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婚契(·忘川漣漪)
沈明姝繡完最後一朵並蒂蓮的那個冬至,忘川河底的玄鐵突然發出嗡鳴。河麵上漂浮的不再是婚書,而是無數盞寫著“緣”字的河燈,燈芯跳躍的火苗裏,隱約映出百年前阿瑤的笑臉——她正將一枚玉簪別在鬢間,身旁站著的,是褪去陰邪之氣的陸家公子。
“該去看看了。”顧雲舟拾起案頭泛光的蓮子,兩人來到老井邊。井水早已清澈如鏡,倒映出天界的姻緣殿。殿內的紅線柱上,曾經纏繞陰婚咒的黑絲已化作金縷,而殿角的石碑上,新刻的碑文正緩緩滲出微光:執念化繭,心誠為鑰,忘川水過,舊緣皆了。
井底突然升起氣泡,浮出個捧著玉盒的小童子。他眨著琉璃般的眼睛,將盒子遞給沈明姝:“這是初代道長托我送的。”打開盒子,裏麵躺著半枚刻著“緣”字的玉佩,與沈明姝當年埋在並蒂蓮下的“分”字殘片嚴絲合縫。玉佩中央,嵌著顆會流轉光影的珠子,竟映出無數對新人在陽光下交換信物的場景。
“原來他一直守著忘川。”顧雲舟輕撫玉佩,珠子突然迸發出暖流,滲入兩人掌心。沈明姝腕間的紅線手鐲化作光點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生長的淡粉色紋路,宛如新生的蓮莖。童子咯咯笑著鑽入井水,水麵泛起的漣漪裏,浮現出初代道長的虛影,他朝兩人拱手,轉身融入河燈的光芒。
此刻的京城,正有位新娘捧著沈明姝繡的嫁衣出嫁。嫁衣內襯暗藏玄機——每針每線都繡著微小的“願”字,當新娘走過老井時,井中突然噴出七彩霞光,將嫁衣染得更加明豔。送親的隊伍裏,有個戴鬥笠的老者望著霞光微笑,他袖中掉出的,正是當年醫仙祠的半卷醫書,書頁上的血字已變成金色的祝福。
入夜,沈明姝與顧雲舟在並蒂蓮下對坐。玉佩珠子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忘川河上,阿瑤與陸家公子的魂魄正乘坐蓮花舟遠去,舟尾拖曳的光帶化作人間的紅繩,輕輕係在每對真心相愛的人指尖。而在極北之地,最後一塊玄鐵徹底崩裂,飛出的不是陰邪,而是群銜著婚戒的白鴿,將戒指投入需要祝福的人家窗欞。
“你看。”顧雲舟指著天空。無數流星劃過,每顆流星的尾焰都寫成“緣”字,墜入凡間的婚書裏。沈明姝握緊他的手,感受著玉佩傳來的溫熱——那不是詛咒的餘波,而是曆經百年滄桑後,終於沉澱下來的、最純粹的人間煙火氣。
老井邊的並蒂蓮突然散發出異香,花瓣飄落水中,形成永不消散的漣漪。漣漪中,年輕的繡娘與冷麵捕快並肩而立,他們的影子被月光拉長,與百年前的阿瑤、陸家公子,還有初代道長的身影重疊在一起,最終化作忘川河畔最溫柔的風景。
春分那日,沈明姝在繡坊拾得一枚青銅蝶形扣。扣身刻著的纏枝蓮紋與當年陸家公子棺中玉扳指如出一轍,蝶翼縫隙間還夾著半片泛黃的信箋,墨跡暈染處能辨出\"忘川水涸,姻緣當正\"八字。此時顧雲舟正從城外歸來,馬背上馱著的木箱裏,躺著從廢井中撈出的青銅鏡——鏡麵竟映出三百年前初代道長為愛人描眉的場景。
\"井裏的蓮子又開了。\"顧雲舟指著後院。那株並蒂蓮的花心托著顆露珠,露珠裏清晰映出京城布商之女的麵容。此女三日前突然昏迷,夢中總見自己穿著嫁衣沉入忘川,而她腕間戴著的銀鐲,內側竟刻著與沈明姝當年相同的鏡形胎記。
