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昨夜那一場虛驚,後半夜倒是風平浪靜,再無其它變故。隨著第一縷晨光透過窗戶縫隙灑在床上,新的一天來臨。
眾人早早起身洗漱,盡管昨夜因警惕而略顯疲憊,但一想到今日的時事策論考評,每個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青青仔細地梳理著頭發,將發尾輕輕束起,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叢倩倩一邊整理著衣衫,一邊嘴裏還嘟囔著:“今天可別再出什麽岔子,讓我們好好比試一場。”千夜神色沉穩,默默地檢查著隨身物品,確保一切準備就緒;甄霄弦則對著鏡子,給自己一個鼓勵的微笑,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挑戰加油打氣。
我看著她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有她們在身邊,仿佛再多的困難也能共同克服。洗漱安置妥當後,我們一行人便朝著群英會場走去。
清晨的長安城街道,已有不少行人來來往往。商販們早早地擺好了攤位,吆喝聲此起彼伏。路邊的垂柳隨風搖曳,嫩綠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生機。然而,我們無心欣賞這春日的街景,一路上都在討論著時事策論可能涉及的話題。
“我覺得當下民生問題是關鍵,比如賦稅、農田水利等方麵,說不定會出相關題目。”青青說道。
千夜微微點頭,補充道:“還有邊境局勢也不容忽視,這關係到國家的安全與穩定,很可能成為策論的重點。”
我認真傾聽著大家的發言,說道:“大家說得都有道理。時事策論不僅要分析問題,更要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我們要從不同角度去思考,爭取在考評中脫穎而出。”
不知不覺間,群英會場已映入眼簾。門口早已聚集了眾多才子佳人,他們或是神色緊張,或是自信滿滿。
我們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穩步踏入會場,場內氣氛熱烈而又緊張,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一股躍躍欲試的氣息。目光掃過,隻見台上那一排排座椅,已端坐著諸位被邀請而來的名士鄉紳,他們衣著考究,神態悠然,正低聲交談著,時不時朝台下的才子佳人投來審視的目光。
由於我們要參加即將開始的時事策論,便不能再像之前那般上台,與這些身份尊貴的賓客同列。我轉頭看向身旁的青青、叢倩倩、千夜和甄霄弦,她們的眼神中同樣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我們相互交換了一個鼓勵的眼神,仿佛在彼此傳遞著力量。隨後,在侍從的引導下,我們朝著為參加策論的才子佳人準備的區域走去。
這一片區域擺放著整齊的桌椅,桌上已備好筆墨紙硯。周圍的才子們有的正襟危坐,閉目養神,似在做最後的心理建設;有的則在翻閱著手中的筆記,嘴裏念念有詞;還有的與身旁之人輕聲交流,探討著可能出現的題目。
我們各自找到位置坐下,我輕輕撫摸著桌上的宣紙,感受著紙張的紋理,試圖借此平複內心微微泛起的波瀾。此時,場中的嘈雜聲漸漸小了下去,三位主考官章舒舫、蘇懷玉和林羽豐在眾人的簇擁下走上台,站定在台前中央位置。
林羽豐身姿挺拔,麵帶微笑,目光掃視全場,開始致詞:“今日,各位才子佳人齊聚於此,實乃長安城之幸,文壇之盛事。在座的不僅有來自各地的才俊,還有諸多德高望重的名士鄉紳,在此,我謹代表主辦方,對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台下頓時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待掌聲稍歇,林羽豐接著說道:“想必大家對此次群英會的規則已有所了解,但為確保公平公正,我還是要再講解一遍。此次時事策論考評,各位才子佳人需在限定時間內,針對給定題目,闡述自己的見解與策略。之後,由三位主考官及投票團成員綜合評定,選出優勝者。希望大家都能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展現出卓越的才華與獨到的見解。”
