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巧姐兒出嫁
下鄉三年,你告訴我這是魔界 作者:眷眷良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翠花,收拾好了嗎?”院子裏傳出嬉笑聲。
“馬上好了,外頭冷,你們先進屋裏坐坐。”
夏夏示意巧姐兒止住話頭。
腳步聲越來越近,老大娘小媳婦結伴而來,伴著說話間唿出來的熱乎乎的白氣,一個小媳婦搓了搓手道:“巧丫頭今個兒真俊。”
大喜的日子,大夥也是淨撿好聽的話說。
屋子裏都是往日熟悉的親友鄰居,在寒日裏溫度逐漸攀升,巧姐兒抓著夏夏的手放鬆了。
過一會,人群讓開道,春芽歡喜地端著碗進來,帶了外麵的冷風,湯碗裏臥著兩個雞蛋,巧姐兒看到雞蛋饞了,加上害怕,狼吞虎咽地唿嚕吃完。
隨後,秀蘭把一個熱騰騰的紅雞蛋塞給她,小聲囑托到了婆家跟她男人一塊吃。
天色越來越亮,平時不算清冷的院子人也越來越多,巧姐兒卻打起了瞌睡。
春芽看她小雞啄米似的不斷耷拉腦袋,推了小姑子好幾下,別再給睡過去了。
她心裏感慨,到底還是個孩子,心大,不存事。
忽然,外麵熱鬧了起來,不斷有說話聲,眾人的調笑聲中新郎官駕著牛車過來了。
小夥子很精神,身上被冷氣浸透了,進了院子喊人行禮看著像模像樣,就是到了跟前,卻不敢看坐在床沿的新娘子。
沒一會,額頭竟然沁出汗珠。
這一幕把屋子裏大姑娘小媳婦逗得直樂。
巧姐兒偷偷瞧了他一眼,臉上泛起紅暈,心也定了。
眾人歡歡喜喜把巧姐兒送上了牛車,豈料,小姑娘在被大哥背上車後就開始犯困。
周圍還有小媳婦小聲嬉笑調侃,說這姑娘大大方方得有些過頭了。
高翠花在後麵看著幾次想提醒,礙於姑爺在,到底沒說什麽,不過這也算是衝散了離別的悲傷。
她本來以為自己這天會悄摸掉珠子,可是真到了這天,心慌意亂的加上雜七雜八事,倒也顧不上了。
虎子扶著牛車把她送出村口,後麵跟著弟弟,夏夏也在後麵跟著,看著小姑娘上了車就開始點腦袋,嘴裏不斷嘟囔著什麽,幾乎被其他聲音淹沒。
夏夏湊近了聽,一如既往的熟悉調子。
車子後麵是豐厚的嫁妝,老兩口在村口喬木匠那打的嶄新的櫃子,裏麵裝著一些梳子木盆之類的,這也算是在村裏比較厚實的了。
牛車上了大道,出了村子,除了孫老漢和孫祥,其他人便不興跟了。
吵鬧之後,人群逐漸散去,歡聲笑語不再,高翠花一陣失落,一時閑下來也不知道該幹些什麽。
她像是斷了線的人偶,無論做什麽都恍恍惚惚的。
一會害怕自己沒把閨女教好,惹婆家人厭煩,一會又反悔前幾天對她太苛責了。
“娘,小姑什麽時候迴來?”
秀蘭摸了摸英子的頭,小姑娘不知道出嫁具體的意義是什麽,她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卻不知從哪裏解釋。
春芽笑著說:“你小姑以後就是鎮上的人了,當然是住在鎮上了。”
這句話好歹沒有這麽殘忍,英子喜道:“太好了,我要告訴小丫去。”
說完之後,她一蹦一跳歡歡喜喜跑了出去。
高翠花嘴角扯了一下,春芽這話也是說給自己聽的,她比誰都知道,可是這心裏還是堵得慌。
親事是她和孫老漢嚴挑細選來的,春芽把的關,小夥子不僅人長得周正,而且踏實肯幹,有個正經營生,在酒樓裏幫工。
家裏關係也不複雜,除了老子娘之外,上麵還有一個哥哥,早已經成家搬出去了。
巧姐兒嫁過去,是去享福的,這樣想著,她長舒了一口氣,可是這心還是嘣嘣直跳,算是緩不過來了。
忽然,她心裏一個咯噔,老話說母女連心,會不會巧姐兒過得不好。
孫老漢剛跟過去沒多久,自然沒迴來,可是高翠花等得難受,越想越心慌。
夏夏悶聲迴了山下小木屋,坐了一會,又起身返迴孫家,巧姐兒剛剛的話一直在她耳邊縈繞。
“天道茫茫,鬼道兮兮,魂攝九幽...”
