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出診
嫁殘疾軍官被嬌寵,真千金悔斷腸 作者:千蕉百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嘉笑著問:“什麽事?你說。”
“我聽葉大夫說,您現在的針灸術也很不錯,我爸上個月因中風導致了偏癱,想請您幫忙去看看。”
段春柔頓了頓,又急忙補充道:“您放心,葉大夫出診收多少診金,我們給您多少,不會讓您白跑一趟。”
宋嘉笑著點點頭,“行,我進去跟葉大夫說一聲。”
這老頭,是怕她賺不到錢跑路,特地給她攬活幹呢。
葉大夫剛好給浩兒檢查完,孩子沒啥大事,人販子也怕藥死孩子,沒敢喂太多。
這幾天,多吃多拉,代謝完就好。
給孩子檢查完,宋嘉和葉大夫討論了一下段父的病情,當然主要是葉大夫指導宋嘉。
宋嘉收拾好藥箱,對段春柔說:“走吧,去你家看看。”
段春柔連忙點頭,交代譚光譽先帶孩子迴家,便領著宋嘉往外走。
“我爸原是食品廠的副廠長,上個月廠裏出了點事,他連著熬了幾個通宵處理,結果那天早上剛開完會,人就倒下了。醫生說他是過度勞累,加上血壓一直偏高,這才突發中風,導致了偏癱。”
段春柔一邊走一邊說:“我們在縣醫院也看過,但辦法用盡,毫無效果。我昨天來也就是想請葉大夫去看看的。”
“我爸年紀也不算大,才五十多歲,他人又要強了一輩子,要是餘生隻能躺著,吃喝拉撒都要讓伺候,我真怕他心裏那道坎兒過不去。”
段春柔轉頭看向宋嘉,“宋大夫,你說……我爸這病還有希望嗎?”
宋嘉並未直接迴答:“等看過病人之後,我才能有一個準確的判斷。”
段春柔點頭,沒再多說什麽,很快帶著宋嘉來到食品廠的家屬院。
穿過前排的筒子樓,來到後邊的小院。
段家在最邊上,院子稍大一些。
段春柔推開家門,“媽,我帶著大夫迴來了。”
“好,你先給人倒杯茶,我給你爸收拾一下就來。”屋裏傳來一個婦人的聲音。
段春柔把宋嘉請到堂屋坐下,給她倒了杯紅糖水,便進屋去幫忙了。
等了一會兒,段春柔走出來,有些不好意思,“宋大夫,麻煩您再等等,我爸他剛……等屋裏散散味,您再進去。”
“沒事,正常的。”宋嘉笑著點頭。
段母也跟著走出來,見到宋嘉有些驚訝,“這位就是宋大夫?”
剛剛聽女兒說,她還以為是個上了年紀的小老頭呢。
段春柔誇道:“對啊,宋大夫是葉大夫的徒弟,也很厲害的,上次浩兒吃肉卡了嗓子,就是宋大夫及時施救的。”
說完,還衝宋嘉眨了眨眼。
宋嘉自然明白她的意思,段春柔是不想把昨天浩兒差點被拐賣的事告訴她爸媽。
畢竟,老兩口已經自顧不暇了。
“年輕有為,真不錯。”
段母看著宋嘉,眼裏滿是欣賞,連忙從櫃子裏拿出糖果點心來給宋嘉吃。
宋嘉客氣道:“阿姨,不用客氣。”
然後問了段母一些病人的情況,便進屋給段父做檢查。
屋裏還殘留著一點酸腐的氣味,但收拾得很幹淨。
段父已經換上了整潔的衣服,正半靠在炕上。
見宋嘉進來,他勉強扯了扯嘴角,露出一個僵硬的笑容,可歪斜的嘴角讓他的表情顯得有些滑稽。
宋嘉走過去,輕聲道:“叔叔,我給您檢查檢查。”
她先是探了探脈,又檢查了段父的肢體反應,心裏大致有了數。
“怎麽樣?”段春柔急切地問。
宋嘉語氣溫和,“目前看情況雖棘手,好在發病時間不算久,當時治療也及時,還有康複的希望。”
段春柔大喜,激動地握住母親的手:“媽,您聽到了嗎?爸還有希望!”
“聽到了,聽到了!”段母也紅了眼眶。
段父聽到宋嘉的話,激動得想要說話,卻隻能發出含糊不清的聲音。
段母連忙湊過去安撫,“老頭子,你別急,宋大夫說了,你這病能治好。咱們慢慢來,別著急啊。”
段父眼中閃過一絲淚光,勉強點了點頭。
剛才段春柔和段母在外麵說的話,他都聽見了,那麽小的娃娃她都能治,治他一定也行!
