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的問題討論了許久,現場會臨近結束時,
江誌華突然說道:
“我剛想到一件事,現在大家都清楚電力供應不足,但實際上,水的供應也不夠。目前,我們的自來水隻能保證生產區使用,職工家屬還得自己到井裏打水,而且打的水還是未經消毒處理的,這對衛生健康不利。我們能不能在稻地村附近修建一個水源地,然後鋪設管道,讓職工家屬也能用上自來水呢?當然,這隻是我的建議,行不行還得領導定奪。”
謝雲旺十分認同江誌華的建議,
說道:“江科長說得有道理。以前我們沒有給職工通自來水,主要是受時間和容量的限製。這次我看可以一並解決,大家覺得怎麽樣?”
大家紛紛表示認可。
謝雲旺接著問道:“修建方麵的老王來了沒?”
“沒來。”劉忠臣迴答道。
謝雲旺說:“小江,你跟王科長聯係一下,讓他做個設計,看看需要多少材料、多少費用,預估一下要建幾個水塔。你看廠區在山上就建了幾個,家屬區也得建。”
他一邊走一邊叮囑,
“原則跟文革廣場一樣,盡量少花錢。
還有,修建水源地和鋪設管道,肯定會占用老百姓的土地,他們肯定會提條件。
老宋,你聯係一下,讓小江跟公社唐主任商量商量。
定好之後,趕緊報計劃申請,供應部門去采購物資。
總之,要抓緊時間,爭取在這次會戰中把這事一起辦完。”
“好的,領導。”江誌華連忙答應。
“你告訴老王,”謝雲旺看著劉忠臣說,“這次會戰我們可能要增加一項供水工程,這工程也不小,管道鋪設、水源地建設都是大活。”
謝雲旺又迴過頭看著宋東方說:“宋指揮,這次你還得當總指揮,跟地方打交道,沒你可不行。”
“沒問題,這事交給我,我去辦。”宋東方爽快地答應下來,“我去溝通,有什麽問題向你匯報。”
“這樣,正好班子成員都在,我提議,我們也成立大會戰指揮部,總指揮由老宋擔任,副總指揮是老劉、江誌華,張小會、王國慶也參與進來,還有誰你們再定,大家覺得行不行?”
“沒問題。”
一把手發了話,各部門自然迅速行動起來。
宋東方帶著江誌華來到公社,見到了唐立波,雙方交談得十分融洽。
唐立波看著基建設計圖說:“我提幾點意見。一是水源地的位置,在稻地村這兒不行,這一片農田都是好地,公社還指望它產糧呢,你們在這兒建,大田缺水的時候,怕雙方爭水。”
宋東方有些著急地問:“那該怎麽辦?”
“你們到程屯下麵那塊,那兒水多,雙方都夠用,旱的時候荒石溝也有水,能保證種地。但這樣一來,你們的管道就得延長了,你們看行不行?”
“行,可以。”
唐立波還提出三點要求:
一是占地後,解決幾戶程屯農民轉戶入廠的問題;
二是埋設管道時,盡量減少對農田莊稼的損失;
三是能不能一並解決西張村、程屯附近村莊的架線送電問題。
宋東方說:“迴去後我們開會研究你的要求,研究後給你答複。”
迴到工廠開會時,宋東方說:“唐主任提的這三點情況,我覺得有多種考慮。
一是前幾次占地招工給地方的指標都讓縣裏占了,公社一級領導家的子女沒趕上。
這次他提出占用程屯土地,主要是考慮程屯是公社辦公地點,大多數公社領導家都在這個屯,我們占用程屯土地,可以解決部分公社領導子女的就業問題;
二是我們來了之後,老百姓看到電了,也希望用上電,大隊、小隊都向我們提過這一要求,當然,用電他們是願意交電錢的,這一點老百姓都認可。”
廠領導研究後,同意了唐主任提出的要求。
地的問題解決了,下一步就是具體設計,計算用多少材料、多少人工、需要多少錢。
預算做出來後,謝雲旺去部裏開會,帶著申請和預算去找部領導,領導審批通過。
廠供應科領導拿著批文找相關單位申請調撥物資。
這邊在部裏跑手續,那邊唐主任到市縣跑批複,幾天後拿迴了征地批複證。宋東方接過來看,是革農字第43號,上麵寫著最高指示:“備戰,備荒,為人民”;“我們做計劃、辦事、想問題,都要從我國有六億人口這一點出發,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
宋東方看著證說:“這證比建廠初期的正規多了。”
“農業部門說正在研究讓你們換新證的事呢。”
一切準備就緒,宋東方組織會戰會議,研究供電、供水會戰方案。
開會時,宋東方問張小會:“咱們有多少電工,能保證施工嗎?”
