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廖天瀾與聶步遠主仆,蔡安獵父女,薑虎娃、潘攔虎兩兄弟,押送著山賊大當家,告別雲樵村眾村民,駕駛著一輛牛車趕往二三十公裏外的府州縣衙。


    出了村口,順著山道緩步前行。直到再也看不到雲樵村,老獵叔方才歎一口氣說道:“真不知幾家歡喜幾家憂啊?”


    來福問:“老獵叔!我們打敗了山賊,活捉了賊頭,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裏來的憂啊?”


    青青是知父莫若女,解說道:“老爹是說那些家裏死了頂梁柱的嬸嬸、阿嫂,沒了父親、兒子的人家,以後生活難以為繼。”


    聽了青青的解釋,來福恍然大悟。眾人對山賊大當家的恨意又深一層。薑虎娃是個暴脾氣,聽到這,就對著綁在牛車上的山賊大當家狠狠抽了一鞭。這貨冷不防挨了一鞭,哎呦一聲,躬起起身子,又被繩索拽迴牛車。


    我看著這個山賊大當家的,不無譏諷的說:“咋滴?你還想跑啊?你跑得了嗎你?讓你坐牛車你還不樂意嗎?你沒看我們都是步行嗎?抽你丫的,你也得受著。誰讓你當山賊、強盜呢?


    山賊大當家不吭聲了。來福卻來氣了,對著山賊大當家喊:“說啊?你是不是想跑,誰讓你當山賊、強盜的?你不說是吧?虎娃!再狠狠給他幾鞭子。”


    山賊大當家也是個人物,他可是深知“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的道理的。便說:“不用打了,我也沒有想逃跑。再說,我受了傷也跑不了。至於誰讓我當山賊的,也沒什麽不能說的。既然你們問起來了,我就說說我的經曆。


    我們幾人隨著牛車慢慢走著聽著他的敘述。


    他叫鐵量仁。他的命運轉折是從鐵匠到山賊的。


    他原來是鬆州古城裏的一名鐵匠。


    鬆州古城,是一座沉澱著歲月滄桑的邊陲重鎮,西去兩百裏是番邦邊城紅原。鬆州城裏陽光灑在青石板鋪就的街道上,反射出斑駁的光影。在這座城池的一隅,有個以打鐵為生的漢子,他便是鐵量仁。他身材魁梧,肌肉結實,長年累月的打鐵生涯賦予他一副鋼筋鐵骨般的身體。他家傳一口寶刀,刀身寒光凜凜,刀鋒銳利無比,是鐵家數代相傳的神兵利器。


    然而,鐵量仁的命運卻在一個醉酒的夜晚發生了劇變。那晚,鐵量仁在酒肆中與人暢飲,酒酣耳熱之際,不禁炫耀起自家的寶刀。卻不料,這番舉動被城守那正準備去欺男霸女、逛勾欄、聽小曲的紈絝兒子聽到。那紈絝子弟、膏梁公子心生貪念,借口觀賞,卻借爾不還,想要強買這口寶刀。鐵量仁自是堅決不從,誰知對方竟惱羞成怒,誣陷他私自打造製式武器,有造反通敵之嫌。就這樣,鐵量仁被無辜打入死牢,等待他的似乎隻有死路一條。


    就在鐵量仁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改變了他的命運。番兵突然劫掠攻城,城池危在旦夕。為了抵禦外敵,城內緊急組織炮灰敢死隊,所有死囚、罪犯,大過小過,通通被編入,鐵量仁也被迫加入其中。在激烈的戰鬥中,他憑借著做鐵匠時打熬出的強健身體,頑強地扛過了一波又一波的攻擊。在這生死存亡之際,他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複仇之念,不願就這樣白白死去。


    夜色如墨,打了一天的仗,還得被逼繼續在城牆上巡邏守城。心有不甘的鐵量仁趁著黑夜的掩護,冒險越下城牆。他動作敏捷,如同獵豹一般,避開巡邏的番兵,逃入了茫茫山林之中。山林中,寒風唿嘯,樹木搖曳,仿佛在為他奏響一曲悲壯的命運交響曲。從此,鐵量仁開始了他的逃亡生涯。


    鐵量仁逃入山林後,心中充滿了對城守的仇恨,無數次問候城守的十八代祖宗。他發誓要報仇雪恨,不再任人欺淩。但為了生存下去,他也不得不走“此樹是我栽,此山是我開。的強盜職業生涯,成為一名為非作歹的山賊強盜。在一次打劫一個過路行商的行動中,他意外的從商人那裏搶劫獲了一把鐵胎弓和一本武功秘籍。鐵胎弓弓身堅硬,威力巨大,而那本武功秘籍則記載著高深的武藝。


