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綿的雨幕像一張灰色巨網,將整個廠區籠罩了整整一晝夜。
女兒河像是被喚醒了沉睡的獸性,渾濁的浪頭裹挾著枯枝敗葉翻湧,原本溫順的河麵如今波濤洶湧。
向陽街橋下的河水幾次試圖衝破河道的束縛,渾濁的洪流漫過堤岸,在街道上蜿蜒成暗黃色的支流。
李風順特意跑到河邊查看,渾濁的水麵早已淹沒了河底那塊標誌性的石嘴岩,他第二天便匆匆跑去團結街,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周山。
雨在星期四依舊下個不停。
午前,檢查組與廠領導召開會議,高度肯定了徐誌海的工作成果。
午飯後,工廠派車將檢查組送迴城裏,他們即將奔赴下一個單位進行檢查。
午後,天空雖然依舊陰沉,但雨勢稍歇。
周山按捺不住好奇心,跑到團結街的溝邊觀察水情。
溝裏的河水洶湧澎湃,幾個小岔流也都滿溢,渾濁的水流相互衝擊,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
周山想起老師曾說 “大河有水小河滿”,此刻望著眼前的景象,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夜幕降臨,正當周山伏案寫暑假作業時,暴雨再次傾盆而下。
他興致勃勃地向家人講述下午看水的見聞,周偉皺著眉頭接過話茬:“這麽大的雨,山坡上的地怕是要遭災了。”
父親周貴璽神色凝重地放下手中的茶杯:“地沒了還能再種,人要是沒了可就什麽都沒了。記住,河水湍急的時候,誰都不許冒險過河!”
與周家不同,馬保華卻為自家的莊稼地愁眉不展。
他家房前屋後的莊稼因地勢較高,倒也長得茂盛,偶有積水,老伴也能及時處理。
但磚瓦廠附近的自留地卻成了他的心病,積水在地裏越積越深,再不排掉,莊稼就要被淹死了。
晚飯後,他無奈地帶著二兒子馬明世,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進溝裏排水。
而在地勢低窪的水源地,情況更加危急。
通往村裏的道路已被洪水衝得支離破碎,魏秋元和裴鳳霞被困家中。
原本幹涸的小河如今變成了咆哮的洪流,渾濁的河水漫過堤岸,將整個村子都浸泡在一片汪洋之中。
裴鳳霞的胸口不時傳來陣陣劇痛,不知是因為擔憂還是舊疾複發。
魏秋元心急如焚,再三追問下才得知嶽母家有治療心髒病的心痛定片。
看著妻子蒼白的臉色,魏秋元二話不說披上雨衣,衝進了滂沱大雨中。
平日裏幹涸的小溝如今已變成洶湧的河道,他找了根木棍試探水深,確認安全後,毅然脫下雨衣掛在樹枝上,咬著牙踏入沒過腰際的冰冷河水中。
等他好不容易到達丈母娘家時,渾身早已濕透。
丈母娘心疼女婿,不僅給了藥,還特意用油紙包了些自家種的菜。
返程時,魏秋元高舉著油紙包,在湍急的水流中艱難跋涉,終於平安迴到家中。
裴鳳霞看著渾身濕透的丈夫,眼眶瞬間紅了。
她急忙下炕拿來幹毛巾,魏秋元將油紙包放在鍋蓋上,接過毛巾簡單擦拭了幾下。
裴鳳霞打開油紙包放好菜,又拿著藥迴到裏屋,從炕櫃裏翻出丈夫的幹淨衣物:“快把濕衣服換了。”
魏秋元一邊換衣服,一邊催促妻子趕緊吃藥。
裴鳳霞倒了碗熱水,緩緩將藥片送入口中,過了一會兒,蒼白的臉色終於恢複了些許血色。
雨斷斷續續地下了好幾天,到了星期日傍晚,雨勢突然變得更加猛烈。
馬保華顧不上休息,又帶著二兒子去磚瓦廠的莊稼地清理水溝。
而在幹部樓裏,李文化聽著窗外越來越急促的雨聲,不禁想起建廠初期那場可怕的泥石流。
他走到樓下,站在樓梯口望著傾盆大雨,眉頭緊鎖。
袁國嶺也因不安走下樓來,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擔憂。
“當年那場泥石流,就是這樣的暴雨。” 李文化聲音低沉地說。