語畢,蘇懷玉向前一步,神情莊重,聲音洪亮地拋出今日的三條策論題目:“第一條策論題目為‘論戰後民生的恢複’。曆經戰火,民生多艱,如何讓百姓盡快恢複生產、重建家園,乃是重中之重,各位需深入思考,提出切實可行之法。第二條,‘論國與國之間的勝負’。國與國相交,實力博弈,勝負因素複雜多樣,諸位可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方麵剖析。最後一條,‘論平定西番之良策’。西番局勢關乎邊疆穩定,怎樣製定有效策略,實現平定,是擺在我們麵前的重要課題。請各位才子佳人用心作答,現在,考評開始。”
隨著蘇懷玉話音落下,場內瞬間安靜下來,隻聽見紙張翻動和毛筆蘸墨的細微聲響。我深吸一口氣,迅速整理思緒,目光落在麵前的白紙上,腦海中開始圍繞這三道題目,如抽絲剝繭般梳理著思路。身旁的青青、叢倩倩、千夜和甄霄弦也都神情專注,陷入了緊張的思考之中,一場思想的交鋒正式拉開了帷幕。
看到這三條策論題目,我心中不禁一喜,頓感頗為胸有成竹。畢竟我是穿越而來,在前世所了解的曆史中,前朝舊事裏類似的情況著實不少,那些豐富的經驗和案例此刻如同潮水般在我腦海中湧現。
對於“論戰後民生的恢複”,我瞬間想到前朝在經曆大規模戰爭後,采取輕徭薄賦、鼓勵農桑的政策。減免百姓賦稅,給予他們休養生息的機會,同時官方提供農具、種子等物資,組織流民開墾荒地,恢複農業生產。還可以設立專門機構,引導手工業和商業的複蘇,促進經濟的多元發展。
在“論國與國之間的勝負”方麵,前世曆史中,國與國的競爭是全方位的。政治上,需建立清明高效的政府,贏得民心,凝聚國力;經濟上,發展特色產業,加強貿易往來,積累財富以支撐軍事和外交;軍事上,注重軍隊訓練、武器裝備更新,同時製定靈活多變的戰略戰術;外交上,遠交近攻、合縱連橫等策略都可因勢利導,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至於“論平定西番之良策”,前朝處理邊疆問題時,有恩威並施的成功範例。一方麵,加強軍事防禦,在邊境屯駐精銳之師,威懾西番勢力;另一方麵,開展貿易往來,給予其經濟利益,促進文化交流,增進彼此了解與融合。還可扶持親善勢力,從內部瓦解敵對力量。
想到這些,我不再遲疑,迅速研墨潤筆,筆尖在宣紙上落下,洋洋灑灑地書寫起來。每一個字都仿佛承載著前世的智慧與當下的思考,我要將這些見解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在這場策論中嶄露頭角,不負穿越帶來的獨特優勢。
隨著考評開始,整個會場內隻聽得見筆尖在紙上摩挲的沙沙聲。諸位才子紛紛施展渾身解數,將自己的才學與見解傾注於筆下。
一位身著青衫的才子,微微皺眉,略作思索後便奮筆疾書。他針對“論戰後民生的恢複”一題,提出先清查戰爭受損情況,根據實際製定分區域、分階段的恢複計劃。在重災區,以工代賑,組織百姓參與基礎設施重建,既解決就業又能加快恢複進程;對於農業生產,推廣新的種植技術,提高糧食產量。
另一位白衣公子,專注於“論國與國之間的勝負”。他認為勝負關鍵在於創新,從軍事技術創新到政治製度創新,全方位提升國力。在軍事上,研發新型武器,改變戰爭格局;政治上,推行科舉選拔人才,打破階層固化,為國家注入新活力。
還有一位留著胡須的中年才子,就“論平定西番之良策”侃侃而談。他主張利用西番內部不同部落之間的矛盾,分化瓦解。同時,在邊境地區設立互市,用經濟手段加強聯係與控製,以和平方式逐步實現平定。
而我身旁的青青,思考片刻後,下筆如有神。她就“論戰後民生的恢複”提出鼓勵商業發展的新思路,認為商業繁榮能帶動就業,促進物資流通,為民生恢複注入活力。可設立商業特區,給予優惠政策,吸引商人投資。
叢倩倩則選擇“論國與國之間的勝負”,她強調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通過文化傳播,提升本國影響力,贏得國際尊重與支持,在無形之中奠定勝利基礎。可派遣文化使團,推廣本國的藝術、哲學與價值觀。
