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有一位嘴欠的人成了紅人,這個紅人與他人喝酒時,說的話被別人傳了出來。


    大家認為說的對,他說:做事情就是這樣,對事情關心可能會辦成一點事,對事情關注可能會辦成更多的事,對事情專注並堅持可能會將事辦精辦透。


    其實他說的話機加的幾位包打聽都明白,他們確實也很厲害,廠裏溝裏發生的事沒有他們不知道的,賈飛龍每天喝著茶聽著溝裏他的事與她的他。


    一切都向著有利他的方向前進,研究完人,研究業務。他對生產部裏需要的非標設備很有信心。


    為了保障技術研發能力,車間技術組與生產組分開,成為了一個單獨小組。賈飛龍要求技術組組長宋獻忠做好技術準備、做好技術革新、做好技術服務。


    1972年8月喜事連連,新學校落成了,笑逐顏開的袁國嶺召集開會研究學校工作。


    大家來到袁國嶺辦公室,袁國嶺看了看問:“你們科長還沒上班?”


    “沒有,病還沒好那”


    “什麽病?還沒好,是不是不想在三線發揮餘熱”!


    李春雨與冉海對視一下,誰都沒有說話。工人出身的張校長說話了:“領導你說的對,什麽病?逃避三線建設病,這老家夥可能想反正沒多長時間了,借著病假不來了”。


    “還是老工人敢說話,行了,他不來,還有你們哪?咱們開會,學校即將交付使用,大家研究一下搬家的事。這樣吧,你們先說,我聽一聽大家的意見,好不好?”


    冉海雖然已經有了全套方案,但沒有馬上吱聲,張校長性子急看冉海、李春雨沒有發言下的意思接了過程,他說:“你們不說,我說了,新學校落成大人孩子都高興,這是好事,好事就要好好辦,我算了一下,桌椅、黑板得補點”。


    “補多少?”袁國嶺插了一句。


    “這個、這個”,沒有數的張校長迴答不了。


    “幼兒園是不是不用搬?”李春雨為解尷尬搶著問了一句。


    “說說理由”


    “幼兒園的孩子都太小,在家屬區家長方便,孩子也方便”


    “對,李科長意見對”,張校長接過話頭:“送奶的婦女送完奶還得上班,幼兒園離家近,有好處,孩子尿布沒了好取”。


    點頭認可的袁國嶺看著冉海,冉海趕緊說:“我也同意”。


    “既然大家意見一致,可以這樣辦,學校不再管幼兒園的事了,老李你們把事抓起來,咱們也按老廠管理辦法,後勤管幼兒園,學校就管學校的事”。


    大家又說了一會兒,冉海說:“各位領導說的對,我都同意,我說一下我的想法,一是班級問題,我考慮每個班級兩到三個班,搬到新校區重新分班,二是教師問題…”


    冉海說完,袁國嶺總結時說:各學組設置要全,各教研組要建立,學校桌椅、黑板、過冬小鐵爐、煤、燒火材、學校熱水、熱飯齊備…,最後他說:“設置要保證,教學也要保證,按這個意見你們迴去核實一下,拿出一個具體方案。”


    張校長認真的記,不認識的字先圈一下。迴校路上,張校長從後勤需要及工宣工作提出想法建議,冉海答應方案由他寫。


    第三天,冉海交上了班級布置及物資需求方案。


    袁國嶺看後再次組織會議。


    他提出三點意見:


    一是以後幼兒園按後勤一個班組進行管理,具體方案按後勤方案辦,後勤科領導對學校工作抓大事、抓原則、抓幹部;


    二是張校長從政治角度去抓學校的工作,主要是抓方向的事,服務的事,後勤保障的事;


    說到這裏袁國嶺特意解釋:“為什麽讓張校長抓工宣隊、後勤的事我解釋一下,張師傅實在,不像某些知識分子遇事掖著藏著,前一段時間他找我說了多次,基本觀點就是大老粗幹不了學校管理的事,這一點他跟政工領導也提過,我和宋領導溝通過認可張師傅的觀點,為此調整一下”;


    解釋後他又說了第三條:“冉海對學校工作全麵負責,重點負責教學工作,具體工作時要多聽工宣隊的意見,要多聽基層同誌的意見,你們大家說行不行?”


    袁國嶺拉開抽匣拿出煙葉及煙紙卷煙時大家一一表態,隻不過冉海表態是低著頭說的:“聽領導的”。


    卷好點上煙,袁國嶺接著說:“冉海,剛才說知識分子遇事掖著藏著不是說你,你不要小心眼,你在我手下多年,你是什麽樣的人我知道。”


    驚愕的冉海急忙抬頭打斷領導的話:“領導,我沒有,我知道你不是說我,這一點信心還能沒有嗎?”


    “哈哈,你這低頭我還,不說了,說正事,工宣隊的事老張你要多多操心,目前生產任務較重你們隊裏的人需要迴到車間了,今後學校工宣隊的業務隻有自己了。”


    “我沒接到宋指揮的通知呀”!


    “這事是謝書記與宋指揮定的,他們讓我知道你,你迴去告訴你們隊的人迴到車間報到。”


    “好,好”!張師傅點頭認可。


    會後李春雨安排幼兒園與學校業務分開,張師傅與後勤總務找車間準備桌椅、黑板等。


    冉海與學校骨幹一起研究確定教研組長及班主任、科任老師,對學生進行重新分班。


    開學那天,周山、吳權跨過學校大橋來到新校區,新校區與老學校的樓一模一樣沒有任何新鮮感,隻不過多了幾行樓,多了幾間新校舍,多了個校門和收發室,再就是廣場大了點。


    周山、吳權閑逛,看見插著紅旗的旗杆走了過去,升旗台上放著幾塊木牌子,上麵寫著幾年幾班。


    周山伸手要拿,站在台上的姐姐瞪著眼說:“滾”!


    滾到一邊的周山轉身看到了李風順、高文革,他跑了過去,高文革拿著入學通知書。周山說:“這東西我也有,在書包裏”。


    “翻出來看看那個班的。”


    高文革提醒後,周山放下書包翻了起來,周山翻書包時,吳權也在翻,倆人翻出一看二年二班。


    高文革說他也是,周山問李風順,李風順說:“在家看過了,前幾天見過賈新藝,早就知道大家是一個班的,咱班班主任是郎春燕。”


    周山豎起大拇指說:“還是老李有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線情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老三33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老三333並收藏三線情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