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飯點,李春雨向領導匯報大食堂已經準備好了飯菜,領導便安排大家分組去就餐。
此時,樓外的施工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樓內關於設計方案的爭論還未停歇,謝雲旺進來督促工作進度。
經過袁國嶺、王國慶等人多方討論,設計方案終於確定下來:
一共設置五個客房,其中兩個按雙人間設計,三個按四人間設計,總共可接待十六人。
樓上第一間設計為四人客房,第二、三間為兩人客房,第四、五間為四人客房,第六間設計成衛生間及水房。
樓下第一間是會議室,第二、三間是餐廳,第四間為後廚,第五間是庫房,西麵那間同樣是衛生間及水房,衛生間及水房左邊設有三個蹲坑,右邊則是三個水龍頭和一個砌築的大水池。
領導認可方案後,施工正式開始。
安得誌帶領工人在後廚和衛生間挖溝下管、砌台。
謝雲旺走到樓外,看著工人們砌牆,突然想到院內應該建一個花壇。
他急忙叫來劉長明和李春雨,說明想法後,李春雨當場進行設計,並安排佟鐵山在樓前建造花壇。
這邊花壇剛開始建,李春雨又讓宿舍管理員去找關秀燕,讓她想辦法在明早之前完成花木移栽。
在室內,宋東方逐個檢查門窗,發現掉漆的情況比較多,便讓劉忠臣安排木工。劉忠臣隨即打電話通知了王紹一。
王紹一和裴同國帶著兩名徒弟趕來,他們逐個房間修理門窗、加固木床。謝雲旺從樓外迴到房間,看到他們在修理門窗,又想到了家具的問題。
他喊來宋東方、王紹一和裴同國,說道:“招待所客房怎麽也得有一些家具才行。我考慮雙人間是給領導住的,領導來了要放衣物、寫材料、批文件,得有衣櫃和辦公桌,你們打兩套。四人間也得有掛衣物的架子和床頭櫃,會議室也得有桌椅。你們合計合計,抓緊去做,20天後領導就來了,可別讓領導進屋就聞到漆味。”
王紹一看向裴同國,裴同國胸有成竹地說:“沒問題,現在就幹,做好了放幾天,保證進屋時沒味。”
宋東方接著說:“你倆迴去連夜幹,留一個人在這,我帶著修門窗。”
於是,王紹一和裴同國迴到車間連夜趕製家具。
夜裏的三線,為了迎接領導視察,大家挑燈夜戰。
軍工戰士們“有條件上,沒有條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在木工班組和招待所建設場地體現得淋漓盡致。
李春雨迴到後勤辦公室,打電話找來總務組長,兩人連夜準備招待所所需的被褥、暖壺、臉盆等物品。
室內上下水安裝完成後,工人們開始給牆麵刷大白,給門窗刷油漆,一切都在快速而有序地進行著。
早上,周山和吳權上學時,看到單身樓多了個院牆,便拐個彎跑了過去。到學校後,周山看到李風順,趕忙告訴他單身樓建了個圍牆。
李風順撇撇嘴說:“什麽建了個圍牆,是建了個招待所。”
“什麽是招待所?”周山好奇地問。
“什麽都不懂,不跟你說了。”李風順有些不屑地迴答。
周山一下子像被潑了冷水,興奮的心情瞬間沒了,蔫了一整天。
臨放學時,劉遠勝跑過來告訴他們山上有杏,周山便和大家一起上了山。
半山坡的杏樹沒結多少杏,他們隻好繼續往上走。
到了石嘴岩附近,十幾棵山杏樹出現在眼前,樹上的杏很多,但都又青又硬。
周山摘了一個咬了一口,又硬又脆,酸中還帶著澀。
周山去年吃過家杏,家杏是軟的,比山杏大,還有點紅黃色,酸中帶甜。
他說:“還是家杏好吃!”
劉遠勝說:“山杏雖然沒家杏好吃,但不要錢。”
吳權接過話茬:“對,不要錢。我老姨說過,一分錢一分貨,這不要錢的也就隻能是這樣的貨色了。”
他們一邊吃一邊摘,低枝上的杏很快就少了。
周山爬上樹,一邊摘杏一邊大聲喊:“黃杏酸中甜,青杏苦中酸!”