宋嘉可不知道段父已經在心裏給她戴了高帽。
她取出銀針,仔細消毒後,開始為段父紮針。
沒有使用異能,就靠實打實的醫術給段父治病,這樣才能盡快提升自己的醫術。
腿上的針紮完,段父微微皺眉,喉嚨裏發出含糊的聲音,似乎有些不適。
“叔叔,這是正常反應,說明穴位有感覺。”宋嘉輕聲解釋。
身上的針紮完,又開始紮臉上。
一套針結束,宋嘉直起酸脹的腰,說:“接下來,我先每周來三次為伯父針灸,你們每天要輔助病人做些簡單的肢體康複訓練,比如抬腿、握拳,每次15分鍾,一天三次。”
看到段父臉上已經有了一點細微變化,段母熱淚盈眶。
段春柔連忙點頭,認真地記下:“好的,宋大夫,我們一定照做。”
宋嘉收拾好藥箱,準備離開。
段母連忙從櫃子裏拿出一個信封,塞到宋嘉手裏:“宋大夫,這是診金,您一定要收下。”
宋嘉沒有推辭,大方地接過信封,“叔叔的病情我會一直跟進,有什麽問題可以隨時來醫館找我。”
出了食品廠家屬院,宋嘉打開信封,裏麵竟然是一張大團結。
據她所知,即便是葉大夫出診,診金也沒這麽高啊。
可能人家是將後麵幾次的診金,一次性付清了吧。
隻是宋嘉沒想到,後麵兩次去,段母每次都給了診金。
收了三十,宋嘉實在不好意思再拿。
“阿姨,您給的診金已經夠多了。這病得連著治療一個月呢,再收,別人就該去革委會舉報我了。”
段母硬塞,“隻要能治好老頭子,給再多我們都願意!”
一個星期的治療下來,段父的臉上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雖然嘴角還有些歪斜,但說話已經很清晰了。
他揮了揮手,“收著!我看誰敢去舉報!”
宋嘉哭笑不得,“叔叔阿姨,這是醫館的規矩,你們就別為難我了。”
三十已經很多了,相當於職工一個月的工資。
行醫還是很賺錢的,她可以考慮去把行醫資格證考下來了。
否則一直無證上崗,就怕有些人眼紅舉報她。
段父段母見狀,隻能作罷。
心中對宋嘉不由得更加欽佩。
這姑娘不僅醫術高明,而且為人正直,不貪圖錢財,真是難得的好大夫。
“我聽葉大夫說,您現在的針灸術也很不錯,我爸上個月因中風導致了偏癱,想請您幫忙去看看。”
段春柔頓了頓,又急忙補充道:“您放心,葉大夫出診收多少診金,我們給您多少,不會讓您白跑一趟。”
宋嘉笑著點點頭,“行,我進去跟葉大夫說一聲。”
這老頭,是怕她賺不到錢跑路,特地給她攬活幹呢。
葉大夫剛好給浩兒檢查完,孩子沒啥大事,人販子也怕藥死孩子,沒敢喂太多。
這幾天,多吃多拉,代謝完就好。
給孩子檢查完,宋嘉和葉大夫討論了一下段父的病情,當然主要是葉大夫指導宋嘉。
宋嘉收拾好藥箱,對段春柔說:“走吧,去你家看看。”
段春柔連忙點頭,交代譚光譽先帶孩子迴家,便領著宋嘉往外走。
“我爸原是食品廠的副廠長,上個月廠裏出了點事,他連著熬了幾個通宵處理,結果那天早上剛開完會,人就倒下了。醫生說他是過度勞累,加上血壓一直偏高,這才突發中風,導致了偏癱。”
段春柔一邊走一邊說:“我們在縣醫院也看過,但辦法用盡,毫無效果。我昨天來也就是想請葉大夫去看看的。”
“我爸年紀也不算大,才五十多歲,他人又要強了一輩子,要是餘生隻能躺著,吃喝拉撒都要讓伺候,我真怕他心裏那道坎兒過不去。”
段春柔轉頭看向宋嘉,“宋大夫,你說……我爸這病還有希望嗎?”
宋嘉並未直接迴答:“等看過病人之後,我才能有一個準確的判斷。”
段春柔點頭,沒再多說什麽,很快帶著宋嘉來到食品廠的家屬院。
穿過前排的筒子樓,來到後邊的小院。
段家在最邊上,院子稍大一些。
段春柔推開家門,“媽,我帶著大夫迴來了。”
“好,你先給人倒杯茶,我給你爸收拾一下就來。”屋裏傳來一個婦人的聲音。
段春柔把宋嘉請到堂屋坐下,給她倒了杯紅糖水,便進屋去幫忙了。
等了一會兒,段春柔走出來,有些不好意思,“宋大夫,麻煩您再等等,我爸他剛……等屋裏散散味,您再進去。”
“沒事,正常的。”宋嘉笑著點頭。
段母也跟著走出來,見到宋嘉有些驚訝,“這位就是宋大夫?”
