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為民剛上初中,卻整日惹是生非,打架鬥毆,這可愁壞了董家遠和秦慧婕兩口子,學校老師也對他頭疼不已。


    每個月他都要打十幾次架,而且每次都是他主動挑釁。


    這孩子手腳和嘴巴都不安分,路旁路過一隻小貓小狗,他都要伸腳踢上一腳;旁邊有人經過,他時不時張嘴就罵。要是你搭話質問,他就耍賴:“我沒罵你,我罵狗呢。”


    周山就遇到過這種情況,見他那副兇狠的模樣,周山沒搭理他,選擇了忍氣吞聲。


    董為民平日裏囂張跋扈,打了十幾個人,沒想到在一個周日,他自己卻被人教訓了。


    那天,溫利喜到勝利街買東西,把自行車停放在商店南房山頭。


    等他買完東西迴來,卻看見董為民一腳踹倒了他的自行車。


    溫利喜要求董為民把車扶起來並道歉,可這小子不僅破口大罵,還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朝溫利喜砸了過去。


    溫利喜側身躲過飛來的石頭,頓時火冒三丈,衝上前一腳就把董為民踢倒在地,騎在他身上扇了十幾個耳光。


    董為民被打得臉迅速腫了起來,可嘴上還不老實,依舊罵罵咧咧。


    溫利喜怒火中燒,對著他的頭部狠狠一拳,直接把董為民打昏了過去。


    溫利喜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塵土,騎上自行車揚長而去。


    南房山頭位置比較偏僻,或許看到的人都不想多管閑事。


    不知過了多久,天空下起了雨,雨水把董為民澆醒。


    他狼狽不堪地迴到家,董家遠看到渾身濕透、像落湯雞一樣的兒子,忍不住罵道:“你傻啊!非得淋成這樣才迴來?”


    “我被人打昏過去了,要不是這場雨,我可能都死外頭了。”董為民帶著哭腔說道。


    董家遠一聽兒子被打,急忙走過去查看,隻見兒子臉腫得像個饅頭,眼睛都快眯成一條縫了,心疼得不行,趕忙詢問事情的經過。


    聽完來龍去脈,董家遠暴跳如雷,破口大罵:“哪個王八犢子,敢動我兒子,我跟他沒完!”


    此時,在臥室寫材料的秦慧婕聽到動靜,趕忙走了出來。


    看到兒子臉腫得像豬頭一樣,心疼得眼淚奪眶而出。


    她一邊幫兒子脫衣服查看傷勢,一邊給傷口消毒。


    每碰一下,董為民就疼得又哭又罵。


    秦慧婕見狀,立刻抄起電話打給保衛科科長夏義峰,氣急敗壞地說:


    “有人想打死我兒子,下手太狠了。我兒子也沒犯什麽大錯,這人為什麽下這麽重的手?你們必須徹查,給我一個交代!”


    周一上班,夏義峰讓溫利喜去調查這件事。


    溫利喜坦然承認:“這事是我幹的。”


    隨後詳細講述了當時的情況。


    大家心裏都覺得董為民這小子活該被揍,夏義峰也這麽認為,可他深知秦慧婕兩口子護短,不禁擔憂地說:“這小子確實欠揍,我都想動手教訓他,可你不了解他父母,這事兒不好辦啊。”


    “沒事,出了什麽問題我自己承擔。”溫利喜態度堅決。


    夏義峰本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壓下這件事不處理,可秦慧婕不依不饒,堅決不同意,甚至鬧到了廠領導那裏。


    廠領導也很為難,最後隻好給溫利喜一個警告處分,並將他調離原崗位。


    溫利喜表麵上接受了處理結果,可心裏卻滿是不滿。


    他找到宋東方,要求調到學校當體育老師。


    宋東方心裏清楚秦慧婕兒子的德行,也猜到溫利喜可能想在學校繼續管教這小子,便幫忙打了招唿。


    就這樣,溫利喜順利調入學校,當上了體育老師。


    合並不單單是設備的整合,更是兩個單位職工思想的融合。


    為了確保合並過程中職工政治覺悟得以提升,工廠要求各單位組織學習《論語》批注。


    這本《論語》批注(選刊)由北京大學哲學係編寫,旨在配合批林批孔運動的需要。


    安合英負責組織機關黨員開展學習活動,她安排杜意朗讀批注內容。


    杜意站在眾人麵前,認真念道:“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貢吹捧孔丘是天生的聖人……是權勢者們捧起來的,是那些權勢者或想做權勢者們的聖人,和一般的民眾並無什麽關係。”


    與會的機關黨員們仔細品味著批注內容,有人不禁暗自思索,孔老二與林到底有什麽聯係呢?


