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李溝,柴秀花是個閑不住的人。


    她不辭辛勞,每日起早貪黑地忙碌,可即便如此,家中的經濟狀況仍不見起色。


    為此,她時常念叨,要是能有機會到廠裏當個臨時工就好了。


    丈夫白慶奇卻不以為然,勸說道:“沒必要這麽折騰,咱家在村裏條件還算不錯,我每月都有收入,夠用了。”


    但柴秀花心意已決,她掰著手指向丈夫算著賬:


    父母年紀大了,身體難免有個小毛病,看病吃藥都得花錢;


    孩子還小,吃喝拉撒、添置衣物哪樣不需要錢;


    再說了,還有哥哥、弟弟、妹妹一大家子人,光靠你那點工資,根本不夠用。


    白慶奇拗不過妻子,可又實在想不通她為何如此執著。


    一次,他在給鑄造車間修爐時,忍不住向王紹一打聽:“王師傅,你們單位還招臨時工不?”


    王紹一一邊忙著手裏的活,一邊頭也不抬地迴道:“正要找推沙子、劈鐵錠的臨時工呢。”


    白慶奇眼睛一亮,趕忙說:“我媳婦想幹臨時工,您看行不?”


    王紹一聽罷,停下手中動作,抬頭打量了白慶奇一眼,直言道:“她幹不了,這活太累,大老爺們幹著都費勁,你可別讓她遭這罪了。”


    白慶奇修完爐,和大夥一起進浴室洗澡。


    洗完澡出來,他仍不死心,又找到王紹一,問道:“那浴池那邊用不用臨時工啊?”


    王紹一搖搖頭,告訴他:“這一塊不歸我管。”


    王紹一隨後打電話問了後勤,得知那邊有人負責,不需要臨時工。


    事後,王紹一覺得拒絕了白慶奇,心裏有些過意不去,便找領導批了些海鮮。


    迴到家,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海鮮時,王紹一說起這事,小姨子在一旁聽了,也來了興致,說自己也不想在地裏幹活了,要是有臨時工的活,也想著她點。


    春節過後,盛國琳請白慶奇去修爐,並給他一個打掃衛生的臨時工名額。


    白慶奇迴家一說,妻子二話沒說,把這名額讓給了妹妹。


    小姨子滿心歡喜,趕忙去找生產隊長。


    隊長起初不太樂意,小姨子送了點禮,隊長這才鬆口,小姨子順利到廠裏當了臨時工。


    又過了兩天,佟三槍主動找到白慶奇,又給了他一個臨時工名額。


    佟三槍之所以主動幫忙,是因為之前有過承諾。


    去年深秋,鍍鋅車間休息室搭炕、盤炕,找的就是白慶奇。


    白慶奇利用休息時間幫忙,當時就問過佟三槍單位要不要臨時工。


    佟三槍爽快地答應,等有機會一定想著他。


    前幾天,申請終於得到批複。


    柴秀花辦好手續,來到鍍鋅車間當了臨時工。


    鍍鋅槽口加熱,熱氣直往上冒,車間裏的工人幹一會兒就得跑到外麵透透氣,八小時的工作時間,能實實在在幹上一小時的都不多。


    可柴秀花卻不一樣,她總是堅守在現場,就連吃飯時,眼睛都盯著槽子,那股子實在勁,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


    又有一批大學生踏上求學之路,先前的三名大學生過完年迴到學校,參加完社會實踐,三月初也迴來了,一年半的學業順利完成。


    陳國興、李雲順被安排到技術科,佟雪則在辦公室待命。


    這幾天,宋東方多次到老學校檢查工作。


    鄭維岩瞅著張東強,沒少在背後說些不冷不熱的話。


    周日,廠領導召開學習會,宋東方提出兩個建議:


    “軋鋼項目能成功,說明鄭維岩確實有能力。老學校那邊縫紉、印刷項目又要上馬,張東強一個人忙不過來。我提議,讓鄭維岩擔任後勤副科長,幫張東強把農場、軋鋼以及其他副業管理起來。


    還有,通過工會開展的競賽活動,我們發現青年人的幹勁和能力不容小覷。要充分發揮青年的作用,就得從政工部門把團的工作分離出來,成立團委。團委工作受黨委領導,業務上由老安負責。


    我覺得,團委書記可以讓佟雪擔任。她的能力和水平大家有目共睹,是難得的人才,又是學政治的大學生,政治水平高。她擔任這個職務,我相信青年工作一定能更上一層樓。”


    宋東方剛說完,劉玉馬上表態:“我非常讚同這兩個提議。這兩個人的能力和水平,大家都清楚,這兩個單位確實需要這樣的人才。”


    徐誌海、袁國嶺、劉忠臣等領導也紛紛發言,表示認同。


    最後,謝雲旺拍板決定,鄭維岩擔任後勤副科長,佟雪擔任團委副書記,主持團委工作。


    不久,劉海洋和蘭紅霞喜結連理,又過了幾天,裴為民和紀鳳英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從地震後到初春這段時間,三線有不少青年組建了家庭。


