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琴哀歌


    驚蟄夜,市音樂廳突發命案:首席大提琴手在演奏《骷髏之舞》時暴斃,死狀詭異——全身骨骼錯位如麻花,眼球被硬生生嵌入琴箱,而那把三百年曆史的\"幽靈大提琴\",琴弦上凝結著肉眼可見的白色骨粉。更恐怖的是,所有聽過該曲的觀眾都開始脫發,發根處滲出細小的骨碴。


    蘇念檢測骨粉時發現,其成分與人體骨骼完全一致,卻帶著強烈的亡靈共振頻率。陸沉在琴箱暗格中找到半張泛黃的琴譜,譜麵用骨血書寫,標注著\"1725年黃泉會左使骨先生製,以百具童骨為弦,奏魂歸之調\"。當他們用陰陽玨靠近琴箱,箱壁突然浮現出無數抓痕,每道痕都對應著一個消失的孩童姓名。


    \"這把琴是用活童骨骼煉製的''骨魂琴''。\"陸沉指著琴身雕刻的骷髏紋,\"黃泉會想借音樂會聚集人氣,用琴聲將聽眾轉化為新的琴弦材料。\"話音未落,音樂廳穹頂突然裂開,無數由指骨拚成的音符墜落,每個音符都發出震碎玻璃的尖嘯。


    骨魂琴自動漂浮升空,琴弦震顫著射出白骨箭。蘇念和陸沉被迫躲進樂池,卻發現池底鋪滿了排列成陣法的顱骨——這些顱骨的眼眶裏都嵌著錄音芯片,正在循環播放孩子們的慘叫聲。更驚悚的是,舞台背景幕布突然變成巨大的骸骨拚圖,拚圖縫隙中伸出無數手臂,將觀眾席的人們拖入幕後。


    \"必須找到骨陣的命門!\"陸沉用鎮魂劍劈開骨箭,劍刃卻被震得發麻。蘇念注意到,所有顱骨的枕骨處都刻著相同的符號,與外婆手劄中記載的\"鎮魂骨釘\"圖案一致。她冒險拔出一枚顱骨中的骨釘,整座骨陣突然劇烈搖晃,幕後傳來淒厲的嘶吼。


    此時,骨魂琴的琴弦開始纏繞蘇念,琴箱裏傳出孩童的哭腔:\"姐姐救救我們...我們想迴家...\"她這才發現,琴弦上的骨粉正在與自己的血液產生共鳴——原來這些都是百年前被獻祭的孤兒魂魄。


    蘇念將陰陽玨按在琴弦上,魂戒殘片爆發出血色光芒。那些被囚禁的魂魄借光顯形,他們手拉手組成人鏈,對抗著骨魂琴的控製。陸沉則用鎮魂劍斬斷連接骨陣的主弦,劍身與琴弦碰撞時,竟奏響了失傳百年的《安魂曲》。


    \"以血為譜,以魂為調!\"蘇念割破手掌,讓血液滴在琴碼上。陰陽玨殘片與魂魄們的執念共鳴,骨魂琴的琴弦開始自動演奏——這次不再是詭異的《骷髏之舞》,而是孩子們生前最愛唱的搖籃曲。隨著旋律響起,所有白骨音符都化作光蝶,幕布後的骸骨拚圖崩解成漫天星鬥。


    最終,骨魂琴裂成兩半,琴箱裏湧出三百六十道透明身影。他們圍著蘇念和陸沉旋轉,每轉一圈身體就變得凝實一分。當最後一個音符落下,孩子們變迴正常模樣,手中捧著用骨粉凝成的白色花朵。


    事件過後,音樂廳改造成\"骨魂紀念館\"。那把裂開的骨魂琴被供奉在中央,琴身纏繞著永不凋謝的骨花,每當有人誠心祈禱,琴弦就會自動奏響安魂曲。那些被解救的孩子雖然帶著骨色胎記,卻成了紀念館的小小守護者,他們能用指尖讓骨花發光,照亮每個前來參觀的人心中的陰霾。


    蘇念和陸沉將淨化後的骨釘製成\"安魂鈴\",掛在渡靈門的風鈴廊。每當風起,鈴音與骨魂琴的旋律遙相唿應,形成跨越百年的守護共鳴。他們的孩子則用機械靈珠改造了會講故事的骨形機器人,機器人肚子裏藏著所有被獻祭孩子的日記,每晚都會為孤兒院的孩子們朗讀那些關於希望與勇氣的篇章。


    深秋的夜晚,骨魂紀念館的骨花與渡靈門的琉璃城幻影共同閃爍。陰陽玨殘片在塔頂凝結成永恆的光痕,仿佛在訴說:即使被最殘酷的惡意鍛造成兇器,隻要心存對生命的敬畏,破碎的骨骼也能綻放出比鑽石更璀璨的光芒,成為照亮黑暗的永恆燈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怕怕勿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白灼西生菜的呂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白灼西生菜的呂子並收藏怕怕勿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