張小會說:“全廠一共有68名電工,其中車間維修電工33名,變電所電工8名,科裏內線電工14名,外線電工13名。拉線架線的話,有一定困難,需要借人。”
宋東方說:“可以組織後勤單位出人幫忙拉線。”
供電方案確定後,宋東方接著說:“我們再研究一下上下水的問題。”
三線建設初期,本著先生產後生活的原則,要求家屬區建設能簡就簡,建設時把圖紙上給排水部分劃掉了,沒有施工。
後期為了解決生活用水,在房前屋後打了幾眼壓水井。
大家吃水要用桶挑,用過的廢水還要倒出去。
當時想著大家辛苦一下,多走幾步倒到溝裏就行,沒想到不是那麽迴事,很多人不自覺,出門就倒,導致家屬區夏天有異味,冬天路麵結冰。
研究之後,宋東方說:“供應部門聯係物資,物資一到就抓緊幹。後勤組織人員,機關人員能參加的也一起參加,到時候一起去拉電線。變電所及水源地具備施工條件的抓緊施工,不具備的做好準備……”
那邊緊鑼密鼓地準備時,這邊開學了。
開學剛三天,清晨,周山剛到學校,就看見孫麗麗躲在房山頭哭。
他上前詢問,孫麗麗哭著告訴他,爸爸媽媽要離婚。
原來,爸爸在老家有個姐姐,姐姐的媽媽去世了,姐姐曆經周折找到爸爸,想在三線入廠。
媽媽看到姐姐後,才知道爸爸騙了她,兩人大吵起來。
姐姐見媽媽態度堅決,便離開了。
爸爸讓哥哥追上去給二十元錢。爸爸走出家門在倉房邊自言自語的說:“造孽呀,孩子一頓飯沒吃就走了!”
家裏哭的哭、鬧的鬧,孫麗麗心裏憋屈,跑到學校哭了起來。
周山不知如何勸,隻能說:“別哭了,上課去吧。”
江誌華突然說道:
“我剛想到一件事,現在大家都清楚電力供應不足,但實際上,水的供應也不夠。目前,我們的自來水隻能保證生產區使用,職工家屬還得自己到井裏打水,而且打的水還是未經消毒處理的,這對衛生健康不利。我們能不能在稻地村附近修建一個水源地,然後鋪設管道,讓職工家屬也能用上自來水呢?當然,這隻是我的建議,行不行還得領導定奪。”
謝雲旺十分認同江誌華的建議,
說道:“江科長說得有道理。以前我們沒有給職工通自來水,主要是受時間和容量的限製。這次我看可以一並解決,大家覺得怎麽樣?”
大家紛紛表示認可。
謝雲旺接著問道:“修建方麵的老王來了沒?”
“沒來。”劉忠臣迴答道。
謝雲旺說:“小江,你跟王科長聯係一下,讓他做個設計,看看需要多少材料、多少費用,預估一下要建幾個水塔。你看廠區在山上就建了幾個,家屬區也得建。”
他一邊走一邊叮囑,
“原則跟文革廣場一樣,盡量少花錢。
還有,修建水源地和鋪設管道,肯定會占用老百姓的土地,他們肯定會提條件。
老宋,你聯係一下,讓小江跟公社唐主任商量商量。
定好之後,趕緊報計劃申請,供應部門去采購物資。
總之,要抓緊時間,爭取在這次會戰中把這事一起辦完。”
“好的,領導。”江誌華連忙答應。
“你告訴老王,”謝雲旺看著劉忠臣說,“這次會戰我們可能要增加一項供水工程,這工程也不小,管道鋪設、水源地建設都是大活。”
謝雲旺又迴過頭看著宋東方說:“宋指揮,這次你還得當總指揮,跟地方打交道,沒你可不行。”
“沒問題,這事交給我,我去辦。”宋東方爽快地答應下來,“我去溝通,有什麽問題向你匯報。”
“這樣,正好班子成員都在,我提議,我們也成立大會戰指揮部,總指揮由老宋擔任,副總指揮是老劉、江誌華,張小會、王國慶也參與進來,還有誰你們再定,大家覺得行不行?”