千夜專注於“論平定西番之良策”,她建議加強情報收集,組建專業的情報隊伍,深入了解西番的軍事部署、內部動態。做到知己知彼,在製定策略時有的放矢,一擊製勝。
甄霄弦同樣才思敏捷,針對“論戰後民生的恢複”,她提出建立民生保障體係,對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給予特殊照顧。設立救濟機構,提供基本生活物資,確保他們在戰後也能有尊嚴地生活。
大家各逞才華,整個會場仿佛變成了一個思想的戰場,各種新穎獨特的見解不斷湧現,一場激烈的角逐正在悄然上演。
當考評時間的鍾聲悠悠響起,整個會場微微一靜,隨後便響起一陣桌椅挪動與紙張整理的聲音。參與考評的才子佳人紛紛擱筆,將凝聚著自己心血與才思的作品仔細整理好,依次有序地呈交給一旁等候的侍從。
侍從們腳步匆匆,將這些作品迅速送到評審團所在之處。章舒舫、蘇懷玉和林羽豐三位主考官神情專注,與投票團成員們一同開始了緊張的評選工作。他們時而低聲交流,時而微微點頭,時而又為某一獨特見解而眼前一亮。
與此同時,另一旁的侍從們正將那些未入選的作品,逐一張貼在會場一側專門設置的公示欄上。這一舉動,瞬間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眾人紛紛圍攏過去,仔細觀看著這些作品,或輕聲討論,或暗自思索。
一位年輕的書生站在公示欄前,認真研讀著一篇關於“論戰後民生的恢複”的文章,不禁感歎道:“這篇文章對賦稅調整的見解頗為獨到,隻可惜未能入選,實在有些遺憾。”
旁邊一位老者捋著胡須,緩緩說道:“評選之事,向來艱難。眾多佳作之中,難免會有遺珠之憾。不過,如此公示,也能讓大家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沒錯,而且這樣做,也能確保整個評選過程的公平公正,讓人心服口服。”一位身著錦袍的公子附和道。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評審團的評選工作仍在緊張進行著。他們不僅要從眾多作品中選出最優秀的幾篇,還要兼顧各個題目的平衡,確保評選結果全麵且公正。每一份作品都承載著才子佳人的期望,而評審團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乎著這些年輕才俊的前途與榮譽。整個會場都沉浸在一種既緊張又期待的氛圍之中,所有人都在翹首以盼,等待著最終的評選結果揭曉。
經過評審團一番嚴謹細致的商討與評選,終於塵埃落定。評審團成員們彼此交換著滿意的眼神,一致認定了前五名的佳作。而當談及榜首之位時,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在我的作品之上,毫無異議地一致推舉。
隨著公示榜緩緩展開,我的名字赫然居於榜首。周圍瞬間響起一陣此起彼伏的驚歎與讚譽之聲。
“廖公子果然名不虛傳,詩詞比試已然技壓群雄,這時事策論竟也如此出類拔萃!”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學究撫著胡須,滿臉的讚歎。
“是啊,廖公子對三道策論的見解深刻獨到,提出的策略切實可行,實在令人欽佩。”一位年輕的才子眼中滿是羨慕與敬佩。
“觀其文,不僅才華橫溢,更能心係家國,著眼實際,如此人才,實乃國家之幸!”一位身著官服的鄉紳點頭稱讚。
其他幾位一同入選前五名的才子佳人,也紛紛走上前來向我道賀。雖然他們眼中難免閃過一絲遺憾,但更多的是對我由衷的認可。
“廖兄,恭喜恭喜!此次能在眾多才俊中脫穎而出,實至名歸。日後還望多多指教。”一位風度翩翩的公子拱手說道。
我趕忙迴禮,謙遜地說道:“諸位過獎了,能有今日,實是僥幸。各位的作品同樣精彩,讓我受益匪淺。”
此時,青青、叢倩倩、千夜和甄霄弦也滿臉笑意地朝我走來。
“廖天瀾,我們就知道你一定行!”叢倩倩興奮地說道。
“是啊,這一路我們都看在眼裏,你的努力和才華值得這份榮譽。”青青眼中滿是驕傲。
千夜微微點頭,輕聲說道:“主人!繼續加油,這隻是一個開始。”
甄霄弦笑著說:“沒錯,相信你以後會創造更多的輝煌。”
在眾人的讚譽聲中,我深知,這不僅是對我個人才華的認可,更是一份期許。我將帶著這份期望,在未來的道路上,繼續砥礪前行。
