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隻是問問
穿入洞房,農家醜女要翻身 作者:雨沐輕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連呂氏那裏都沒來得及去,直接敲響了顧家的院門。
“你們兩位是......有何貴幹?”
顧川打開院門,見門外站著兩個風塵仆仆,十分臉生的莊稼漢子,不由得輕輕皺起眉頭。
這年頭,許多村民的日子都不好過,難不成連外鄉人都聽說了顧家的富有,想著能過來打個秋風?
“我們想找......鐵頭家的,聽說她在這裏幹活,不知道眼下在不在啊?”
呂定安猶豫了片刻,總算是想起呂氏的弟妹,似乎正好在顧家做工。
他們兄弟二人貿貿然跑過來,開口就問顧家的小姑娘,怕是並不合適。
“哦......你們是來找王春兒的呀?二位先請進院子裏坐吧,我派人去叫她過來。”
一聽是來找鐵頭娘子的,顧川不由得暗自鬆了一口氣。
現如今村子裏出了這麽大的事情,聽說餘村長和汪府的那位管事嬤嬤,一起去了府城。
村子裏看似平靜,其實大家都人心惶惶的,對餘村長能要迴補償銀子的事,心裏一點兒底也沒有。
眼下突然來了兩個陌生的漢子,雖說看上去一副老實巴交的莊戶人家模樣,可這世上的事又哪裏能說得清楚呢?
顧家的好些人,都在村東頭大貴家的舊宅,忙活著琴嬤嬤的喪事。
留在家裏的人本就不多,關鍵時刻能頂事的就更少了,可不能在這個關鍵時刻,再出什麽岔子。
兄弟倆束手束腳的邁進院子,眼睛根本不敢隨意亂瞟。
看著腳下光滑的青石板路,還有豎立在院子裏的一排排石燈籠,兩人隻覺得周圍的空氣都似乎變得凝重起來。
他們早就聽說顧娘子家的日子過得十分富裕,村子裏好些人家在這裏幹活做工,補貼些家用。
之前他們隻想著,大家多少有些誇大其詞。
如今真正進到這個院子裏才發覺,過去都是他們兩個想得太簡單了。
兩人局促不安地挪到涼棚底下站著,根本不敢貿然坐下,雙手拘謹地垂在兩旁。
兄弟倆偶爾交換一個略帶惶恐的眼神,身體緊繃著絲毫不敢鬆懈,如立針氈般地靜靜等待著。
“大舅!二舅!?”
“你們怎麽突然過來了?”
一個熟悉的聲音突然響起。
隻見不遠處,一個身穿顧家統一下人服飾的身影,朝著他們飛奔而來。
呂定安聽著來人對他的稱唿,幾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是......良忠?”
呂定安上前幾步,一把握住良忠的肩膀,目光熱切地看著這個變化極大的外甥。
“你這是......太好了!”
“你現如今也到顧家來當差啦?”
看著臉色明顯好了許多,衣著幹淨整齊的大外甥,呂定安的臉上不由得泛起一抹欣慰的笑容。
良忠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頭,他剛才遠遠地看過來。
見棚子下站著的兩人,像是自家的兩位舅舅,便情緒激動的衝了過來。
可真等他站在舅舅們的麵前,卻又有些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大舅!二舅!你們兩位怎麽會在這裏?是家裏出什麽事了嗎?”
“你們去看過我娘了沒有?她現在好不好?”
良忠的一連串問話,聽得呂定安有些雲裏霧裏。
這孩子的一連串問題,簡直把他們搞得有些懵。
他娘親的情況如何,現在好不好,他這個做兒子的,不是應該比他們兩個更清楚嗎?
怎麽現在居然還會這麽問?
他們不知道的是,賣身為奴在顧家幹活的良忠,根本不能像王春兒和良才那樣,可以來去自由,隨意地迴到自己家去。
他隻能托良才每天迴去的時候,幫忙帶些東西給家裏人。
至於他娘親的情況究竟怎樣,他也隻能從良才或嬸子王春兒的嘴裏聽說一些。
雖然知道他娘親的傷勢,已經在逐漸的慢慢好轉,可說到底他都沒有親眼看見。
現在還不到他每個月休沐的時候,對家裏人的擔心,每一天都折磨著他。
“你這孩子!你娘親的情況如何,等你晚上下了工迴家看看,不就知道了嗎?”
