。考生需要針對當下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現實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解決方案。這就要求考生平日裏關注時事,對國家大事有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能夠提出切實可行且具有建設性的策略。這一天,考生們紛紛施展渾身解數,將自己的治國理政之策躍然紙上,希望能得到考官的青睞。
在這三天的考試裏,考生們吃住都在考棚之中。每到飯點,會有差役送來簡單的飯菜。夜晚,伴著昏黃的油燈,考生們或繼續奮筆疾書,或閉目養神,為下一場考試積蓄精力。整個考場在這三天裏,如同一個知識與智慧激烈碰撞的戰場,而我們,都在為自己的理想與使命全力以赴。
在這決定命運的考場上,我鋪開試卷,略作沉思,便蘸墨揮毫,開始書寫我的答卷。
經義部分
此次經義題目取自《論語·為政》中“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我深知,闡述經義不僅要準確解讀經典原意,更要結合當下局勢,展現對治國理政的深刻思考。
開篇,我先點明此句主旨,寫道:“夫子此言,以北鬥星為喻,明為政者當以道德為基,方可眾望所歸,天下鹹服。德,乃為政之根本,猶如大廈之基石,基石不固,則大廈傾頹。”隨後,我旁征博引,列舉了古代聖王以仁德治國,使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的事例,如堯帝“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彰顯德政之效。
筆鋒一轉,我聯係到當下大宋局勢:“今之世,西番擾邊,民生多艱,正需為政者秉持仁德之心,施惠於民。然觀近日朝堂,黨爭紛擾,部分官員為一己之私,不顧百姓死活,實乃背‘為政以德’之訓。”接著,我深入剖析黨爭之害,點明其致使政令不通、民生困苦的現狀,強調唯有以德為先,摒棄私利,方能凝聚人心,共克時艱。
詩賦部分
詩賦題目是《汴梁盛景,思國安民富》。我稍作思忖,定下基調,以描繪汴梁之繁華起筆:“汴梁勝景映朝霞,市井喧囂百萬家。樓閣巍峨連廣宇,舟車輻輳遍天涯。”展現出大宋都城的繁榮昌盛,以樂景襯憂思,引出下文對國家與百姓的關切。
“然思邊患仍未已,黎庶猶嗟戰火賒。安得良臣施善政,重興偉業綻繁花。”在詩中,我雖讚歎汴梁的繁華,卻未忘卻邊境戰事給百姓帶來的苦難,表達了對國家安寧、百姓富足的期盼,以及對賢良臣子輔佐君王,重現盛世的渴望。我力求詩句韻律和諧,意境深遠,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將自己對國家命運的憂慮融入字裏行間。
時務策部分
時務策的題目聚焦於如何解決西番戰事與穩定國內民生的雙重問題。我深知,這不僅需要對局勢有清晰的認識,更要提出切實可行的策略。
我先分析西番戰事的根源與現狀:“西番興兵,一則為利,二則因我朝邊防空虛,有機可乘。今蘇銘禮貿然領軍,卻未見實效,蓋因其心存私利,未以國家大局為重。”點明蘇銘禮在戰事中的不當之舉,為後續提出解決方案做鋪墊。
接著,我提出應對之策:“於戰事,當重選良將,此人需德才兼備,一心為國,如辛定鼎先生之類。並加強邊防建設,訓練精銳之師,充實軍備。同時,可聯合周邊部族,分化西番勢力,以夷製夷,方為長久之計。”針對民生問題,我寫道:“欲安民生,先輕賦稅,使百姓有生養之資。鼓勵農桑,興修水利,以促生產。且整頓吏治,嚴懲貪腐,使政令通達,惠及百姓。”最後,我強調了統籌兼顧的重要性,指出隻有解決好戰事與民生問題,大宋方能長治久安。