兩人趕到布商府邸時,閨房的紗帳正被黑氣纏繞。床上少女的眉心浮現血紅色\"囍\"字,被褥下伸出的紅綢帶自動繡著婚書,新郎一欄赫然寫著\"無名氏\"。沈明姝將青銅蝶扣按在少女眉心,蝶翼突然展開,露出內側的鎮魂符文,與少女腕間銀鐲產生共鳴,爆發出溫和金光。
\"這是陰魂咒的殘響在借體重生。\"顧雲舟翻開從廢井撈出的古籍,泛黃紙頁記載著:凡被陰魂咒波及者,其血脈三代內必留印記,遇強念則引動。說話間,少女猛地坐起,吐出一口黑血,血中裹著枚鏽蝕的婚戒——正是百年前雲錦閣失蹤新娘的遺物。
當日黃昏,沈明姝將青銅蝶扣與銀鐲熔鑄成蓮花燈,放入護城河中。燈影搖曳間,河麵浮現出無數透明的手,將燈托向遠方。顧雲舟的羅盤在此時徹底化作粉末,隨風飄向京城各處正在籌備婚禮的人家,粉末落下的地方,嫁衣上的並蒂蓮紋都悄然多了片舒展的葉子。
月餘後,布商之女送來謝禮,是匹會隨光變色的雲錦。沈明姝觸摸綢緞的瞬間,布匹突然浮現出曆代被救新娘的笑臉,她們手拉手組成巨大的\"緣\"字,在陽光下漸漸淡去。而顧雲舟在整理廢井遺物時,發現青銅鏡的背麵刻著行小字:塵緣如瀾,微波不止,心若持正,萬邪自息。
多年後,沈明姝的弟子們在整理繡坊時,於箱底發現本封塵的畫冊。畫冊每一頁都畫著不同的嫁衣,頁腳用朱砂寫著新娘的名字,而最後一頁是空白的,隻在角落繡著朵含苞待放的並蒂蓮,蓮心處用金線繡著細小的\"完\"字——那是沈明姝留給世間的最後祝福,也是關於陰婚契詛咒,最溫柔的句點。
沈明姝繡完最後一朵並蒂蓮的那個冬至,忘川河底的玄鐵突然發出嗡鳴。河麵上漂浮的不再是婚書,而是無數盞寫著“緣”字的河燈,燈芯跳躍的火苗裏,隱約映出百年前阿瑤的笑臉——她正將一枚玉簪別在鬢間,身旁站著的,是褪去陰邪之氣的陸家公子。
“該去看看了。”顧雲舟拾起案頭泛光的蓮子,兩人來到老井邊。井水早已清澈如鏡,倒映出天界的姻緣殿。殿內的紅線柱上,曾經纏繞陰婚咒的黑絲已化作金縷,而殿角的石碑上,新刻的碑文正緩緩滲出微光:執念化繭,心誠為鑰,忘川水過,舊緣皆了。
井底突然升起氣泡,浮出個捧著玉盒的小童子。他眨著琉璃般的眼睛,將盒子遞給沈明姝:“這是初代道長托我送的。”打開盒子,裏麵躺著半枚刻著“緣”字的玉佩,與沈明姝當年埋在並蒂蓮下的“分”字殘片嚴絲合縫。玉佩中央,嵌著顆會流轉光影的珠子,竟映出無數對新人在陽光下交換信物的場景。
“原來他一直守著忘川。”顧雲舟輕撫玉佩,珠子突然迸發出暖流,滲入兩人掌心。沈明姝腕間的紅線手鐲化作光點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生長的淡粉色紋路,宛如新生的蓮莖。童子咯咯笑著鑽入井水,水麵泛起的漣漪裏,浮現出初代道長的虛影,他朝兩人拱手,轉身融入河燈的光芒。
此刻的京城,正有位新娘捧著沈明姝繡的嫁衣出嫁。嫁衣內襯暗藏玄機——每針每線都繡著微小的“願”字,當新娘走過老井時,井中突然噴出七彩霞光,將嫁衣染得更加明豔。送親的隊伍裏,有個戴鬥笠的老者望著霞光微笑,他袖中掉出的,正是當年醫仙祠的半卷醫書,書頁上的血字已變成金色的祝福。