很快,大家的書包就裝滿了,於是下山迴家。
周山迴到家時已經很晚了,媽媽有些著急,舉起笤帚疙瘩。
周山急忙說:“我給你們摘杏去了。”
媽媽舉起的笤帚疙瘩放了下來,周山把書包往炕上一倒,山杏、書本、筆都滾落出來。
大家吃著山杏,叮囑他以後要早點迴來。
在周二的例會上,謝雲旺做出安排:招待所的工作由廠辦負責,要求廠辦招聘服務員和廚師,並進行業務培訓。
同時,要求政工部門組織全廠文藝會演,排練文藝節目,向領導展現三線人的革命精神……
會後,劉長明推薦佟雪擔任招待所所長。
第二天,又選了兩名女服務員,兩個小姑娘長得都很不錯,可就是沒有合適的廚師。
宋東方給蘭小柱打電話,請他就招待所人員培訓和廚師一事幫忙。
第三天,宋東方帶著佟雪等三人前往縣裏招待所。
1972年,蘭小柱從錦東工地迴到縣裏,繼續擔任縣民兵團政委,雖然工作在縣裏,但他心裏依然關心著三線建設,一年時間裏迴錦東廠四次。
宋東方和他聯係頻繁,前一時期縣裏幹部調整,蘭小柱擔任縣革委會第四副主任,宋東方得知這個消息後很高興,還專門打電話表示祝賀。
汽車載著他們以及準備的禮物,在山巒間行駛。
佟雪第一次進城,一路顛簸,頭多次撞到車頂,好在她不暈車。
過了許久,吉普車來到了縣城,過了橋,又過了火車道口,一座古城出現在眼前。
古城牆下,雜亂的民居沿路堆積,狹窄的道路上,垃圾散發著酸臭味,髒亂的環境和揚起的塵煙不僅迷了佟雪的眼,也讓她對城裏產生了失望和厭煩。
宋東方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睡了一路,進西城門時,城門的石頭把他顛醒了。“到了?”他問道。
司機迴答:“對,到了。”
城裏四四方方、整整齊齊,與城外截然不同。
車一直向前行駛,繞過鍾鼓樓走了百餘米後向左拐進胡同,再左拐就到了縣招待所。
威寧招待所在城東北角,門房一左一右,院中坐落著三排平房,每排平房有八扇向南開的門。
進了門宋東方讓佟雪三人等他,下車到後備箱取一條大魚走入了所長辦公室,所長趕緊站了起來,樂哈哈說:“領導,你可來了,蘭副主任昨天說你今天來,我就一直等,你看茶都泡好了,”一邊說一邊走上前握手。
“怎麽想老哥了,老弟,這個給你的。”
所長接過魚說:“當然想了,還想中午陪你喝兩杯呢,你看我讓食堂菜都整上了。”
“好,好,我帶了三個人,她們學習…”
“領導不用說了,我知道,都安排好了,你先坐著喝茶,我安排,”他一邊說,一邊拿魚出了門。
此時,樓外的施工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樓內關於設計方案的爭論還未停歇,謝雲旺進來督促工作進度。
經過袁國嶺、王國慶等人多方討論,設計方案終於確定下來:
一共設置五個客房,其中兩個按雙人間設計,三個按四人間設計,總共可接待十六人。
樓上第一間設計為四人客房,第二、三間為兩人客房,第四、五間為四人客房,第六間設計成衛生間及水房。
樓下第一間是會議室,第二、三間是餐廳,第四間為後廚,第五間是庫房,西麵那間同樣是衛生間及水房,衛生間及水房左邊設有三個蹲坑,右邊則是三個水龍頭和一個砌築的大水池。
領導認可方案後,施工正式開始。
安得誌帶領工人在後廚和衛生間挖溝下管、砌台。
謝雲旺走到樓外,看著工人們砌牆,突然想到院內應該建一個花壇。
他急忙叫來劉長明和李春雨,說明想法後,李春雨當場進行設計,並安排佟鐵山在樓前建造花壇。
這邊花壇剛開始建,李春雨又讓宿舍管理員去找關秀燕,讓她想辦法在明早之前完成花木移栽。
在室內,宋東方逐個檢查門窗,發現掉漆的情況比較多,便讓劉忠臣安排木工。劉忠臣隨即打電話通知了王紹一。
王紹一和裴同國帶著兩名徒弟趕來,他們逐個房間修理門窗、加固木床。謝雲旺從樓外迴到房間,看到他們在修理門窗,又想到了家具的問題。
他喊來宋東方、王紹一和裴同國,說道:“招待所客房怎麽也得有一些家具才行。我考慮雙人間是給領導住的,領導來了要放衣物、寫材料、批文件,得有衣櫃和辦公桌,你們打兩套。四人間也得有掛衣物的架子和床頭櫃,會議室也得有桌椅。你們合計合計,抓緊去做,20天後領導就來了,可別讓領導進屋就聞到漆味。”
王紹一看向裴同國,裴同國胸有成竹地說:“沒問題,現在就幹,做好了放幾天,保證進屋時沒味。”
宋東方接著說:“你倆迴去連夜幹,留一個人在這,我帶著修門窗。”
於是,王紹一和裴同國迴到車間連夜趕製家具。
夜裏的三線,為了迎接領導視察,大家挑燈夜戰。
軍工戰士們“有條件上,沒有條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在木工班組和招待所建設場地體現得淋漓盡致。
李春雨迴到後勤辦公室,打電話找來總務組長,兩人連夜準備招待所所需的被褥、暖壺、臉盆等物品。
室內上下水安裝完成後,工人們開始給牆麵刷大白,給門窗刷油漆,一切都在快速而有序地進行著。
早上,周山和吳權上學時,看到單身樓多了個院牆,便拐個彎跑了過去。到學校後,周山看到李風順,趕忙告訴他單身樓建了個圍牆。
李風順撇撇嘴說:“什麽建了個圍牆,是建了個招待所。”
“什麽是招待所?”周山好奇地問。
“什麽都不懂,不跟你說了。”李風順有些不屑地迴答。
周山一下子像被潑了冷水,興奮的心情瞬間沒了,蔫了一整天。
臨放學時,劉遠勝跑過來告訴他們山上有杏,周山便和大家一起上了山。
半山坡的杏樹沒結多少杏,他們隻好繼續往上走。
到了石嘴岩附近,十幾棵山杏樹出現在眼前,樹上的杏很多,但都又青又硬。
周山摘了一個咬了一口,又硬又脆,酸中還帶著澀。
周山去年吃過家杏,家杏是軟的,比山杏大,還有點紅黃色,酸中帶甜。
他說:“還是家杏好吃!”