走到半路,夏夏碰見返迴來的孫祥背著孫老漢,兩人別提多狼狽了,像是逃難迴來的。
夏夏趕忙迎上去,村口大夥也一臉好奇,按理來說,不應該這麽快迴來啊?
“不好了,巧姐兒被妖怪擄走了。”
一向穩重的孫老漢腳上隻有半隻鞋子,孫祥見了人泄了氣,放下老爹後直接臥倒在地上,說不出來話來,一直喘粗氣。
連著妹夫和牛車都沒了,也幸虧孫祥反應快,拉著老爹逃迴來。
之後,村裏人拿著棒槌鋤頭上山找了兩天都沒找見人,孫家一時間愁雲慘淡。
性海寺後院。
“呱~呱~”一隻渡鴉略過樹梢,落在窗台上。
小紅杏欣喜道:“夫人,真的迴來了。”
她嗔怪地用手指勾了勾鳥喙,小沒良心的,夫人喂了這麽些日子,它倒好,隔三差五的出去晃蕩,這一次索性消失了小半個月。
貴妃榻上小憩的女子聞言慵懶坐起,掏出一顆玉米粒,渡鴉順勢落到她抬起的青蔥玉手上,叼起的玉米粒帶著絲絲靈氣。
“呱~呱~”渡鴉又飛到桌子上,叫聲急促。
女子見狀眼眸微閃,麵上不動神色,手中堅硬玉米粒卻被她碾為齏粉。
“咚,咚!”連接寺廟的那扇門忽然被敲響,小紅杏起身去開門。
門後麵是一張笑得布滿褶子的臉,上麵的眼袋恨不能耷拉到下巴上,臉的主人雙手端著一個精致的小香爐。
老和尚笑得諂媚:“嘿嘿,紅杏姑娘,這個月的香火,您收好...”
小紅杏“哎呦”一聲,連忙去接:“方丈,您看這算什麽事,您怎麽又親自來了,招唿一聲,我過去就成。”
她家夫人平時就這麽一個小喜好,不愛胭脂濃香,獨獨偏愛燃盡的香火味,為此花了半生積蓄,專門蓋了後麵這座寺院。
大概是夫人心誠加上人美心善,香火也慢慢旺盛了起來,加上去年新請了一位紫娘娘,說是本領大得很,不僅可以安魂,還能壓製失魂症。
說來也怪,自從請了紫娘娘之後,寺廟中連帶著她們這個小院中總有一股沁香。
總之,不起眼的小廟被傳得越來越邪乎,險些被南來北往的香客踏破門檻。
“馬上好了,外頭冷,你們先進屋裏坐坐。”
夏夏示意巧姐兒止住話頭。
腳步聲越來越近,老大娘小媳婦結伴而來,伴著說話間唿出來的熱乎乎的白氣,一個小媳婦搓了搓手道:“巧丫頭今個兒真俊。”
大喜的日子,大夥也是淨撿好聽的話說。
屋子裏都是往日熟悉的親友鄰居,在寒日裏溫度逐漸攀升,巧姐兒抓著夏夏的手放鬆了。
過一會,人群讓開道,春芽歡喜地端著碗進來,帶了外麵的冷風,湯碗裏臥著兩個雞蛋,巧姐兒看到雞蛋饞了,加上害怕,狼吞虎咽地唿嚕吃完。
隨後,秀蘭把一個熱騰騰的紅雞蛋塞給她,小聲囑托到了婆家跟她男人一塊吃。
天色越來越亮,平時不算清冷的院子人也越來越多,巧姐兒卻打起了瞌睡。
春芽看她小雞啄米似的不斷耷拉腦袋,推了小姑子好幾下,別再給睡過去了。
她心裏感慨,到底還是個孩子,心大,不存事。
忽然,外麵熱鬧了起來,不斷有說話聲,眾人的調笑聲中新郎官駕著牛車過來了。
小夥子很精神,身上被冷氣浸透了,進了院子喊人行禮看著像模像樣,就是到了跟前,卻不敢看坐在床沿的新娘子。
沒一會,額頭竟然沁出汗珠。
這一幕把屋子裏大姑娘小媳婦逗得直樂。
巧姐兒偷偷瞧了他一眼,臉上泛起紅暈,心也定了。
眾人歡歡喜喜把巧姐兒送上了牛車,豈料,小姑娘在被大哥背上車後就開始犯困。
周圍還有小媳婦小聲嬉笑調侃,說這姑娘大大方方得有些過頭了。
高翠花在後麵看著幾次想提醒,礙於姑爺在,到底沒說什麽,不過這也算是衝散了離別的悲傷。
她本來以為自己這天會悄摸掉珠子,可是真到了這天,心慌意亂的加上雜七雜八事,倒也顧不上了。
虎子扶著牛車把她送出村口,後麵跟著弟弟,夏夏也在後麵跟著,看著小姑娘上了車就開始點腦袋,嘴裏不斷嘟囔著什麽,幾乎被其他聲音淹沒。
夏夏湊近了聽,一如既往的熟悉調子。
車子後麵是豐厚的嫁妝,老兩口在村口喬木匠那打的嶄新的櫃子,裏麵裝著一些梳子木盆之類的,這也算是在村裏比較厚實的了。
牛車上了大道,出了村子,除了孫老漢和孫祥,其他人便不興跟了。
吵鬧之後,人群逐漸散去,歡聲笑語不再,高翠花一陣失落,一時閑下來也不知道該幹些什麽。
她像是斷了線的人偶,無論做什麽都恍恍惚惚的。
一會害怕自己沒把閨女教好,惹婆家人厭煩,一會又反悔前幾天對她太苛責了。
“娘,小姑什麽時候迴來?”