入夜,沈明姝與顧雲舟在並蒂蓮下對坐。玉佩珠子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忘川河上,阿瑤與陸家公子的魂魄正乘坐蓮花舟遠去,舟尾拖曳的光帶化作人間的紅繩,輕輕係在每對真心相愛的人指尖。而在極北之地,最後一塊玄鐵徹底崩裂,飛出的不是陰邪,而是群銜著婚戒的白鴿,將戒指投入需要祝福的人家窗欞。
“你看。”顧雲舟指著天空。無數流星劃過,每顆流星的尾焰都寫成“緣”字,墜入凡間的婚書裏。沈明姝握緊他的手,感受著玉佩傳來的溫熱——那不是詛咒的餘波,而是曆經百年滄桑後,終於沉澱下來的、最純粹的人間煙火氣。
老井邊的並蒂蓮突然散發出異香,花瓣飄落水中,形成永不消散的漣漪。漣漪中,年輕的繡娘與冷麵捕快並肩而立,他們的影子被月光拉長,與百年前的阿瑤、陸家公子,還有初代道長的身影重疊在一起,最終化作忘川河畔最溫柔的風景。
春分那日,沈明姝在繡坊拾得一枚青銅蝶形扣。扣身刻著的纏枝蓮紋與當年陸家公子棺中玉扳指如出一轍,蝶翼縫隙間還夾著半片泛黃的信箋,墨跡暈染處能辨出\"忘川水涸,姻緣當正\"八字。此時顧雲舟正從城外歸來,馬背上馱著的木箱裏,躺著從廢井中撈出的青銅鏡——鏡麵竟映出三百年前初代道長為愛人描眉的場景。
\"井裏的蓮子又開了。\"顧雲舟指著後院。那株並蒂蓮的花心托著顆露珠,露珠裏清晰映出京城布商之女的麵容。此女三日前突然昏迷,夢中總見自己穿著嫁衣沉入忘川,而她腕間戴著的銀鐲,內側竟刻著與沈明姝當年相同的鏡形胎記。
兩人趕到布商府邸時,閨房的紗帳正被黑氣纏繞。床上少女的眉心浮現血紅色\"囍\"字,被褥下伸出的紅綢帶自動繡著婚書,新郎一欄赫然寫著\"無名氏\"。沈明姝將青銅蝶扣按在少女眉心,蝶翼突然展開,露出內側的鎮魂符文,與少女腕間銀鐲產生共鳴,爆發出溫和金光。
\"這是陰魂咒的殘響在借體重生。\"顧雲舟翻開從廢井撈出的古籍,泛黃紙頁記載著:凡被陰魂咒波及者,其血脈三代內必留印記,遇強念則引動。說話間,少女猛地坐起,吐出一口黑血,血中裹著枚鏽蝕的婚戒——正是百年前雲錦閣失蹤新娘的遺物。
當日黃昏,沈明姝將青銅蝶扣與銀鐲熔鑄成蓮花燈,放入護城河中。燈影搖曳間,河麵浮現出無數透明的手,將燈托向遠方。顧雲舟的羅盤在此時徹底化作粉末,隨風飄向京城各處正在籌備婚禮的人家,粉末落下的地方,嫁衣上的並蒂蓮紋都悄然多了片舒展的葉子。
月餘後,布商之女送來謝禮,是匹會隨光變色的雲錦。沈明姝觸摸綢緞的瞬間,布匹突然浮現出曆代被救新娘的笑臉,她們手拉手組成巨大的\"緣\"字,在陽光下漸漸淡去。而顧雲舟在整理廢井遺物時,發現青銅鏡的背麵刻著行小字:塵緣如瀾,微波不止,心若持正,萬邪自息。
多年後,沈明姝的弟子們在整理繡坊時,於箱底發現本封塵的畫冊。畫冊每一頁都畫著不同的嫁衣,頁腳用朱砂寫著新娘的名字,而最後一頁是空白的,隻在角落繡著朵含苞待放的並蒂蓮,蓮心處用金線繡著細小的\"完\"字——那是沈明姝留給世間的最後祝福,也是關於陰婚契詛咒,最溫柔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