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來生意了
嫁殘疾軍官被嬌寵,真千金悔斷腸 作者:千蕉百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75年2月20日,正月初十。
沈望川在初三時已經返迴軍區。
初十這天葉大夫也從軍區迴來了,還給宋嘉捎迴來一個包裹。
“這個是那什麽林……”
“林雪?”宋嘉接話。
“啊,對!就是她。”葉大夫胡子翹了翹,“她說你上次送給她的美白膏很好用,這是謝禮。”
宋嘉拆開包裹,裏麵有一條羊毛圍巾,兩盒沈陽特產的老式糕點,最底下還壓著一個信封。
“文工團那些姑娘們都稀罕你的美白膏,托林雪來問,讓你再多做些。”葉大夫指著那個信封,“那是定金。”
宋嘉拆開信封數了一下,有六十六塊錢,要的還真不少。
這也算是她的第一筆生意,好在有醫館這塊招牌,不會有人說她投機倒把,這錢賺得踏實。
看葉大夫紅光滿麵的,宋嘉打趣道:“師父,沈陽好玩嗎?”
“玩個屁!”葉大夫一瞪眼,“竟拉著我老頭子做免費大夫了。”
話雖這麽說,眼角卻泛起笑紋。
宋嘉心下了然。
葉老頭怎麽會不趁機顯擺一下他的中醫本事。
“他們軍區有幾個疑難雜症,西醫束手無策,最後還是我這把老骨頭出手……”
葉大夫說著從懷裏掏出個小本子,“喏,特意記了病例帶迴來給你學習,好好看啊。”
“真是謝謝您嘞。”一迴來就布置作業。
“對了。”葉大夫突然轉身,從包袱底層摸出個鐵盒子,“這是沈陽特產,那小子非要塞給我。你拿些去嚐嚐。”
是一盒不老林糖,宋嘉剝開一顆放進嘴裏,香醇細滑、甜而不膩。
她抓了一把給正在櫃台分揀草藥的周紅衛兄妹,又走迴診室。
宋嘉突然想起過些日子要去京市的事。
她知道師父祖上是禦醫,從小在京市長大的,便轉身問道:“師父,我過些天要去京市,您有什麽要捎的嗎?”
葉大夫背對著他,肩膀明顯一僵。
他故作輕鬆地說:“京市啊……那兒的吃食我都吃膩了。”
他頓了頓,又補了一句:“不過……你要是方便,帶隻烤鴨迴來吧。”
“沒問題。”宋嘉點點頭,“還要別的嗎?”
葉大夫沉默了一會兒,聲音低了下來:“要是……你有空,去京大醫學部看看……”
話說到一半,他擺擺手,“算了,現在去也不合適。”
“對了。”葉大夫突然提高音量,像是要掩飾什麽,“你要是見到張德山那幾個老家夥,替我問聲好。就說……就說我在這邊挺好的,讓他們別惦記。”
他原是京大醫學部的教授,當年時局剛亂起來,要不是老領導護著,硬把他塞到這個偏遠小縣城,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兒呢。
一晃這麽多年過去了,也不知道那幾個老夥計現在怎麽樣了。
張德山那暴脾氣,怕是沒少吃虧,老李頭最是圓滑,應該過得還行吧……
讓宋丫頭去看看也好。叫那幾個老家夥知道,他葉某人這些年可沒辜負他們的期望,帶出來了這麽出色的徒弟。
宋嘉一一應下,轉頭就鑽進製藥房忙活起來。
昨天大伯母來電話報平安,說已經順利到達皖省。
沈望川那邊也傳來消息,部隊正月十六要去京市授獎。
她得趕在這幾天把美白膏全部做完。
除了美白膏,宋嘉特意又熬製了一批活血化瘀的膏藥貼。
她想著讓林雪先給受傷的戰士們試用,等他們用著效果好了,說不定還能多筆進賬。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宋嘉已經做出三十盒美白膏。
美白膏三塊錢一盒,六十六塊錢就是二十二盒。
她特意多裝了六盒,一共寄了二十八盒。
上次林雪給了十塊錢隻拿了一盒,這次就當補上。
除了美白膏,宋嘉還準備了個新花樣,一套山茶花水乳套裝。
用山茶花油做基底,加入蘆薈汁和金銀花露,裝在青瓷小瓶裏,瓶口用蠟密封嚴實。
她特意寫了使用說明,讓林雪先試用,效果肯定是沒得說,主要是想讓林雪當個活招牌。
至於膏藥,宋嘉一口氣寄了五十貼。
反正用的都是普通草藥,一鍋就能熬出幾十貼,成本不高,多寄些也不心疼。
寄完包裹,宋嘉順路去了趟農業部。
自從上迴成立項目組後,劉技術員隔三差五就來請教她問題。
經過這段時間的精心培育,低溫鹽堿地的小麥出苗率整整提高了四成。
等開春了,就能看到這批麥苗的長勢如何,要是順利的話,就能在全縣推廣種植。
劉技術員一見她,就迫不及待地塞過來一疊資料,“小宋,這是全部實驗數據,京市農林院那邊聽說你要去,特意邀請你去做技術交流呢!”