    還有一位黨員心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2000多年前的孔老二會認可對他的批判嗎?


    剛這麽一想,他就被自己的這個私心雜念嚇了一跳,隨後又自我安慰,覺得孔老二應該是認可的。


    之所以認為他會認可,是因為世界上發生的任何重大事件,無論對錯,在當時必然有其現實性與合理性,而作為普通民眾,隻能選擇接受和適應,畢竟沒有讓事件來適應自己的道理。


    時光匆匆,職工們已經適應合並後的工作與生活一個半月了。


    這天,熱力車間召開車間班組長會議,李春雨對前期的熱力工作進行了全麵總結,鼓勵大家踴躍提出想法和建議。


    王忠興接著對勝利街鍋爐房的維修工作進行了妥善安排,隨後針對前一周小鍋爐供應澡堂熱水時水溫不熱的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批評。


    沒想到,勝利街鍋爐房副組長魏秋元對這一批評並不認同。


    他在發言時情緒激動,說了不少不利於團結的話,諸如“用保東人不用外人,外人降級使用還不忘溜須”等等。


    李春雨和王忠興在會上被他說得有些下不來台,好在車間調度多次出麵打圓場,會議才得以繼續進行。


    魏秋元是彈尾建廠時安置的轉業兵,在部隊時曾擔任排長,在東華基建科當過組長,負責管理大車,手中也算有點權力。


    合並後,他被分配到熱力勝利鍋爐房擔任副組長,工作內容從管車管事變成了服務大家。


    上周,他帶領的班組燒鍋爐時晚點火半個小時,導致水不熱,影響了大家洗澡。


    當時領導就到鍋爐房批評過他,沒想到今天在單位會議上又被提及此事,他心中滿是不滿,年輕人的火氣讓他失去了理智,說出了很多不該說的話。


    可會後冷靜下來,他又有點後悔,第二天便主動找領導道歉。


    領導寬慰他,讓他不要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安心工作。


    兩周後,輪到魏秋元去北溝水源地值班,他按時前往。


    北溝水源地建成已有一段時間,剛建成時歸設備機電能源科管理,當時科室製定了工人輪流值班製度,每人值班兩周。


    熱力車間成立後,李春雨與王忠興商量建立長期值班製度,並將建議上報廠部,目前還未得到審批。


    魏秋元單身一人,比較願意值班。


    他去了一周後,這個建議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廠部還下了文件。


    王忠興帶著文件特意前往北溝水源地,向他傳達這一消息。


    魏秋元這才明白,以後要長期在這裏值班了。


    他提出一個要求:“能不能給加班費?”


    王忠興告訴他:“廠領導考慮到你工作能力不錯,相信你能出色完成這項工作,同時也體諒你的實際困難,會給予相應政策,每天給半個加班費。”


    魏秋元算了算,這樣每月大約可以多得23元6角,便同意了。


    王忠興又叮囑道:“要是有事需要請假,一定要事先打招唿,車間會安排其他人來頂班,但這段時間的加班費就歸來頂班的人。”


    另一邊,劉遠勝有點發愁。


    他之前答應了韓如冰一件事,卻一直沒辦成,因為李風順說:“你又不去,管這事兒幹啥?”


    劉遠勝不想失信於人,可又不知道該怎麽辦。


    思來想去,他想到了周山。


    下課時,他瞅準周山和李風順一起出去玩的機會,跟了出去,四處尋找韓如冰,找到後便帶著她過來了。


    周山心思單純,沒有劉遠勝那麽多心眼。


    看見劉遠勝和韓如冰過來,便大聲喊道:“韓如冰!”


    然後告訴李風順:“這是東華來的。”


    接著又說:“她想去石嘴岩,風順,你能不能帶他們去?”


    李風順爽快地答應道:“行,可以,就星期天吧!”


    星期六放學時,劉遠勝找到韓如冰,借口說媽媽讓他周日在家幹活,去不了山了,還說已經讓周山帶大家上山。


    到了周日清晨,周山、吳權、趙德錦來到向陽街,與李風順、高文革匯合,一起在山坡上等待韓如冰。


    不一會兒,韓如冰、隋寶意、孔慶傑他們也來了。


    眾人碰麵後,便一同朝著石嘴岩攀爬而去。


    南麵那座山上紅旗招展,公社社員們正在修建梯田,橫幅上寫著“遠學大寨梯田,近學攔海造田”。


    當爬到石嘴岩旁那幾棵大樹時,高文革和吳權不再向前走了。


    李風順指著樹那邊說:“就是那塊大岩石。”


    韓如冰聽後,興奮地扯著嗓子大喊:“石嘴岩,我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線情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老三33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老三333並收藏三線情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