    鐵量仁如獲至寶,他日夜苦練,憑借著仇恨的加持,展現了過人的毅力和天賦,逐漸練得一身武藝。他在山林中不斷積聚勢力,收攏那些與他有著相似遭遇的流浪漢、逃犯和失意之人,甚至強逼路人入夥。由於地處兩國交界之間,無人管轄,他的勢力迅速壯大,數年間便積聚了八九百名嘍囉,成為地方上的一大禍害。當官的卻隻作未見,卻隻苦了過往百姓。


    在這樣的環境中,鐵量仁逐漸展現出他的領導才能。他帶領著這群烏合之眾,卻打出替天行道的旗號,用打家劫舍得來的銀子,收買人心穩固山寨,倒也在這片山林中闖出了一片天地。


    然而,他的心中始終懷著對城守的仇恨,時刻關注著鬆州城的動靜。他知道,隻有推翻城守的統治,他才能真正報仇雪恨。


    有一天,鐵量仁得到探子迴報消息,有一隊人押運著東西前往鬆州城,他猜測這可能是城守的重要物資。於是,他帶領手下在山間設伏,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成功殺散了押送人員,將東西搶到了山寨。當他打開包裹時,才發現這些竟然是城守預備送給上級官員的豐厚禮物。這些禮物價值連城,有金銀珠寶、古董字畫等物。


    鐵量仁喜出望外,他認為這是上天賜予他的財富,是他複仇的資本。他決定犒賞山寨的嘍囉們,讓大夥一起分享這份喜悅。於是,山寨中擺起了盛宴,眾嘍囉飲酒作樂,慶祝這場大勝。然而,他們卻沒有料到,這場意外之財將給他們帶來滅頂之災。


    城守得知送給上官的厚禮被劫了,立刻惱羞成怒。他意識到這不僅是財產的損失,更是對他仕途的嚴重威脅。於是,他終於不再對山賊視而不見,一麵以剿匪的名義在城中強行募捐,一麵馬上調集大隊精銳兵馬,對鐵量仁的山寨進行清剿。而此時,鐵量仁和他的手下們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絲毫沒有察覺到即將到來的危險。


    官兵在城守許諾重賞的情況下,如潮水般湧來,將山寨團團圍住。他們在山寨周圍放起了大火,火勢熊熊,濃煙滾滾。山寨中的嘍囉們驚慌失措,四散奔逃。鐵量仁見狀,心中大駭,他馬上酒醒,意識到自己過於輕敵,低估了城守的反擊,沒有預先做好防範。他雖急忙組織手下抵抗,但為時已晚,無力迴天。


    在官兵的強大攻勢下,山寨很快被攻破。鐵量仁帶領著手下們拚死抵抗,但終究寡不敵眾。經過一番慘烈的戰鬥,他們死傷慘重,四散奔逃,鐵量仁隻聚攏得百餘眾。在這危急關頭,鐵量仁決定帶領手下們沿山林逃遁。他們穿越茂密的森林,翻越高聳的山峰,躲避著官兵的追殺。


    在逃亡的路上,鐵量仁心中充滿了悔恨和憤怒。他悔恨自己過於貪婪,沒有及時防範;他憤怒城守的殘忍無情,要將他們趕盡殺絕。他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盲目地逃下去,必須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重新立足。


    早年間,鐵量仁曾往來於劍州販賣鐵器,在那裏結識了一個翠屏山附近的混混。他知道翠屏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一個立寨的好地方。於是,他不避遠近,帶領著手下們前來侵擾翠屏山。


    翠屏山山勢陡峭,形如玉屏,山間雲霧繚繞,仿佛一座神秘的仙境。然而,這裏也隱藏著無數的危險。鐵量仁帶著嘍囉尋到本地混混,這人已成一方惡霸,讓他當向導,兩人一拍即合,夜襲雲樵村準備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勢力。鐵量仁沒覺得這將是一場艱苦的戰鬥,他隻知道自己已經無路可退,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對於給雲樵村帶來的傷亡,他並不後悔,畢竟他已經沒得選。要是能安穩的生活,他也不會幹上山賊這份很有錢途的職業。


    先不管鐵量仁是不是一麵之詞。聽完這個山賊大當家鐵量仁的講述,眾人反應不一。


    聶歸塵在反思朝廷律令對朝廷命官監察的有效性。


    聶歸塵作為一個有見識的文人,聽了鐵量仁的敘述後,開始反思朝廷的政策和官吏的監察問題。他認為,鐵量仁的遭遇並非個例,而是許多百姓的共同經曆,這反映出朝廷治理的失敗和官僚體係的腐敗。


    這讓聶歸塵陷入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之中。聶歸塵的反應揭示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


    他一直以來的信念是朝廷應當公正無私,百姓才能夠安居樂業。然而,鐵量仁的經曆也讓他意識到,現實中的朝廷遠非理想中的模樣,官僚體係的腐敗和官吏的濫用職權使得百姓生活困苦,這種現實的殘酷性讓他感到深深的失望和無力。