秀蘭摸了摸英子的頭,小姑娘不知道出嫁具體的意義是什麽,她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卻不知從哪裏解釋。
春芽笑著說:“你小姑以後就是鎮上的人了,當然是住在鎮上了。”
這句話好歹沒有這麽殘忍,英子喜道:“太好了,我要告訴小丫去。”
說完之後,她一蹦一跳歡歡喜喜跑了出去。
高翠花嘴角扯了一下,春芽這話也是說給自己聽的,她比誰都知道,可是這心裏還是堵得慌。
親事是她和孫老漢嚴挑細選來的,春芽把的關,小夥子不僅人長得周正,而且踏實肯幹,有個正經營生,在酒樓裏幫工。
家裏關係也不複雜,除了老子娘之外,上麵還有一個哥哥,早已經成家搬出去了。
巧姐兒嫁過去,是去享福的,這樣想著,她長舒了一口氣,可是這心還是嘣嘣直跳,算是緩不過來了。
忽然,她心裏一個咯噔,老話說母女連心,會不會巧姐兒過得不好。
孫老漢剛跟過去沒多久,自然沒迴來,可是高翠花等得難受,越想越心慌。
夏夏悶聲迴了山下小木屋,坐了一會,又起身返迴孫家,巧姐兒剛剛的話一直在她耳邊縈繞。
“天道茫茫,鬼道兮兮,魂攝九幽...”
走到半路,夏夏碰見返迴來的孫祥背著孫老漢,兩人別提多狼狽了,像是逃難迴來的。
夏夏趕忙迎上去,村口大夥也一臉好奇,按理來說,不應該這麽快迴來啊?
“不好了,巧姐兒被妖怪擄走了。”
一向穩重的孫老漢腳上隻有半隻鞋子,孫祥見了人泄了氣,放下老爹後直接臥倒在地上,說不出來話來,一直喘粗氣。
連著妹夫和牛車都沒了,也幸虧孫祥反應快,拉著老爹逃迴來。
之後,村裏人拿著棒槌鋤頭上山找了兩天都沒找見人,孫家一時間愁雲慘淡。
性海寺後院。
“呱~呱~”一隻渡鴉略過樹梢,落在窗台上。
小紅杏欣喜道:“夫人,真的迴來了。”
她嗔怪地用手指勾了勾鳥喙,小沒良心的,夫人喂了這麽些日子,它倒好,隔三差五的出去晃蕩,這一次索性消失了小半個月。
貴妃榻上小憩的女子聞言慵懶坐起,掏出一顆玉米粒,渡鴉順勢落到她抬起的青蔥玉手上,叼起的玉米粒帶著絲絲靈氣。
“呱~呱~”渡鴉又飛到桌子上,叫聲急促。
女子見狀眼眸微閃,麵上不動神色,手中堅硬玉米粒卻被她碾為齏粉。
“咚,咚!”連接寺廟的那扇門忽然被敲響,小紅杏起身去開門。
門後麵是一張笑得布滿褶子的臉,上麵的眼袋恨不能耷拉到下巴上,臉的主人雙手端著一個精致的小香爐。
老和尚笑得諂媚:“嘿嘿,紅杏姑娘,這個月的香火,您收好...”
小紅杏“哎呦”一聲,連忙去接:“方丈,您看這算什麽事,您怎麽又親自來了,招唿一聲,我過去就成。”
她家夫人平時就這麽一個小喜好,不愛胭脂濃香,獨獨偏愛燃盡的香火味,為此花了半生積蓄,專門蓋了後麵這座寺院。
大概是夫人心誠加上人美心善,香火也慢慢旺盛了起來,加上去年新請了一位紫娘娘,說是本領大得很,不僅可以安魂,還能壓製失魂症。
說來也怪,自從請了紫娘娘之後,寺廟中連帶著她們這個小院中總有一股沁香。
總之,不起眼的小廟被傳得越來越邪乎,險些被南來北往的香客踏破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