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便開始在那莊嚴肅穆的法壇之上精心地擺放起諸多神隻的牌位來。這些神隻可不一般呐,有三清道祖,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與道德天尊;還有三茅真君,分別是大茅君茅盈、二茅君茅固及小茅君茅衷;更有威名赫赫的四大天師——張道陵、葛玄、許遜和薩守堅;當然也少不了威風凜凜的四大元帥——馬靈耀(華光天王)、趙公明(正一龍虎玄壇真君)、溫瓊(東嶽大帝部將)以及關羽(關聖帝君);最後還有那神通廣大的三壇海會大神哪吒呢!如此眾多的神隻牌位一字排開,頓時令整個法壇都顯得熠熠生輝起來。


    然而,僅僅設立這些神隻的牌位還遠遠不夠。為了以防萬一,在真正遇到強敵而難以抵擋之時能夠有所依仗,我還特意設立了五營兵馬的位置。說起這五營兵馬啊,或許許多人對其知之甚少。實際上,它們被細分為上五營、中五營和下五營三個部分,並且是以所供奉的神將作為區分依據的哦。比如說……


    下五營分別為:東營金精軍、青令旗、青麵,主帥為陳元帥;南營木魅軍、綠令旗、綠麵,主帥為胡元帥;西營水靈軍、藍令旗、藍麵,主帥為孫元帥;北營火妖軍、赤令旗、赤麵,主帥為王元帥;中營土怪軍、黃令旗、黃麵,主帥為鄭元帥。這五支軍隊各有所長,在整個軍事體係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東營金精軍擅長衝鋒陷陣,其士兵個個勇猛無比;南營木魅軍善於設伏和奇襲,常常能給敵人出其不意的打擊;西營水靈軍精通水戰,在江河湖泊等水域作戰時如魚得水;北營火妖軍則擁有強大的火力攻擊能力,所到之處火光衝天;而中營土怪軍則以防禦堅固著稱,能夠堅守陣地,抵禦敵人的猛烈進攻。這些下五營的軍隊與上五營和中五營相互配合,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且強大的軍事力量。


    這種類型的存在,大體上可歸類為地兵地將抑或陰兵陰將一類。它們乃是由五鬼兵頭所供奉的神將,亦被稱作“五營軍頭”。這些五營神將的頭部大約隻有兩個拇指般大小,其身軀並不存在,僅僅通過一根鐵棒來連接著頭部。這五個頭顱分別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和特征:其中一個是青臉,代表著東營將;另一個則是紅臉,象征著南營將;還有一個是黃臉,對應著中營將;再有一個是白臉,寓意著西營將;最後一個是黑臉,代表了北營將。


    而說到這道教中的人物,不得不提及那赫赫有名的四大天師。首先便是張道陵,字輔漢,原名張陵。他可是道教的創始人呐!由於他最初創立的五鬥米道又被稱為天師道,因此世人尊稱他為張天師。張道陵作為天師派的第一代天師,在道教之中地位尊崇,被譽為祖天師。


    再者,還有許遜此人,字敬之,乃晉朝時期極為著名的道士,更是道教淨明派的祖師爺。他與張道陵、葛玄以及薩守堅並稱為道教的四大天師。許遜生來便個性聰穎,曾師從大洞君吳猛學道。他因品德高尚且孝順廉潔而出名,得以被推舉為孝廉,並出任旌陽縣令一職。然而,他卻對功名利祿毫無興趣,毅然決然地放棄官職,向東歸去。此後,他在西山專心修道煉丹,還著書立說,成功創立了“太上靈寶淨明法”。


    葛玄,表字孝先,乃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高士道士。其於道教領域造詣頗深,被奉為靈寶派的開山祖師。傳聞之中,葛玄曾長期在江西的閣皂山上潛心修道。在此期間,他常常踐行辟穀之術,通過不食五穀來修煉身心;同時還服食各種靈草妙藥,以求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不僅如此,葛玄更是精擅符咒等諸般道法,所掌握的奇妙法術數不勝數。正因如此,後世的道教對葛玄尊崇有加,敬稱其為“葛仙公”,又因其在道教中的崇高地位,而獲封“太極左仙公”這一殊榮。到了北宋宋徽宗在位之時,葛玄進一步被冊封為“衝應真人”;待到南宋宋理宗當政之際,他再次榮膺“衝應孚佑真君”的封號。


    薩守堅,道號全陽子,亦有別稱為崇恩真君,此外還有薩真人、薩真君以及天樞領位真人等諸多稱號。這位傳奇人物乃是中國南宋時期道教神霄一脈當之無愧的代表性人物。薩守堅憑借著高深莫測的道術聲名遠揚,在南宋乃至元代都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他施展出神奇的咒棗之術扶危濟困,幫助貧困之人脫離苦難;運用威力驚人的雷法鏟除世間奸佞邪惡,維護正義與公道;更手持寶扇為平民百姓申冤報仇,伸張人間正氣。薩守堅的晚年時光則是在福建泉州度過的,彼時他依然以精湛絕倫的道術聞名於世,慕名前來追隨求教者多達數百人。


    在那神秘而古老的道教世界裏,有四位威震天下的元帥,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馬靈耀馬元帥和備受尊崇的趙公明元帥。


    先說這馬靈耀馬元帥,他可是道教中常常被提及的華光大帝啊!人們還親切地稱唿他為靈官馬元帥、三眼靈光、華光天王或者馬天君等等。這位馬元帥乃是道教護法四帥中的一員猛將,其威名遠揚,令人敬畏不已。


    再看那趙公明元帥,更是家喻戶曉,他還有個響亮的名號叫趙玄壇,又因座下有一隻威風凜凜的黑虎相伴,故而也被稱為黑虎玄壇。趙公明可了不得,他是道教所信奉的財神爺呢!傳說中,他擁有神奇的法力,可以役使雷電,驅除瘟疫,消除災禍,並且秉持著公正無私的原則來主持世間的公道。據說早在秦朝時期,趙公明就在終南山修道成仙,自此之後,道教將他尊奉為“正一玄壇元帥”。根據《辭海》的詳細記載,趙玄壇生得一副威猛模樣:麵色黝黑如炭,濃密的胡須根根豎起;頭上戴著一頂堅固無比的鐵冠,手中緊握著一根沉甸甸的鐵鞭,胯下則騎著一頭兇悍的黑虎,當真是氣勢如虹,無人敢與之爭鋒。


    關羽,這位大名鼎鼎的關元帥,又有諸多尊稱,如“蕩魔天尊”以及“伏魔大帝”等。在道教之中,他更是被尊奉為護法四帥之一,其地位舉足輕重。無論是在宮廷還是民間,關元帥的信仰都極為廣泛且深入人心,人們親切地稱他為“關聖帝君”。


    而與關元帥齊名的溫元帥,原名溫瓊。作為東嶽十太保中的首位太保,他不僅身負重任,而且影響力巨大,可以說是最為忙碌之人。他身兼多職,既是道教護法將神,亦是著名的“馬趙溫關”道教四大元帥之一;此外,他還是真武大帝麾下三十六天將中的一員。如此眾多的職務集於一身,使得溫元帥整日奔波勞累,但也正因如此,他所產生的影響堪稱無人能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養詭玄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珠圓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珠圓玉並收藏養詭玄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