劉遠勝說:“山杏雖然沒家杏好吃,但不要錢。”
吳權接過話茬:“對,不要錢。我老姨說過,一分錢一分貨,這不要錢的也就隻能是這樣的貨色了。”
他們一邊吃一邊摘,低枝上的杏很快就少了。
周山爬上樹,一邊摘杏一邊大聲喊:“黃杏酸中甜,青杏苦中酸!”
很快,大家的書包就裝滿了,於是下山迴家。
周山迴到家時已經很晚了,媽媽有些著急,舉起笤帚疙瘩。
周山急忙說:“我給你們摘杏去了。”
媽媽舉起的笤帚疙瘩放了下來,周山把書包往炕上一倒,山杏、書本、筆都滾落出來。
大家吃著山杏,叮囑他以後要早點迴來。
在周二的例會上,謝雲旺做出安排:招待所的工作由廠辦負責,要求廠辦招聘服務員和廚師,並進行業務培訓。
同時,要求政工部門組織全廠文藝會演,排練文藝節目,向領導展現三線人的革命精神……
會後,劉長明推薦佟雪擔任招待所所長。
第二天,又選了兩名女服務員,兩個小姑娘長得都很不錯,可就是沒有合適的廚師。
宋東方給蘭小柱打電話,請他就招待所人員培訓和廚師一事幫忙。
第三天,宋東方帶著佟雪等三人前往縣裏招待所。
1972年,蘭小柱從錦東工地迴到縣裏,繼續擔任縣民兵團政委,雖然工作在縣裏,但他心裏依然關心著三線建設,一年時間裏迴錦東廠四次。
宋東方和他聯係頻繁,前一時期縣裏幹部調整,蘭小柱擔任縣革委會第四副主任,宋東方得知這個消息後很高興,還專門打電話表示祝賀。
汽車載著他們以及準備的禮物,在山巒間行駛。
佟雪第一次進城,一路顛簸,頭多次撞到車頂,好在她不暈車。
過了許久,吉普車來到了縣城,過了橋,又過了火車道口,一座古城出現在眼前。
古城牆下,雜亂的民居沿路堆積,狹窄的道路上,垃圾散發著酸臭味,髒亂的環境和揚起的塵煙不僅迷了佟雪的眼,也讓她對城裏產生了失望和厭煩。
宋東方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睡了一路,進西城門時,城門的石頭把他顛醒了。“到了?”他問道。
司機迴答:“對,到了。”
城裏四四方方、整整齊齊,與城外截然不同。
車一直向前行駛,繞過鍾鼓樓走了百餘米後向左拐進胡同,再左拐就到了縣招待所。
威寧招待所在城東北角,門房一左一右,院中坐落著三排平房,每排平房有八扇向南開的門。
進了門宋東方讓佟雪三人等他,下車到後備箱取一條大魚走入了所長辦公室,所長趕緊站了起來,樂哈哈說:“領導,你可來了,蘭副主任昨天說你今天來,我就一直等,你看茶都泡好了,”一邊說一邊走上前握手。
“怎麽想老哥了,老弟,這個給你的。”
所長接過魚說:“當然想了,還想中午陪你喝兩杯呢,你看我讓食堂菜都整上了。”
“好,好,我帶了三個人,她們學習…”
“領導不用說了,我知道,都安排好了,你先坐著喝茶,我安排,”他一邊說,一邊拿魚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