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道聲控燈第三次壞掉那晚,我在三樓拐角撿到本泛黃的筆記本。紙頁邊緣全是指甲抓撓的痕跡,第一頁用紅墨水歪歪扭扭寫著:“別讓它知道你怕黑。”
當晚十一點,客廳落地窗突然響起指甲刮玻璃的聲音。我躲在窗簾後偷看,月光裏晃著個穿藍裙子的小女孩剪影,她手裏拎著團蠕動的黑影,正一下下撞玻璃。黑影咧開嘴時,我看見裏麵全是碎掉的門牌號——和我家樓下那排失蹤的一模一樣。
筆記本第三頁畫著幅詭異的平麵圖,頂樓天台中央有個紅圈。淩晨三點,我攥著打火機摸上去,鐵鏽門後飄來股腐爛蘋果味。月光照亮地麵時,我僵在原地:水泥地上刻滿了兒童身高線,最高那道上麵釘著塊骨頭,還掛著半截褪色的藍裙布料。
“大哥哥在找我嗎?”背後突然響起奶聲奶氣的聲音。穿藍裙子的小女孩站在陰影裏,她懷裏的黑影“咯咯”笑著,露出我鄰居王阿姨的金牙。我這才發現,她脖子上纏著圈發黑的電線,末端連著天台角落的舊吊扇——上周王阿姨就是在自家陽台被電線勒死的。
打火機“啪”地燃起來,火苗照亮她身後的牆壁。上麵用血寫滿了重複的句子:“媽媽說乖孩子要睡在衣櫃裏”。小女孩突然歪頭,眼球像玻璃珠般滾到臉頰上:“你看,他們都在陪我玩呀。”順著她指的方向,通風管道裏伸出無數隻手,每隻手上都戴著不同款式的兒童手表,表帶全泡得發脹發白。
筆記本最後一頁隻有個日期:1998.7.15。樓下傳來警笛聲時,我突然想起物業說過,這棟樓以前是幼兒園,那年夏天有個小女孩在午睡時失蹤了。懷裏的筆記本突然發燙,紅墨水字滲出紙麵,在我手背上連成新的句子:“現在輪到你當我的洋娃娃啦。”
天花板的水漬突然變成血珠滴落,我抬頭看見吊扇開始緩緩轉動,扇葉上粘著幾縷長發。小女孩舉起懷裏的黑影,它裂開的嘴裏吐出我家的門牌號,邊緣還沾著新鮮的血。樓道聲控燈突然全亮了,每個燈泡裏都映著個穿藍裙子的倒影,她們齊齊歪頭,用指甲敲著玻璃唱:“寶寶睡,寶寶乖,衣櫃裏麵別出來……”
我這才發現,自己的影子不知何時變成了小女孩的輪廓,正踮著腳往通風管道裏爬。而筆記本的最後一頁,紅墨水正慢慢暈開,顯出另一個日期——今天的。
通風管道裏突然傳來指甲抓撓鐵皮的迴響,和筆記本上的抓痕聲一模一樣。我手腕上的影子猛地攥住欄杆,指甲縫裏滲出暗紅液體——那是從牆縫裏滲出來的陳年血跡。小女孩舉起王阿姨的金牙晃了晃,黑影突然分裂成無數細碎的墨點,鑽進我領口時帶著冰碴:“嚐嚐被記住的滋味呀。”
頂樓鏽門“吱呀”自開,門後疊著十二具水泥棺材。每具棺蓋上都刻著缺了門牙的笑臉,縫隙裏擠出成團的藍裙子布料。當我踩到第三道身高線時,所有棺材同時震動,棺蓋縫隙滲出的不是血,而是渾濁的淘米水——1998年幼兒園失蹤案的卷宗裏寫過,失蹤女孩每天午睡都要抱著灌滿淘米水的玻璃瓶。
“媽媽說要把不聽話的孩子醃成醬菜哦。”小女孩蹦到棺材上,脖子上的電線突然繃緊,吊扇葉片擦著我頭皮飛過,扇葉邊緣卡著半枚乳牙。她掀開最近的棺蓋,裏麵躺著個穿校服的男孩,皮膚泡得像發脹的糯米,眼窩裏塞著發黑的童謠磁帶——正是三個月前在樓道失蹤的初中生。