袁國嶺點點頭,神色凝重:“得趕緊找徐廠長商量,萬一真出了事,後果不堪設想。”
兩人快步上樓找到徐誌海和宋東方,將心中的擔憂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徐誌海聽完,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 建廠初期那場泥石流帶來的慘痛教訓,至今仍曆曆在目。
他立刻召集所有廠領導開會,經過緊急磋商,最終做出決定:
一是要求各車間科室領導帶頭汛期值班;
二是從現在起,每天由廠領導劃片檢查指導防汛工作。
徐誌海主動請纓負責廠區的防汛工作,並安排蔡淑誌與楊小東配合;
宋東方和江誌華就近在勝利街巡查;
劉玉與紀廣才負責後勤等廠外單位;
劉忠臣和劉長明前往團結街;
袁國嶺與安合英則負責向陽街。
會上,李文化主動要求參與防汛工作,卻被徐誌海婉拒:“李師傅,您年紀大了,還是留在家裏坐鎮吧。有情況我們隨時向您匯報。”
會後,宋東方和江誌華迅速行動起來。
宋東方負責聯係劉長明和楊小東安排車輛,江誌華則挨個給車間科室領導打電話布置任務。
很快,江誌華帶來好消息:多數車間及科室領導已經堅守在工作崗位,尤其是蔡淑誌帶領的生產科,全員到崗。
不多時,三輛小車和五輛解放貨車整齊地停在幹部樓下。
徐誌海和楊小東率先乘車出發;
宋東方擔心路上積水嚴重,選擇乘坐解放車與江誌華緊隨其後;
劉玉和紀廣才也乘坐解放車出發;
劉忠臣和劉長明乘坐小車前往團結街。
然而,當袁國嶺準備喊安合英出發時,卻聽到對方一臉痛苦地說:“可能肚子進涼風了,突然痛得厲害,我實在去不了,得請個假。”
袁國嶺氣得臉色鐵青,迴到樓梯口時還在不停地抱怨:“關鍵時刻掉鏈子,這算什麽事!”
一直站在旁邊的李文化二話不說,主動請纓:“我跟你去!”
就這樣,袁國嶺和李文化乘坐解放車駛向向陽街。
當他們到達向陽街家屬區時,雨勢愈發猛烈,路上的積水已經沒過車輪。
司機將車停在五、六樓中間,麵露難色:“領導,水太深了,車開不進去了。”
袁國嶺指著兩樓間的上坡路果斷下令:“拐上去!”
車子艱難地開到平房區,在坡道上停了下來。
司機打開大燈,無奈地說:“前麵的路太窄,解放車根本進不去。”
袁國嶺知道情況緊急,顧不上多想,與李文化冒雨下車,沿著平房前狹窄泥濘的小路向溝裏走去。
暴雨如注,豆大的雨點砸在身上生疼,手電筒的光束在雨幕中顯得微弱無力。
地上的石子隨著水流橫衝直撞,不時砸在他們的腿上。
越往裏走,兩人的心就提得越高。
袁國嶺湊到李文化耳邊大聲喊道:“情況不妙!必須讓最裏麵的住戶今晚就搬出來!那些山一旦滑坡,後果不堪設想!”
李文化大聲迴應:“我明白!”
袁國嶺又大聲喊道:“我去通知 1 號樓的住戶,你負責 1、2 號平房!快!”
兩人迅速分開,消失在茫茫雨幕中。
此刻的三線廠區,正麵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而所有人都不知道,這場暴雨還會帶來怎樣的危機……
與此同時,周山正躺在炕上,借著昏暗的燈光,入神地看著從吳權家借來的書:
“一個長著亂蓬蓬的紅頭發的男孩,年紀比保爾稍大一點,在兩個大茶爐跟前忙碌著。洗家什的大木盆裏盛著開水。滿屋子霧氣騰騰的。保爾剛進來,連女工們的臉都看不清。他站在那裏,不知該幹什麽,甚至不知道站在哪裏好……”
周偉好奇地爬過來,看了看書頁說:“看懂了嗎?看不懂就別浪費時間了,咱倆下軍棋吧!”
周山戀戀不舍地合上書,在書頁的左角輕輕折了個小邊,小心地放進書包,然後和哥哥擺開了軍棋。
周山跟著吳權學了好一陣子軍棋,而周偉則是在運輸隊看別人玩時現學的。
前幾天去城裏辦事,周偉特意在縣供銷社買了副軍棋。
其實,他今天拿出軍棋,就是想向弟弟請教。
沒想到第一局周山就輸了,不服氣的他緊接著又下了第二局,結果還是敗下陣來。
周偉得意地說:“你也就嘴上厲害,真動手就不行了!”