洋洋灑灑數千言,我將自己的學識、見解與抱負傾注於這份答卷之中,期待能得到考官的認可,為實現心中的理想邁出堅實的一步。
千夜安排了幾個身手矯健、心思縝密的江湖朋友,暗中守護在那女子所在的庵堂附近。他們如同隱匿在黑暗中的影子,時刻警惕著任何可能對女子不利的風吹草動。與此同時,他們還密切留意蘇銘禮黨羽的動向,一旦發現有可疑人員靠近,便立刻向我們通風報信。
甄霄弦則憑借著她的聰慧與果敢,周旋於汴梁城的各個衙門之間。她巧妙地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與衙門中的小吏們攀談結交,獲取他們的信任。經過一番努力,她終於成功接觸到了當年誣陷女子一家通敵的卷宗。在昏暗的檔案室裏,她逐字逐句地翻閱著那份卷宗,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終於,她發現了其中的破綻——關鍵證人的供詞前後矛盾,顯然是被人收買後偽造的。這一發現,如同黑暗中的一絲曙光,讓我們看到了扳倒蘇銘禮的希望。
青青則一心撲在調配藥物上,希望能幫助那女子恢複精神。她整日待在臨時搭建的藥廬裏,精心挑選藥材,嚴格按照古方配比,反複試驗藥物的劑量。經過數日的努力,她終於調配出了一種能舒緩精神、恢複神誌的丹藥。當她將丹藥喂給女子服下後,女子的眼神逐漸有了光彩,原本混亂的思維也開始變得清晰起來。在青青的耐心引導下,女子迴憶起了更多當年的細節,包括那名親信與蘇銘禮之間的幾次秘密會麵,以及他們商議強占店鋪的具體過程。這些信息,如同拚圖的碎片,逐漸拚湊出了蘇銘禮罪行的全貌。
而我和聶歸塵在準備科舉的同時,也沒有放鬆對其他線索的搜集。我們利用參加各種文人聚會的機會,不動聲色地與各方人士交流,從他們的隻言片語中尋找與蘇銘禮有關的信息。有一次,在一場詩會上,我們結識了一位曾經在蘇銘禮府上做過幕僚的老者。通過與老者的深入交談,我們得知了蘇銘禮曾暗中勾結西夏商人,泄露大宋軍事機密以謀取私利的驚人內幕。
隨著時間的推移,關於蘇銘禮的罪證一件一件地被我們收集起來。這些罪證,如同沉甸甸的砝碼,逐漸增加了我們扳倒他的勝算。但我們也清楚,蘇銘禮背後的勢力依然龐大,想要將他徹底扳倒,還需要更加謹慎地謀劃,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給予他致命一擊。
考期漸近,原本清幽的祥雲寺也變得熱鬧起來,借宿的考生漸漸多了。每日清晨,寺中的鍾聲與考生們朗朗的讀書聲交織在一起,仿佛為這古老的寺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這些考生來自五湖四海,懷揣著各自的夢想與抱負,齊聚於此。他們中有的年輕氣盛,意氣風發,對即將到來的科舉充滿了自信;有的則略顯沉穩,神色中透露出一絲緊張與期待。
一天傍晚,我與聶歸塵在寺中的庭院裏散步,隻見一群考生圍坐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當下的時事。其中一個穿著藍色長衫的考生慷慨激昂地說道:“如今西番戰事膠著,朝廷卻亂象叢生,聽聞蘇大人帶兵前往西番,不知能否扭轉局勢。”
另一個胖胖的考生皺了皺眉頭,反駁道:“蘇大人雖位高權重,但我聽聞他為人專橫跋扈,在朝中結黨營私,恐怕此番前去,並非真心為了戰事,而是為了謀取私利。”
聽到“蘇大人”三個字,我和聶歸塵對視一眼,心中一緊,連忙湊過去,裝作不經意地問道:“兄台何出此言?蘇大人在朝中也是頗有名望之人,怎會如此?”