宋嘉接過資料的手頓了頓,劉技術員這張嘴啊,消息傳得是真快。
得,這趟京市之行又要多件事了。
麵上卻不顯,她笑著翻看數據:“實驗苗現在有什麽問題嗎?我走之前咱們把可能遇到的問題都過一遍。”
劉技術員推了推眼鏡:“還真有幾個小問題……”
說著就要往試驗田方向引路。
從實驗大棚出來,宋嘉直接迴了家開始收拾行李。
沈望川原本提議讓她先坐車去沈陽,跟著部隊一起進京,但宋嘉想了想還是拒絕了。
他們全是軍人,自己一個軍屬混在裏麵,難免有人說閑話。
沈望川見她堅持,便托人給她買了張硬臥票。
去京市的火車得先到晉平市轉車,好在有直達班次。
要是不晚點的話,三十多個小時就能到。
不過眼下北方積雪未消,晚點的可能性很大。
宋嘉倒不太擔心,畢竟是臥鋪,總比硬座強多了。
要趕路,吃食肯定少不了,宋嘉給自己烙了一些餡餅,又做了一袋麻辣肉幹帶在路上吃。
第二天,宋嘉拎著行李坐上了去晉平市的早班汽車。
顛簸了二個多小時,終於到了晉平火車站。
剛過完年,坐車的人多,等宋嘉好不容易擠上火車,找到自己的鋪位時,卻發現鋪位上堆滿了行李。
幾個鼓鼓囊囊的布包,最上麵還壓著個敞開的網兜,裏麵亂七八糟地塞著搪瓷缸、舊報紙包著的幹糧等。
“這是誰的行李?麻煩挪一下。”宋嘉皺了皺眉,提高聲音道。
沈望川在初三時已經返迴軍區。
初十這天葉大夫也從軍區迴來了,還給宋嘉捎迴來一個包裹。
“這個是那什麽林……”
“林雪?”宋嘉接話。
“啊,對!就是她。”葉大夫胡子翹了翹,“她說你上次送給她的美白膏很好用,這是謝禮。”
宋嘉拆開包裹,裏麵有一條羊毛圍巾,兩盒沈陽特產的老式糕點,最底下還壓著一個信封。
“文工團那些姑娘們都稀罕你的美白膏,托林雪來問,讓你再多做些。”葉大夫指著那個信封,“那是定金。”
宋嘉拆開信封數了一下,有六十六塊錢,要的還真不少。
這也算是她的第一筆生意,好在有醫館這塊招牌,不會有人說她投機倒把,這錢賺得踏實。
看葉大夫紅光滿麵的,宋嘉打趣道:“師父,沈陽好玩嗎?”
“玩個屁!”葉大夫一瞪眼,“竟拉著我老頭子做免費大夫了。”
話雖這麽說,眼角卻泛起笑紋。
宋嘉心下了然。
葉老頭怎麽會不趁機顯擺一下他的中醫本事。
“他們軍區有幾個疑難雜症,西醫束手無策,最後還是我這把老骨頭出手……”
葉大夫說著從懷裏掏出個小本子,“喏,特意記了病例帶迴來給你學習,好好看啊。”
“真是謝謝您嘞。”一迴來就布置作業。
“對了。”葉大夫突然轉身,從包袱底層摸出個鐵盒子,“這是沈陽特產,那小子非要塞給我。你拿些去嚐嚐。”
是一盒不老林糖,宋嘉剝開一顆放進嘴裏,香醇細滑、甜而不膩。
她抓了一把給正在櫃台分揀草藥的周紅衛兄妹,又走迴診室。
宋嘉突然想起過些日子要去京市的事。
她知道師父祖上是禦醫,從小在京市長大的,便轉身問道:“師父,我過些天要去京市,您有什麽要捎的嗎?”