周山的臉漲得通紅,他一把推開眼前的棋子,爬到窗台邊,看著窗外肆虐的暴雨。
此刻的他還不知道,在這場暴雨中,廠區正經曆著怎樣的驚心動魄……
女兒河像是被喚醒了沉睡的獸性,渾濁的浪頭裹挾著枯枝敗葉翻湧,原本溫順的河麵如今波濤洶湧。
向陽街橋下的河水幾次試圖衝破河道的束縛,渾濁的洪流漫過堤岸,在街道上蜿蜒成暗黃色的支流。
李風順特意跑到河邊查看,渾濁的水麵早已淹沒了河底那塊標誌性的石嘴岩,他第二天便匆匆跑去團結街,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周山。
雨在星期四依舊下個不停。
午前,檢查組與廠領導召開會議,高度肯定了徐誌海的工作成果。
午飯後,工廠派車將檢查組送迴城裏,他們即將奔赴下一個單位進行檢查。
午後,天空雖然依舊陰沉,但雨勢稍歇。
周山按捺不住好奇心,跑到團結街的溝邊觀察水情。
溝裏的河水洶湧澎湃,幾個小岔流也都滿溢,渾濁的水流相互衝擊,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
周山想起老師曾說 “大河有水小河滿”,此刻望著眼前的景象,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夜幕降臨,正當周山伏案寫暑假作業時,暴雨再次傾盆而下。
他興致勃勃地向家人講述下午看水的見聞,周偉皺著眉頭接過話茬:“這麽大的雨,山坡上的地怕是要遭災了。”
父親周貴璽神色凝重地放下手中的茶杯:“地沒了還能再種,人要是沒了可就什麽都沒了。記住,河水湍急的時候,誰都不許冒險過河!”
與周家不同,馬保華卻為自家的莊稼地愁眉不展。
他家房前屋後的莊稼因地勢較高,倒也長得茂盛,偶有積水,老伴也能及時處理。
但磚瓦廠附近的自留地卻成了他的心病,積水在地裏越積越深,再不排掉,莊稼就要被淹死了。
晚飯後,他無奈地帶著二兒子馬明世,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進溝裏排水。
而在地勢低窪的水源地,情況更加危急。
通往村裏的道路已被洪水衝得支離破碎,魏秋元和裴鳳霞被困家中。
原本幹涸的小河如今變成了咆哮的洪流,渾濁的河水漫過堤岸,將整個村子都浸泡在一片汪洋之中。
裴鳳霞的胸口不時傳來陣陣劇痛,不知是因為擔憂還是舊疾複發。
魏秋元心急如焚,再三追問下才得知嶽母家有治療心髒病的心痛定片。
看著妻子蒼白的臉色,魏秋元二話不說披上雨衣,衝進了滂沱大雨中。
平日裏幹涸的小溝如今已變成洶湧的河道,他找了根木棍試探水深,確認安全後,毅然脫下雨衣掛在樹枝上,咬著牙踏入沒過腰際的冰冷河水中。
等他好不容易到達丈母娘家時,渾身早已濕透。
丈母娘心疼女婿,不僅給了藥,還特意用油紙包了些自家種的菜。
返程時,魏秋元高舉著油紙包,在湍急的水流中艱難跋涉,終於平安迴到家中。
裴鳳霞看著渾身濕透的丈夫,眼眶瞬間紅了。
她急忙下炕拿來幹毛巾,魏秋元將油紙包放在鍋蓋上,接過毛巾簡單擦拭了幾下。
裴鳳霞打開油紙包放好菜,又拿著藥迴到裏屋,從炕櫃裏翻出丈夫的幹淨衣物:“快把濕衣服換了。”
魏秋元一邊換衣服,一邊催促妻子趕緊吃藥。
裴鳳霞倒了碗熱水,緩緩將藥片送入口中,過了一會兒,蒼白的臉色終於恢複了些許血色。
雨斷斷續續地下了好幾天,到了星期日傍晚,雨勢突然變得更加猛烈。
馬保華顧不上休息,又帶著二兒子去磚瓦廠的莊稼地清理水溝。
而在幹部樓裏,李文化聽著窗外越來越急促的雨聲,不禁想起建廠初期那場可怕的泥石流。
他走到樓下,站在樓梯口望著傾盆大雨,眉頭緊鎖。
袁國嶺也因不安走下樓來,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擔憂。
“當年那場泥石流,就是這樣的暴雨。” 李文化聲音低沉地說。
袁國嶺點點頭,神色凝重:“得趕緊找徐廠長商量,萬一真出了事,後果不堪設想。”