胖胖的考生看了我們一眼,見我們也是考生打扮,便壓低聲音說道:“實不相瞞,我有個親戚在朝中任職,聽聞蘇大人平日裏行事囂張,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此次西番戰事,他強行接管兵權,排擠異己,不少有識之士都敢怒不敢言。”
周圍的考生們紛紛點頭,有人附和道:“是啊,我也聽說蘇大人與一些外族勢力往來密切,隻怕其中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和聶歸塵靜靜地聽著,心中暗自欣喜,沒想到在這祥雲寺中,竟能聽到如此多關於蘇銘禮的負麵消息。看來,蘇銘禮平日裏的惡行早已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隻是大家畏懼他的權勢,不敢輕易聲張。
迴到禪房後,聶歸塵興奮地說道:“這些考生來自不同地方,他們的言論雖不能作為直接證據,但也從側麵反映出蘇銘禮不得人心。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好兆頭。”
我點頭表示讚同:“不錯,我們可以嚐試與這些考生建立聯係,說不定能從他們那裏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同時,我們也要加快準備科舉的步伐,爭取早日高中,為揭露蘇銘禮的罪行增添籌碼。”
仇來福提醒道:“公子!廖公子!你們不要費這心了,這事我們來辦就行,你們馬上就要進行科舉了,還是養養精神,一舉高中吧!。”
我與聶歸塵相視一笑,說道:“如此也好!”
科考當日,天色未明我們便早早起身,提前趕入考場。一路上,趕考的考生們絡繹不絕,或神色緊張,或自信滿滿,各自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
來到考場外,青青與叢倩倩、甄霄弦、仇來福已在那裏等候。青青眼中滿是關切與鼓勵,笑著說道:“你們隻管放心去考,相信你們一定能高中!”叢倩倩也在一旁點頭附和:“對呀,以你們的才學,肯定沒問題的!”甄霄弦則俏皮地眨眨眼:“考完出來可要好好給我們講講考場裏的趣事。”仇來福憨厚地笑著:“公子,您就安心考試,小人在外麵等著您的好消息。”
我望著他們,心中滿是溫暖。轉頭再看向眾多考生,隻見人頭攢動,烏壓壓一片,如浪潮般一浪接著一浪。如此壯觀的場麵,不禁讓我心中感慨不已。說實話,自己若不是懷揣著進士及第的心願,真心不願沾染這科舉製度。想想修仙之道,自由自在,日後逍遙於紅塵之中,何等愜意,何必在此耗費這般功夫。
但如今身處這時代浪潮,想要為天下蒼生做些實事,為扳倒蘇銘禮等奸佞出一份力,科舉似乎又是一條必經之路。我深吸一口氣,與聶歸塵對視一眼,從彼此眼中看到了堅定。我們相互鼓勵後,便隨著人流踏入考場,去迎接這場決定命運的挑戰,去為心中的理想和正義奮力一搏。
隨著人流緩緩向前移動,終於來到了進場檢查的區域。隻見考場周圍戒備森嚴,士兵們身著鎧甲,神情嚴肅,目光如炬地掃視著每一個考生。
檢查極為嚴格,考生們需要依次通過一道道關卡。首先,要出示官府頒發的身份證明,上麵詳細記錄著考生的姓名、籍貫、相貌特征等信息,考官會仔細比對,確保考生身份真實無誤。
隨後,便是搜身環節。兩名差役會對考生進行全身搜查,從頭頂到腳底,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考生們需要解開衣帶,脫下鞋襪,甚至連發髻都要散開,以防止夾帶作弊物品。不僅如此,考生攜帶的考具,如筆墨紙硯等,也會被一一檢查。硯台要打開查看內部是否藏有紙條,毛筆的筆杆需仔細查驗有無空心暗格,紙張也要逐頁翻看,確保沒有提前書寫的答案。
經過這般細致的檢查後,考生才能進入自己的考棚。考棚狹小而簡陋,僅能容下一人一桌一椅。桌上擺放著簡單的文具,牆壁上張貼著考試規則和注意事項。
此次科考為期三天,每一天的考試內容都有所不同。
第一天,主要考經義。考生們需根據給定的儒家經典段落,闡述其中的義理,要求觀點明確、邏輯清晰,且要旁征博引,展現出對經典的深入理解和紮實的學識基礎。整個考棚內隻聽得見毛筆在紙上沙沙作響的聲音,考生們都沉浸在對經義的思索與書寫之中。