眾人早早起身洗漱,盡管昨夜因警惕而略顯疲憊,但一想到今日的時事策論考評,每個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青青仔細地梳理著頭發,將發尾輕輕束起,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叢倩倩一邊整理著衣衫,一邊嘴裏還嘟囔著:“今天可別再出什麽岔子,讓我們好好比試一場。”千夜神色沉穩,默默地檢查著隨身物品,確保一切準備就緒;甄霄弦則對著鏡子,給自己一個鼓勵的微笑,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挑戰加油打氣。
我看著她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有她們在身邊,仿佛再多的困難也能共同克服。洗漱安置妥當後,我們一行人便朝著群英會場走去。
清晨的長安城街道,已有不少行人來來往往。商販們早早地擺好了攤位,吆喝聲此起彼伏。路邊的垂柳隨風搖曳,嫩綠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生機。然而,我們無心欣賞這春日的街景,一路上都在討論著時事策論可能涉及的話題。
“我覺得當下民生問題是關鍵,比如賦稅、農田水利等方麵,說不定會出相關題目。”青青說道。
千夜微微點頭,補充道:“還有邊境局勢也不容忽視,這關係到國家的安全與穩定,很可能成為策論的重點。”
我認真傾聽著大家的發言,說道:“大家說得都有道理。時事策論不僅要分析問題,更要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我們要從不同角度去思考,爭取在考評中脫穎而出。”
不知不覺間,群英會場已映入眼簾。門口早已聚集了眾多才子佳人,他們或是神色緊張,或是自信滿滿。
我們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穩步踏入會場,場內氣氛熱烈而又緊張,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一股躍躍欲試的氣息。目光掃過,隻見台上那一排排座椅,已端坐著諸位被邀請而來的名士鄉紳,他們衣著考究,神態悠然,正低聲交談著,時不時朝台下的才子佳人投來審視的目光。
由於我們要參加即將開始的時事策論,便不能再像之前那般上台,與這些身份尊貴的賓客同列。我轉頭看向身旁的青青、叢倩倩、千夜和甄霄弦,她們的眼神中同樣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我們相互交換了一個鼓勵的眼神,仿佛在彼此傳遞著力量。隨後,在侍從的引導下,我們朝著為參加策論的才子佳人準備的區域走去。
這一片區域擺放著整齊的桌椅,桌上已備好筆墨紙硯。周圍的才子們有的正襟危坐,閉目養神,似在做最後的心理建設;有的則在翻閱著手中的筆記,嘴裏念念有詞;還有的與身旁之人輕聲交流,探討著可能出現的題目。
我們各自找到位置坐下,我輕輕撫摸著桌上的宣紙,感受著紙張的紋理,試圖借此平複內心微微泛起的波瀾。此時,場中的嘈雜聲漸漸小了下去,三位主考官章舒舫、蘇懷玉和林羽豐在眾人的簇擁下走上台,站定在台前中央位置。
林羽豐身姿挺拔,麵帶微笑,目光掃視全場,開始致詞:“今日,各位才子佳人齊聚於此,實乃長安城之幸,文壇之盛事。在座的不僅有來自各地的才俊,還有諸多德高望重的名士鄉紳,在此,我謹代表主辦方,對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台下頓時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待掌聲稍歇,林羽豐接著說道:“想必大家對此次群英會的規則已有所了解,但為確保公平公正,我還是要再講解一遍。此次時事策論考評,各位才子佳人需在限定時間內,針對給定題目,闡述自己的見解與策略。之後,由三位主考官及投票團成員綜合評定,選出優勝者。希望大家都能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展現出卓越的才華與獨到的見解。”