    但也激發了他想要在朝堂上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成就,堅定了他為國為民主持公道的決定。我看這哥們,就差喊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了。


    老獵叔似迴想起自己闖蕩江湖時的歲月,江湖裏走過的痕跡,老獵叔對和妻子在江湖生活時的懷念。在他的青年時期,江湖還是一個充滿俠義和自由的地方。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見證了江湖的變遷和現實的殘酷。


    鐵量仁的強盜生涯,勾起了他對過去的迴憶,同時也讓他感到一種一入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和悲哀。因為他想到了,即使是在江湖中,人們也常常不得不為了生存而做出妥協。那裏從來不是隻有美酒和遠方。


    老獵叔在迴憶中,引發了對江湖的思考。江湖往往被視為一種俠義精神的象征,其中包含了忠誠、勇敢、豪爽和自由。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江湖也逐漸顯現出更複雜和矛盾的地方。它既被普通民眾認為是可以作為對抗不公的一種力量,也被認為可能成為混亂和暴力的源頭。


    薑虎娃與潘攔虎在憤恨鬆州城守縱容膏梁子弟的欺男霸女。


    薑虎娃和潘攔虎兩人都是熱血男兒,雖說性格上略有差異,但基本上也都是憤青,聽到鬆州城守及紈絝公子的惡行後感到非常憤怒。


    薑虎娃和潘攔虎的反應多少顯出了他們對正義的強烈渴望。他們無法容忍任何形式的不公和壓迫,認為每個當官的都應當為自己治下的百姓負責,更不該縱容子侄享受特權,皇子與庶民同罪。他們的憤怒不僅是對鐵量仁行為的反應,更是對官官相護,貪汙腐敗的不公現象的強烈抗議。他們希望有清官通過法律和正義的手段來打擊貪官汙吏,主持公道。


    青青與來福在指責鐵量仁不該把自己的痛苦也加於不相幹的百姓身上。


    青青與來福是支持堅守道德的。青青和來福的反應強調了道德的重要性。他倆覺得,無論環境如何艱難,個人都應當堅守道德底線。凡事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因為自己受傷了,就要讓無辜的人同自己一樣受傷。


    鐵量仁這個賊頭的行為,在他們看來是對道德的背叛,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他人的利益,也破壞了整個社會的道德基礎。


    我個人也是比較理解他的。畢竟看過“水滸傳”。那些江湖好漢,草莽英雄從來不是憑空出現的,都是各有各的磨難。


    而且目前我同這個時代的人,還沒有那麽多的羈絆,所以感同身受的代入感,並不算強烈。


    一行人把貪官汙吏大罵了一頓,又罵鐵量仁一頓。倒是不好意思再無緣無故抽他鞭子。


    來福從牛車的包袱中拿出村民送的貼餅子,看看天色問聶歸塵:“公子!你餓不餓?天色已近晌午,我們是不是找地方歇一會,吃點幹糧再走?


    來福這個提議,我是比較喜歡的。無他,打來這裏,我還沒顧上好好休息一下呢。嗯!在山上,我醒來之前的不算。


    老獵叔是比較躊躇的,他本想早點趕到府州縣衙,說明情況,讓官府查驗實情後,求得官府補償,或賞賜,給村中的父老鄉親們一個交代。但看看女兒青青便不再發表意見。


    聶歸塵倒是堅定的認為需要盡快趕到府州縣衙,讓官府廣出告示,曉諭民眾,加強防範。以防山賊餘黨禍害周邊村落。


    虎娃與攔虎一看老獵叔不說話,雙雙看看青青妹子也就同意吃個晌午飯再走。


    青青問我:“廖公子!你餓了嗎?我這裏還有香香糯糯的糕點呢。我們就尋個地方,休息一下吃點吧?


    我當然讚同。畢竟人有三急,這趕了半天的路,雖說才走了不到二十裏路,但也得辦辦雜事啊。


    聶歸塵孤掌難鳴,鐵量仁沒有話語權,隻得隨眾人在附近尋了一處,尚算平整、幹淨的樹林,休息、吃飯解決個人雜事。


    我咬著青青遞給我的軟軟糯糯的糕點,一塊黃粑,一塊糯米糍粑。用糯米和紅糖製成,色澤金黃,口感軟糯,具有竹葉清香。外皮焦脆,內裏軟糯,配著紅糖,香香甜甜。


    突發奇想的說道:“你說我們會不會在這裏發現山林遺寶啊?就是別人都沒發現,偏偏我們來了就能發現的那種。或者應該說是寶物遇明主方出,有德者居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欲修仙神魔不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容光必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容光必照並收藏我欲修仙神魔不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