兩人快步上樓找到徐誌海和宋東方,將心中的擔憂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徐誌海聽完,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 建廠初期那場泥石流帶來的慘痛教訓,至今仍曆曆在目。
他立刻召集所有廠領導開會,經過緊急磋商,最終做出決定:
一是要求各車間科室領導帶頭汛期值班;
二是從現在起,每天由廠領導劃片檢查指導防汛工作。
徐誌海主動請纓負責廠區的防汛工作,並安排蔡淑誌與楊小東配合;
宋東方和江誌華就近在勝利街巡查;
劉玉與紀廣才負責後勤等廠外單位;
劉忠臣和劉長明前往團結街;
袁國嶺與安合英則負責向陽街。
會上,李文化主動要求參與防汛工作,卻被徐誌海婉拒:“李師傅,您年紀大了,還是留在家裏坐鎮吧。有情況我們隨時向您匯報。”
會後,宋東方和江誌華迅速行動起來。
宋東方負責聯係劉長明和楊小東安排車輛,江誌華則挨個給車間科室領導打電話布置任務。
很快,江誌華帶來好消息:多數車間及科室領導已經堅守在工作崗位,尤其是蔡淑誌帶領的生產科,全員到崗。
不多時,三輛小車和五輛解放貨車整齊地停在幹部樓下。
徐誌海和楊小東率先乘車出發;
宋東方擔心路上積水嚴重,選擇乘坐解放車與江誌華緊隨其後;
劉玉和紀廣才也乘坐解放車出發;
劉忠臣和劉長明乘坐小車前往團結街。
然而,當袁國嶺準備喊安合英出發時,卻聽到對方一臉痛苦地說:“可能肚子進涼風了,突然痛得厲害,我實在去不了,得請個假。”
袁國嶺氣得臉色鐵青,迴到樓梯口時還在不停地抱怨:“關鍵時刻掉鏈子,這算什麽事!”
一直站在旁邊的李文化二話不說,主動請纓:“我跟你去!”
就這樣,袁國嶺和李文化乘坐解放車駛向向陽街。
當他們到達向陽街家屬區時,雨勢愈發猛烈,路上的積水已經沒過車輪。
司機將車停在五、六樓中間,麵露難色:“領導,水太深了,車開不進去了。”
袁國嶺指著兩樓間的上坡路果斷下令:“拐上去!”
車子艱難地開到平房區,在坡道上停了下來。
司機打開大燈,無奈地說:“前麵的路太窄,解放車根本進不去。”
袁國嶺知道情況緊急,顧不上多想,與李文化冒雨下車,沿著平房前狹窄泥濘的小路向溝裏走去。
暴雨如注,豆大的雨點砸在身上生疼,手電筒的光束在雨幕中顯得微弱無力。
地上的石子隨著水流橫衝直撞,不時砸在他們的腿上。
越往裏走,兩人的心就提得越高。
袁國嶺湊到李文化耳邊大聲喊道:“情況不妙!必須讓最裏麵的住戶今晚就搬出來!那些山一旦滑坡,後果不堪設想!”
李文化大聲迴應:“我明白!”
袁國嶺又大聲喊道:“我去通知 1 號樓的住戶,你負責 1、2 號平房!快!”
兩人迅速分開,消失在茫茫雨幕中。
此刻的三線廠區,正麵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而所有人都不知道,這場暴雨還會帶來怎樣的危機……
與此同時,周山正躺在炕上,借著昏暗的燈光,入神地看著從吳權家借來的書:
“一個長著亂蓬蓬的紅頭發的男孩,年紀比保爾稍大一點,在兩個大茶爐跟前忙碌著。洗家什的大木盆裏盛著開水。滿屋子霧氣騰騰的。保爾剛進來,連女工們的臉都看不清。他站在那裏,不知該幹什麽,甚至不知道站在哪裏好……”
周偉好奇地爬過來,看了看書頁說:“看懂了嗎?看不懂就別浪費時間了,咱倆下軍棋吧!”
周山戀戀不舍地合上書,在書頁的左角輕輕折了個小邊,小心地放進書包,然後和哥哥擺開了軍棋。
周山跟著吳權學了好一陣子軍棋,而周偉則是在運輸隊看別人玩時現學的。
前幾天去城裏辦事,周偉特意在縣供銷社買了副軍棋。
其實,他今天拿出軍棋,就是想向弟弟請教。
沒想到第一局周山就輸了,不服氣的他緊接著又下了第二局,結果還是敗下陣來。
周偉得意地說:“你也就嘴上厲害,真動手就不行了!”
周山的臉漲得通紅,他一把推開眼前的棋子,爬到窗台邊,看著窗外肆虐的暴雨。
此刻的他還不知道,在這場暴雨中,廠區正經曆著怎樣的驚心動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