    大家滿懷希望,堅信三線的未來會越來越好,走向輝煌。


    3 月 9 日,勝利街家屬區熱鬧非凡,道路兩旁紅旗招展。


    團委組織的學雷鋒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一群群、一隊隊的人,整齊地排在十幾棟樓前。


    謝雲旺、劉忠臣帶頭,拿著鐵鍬和掃把清掃街道。


    學校也組織學生逐樓打掃衛生,周山和劉遠勝、吳權被分在一個小組,負責打掃 5502 號樓一個單元的樓道衛生。


    周山嘟囔著:“本來想著周日去河溝撿石頭,沒想到被拉來掃樓道。”


    吳權也附和道:“咱們快點幹,幹完還能去撿石頭。”


    劉遠勝卻潑了盆冷水:“別想了,幹完這活兒,指定還有別的任務等著咱們。”


    “不會吧。” 周山和吳權嘴上這麽說,手上卻加快了速度。


    不到十分鍾,他們就從樓上掃到了樓下,興奮地喊道:“老師,我們幹完了,您快來檢查一下,看看行不行。”


    老師認真檢查了一遍,說道:“樓道掃得不錯,再把這片樓前的空地掃一掃。”


    周山和吳權一聽,頓時傻眼了。


    劉遠勝埋怨道:“我就說吧,別人不走,你倆也別想走,掃吧!”


    三人心裏雖有些不滿,可也隻能拿起笤帚,慢悠悠地掃了起來。


    幹部樓道東邊,有三處修自行車的便民小組,5553 號樓北邊也有三處。


    這兩棟樓樓下圍了好多群眾,大家都盼著自己的自行車能在這兒免費補胎、換輻條、上黃油。


    各車間的小青年也都樂意幹這活兒,這可是機修班技工大顯身手的好機會。


    他們心裏都想著,要是能在這時候被領導看到,讓職工家屬見識到自己的手藝,尤其是能讓自己心儀卻還沒追到的人看到,那可就再好不過了。


    於是,大家一邊和群眾聊著天,一邊熟練地修著自行車。


    5503 號樓前,後勤學雷鋒理發小組的隊伍排得老長。


    紅旗在微風中輕輕飄動,上麵寫著 “後勤學雷鋒理發小組”。


    今天理發免費,可隻有兩名理發匠,於是安排了六名團員幫忙維持秩序。


    這邊熱鬧非凡,5501 號樓下的機電學雷鋒修理小組卻顯得格外冷清。


    紅旗下麵,隻有一人負責登記,登記桌旁站著幾位等待服務的人。


    機電的團員們忙完一家,迴來交迴維修登記表,再拿上一張待維修的登記表,又匆匆趕往下一家。


    這家幫忙接個電線,那家修個鼓風機,這家換個開關拉線,那家安個燈泡。他們看似冷清,實則忙得不可開交。


    機電小組旁邊,是技術科學雷鋒小組,那才是真的冷清。


    十幾名團員站在那兒,手裏拿著油印的科普宣傳材料,像電器防電宣傳,告訴大家不能摸電門,不能用手指插鼓風機的風扇口,還有什麽是地震、什麽是泥石流等等。


    可來看的人寥寥無幾,李雲順坐在那兒,無精打采,都快睡著了。


    這時,張美藝走了過來,看著桌上的宣傳單,突然大聲喊道:“快來看,快來看!科學普及如何防地震呀。快來看,快來看!這裏有你不知道的知識呀。”


    這一喊,還真引來了不少人。


    李雲順見狀,趕忙站起身,拿起喇叭,繪聲繪色地講解起科學知識。


    陳國興則站在樹下,靜靜地望著大家。


    工具車間樣板鉗工組、金工車間模具組支起了幾張桌子,他們在那兒配鑰匙、刻名章,學雷鋒小組前麵也圍了不少人。


    蔡喜力緊緊挨著曲靜嫻,幫忙維持秩序。唐桂桂坐在後麵,臉色不太好看。


    蔡喜力喜歡曲靜嫻,曲靜嫻心裏也明白,可她自己也說不清楚對蔡喜力是個啥感覺。


    唐桂桂喜歡蔡喜力,可中間夾著曲靜嫻,她和曲靜嫻表麵上是好朋友,可因為蔡喜力,心裏一直在暗暗較勁。


    溫利喜組織的保衛科學雷鋒小組開展了安全防盜知識宣傳,方美彤跟在旁邊,溫利喜講累了,方美彤就趕緊把熱水杯遞過去。


    醫院學雷鋒小組前麵的人最多,看病的人排起了長隊。


    機關學雷鋒小組團員多,各科室來的人也不少,可他們的服務項目卻不太受職工家屬待見。


    桌後麵坐滿了人,桌前麵卻冷冷清清。


    有的職工忍不住調侃:“你們咋不像那邊一樣,修個自行車啥的,是不是不會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線情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老三33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老三333並收藏三線情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