呂定全拍了拍大外甥的肩膀,咧著嘴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還是他們餘家村的村民們,日子過的好啊!
實在是走投無路,沒辦法了,還能求到顧家來當差混口飯吃。
不像他們幾個,為了掙得一斤粗糧,大老遠的從定水村跑過來打探消息。
良忠低著頭,呐呐的半天沒有吱聲。
“對了!既然你如今在顧家做工,可曾看見他們家那個小小姐,就是小名叫作四丫的迴來?”
良忠莫名其妙的搖了搖頭,猛然想起兩位舅舅住的定水村,正好就是小小姐親娘的娘家。
“沒有聽說啊!小小姐不是迴她在定水村的外祖家去了嗎?”
“兩位舅舅怎麽這麽問?是不是小小姐出什麽事了?”
兩位舅舅的突然到訪,以及他們問起小小姐的下落,不由得使他的心裏,升起一抹不好的預感。
“大小姐和小少爺正好在家呢!兩位舅舅要不要找他們說說?”
良忠下意識的感覺,小小姐或許是出事了。
不然遠在定水村的舅舅們,也不會突然找過來。
“不用!不用!我們就是隨口問問。”
“四丫不在這邊就算了,我們隻是迴去遞個話就行。”
定家不過是給了他們一斤粗糧的報酬,隻為探聽一下四丫有沒有迴餘家村的消息,其他的什麽也沒有交代。
他們兩個犯不著去見那位傳說中的顧娘子。
見到人家該說什麽呢?隻這麽略微想一想,呂氏兄弟二人的心裏便直打怵。
“舅舅們過來,隻是問問這個?”
良忠疑惑地撓了撓頭,目光中透著些許懷疑。
“當然,我們馬上還要過去看看你娘,她養了你這個好兒子,也算是她的福氣。”
隻要姻嬸母不開口說,讓他們把呂氏帶迴娘家去的話,其他的怎麽都行啊!
呂家兄弟確認過四丫並不在顧家,便好像身後有人攆著他們似的,拔腿出了顧家的院子。
“你們兩位是......有何貴幹?”
顧川打開院門,見門外站著兩個風塵仆仆,十分臉生的莊稼漢子,不由得輕輕皺起眉頭。
這年頭,許多村民的日子都不好過,難不成連外鄉人都聽說了顧家的富有,想著能過來打個秋風?
“我們想找......鐵頭家的,聽說她在這裏幹活,不知道眼下在不在啊?”
呂定安猶豫了片刻,總算是想起呂氏的弟妹,似乎正好在顧家做工。
他們兄弟二人貿貿然跑過來,開口就問顧家的小姑娘,怕是並不合適。
“哦......你們是來找王春兒的呀?二位先請進院子裏坐吧,我派人去叫她過來。”
一聽是來找鐵頭娘子的,顧川不由得暗自鬆了一口氣。
現如今村子裏出了這麽大的事情,聽說餘村長和汪府的那位管事嬤嬤,一起去了府城。
村子裏看似平靜,其實大家都人心惶惶的,對餘村長能要迴補償銀子的事,心裏一點兒底也沒有。
眼下突然來了兩個陌生的漢子,雖說看上去一副老實巴交的莊戶人家模樣,可這世上的事又哪裏能說得清楚呢?
顧家的好些人,都在村東頭大貴家的舊宅,忙活著琴嬤嬤的喪事。
留在家裏的人本就不多,關鍵時刻能頂事的就更少了,可不能在這個關鍵時刻,再出什麽岔子。
兄弟倆束手束腳的邁進院子,眼睛根本不敢隨意亂瞟。
看著腳下光滑的青石板路,還有豎立在院子裏的一排排石燈籠,兩人隻覺得周圍的空氣都似乎變得凝重起來。
他們早就聽說顧娘子家的日子過得十分富裕,村子裏好些人家在這裏幹活做工,補貼些家用。
之前他們隻想著,大家多少有些誇大其詞。
如今真正進到這個院子裏才發覺,過去都是他們兩個想得太簡單了。
兩人局促不安地挪到涼棚底下站著,根本不敢貿然坐下,雙手拘謹地垂在兩旁。
兄弟倆偶爾交換一個略帶惶恐的眼神,身體緊繃著絲毫不敢鬆懈,如立針氈般地靜靜等待著。
“大舅!二舅!?”