“沒問題。”
一把手發了話,各部門自然迅速行動起來。
宋東方帶著江誌華來到公社,見到了唐立波,雙方交談得十分融洽。
唐立波看著基建設計圖說:“我提幾點意見。一是水源地的位置,在稻地村這兒不行,這一片農田都是好地,公社還指望它產糧呢,你們在這兒建,大田缺水的時候,怕雙方爭水。”
宋東方有些著急地問:“那該怎麽辦?”
“你們到程屯下麵那塊,那兒水多,雙方都夠用,旱的時候荒石溝也有水,能保證種地。但這樣一來,你們的管道就得延長了,你們看行不行?”
“行,可以。”
唐立波還提出三點要求:
一是占地後,解決幾戶程屯農民轉戶入廠的問題;
二是埋設管道時,盡量減少對農田莊稼的損失;
三是能不能一並解決西張村、程屯附近村莊的架線送電問題。
宋東方說:“迴去後我們開會研究你的要求,研究後給你答複。”
迴到工廠開會時,宋東方說:“唐主任提的這三點情況,我覺得有多種考慮。
一是前幾次占地招工給地方的指標都讓縣裏占了,公社一級領導家的子女沒趕上。
這次他提出占用程屯土地,主要是考慮程屯是公社辦公地點,大多數公社領導家都在這個屯,我們占用程屯土地,可以解決部分公社領導子女的就業問題;
二是我們來了之後,老百姓看到電了,也希望用上電,大隊、小隊都向我們提過這一要求,當然,用電他們是願意交電錢的,這一點老百姓都認可。”
廠領導研究後,同意了唐主任提出的要求。
地的問題解決了,下一步就是具體設計,計算用多少材料、多少人工、需要多少錢。
預算做出來後,謝雲旺去部裏開會,帶著申請和預算去找部領導,領導審批通過。
廠供應科領導拿著批文找相關單位申請調撥物資。
這邊在部裏跑手續,那邊唐主任到市縣跑批複,幾天後拿迴了征地批複證。宋東方接過來看,是革農字第43號,上麵寫著最高指示:“備戰,備荒,為人民”;“我們做計劃、辦事、想問題,都要從我國有六億人口這一點出發,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
宋東方看著證說:“這證比建廠初期的正規多了。”
“農業部門說正在研究讓你們換新證的事呢。”
一切準備就緒,宋東方組織會戰會議,研究供電、供水會戰方案。
開會時,宋東方問張小會:“咱們有多少電工,能保證施工嗎?”
張小會說:“全廠一共有68名電工,其中車間維修電工33名,變電所電工8名,科裏內線電工14名,外線電工13名。拉線架線的話,有一定困難,需要借人。”
宋東方說:“可以組織後勤單位出人幫忙拉線。”
供電方案確定後,宋東方接著說:“我們再研究一下上下水的問題。”
三線建設初期,本著先生產後生活的原則,要求家屬區建設能簡就簡,建設時把圖紙上給排水部分劃掉了,沒有施工。
後期為了解決生活用水,在房前屋後打了幾眼壓水井。
大家吃水要用桶挑,用過的廢水還要倒出去。
當時想著大家辛苦一下,多走幾步倒到溝裏就行,沒想到不是那麽迴事,很多人不自覺,出門就倒,導致家屬區夏天有異味,冬天路麵結冰。
研究之後,宋東方說:“供應部門聯係物資,物資一到就抓緊幹。後勤組織人員,機關人員能參加的也一起參加,到時候一起去拉電線。變電所及水源地具備施工條件的抓緊施工,不具備的做好準備……”
那邊緊鑼密鼓地準備時,這邊開學了。
開學剛三天,清晨,周山剛到學校,就看見孫麗麗躲在房山頭哭。
他上前詢問,孫麗麗哭著告訴他,爸爸媽媽要離婚。
原來,爸爸在老家有個姐姐,姐姐的媽媽去世了,姐姐曆經周折找到爸爸,想在三線入廠。
媽媽看到姐姐後,才知道爸爸騙了她,兩人大吵起來。
姐姐見媽媽態度堅決,便離開了。
爸爸讓哥哥追上去給二十元錢。爸爸走出家門在倉房邊自言自語的說:“造孽呀,孩子一頓飯沒吃就走了!”
家裏哭的哭、鬧的鬧,孫麗麗心裏憋屈,跑到學校哭了起來。
周山不知如何勸,隻能說:“別哭了,上課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