葉大夫背對著他,肩膀明顯一僵。
他故作輕鬆地說:“京市啊……那兒的吃食我都吃膩了。”
他頓了頓,又補了一句:“不過……你要是方便,帶隻烤鴨迴來吧。”
“沒問題。”宋嘉點點頭,“還要別的嗎?”
葉大夫沉默了一會兒,聲音低了下來:“要是……你有空,去京大醫學部看看……”
話說到一半,他擺擺手,“算了,現在去也不合適。”
“對了。”葉大夫突然提高音量,像是要掩飾什麽,“你要是見到張德山那幾個老家夥,替我問聲好。就說……就說我在這邊挺好的,讓他們別惦記。”
他原是京大醫學部的教授,當年時局剛亂起來,要不是老領導護著,硬把他塞到這個偏遠小縣城,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兒呢。
一晃這麽多年過去了,也不知道那幾個老夥計現在怎麽樣了。
張德山那暴脾氣,怕是沒少吃虧,老李頭最是圓滑,應該過得還行吧……
讓宋丫頭去看看也好。叫那幾個老家夥知道,他葉某人這些年可沒辜負他們的期望,帶出來了這麽出色的徒弟。
宋嘉一一應下,轉頭就鑽進製藥房忙活起來。
昨天大伯母來電話報平安,說已經順利到達皖省。
沈望川那邊也傳來消息,部隊正月十六要去京市授獎。
她得趕在這幾天把美白膏全部做完。
除了美白膏,宋嘉特意又熬製了一批活血化瘀的膏藥貼。
她想著讓林雪先給受傷的戰士們試用,等他們用著效果好了,說不定還能多筆進賬。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宋嘉已經做出三十盒美白膏。
美白膏三塊錢一盒,六十六塊錢就是二十二盒。
她特意多裝了六盒,一共寄了二十八盒。
上次林雪給了十塊錢隻拿了一盒,這次就當補上。
除了美白膏,宋嘉還準備了個新花樣,一套山茶花水乳套裝。
用山茶花油做基底,加入蘆薈汁和金銀花露,裝在青瓷小瓶裏,瓶口用蠟密封嚴實。
她特意寫了使用說明,讓林雪先試用,效果肯定是沒得說,主要是想讓林雪當個活招牌。
至於膏藥,宋嘉一口氣寄了五十貼。
反正用的都是普通草藥,一鍋就能熬出幾十貼,成本不高,多寄些也不心疼。
寄完包裹,宋嘉順路去了趟農業部。
自從上迴成立項目組後,劉技術員隔三差五就來請教她問題。
經過這段時間的精心培育,低溫鹽堿地的小麥出苗率整整提高了四成。
等開春了,就能看到這批麥苗的長勢如何,要是順利的話,就能在全縣推廣種植。
劉技術員一見她,就迫不及待地塞過來一疊資料,“小宋,這是全部實驗數據,京市農林院那邊聽說你要去,特意邀請你去做技術交流呢!”
宋嘉接過資料的手頓了頓,劉技術員這張嘴啊,消息傳得是真快。
得,這趟京市之行又要多件事了。
麵上卻不顯,她笑著翻看數據:“實驗苗現在有什麽問題嗎?我走之前咱們把可能遇到的問題都過一遍。”
劉技術員推了推眼鏡:“還真有幾個小問題……”
說著就要往試驗田方向引路。
從實驗大棚出來,宋嘉直接迴了家開始收拾行李。
沈望川原本提議讓她先坐車去沈陽,跟著部隊一起進京,但宋嘉想了想還是拒絕了。
他們全是軍人,自己一個軍屬混在裏麵,難免有人說閑話。
沈望川見她堅持,便托人給她買了張硬臥票。
去京市的火車得先到晉平市轉車,好在有直達班次。
要是不晚點的話,三十多個小時就能到。
不過眼下北方積雪未消,晚點的可能性很大。
宋嘉倒不太擔心,畢竟是臥鋪,總比硬座強多了。
要趕路,吃食肯定少不了,宋嘉給自己烙了一些餡餅,又做了一袋麻辣肉幹帶在路上吃。
第二天,宋嘉拎著行李坐上了去晉平市的早班汽車。
顛簸了二個多小時,終於到了晉平火車站。
剛過完年,坐車的人多,等宋嘉好不容易擠上火車,找到自己的鋪位時,卻發現鋪位上堆滿了行李。
幾個鼓鼓囊囊的布包,最上麵還壓著個敞開的網兜,裏麵亂七八糟地塞著搪瓷缸、舊報紙包著的幹糧等。
“這是誰的行李?麻煩挪一下。”宋嘉皺了皺眉,提高聲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