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嘉想到之前孔俊豪說過,孔老爺子原先在京市任職,在那邊還有門路,已經有人在幫他們活動。


    聽到牛棚裏的動靜,宋嘉猜裏麵是京市來的人,就沒敲門,轉身悄悄往迴走。


    宋嘉剛走出幾步,身後傳來一聲壓低的唿喚:“宋同誌!”


    她迴頭一看,孔俊豪正從門縫裏探出半個腦袋,確認四下無人後,這才快步地走出來。


    月光下,他瘦削的臉上帶著幾分緊張。


    “給,這幾條魚你們拿著。”宋嘉將手裏的草魚遞過去,“天冷,正好燉湯暖暖身子。”


    孔俊豪目光在魚身上停留片刻,眼裏閃過一絲驚喜,忙不迭地道謝。


    隨後,他神色有些不自然地朝棚屋瞥了一眼。


    宋嘉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隱約感覺到木板縫隙後有一道視線正緊盯著自己。


    她壓低聲音道:“放心,我什麽都沒聽見,今晚就是來送魚的。”


    孔俊豪眼中閃過一絲感激,正要說什麽,棚屋裏突然傳來一聲輕咳。


    他神色一緊,匆匆點頭:“宋同誌慢走。”


    迴到棚屋,煤油燈昏黃的光線下,一個穿著深色棉襖的中年男子從陰影處走出來。


    他約莫四五十歲,方臉盤上刻著幾道深深的皺紋,眼神卻格外銳利。


    “俊豪,這人真靠得住?”中年人聲音低沉。


    “絕對可靠。”孔俊豪斬釘截鐵地說:“這幾個月要不是宋同誌暗中接濟,我們一家都不知道能不能熬過這個冬天。”


    孔老爺子孔清遠靠在木床上,“方明啊…我這把老骨頭能熬到現在,全靠這丫頭冒險醫治……”


    “老領導,現在風聲緊,不得不防啊。”方明目光仍帶著審慎。


    “我懂。”孔老爺子擺擺手,突然劇烈咳嗽起來。


    待平複後,他望著方明,眼神格外清明:“要是……我們出不去,你以後若有機會,多照應著點這位宋同誌。”


    “老領導!”方明急忙上前,雙手握住老人枯瘦的手掌,“您別這麽說。不過您放心,這份恩情,我方明記在心裏了。”


    -


    宋嘉迴到家,把明天要用的實驗資料整理好,就睡了。


    次日,她拿上實驗數據,又從暖棚裏用陶盆取了五株水培生菜和白菜,坐上了去縣試驗田的車。


    到了實驗大棚,宋嘉剛進去,就看到鄧泰和陳部長正陪著幾位專家站在水槽旁。


    幾位專家個個神色凝重,時不時的搖頭。


    見宋嘉進來,陳國棟明顯鬆了一口氣,連忙招手:“宋同誌,快過來!”


    宋嘉快步走去,陳國棟向眾人介紹道:“這位就是研發出低溫鹽堿水培技術的宋嘉同誌。”


    又轉向宋嘉道:“這位是農林部農業技術推廣司副司長,國家鹽堿地改良科研領導小組組長,方司長。”


    他又指向身後幾位專家,“這幾位都是部裏的資深專家。”


    宋嘉微微頷首:“方司長好,各位教授好。”


    方明盯著她,神情微怔。


    他認出來了,眼前這個姑娘就是昨夜去牛棚送魚的的那個。


    宋嘉看著他怔愣的神情,心裏也猜到了七八分。


    陳國棟見方明遲遲沒有迴應,趕緊小聲提醒:“方司長?”


    方明這才迴過神來,輕咳一聲掩飾失態,“沒想到這項突破性研究,竟是出自這麽年輕的同誌之手。”


    “方司長,您別看宋同誌年紀小,她在農業技術上可有一套,連我們縣農業部都自歎不如。”陳國棟笑著搖了搖頭。


    方明點點頭,目光重新落向水槽,眉頭微皺:“不過,你們這組實驗苗的長勢,似乎不太理想?”


    宋嘉順著他的視線看去,水槽裏的菜苗蔫頭耷腦,有幾株甚至已經發黃枯萎。


    隨行的王專家蹲下扒拉菜苗:“一組爛根,一組黴變,最好的這槽也全是病斑!”


    “這實驗搞了個什麽名堂?成活率三成都不到。”


    “雖然水培技術很有前景,但就憑你們現在這個水平,也敢往部裏遞報告?這不是糊弄人嗎?”一個急性子的專家忍不住脫口而出。


    陳國棟頓時汗流浹背,“不不不,各位專家,這確實是我們技術操作不到位,但絕不是這項技術本身的問題。宋同誌那邊有完全成功的案例,長勢特別好!”


    宋嘉始終沉默不語,這時才將自己帶來的陶盆,放到台麵上。


    盆中,翠綠鮮嫩的生菜葉片舒展,白菜更是長勢喜人,根係發達,與實驗田裏的萎靡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現場頓時安靜了一瞬。


    方明盯著這五株菜,眼神漸漸亮了起來。


    他的手指輕輕撥開營養液中的根係:“根係透亮如銀絲,果真是水培出來的!”


    幾位專家聞言立即掏出放大鏡圍攏過來。


    王專家突然驚唿:“盆裏有紅色線蟲在動!”


    他下意識皺眉,“這……這是蟲害?”


    “這是我特意培養的。”宋嘉用竹簽挑起一條,“它是水培作物根結線蟲的克星,可以代替農藥防治。”


    方明眼睛一亮:“生物防治?妙啊!”


    他轉頭對其他專家解釋,“這比化學藥劑安全,完全符合‘以蟲治蟲''的先進理念。”


    幾位專家連連點頭,有人追問:


    “這線蟲耐低溫嗎?”


    “營養液配方能公開嗎?”


    “每畝成本大概多少?”


    宋嘉一一作答,條理分明。


    待問答告一段落,她話鋒一轉:“其實目前水培技術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我這次能培育出這一槽好苗,多少有些僥幸成分。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會像縣農業部培育出來的那樣出現各種病害。”


    宋嘉說著領著眾人來到大棚另一側的田壟邊。


    “所以我們同時嚐試了直接改良鹽堿地的種植方法。這邊是菠菜和甘藍,成活率能達到八成以上。”


    專家們快步上前,隻見田壟裏綠油油的菜苗整齊排列,雖然個別葉片邊緣有些泛黃,但整體長勢喜人。


    “好!好!好!”


    方明連說三個好字,激動道:“水培與土壤改良雙管齊下,這才是解決鹽堿地問題的正確思路!”


    他轉向陳國棟,“陳部長,奉池縣作為鹽堿地改良的試點縣,立即成立專項工作組,就由……”


    方明目光在人群中搜尋,最後落在宋嘉身上,“就由宋嘉同誌擔任技術負責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嫁殘疾軍官被嬌寵,真千金悔斷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蕉百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蕉百媚並收藏嫁殘疾軍官被嬌寵,真千金悔斷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