剛剛聽女兒說,她還以為是個上了年紀的小老頭呢。
段春柔誇道:“對啊,宋大夫是葉大夫的徒弟,也很厲害的,上次浩兒吃肉卡了嗓子,就是宋大夫及時施救的。”
說完,還衝宋嘉眨了眨眼。
宋嘉自然明白她的意思,段春柔是不想把昨天浩兒差點被拐賣的事告訴她爸媽。
畢竟,老兩口已經自顧不暇了。
“年輕有為,真不錯。”
段母看著宋嘉,眼裏滿是欣賞,連忙從櫃子裏拿出糖果點心來給宋嘉吃。
宋嘉客氣道:“阿姨,不用客氣。”
然後問了段母一些病人的情況,便進屋給段父做檢查。
屋裏還殘留著一點酸腐的氣味,但收拾得很幹淨。
段父已經換上了整潔的衣服,正半靠在炕上。
見宋嘉進來,他勉強扯了扯嘴角,露出一個僵硬的笑容,可歪斜的嘴角讓他的表情顯得有些滑稽。
宋嘉走過去,輕聲道:“叔叔,我給您檢查檢查。”
她先是探了探脈,又檢查了段父的肢體反應,心裏大致有了數。
“怎麽樣?”段春柔急切地問。
宋嘉語氣溫和,“目前看情況雖棘手,好在發病時間不算久,當時治療也及時,還有康複的希望。”
段春柔大喜,激動地握住母親的手:“媽,您聽到了嗎?爸還有希望!”
“聽到了,聽到了!”段母也紅了眼眶。
段父聽到宋嘉的話,激動得想要說話,卻隻能發出含糊不清的聲音。
段母連忙湊過去安撫,“老頭子,你別急,宋大夫說了,你這病能治好。咱們慢慢來,別著急啊。”
段父眼中閃過一絲淚光,勉強點了點頭。
剛才段春柔和段母在外麵說的話,他都聽見了,那麽小的娃娃她都能治,治他一定也行!
宋嘉可不知道段父已經在心裏給她戴了高帽。
她取出銀針,仔細消毒後,開始為段父紮針。
沒有使用異能,就靠實打實的醫術給段父治病,這樣才能盡快提升自己的醫術。
腿上的針紮完,段父微微皺眉,喉嚨裏發出含糊的聲音,似乎有些不適。
“叔叔,這是正常反應,說明穴位有感覺。”宋嘉輕聲解釋。
身上的針紮完,又開始紮臉上。
一套針結束,宋嘉直起酸脹的腰,說:“接下來,我先每周來三次為伯父針灸,你們每天要輔助病人做些簡單的肢體康複訓練,比如抬腿、握拳,每次15分鍾,一天三次。”
看到段父臉上已經有了一點細微變化,段母熱淚盈眶。
段春柔連忙點頭,認真地記下:“好的,宋大夫,我們一定照做。”
宋嘉收拾好藥箱,準備離開。
段母連忙從櫃子裏拿出一個信封,塞到宋嘉手裏:“宋大夫,這是診金,您一定要收下。”
宋嘉沒有推辭,大方地接過信封,“叔叔的病情我會一直跟進,有什麽問題可以隨時來醫館找我。”
出了食品廠家屬院,宋嘉打開信封,裏麵竟然是一張大團結。
據她所知,即便是葉大夫出診,診金也沒這麽高啊。
可能人家是將後麵幾次的診金,一次性付清了吧。
隻是宋嘉沒想到,後麵兩次去,段母每次都給了診金。
收了三十,宋嘉實在不好意思再拿。
“阿姨,您給的診金已經夠多了。這病得連著治療一個月呢,再收,別人就該去革委會舉報我了。”
段母硬塞,“隻要能治好老頭子,給再多我們都願意!”
一個星期的治療下來,段父的臉上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雖然嘴角還有些歪斜,但說話已經很清晰了。
他揮了揮手,“收著!我看誰敢去舉報!”
宋嘉哭笑不得,“叔叔阿姨,這是醫館的規矩,你們就別為難我了。”
三十已經很多了,相當於職工一個月的工資。
行醫還是很賺錢的,她可以考慮去把行醫資格證考下來了。
否則一直無證上崗,就怕有些人眼紅舉報她。
段父段母見狀,隻能作罷。
心中對宋嘉不由得更加欽佩。
這姑娘不僅醫術高明,而且為人正直,不貪圖錢財,真是難得的好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