第二天,考的是詩賦。題目往往會給出特定的主題或意象,考生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嚴格的格律要求,創作出一首結構嚴謹、意境優美、辭藻華麗的詩詞。這不僅考驗考生的文學素養和創作才華,更要求他們具備在緊張環境下迅速構思的能力。此時的考棚裏,時而有人低頭沉思,時而有人奮筆疾書,空氣中彌漫著濃厚的文學氣息。
第三天,考時務策。考生需要針對當下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現實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解決方案。這就要求考生平日裏關注時事,對國家大事有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能夠提出切實可行且具有建設性的策略。這一天,考生們紛紛施展渾身解數,將自己的治國理政之策躍然紙上,希望能得到考官的青睞。
在這三天的考試裏,考生們吃住都在考棚之中。每到飯點,會有差役送來簡單的飯菜。夜晚,伴著昏黃的油燈,考生們或繼續奮筆疾書,或閉目養神,為下一場考試積蓄精力。整個考場在這三天裏,如同一個知識與智慧激烈碰撞的戰場,而我們,都在為自己的理想與使命全力以赴。
在這決定命運的考場上,我鋪開試卷,略作沉思,便蘸墨揮毫,開始書寫我的答卷。
經義部分
此次經義題目取自《論語·為政》中“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我深知,闡述經義不僅要準確解讀經典原意,更要結合當下局勢,展現對治國理政的深刻思考。
開篇,我先點明此句主旨,寫道:“夫子此言,以北鬥星為喻,明為政者當以道德為基,方可眾望所歸,天下鹹服。德,乃為政之根本,猶如大廈之基石,基石不固,則大廈傾頹。”隨後,我旁征博引,列舉了古代聖王以仁德治國,使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的事例,如堯帝“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彰顯德政之效。
筆鋒一轉,我聯係到當下大宋局勢:“今之世,西番擾邊,民生多艱,正需為政者秉持仁德之心,施惠於民。然觀近日朝堂,黨爭紛擾,部分官員為一己之私,不顧百姓死活,實乃背‘為政以德’之訓。”接著,我深入剖析黨爭之害,點明其致使政令不通、民生困苦的現狀,強調唯有以德為先,摒棄私利,方能凝聚人心,共克時艱。
詩賦部分
詩賦題目是《汴梁盛景,思國安民富》。我稍作思忖,定下基調,以描繪汴梁之繁華起筆:“汴梁勝景映朝霞,市井喧囂百萬家。樓閣巍峨連廣宇,舟車輻輳遍天涯。”展現出大宋都城的繁榮昌盛,以樂景襯憂思,引出下文對國家與百姓的關切。
“然思邊患仍未已,黎庶猶嗟戰火賒。安得良臣施善政,重興偉業綻繁花。”在詩中,我雖讚歎汴梁的繁華,卻未忘卻邊境戰事給百姓帶來的苦難,表達了對國家安寧、百姓富足的期盼,以及對賢良臣子輔佐君王,重現盛世的渴望。我力求詩句韻律和諧,意境深遠,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將自己對國家命運的憂慮融入字裏行間。
時務策部分
時務策的題目聚焦於如何解決西番戰事與穩定國內民生的雙重問題。我深知,這不僅需要對局勢有清晰的認識,更要提出切實可行的策略。
我先分析西番戰事的根源與現狀:“西番興兵,一則為利,二則因我朝邊防空虛,有機可乘。今蘇銘禮貿然領軍,卻未見實效,蓋因其心存私利,未以國家大局為重。”點明蘇銘禮在戰事中的不當之舉,為後續提出解決方案做鋪墊。
接著,我提出應對之策:“於戰事,當重選良將,此人需德才兼備,一心為國,如辛定鼎先生之類。並加強邊防建設,訓練精銳之師,充實軍備。同時,可聯合周邊部族,分化西番勢力,以夷製夷,方為長久之計。”針對民生問題,我寫道:“欲安民生,先輕賦稅,使百姓有生養之資。鼓勵農桑,興修水利,以促生產。且整頓吏治,嚴懲貪腐,使政令通達,惠及百姓。”最後,我強調了統籌兼顧的重要性,指出隻有解決好戰事與民生問題,大宋方能長治久安。
洋洋灑灑數千言,我將自己的學識、見解與抱負傾注於這份答卷之中,期待能得到考官的認可,為實現心中的理想邁出堅實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