筆記本突然自己翻頁,空白紙頁上滲出淘米水寫成的字:“第七個娃娃該換眼睛了”。我這才注意到每個棺材前都插著木牌,從“大毛”到“小六”的名字都被紅筆圈掉,最後一塊木牌上用指甲刻著我的名字,旁邊畫著個缺了眼睛的娃娃頭。小女孩咯咯笑著扯開男孩的眼皮,裏麵滾出兩顆玻璃彈珠,正是我上周在樓下撿到的那對。
吊扇突然倒轉,卷著腥風把所有棺材蓋吹開。十二具“娃娃”同時坐起,他們手腕上都戴著同款兒童手表,表盤顯示的時間永遠停在1998年7月15日中午12點——幼兒園午睡鈴響起的時刻。淘米水從棺材縫漫出來,在地麵匯成童謠磁帶的圖案,每盤磁帶上都印著失蹤者的照片,邊角咬痕和筆記本的抓痕完全吻合。
“該給新娃娃穿裙子啦。”小女孩掏出把生鏽的剪刀,藍裙子下擺突然變成無數蠕動的電線,纏住我的腳踝往棺材拖。牆角的通風口湧出更多藍裙子碎片,每片布料都縫著失蹤者的門牌號。當我的後背貼上冰冷的水泥時,頭頂吊扇突然墜下,扇葉插進棺材邊緣的瞬間,所有“娃娃”的手表同時響起午睡鈴,混合著小女孩用淘米水漱口的聲音,唱著走調的《搖籃曲》:“睡吧睡吧,眼珠當糖吃,指甲磨成米……”
筆記本在棺材外熊熊燃燒,最後一頁的日期滲出磷火般的光。我看見自己的影子從棺材裏站起,手裏拎著團新的黑影,黑影裂開的嘴裏,正慢慢吐出下一個受害者的門牌號。而樓外的月光裏,無數穿藍裙子的剪影正攀在舊樓外牆上,她們的指甲刮過玻璃的聲音,和1998年那個被遺忘的午後,完全重合。
當晚十一點,客廳落地窗突然響起指甲刮玻璃的聲音。我躲在窗簾後偷看,月光裏晃著個穿藍裙子的小女孩剪影,她手裏拎著團蠕動的黑影,正一下下撞玻璃。黑影咧開嘴時,我看見裏麵全是碎掉的門牌號——和我家樓下那排失蹤的一模一樣。
筆記本第三頁畫著幅詭異的平麵圖,頂樓天台中央有個紅圈。淩晨三點,我攥著打火機摸上去,鐵鏽門後飄來股腐爛蘋果味。月光照亮地麵時,我僵在原地:水泥地上刻滿了兒童身高線,最高那道上麵釘著塊骨頭,還掛著半截褪色的藍裙布料。
“大哥哥在找我嗎?”背後突然響起奶聲奶氣的聲音。穿藍裙子的小女孩站在陰影裏,她懷裏的黑影“咯咯”笑著,露出我鄰居王阿姨的金牙。我這才發現,她脖子上纏著圈發黑的電線,末端連著天台角落的舊吊扇——上周王阿姨就是在自家陽台被電線勒死的。
打火機“啪”地燃起來,火苗照亮她身後的牆壁。上麵用血寫滿了重複的句子:“媽媽說乖孩子要睡在衣櫃裏”。小女孩突然歪頭,眼球像玻璃珠般滾到臉頰上:“你看,他們都在陪我玩呀。”順著她指的方向,通風管道裏伸出無數隻手,每隻手上都戴著不同款式的兒童手表,表帶全泡得發脹發白。
筆記本最後一頁隻有個日期:1998.7.15。樓下傳來警笛聲時,我突然想起物業說過,這棟樓以前是幼兒園,那年夏天有個小女孩在午睡時失蹤了。懷裏的筆記本突然發燙,紅墨水字滲出紙麵,在我手背上連成新的句子:“現在輪到你當我的洋娃娃啦。”