語畢,蘇懷玉向前一步,神情莊重,聲音洪亮地拋出今日的三條策論題目:“第一條策論題目為‘論戰後民生的恢複’。曆經戰火,民生多艱,如何讓百姓盡快恢複生產、重建家園,乃是重中之重,各位需深入思考,提出切實可行之法。第二條,‘論國與國之間的勝負’。國與國相交,實力博弈,勝負因素複雜多樣,諸位可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方麵剖析。最後一條,‘論平定西番之良策’。西番局勢關乎邊疆穩定,怎樣製定有效策略,實現平定,是擺在我們麵前的重要課題。請各位才子佳人用心作答,現在,考評開始。”
隨著蘇懷玉話音落下,場內瞬間安靜下來,隻聽見紙張翻動和毛筆蘸墨的細微聲響。我深吸一口氣,迅速整理思緒,目光落在麵前的白紙上,腦海中開始圍繞這三道題目,如抽絲剝繭般梳理著思路。身旁的青青、叢倩倩、千夜和甄霄弦也都神情專注,陷入了緊張的思考之中,一場思想的交鋒正式拉開了帷幕。
看到這三條策論題目,我心中不禁一喜,頓感頗為胸有成竹。畢竟我是穿越而來,在前世所了解的曆史中,前朝舊事裏類似的情況著實不少,那些豐富的經驗和案例此刻如同潮水般在我腦海中湧現。
對於“論戰後民生的恢複”,我瞬間想到前朝在經曆大規模戰爭後,采取輕徭薄賦、鼓勵農桑的政策。減免百姓賦稅,給予他們休養生息的機會,同時官方提供農具、種子等物資,組織流民開墾荒地,恢複農業生產。還可以設立專門機構,引導手工業和商業的複蘇,促進經濟的多元發展。
在“論國與國之間的勝負”方麵,前世曆史中,國與國的競爭是全方位的。政治上,需建立清明高效的政府,贏得民心,凝聚國力;經濟上,發展特色產業,加強貿易往來,積累財富以支撐軍事和外交;軍事上,注重軍隊訓練、武器裝備更新,同時製定靈活多變的戰略戰術;外交上,遠交近攻、合縱連橫等策略都可因勢利導,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至於“論平定西番之良策”,前朝處理邊疆問題時,有恩威並施的成功範例。一方麵,加強軍事防禦,在邊境屯駐精銳之師,威懾西番勢力;另一方麵,開展貿易往來,給予其經濟利益,促進文化交流,增進彼此了解與融合。還可扶持親善勢力,從內部瓦解敵對力量。
想到這些,我不再遲疑,迅速研墨潤筆,筆尖在宣紙上落下,洋洋灑灑地書寫起來。每一個字都仿佛承載著前世的智慧與當下的思考,我要將這些見解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在這場策論中嶄露頭角,不負穿越帶來的獨特優勢。
隨著考評開始,整個會場內隻聽得見筆尖在紙上摩挲的沙沙聲。諸位才子紛紛施展渾身解數,將自己的才學與見解傾注於筆下。
一位身著青衫的才子,微微皺眉,略作思索後便奮筆疾書。他針對“論戰後民生的恢複”一題,提出先清查戰爭受損情況,根據實際製定分區域、分階段的恢複計劃。在重災區,以工代賑,組織百姓參與基礎設施重建,既解決就業又能加快恢複進程;對於農業生產,推廣新的種植技術,提高糧食產量。
另一位白衣公子,專注於“論國與國之間的勝負”。他認為勝負關鍵在於創新,從軍事技術創新到政治製度創新,全方位提升國力。在軍事上,研發新型武器,改變戰爭格局;政治上,推行科舉選拔人才,打破階層固化,為國家注入新活力。
還有一位留著胡須的中年才子,就“論平定西番之良策”侃侃而談。他主張利用西番內部不同部落之間的矛盾,分化瓦解。同時,在邊境地區設立互市,用經濟手段加強聯係與控製,以和平方式逐步實現平定。
而我身旁的青青,思考片刻後,下筆如有神。她就“論戰後民生的恢複”提出鼓勵商業發展的新思路,認為商業繁榮能帶動就業,促進物資流通,為民生恢複注入活力。可設立商業特區,給予優惠政策,吸引商人投資。
叢倩倩則選擇“論國與國之間的勝負”,她強調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通過文化傳播,提升本國影響力,贏得國際尊重與支持,在無形之中奠定勝利基礎。可派遣文化使團,推廣本國的藝術、哲學與價值觀。
千夜專注於“論平定西番之良策”,她建議加強情報收集,組建專業的情報隊伍,深入了解西番的軍事部署、內部動態。做到知己知彼,在製定策略時有的放矢,一擊製勝。