“你們怎麽突然過來了?”
一個熟悉的聲音突然響起。
隻見不遠處,一個身穿顧家統一下人服飾的身影,朝著他們飛奔而來。
呂定安聽著來人對他的稱唿,幾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是......良忠?”
呂定安上前幾步,一把握住良忠的肩膀,目光熱切地看著這個變化極大的外甥。
“你這是......太好了!”
“你現如今也到顧家來當差啦?”
看著臉色明顯好了許多,衣著幹淨整齊的大外甥,呂定安的臉上不由得泛起一抹欣慰的笑容。
良忠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頭,他剛才遠遠地看過來。
見棚子下站著的兩人,像是自家的兩位舅舅,便情緒激動的衝了過來。
可真等他站在舅舅們的麵前,卻又有些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大舅!二舅!你們兩位怎麽會在這裏?是家裏出什麽事了嗎?”
“你們去看過我娘了沒有?她現在好不好?”
良忠的一連串問話,聽得呂定安有些雲裏霧裏。
這孩子的一連串問題,簡直把他們搞得有些懵。
他娘親的情況如何,現在好不好,他這個做兒子的,不是應該比他們兩個更清楚嗎?
怎麽現在居然還會這麽問?
他們不知道的是,賣身為奴在顧家幹活的良忠,根本不能像王春兒和良才那樣,可以來去自由,隨意地迴到自己家去。
他隻能托良才每天迴去的時候,幫忙帶些東西給家裏人。
至於他娘親的情況究竟怎樣,他也隻能從良才或嬸子王春兒的嘴裏聽說一些。
雖然知道他娘親的傷勢,已經在逐漸的慢慢好轉,可說到底他都沒有親眼看見。
現在還不到他每個月休沐的時候,對家裏人的擔心,每一天都折磨著他。
“你這孩子!你娘親的情況如何,等你晚上下了工迴家看看,不就知道了嗎?”
呂定全拍了拍大外甥的肩膀,咧著嘴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還是他們餘家村的村民們,日子過的好啊!
實在是走投無路,沒辦法了,還能求到顧家來當差混口飯吃。
不像他們幾個,為了掙得一斤粗糧,大老遠的從定水村跑過來打探消息。
良忠低著頭,呐呐的半天沒有吱聲。
“對了!既然你如今在顧家做工,可曾看見他們家那個小小姐,就是小名叫作四丫的迴來?”
良忠莫名其妙的搖了搖頭,猛然想起兩位舅舅住的定水村,正好就是小小姐親娘的娘家。
“沒有聽說啊!小小姐不是迴她在定水村的外祖家去了嗎?”
“兩位舅舅怎麽這麽問?是不是小小姐出什麽事了?”
兩位舅舅的突然到訪,以及他們問起小小姐的下落,不由得使他的心裏,升起一抹不好的預感。
“大小姐和小少爺正好在家呢!兩位舅舅要不要找他們說說?”
良忠下意識的感覺,小小姐或許是出事了。
不然遠在定水村的舅舅們,也不會突然找過來。
“不用!不用!我們就是隨口問問。”
“四丫不在這邊就算了,我們隻是迴去遞個話就行。”
定家不過是給了他們一斤粗糧的報酬,隻為探聽一下四丫有沒有迴餘家村的消息,其他的什麽也沒有交代。
他們兩個犯不著去見那位傳說中的顧娘子。
見到人家該說什麽呢?隻這麽略微想一想,呂氏兄弟二人的心裏便直打怵。
“舅舅們過來,隻是問問這個?”
良忠疑惑地撓了撓頭,目光中透著些許懷疑。
“當然,我們馬上還要過去看看你娘,她養了你這個好兒子,也算是她的福氣。”
隻要姻嬸母不開口說,讓他們把呂氏帶迴娘家去的話,其他的怎麽都行啊!
呂家兄弟確認過四丫並不在顧家,便好像身後有人攆著他們似的,拔腿出了顧家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