天花板的水漬突然變成血珠滴落,我抬頭看見吊扇開始緩緩轉動,扇葉上粘著幾縷長發。小女孩舉起懷裏的黑影,它裂開的嘴裏吐出我家的門牌號,邊緣還沾著新鮮的血。樓道聲控燈突然全亮了,每個燈泡裏都映著個穿藍裙子的倒影,她們齊齊歪頭,用指甲敲著玻璃唱:“寶寶睡,寶寶乖,衣櫃裏麵別出來……”
我這才發現,自己的影子不知何時變成了小女孩的輪廓,正踮著腳往通風管道裏爬。而筆記本的最後一頁,紅墨水正慢慢暈開,顯出另一個日期——今天的。
通風管道裏突然傳來指甲抓撓鐵皮的迴響,和筆記本上的抓痕聲一模一樣。我手腕上的影子猛地攥住欄杆,指甲縫裏滲出暗紅液體——那是從牆縫裏滲出來的陳年血跡。小女孩舉起王阿姨的金牙晃了晃,黑影突然分裂成無數細碎的墨點,鑽進我領口時帶著冰碴:“嚐嚐被記住的滋味呀。”
頂樓鏽門“吱呀”自開,門後疊著十二具水泥棺材。每具棺蓋上都刻著缺了門牙的笑臉,縫隙裏擠出成團的藍裙子布料。當我踩到第三道身高線時,所有棺材同時震動,棺蓋縫隙滲出的不是血,而是渾濁的淘米水——1998年幼兒園失蹤案的卷宗裏寫過,失蹤女孩每天午睡都要抱著灌滿淘米水的玻璃瓶。
“媽媽說要把不聽話的孩子醃成醬菜哦。”小女孩蹦到棺材上,脖子上的電線突然繃緊,吊扇葉片擦著我頭皮飛過,扇葉邊緣卡著半枚乳牙。她掀開最近的棺蓋,裏麵躺著個穿校服的男孩,皮膚泡得像發脹的糯米,眼窩裏塞著發黑的童謠磁帶——正是三個月前在樓道失蹤的初中生。
筆記本突然自己翻頁,空白紙頁上滲出淘米水寫成的字:“第七個娃娃該換眼睛了”。我這才注意到每個棺材前都插著木牌,從“大毛”到“小六”的名字都被紅筆圈掉,最後一塊木牌上用指甲刻著我的名字,旁邊畫著個缺了眼睛的娃娃頭。小女孩咯咯笑著扯開男孩的眼皮,裏麵滾出兩顆玻璃彈珠,正是我上周在樓下撿到的那對。
吊扇突然倒轉,卷著腥風把所有棺材蓋吹開。十二具“娃娃”同時坐起,他們手腕上都戴著同款兒童手表,表盤顯示的時間永遠停在1998年7月15日中午12點——幼兒園午睡鈴響起的時刻。淘米水從棺材縫漫出來,在地麵匯成童謠磁帶的圖案,每盤磁帶上都印著失蹤者的照片,邊角咬痕和筆記本的抓痕完全吻合。
“該給新娃娃穿裙子啦。”小女孩掏出把生鏽的剪刀,藍裙子下擺突然變成無數蠕動的電線,纏住我的腳踝往棺材拖。牆角的通風口湧出更多藍裙子碎片,每片布料都縫著失蹤者的門牌號。當我的後背貼上冰冷的水泥時,頭頂吊扇突然墜下,扇葉插進棺材邊緣的瞬間,所有“娃娃”的手表同時響起午睡鈴,混合著小女孩用淘米水漱口的聲音,唱著走調的《搖籃曲》:“睡吧睡吧,眼珠當糖吃,指甲磨成米……”
筆記本在棺材外熊熊燃燒,最後一頁的日期滲出磷火般的光。我看見自己的影子從棺材裏站起,手裏拎著團新的黑影,黑影裂開的嘴裏,正慢慢吐出下一個受害者的門牌號。而樓外的月光裏,無數穿藍裙子的剪影正攀在舊樓外牆上,她們的指甲刮過玻璃的聲音,和1998年那個被遺忘的午後,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