甄霄弦同樣才思敏捷,針對“論戰後民生的恢複”,她提出建立民生保障體係,對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給予特殊照顧。設立救濟機構,提供基本生活物資,確保他們在戰後也能有尊嚴地生活。
大家各逞才華,整個會場仿佛變成了一個思想的戰場,各種新穎獨特的見解不斷湧現,一場激烈的角逐正在悄然上演。
當考評時間的鍾聲悠悠響起,整個會場微微一靜,隨後便響起一陣桌椅挪動與紙張整理的聲音。參與考評的才子佳人紛紛擱筆,將凝聚著自己心血與才思的作品仔細整理好,依次有序地呈交給一旁等候的侍從。
侍從們腳步匆匆,將這些作品迅速送到評審團所在之處。章舒舫、蘇懷玉和林羽豐三位主考官神情專注,與投票團成員們一同開始了緊張的評選工作。他們時而低聲交流,時而微微點頭,時而又為某一獨特見解而眼前一亮。
與此同時,另一旁的侍從們正將那些未入選的作品,逐一張貼在會場一側專門設置的公示欄上。這一舉動,瞬間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眾人紛紛圍攏過去,仔細觀看著這些作品,或輕聲討論,或暗自思索。
一位年輕的書生站在公示欄前,認真研讀著一篇關於“論戰後民生的恢複”的文章,不禁感歎道:“這篇文章對賦稅調整的見解頗為獨到,隻可惜未能入選,實在有些遺憾。”
旁邊一位老者捋著胡須,緩緩說道:“評選之事,向來艱難。眾多佳作之中,難免會有遺珠之憾。不過,如此公示,也能讓大家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沒錯,而且這樣做,也能確保整個評選過程的公平公正,讓人心服口服。”一位身著錦袍的公子附和道。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評審團的評選工作仍在緊張進行著。他們不僅要從眾多作品中選出最優秀的幾篇,還要兼顧各個題目的平衡,確保評選結果全麵且公正。每一份作品都承載著才子佳人的期望,而評審團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乎著這些年輕才俊的前途與榮譽。整個會場都沉浸在一種既緊張又期待的氛圍之中,所有人都在翹首以盼,等待著最終的評選結果揭曉。
經過評審團一番嚴謹細致的商討與評選,終於塵埃落定。評審團成員們彼此交換著滿意的眼神,一致認定了前五名的佳作。而當談及榜首之位時,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在我的作品之上,毫無異議地一致推舉。
隨著公示榜緩緩展開,我的名字赫然居於榜首。周圍瞬間響起一陣此起彼伏的驚歎與讚譽之聲。
“廖公子果然名不虛傳,詩詞比試已然技壓群雄,這時事策論竟也如此出類拔萃!”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學究撫著胡須,滿臉的讚歎。
“是啊,廖公子對三道策論的見解深刻獨到,提出的策略切實可行,實在令人欽佩。”一位年輕的才子眼中滿是羨慕與敬佩。
“觀其文,不僅才華橫溢,更能心係家國,著眼實際,如此人才,實乃國家之幸!”一位身著官服的鄉紳點頭稱讚。
其他幾位一同入選前五名的才子佳人,也紛紛走上前來向我道賀。雖然他們眼中難免閃過一絲遺憾,但更多的是對我由衷的認可。
“廖兄,恭喜恭喜!此次能在眾多才俊中脫穎而出,實至名歸。日後還望多多指教。”一位風度翩翩的公子拱手說道。
我趕忙迴禮,謙遜地說道:“諸位過獎了,能有今日,實是僥幸。各位的作品同樣精彩,讓我受益匪淺。”
此時,青青、叢倩倩、千夜和甄霄弦也滿臉笑意地朝我走來。
“廖天瀾,我們就知道你一定行!”叢倩倩興奮地說道。
“是啊,這一路我們都看在眼裏,你的努力和才華值得這份榮譽。”青青眼中滿是驕傲。
千夜微微點頭,輕聲說道:“主人!繼續加油,這隻是一個開始。”
甄霄弦笑著說:“沒錯,相信你以後會創造更多的輝煌。”
在眾人的讚譽聲中,我深知,這不僅是對我個人才華的認可,更是一份期許。我將帶著這份期望,在未來的道路上,繼續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