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後,高豐收和葛根柱兩人相繼迴到家中,可他們心裏總是七上八下,時刻擔心不知什麽時候又會被造反派帶走。
在這一個多月裏,高豐收一家人始終處於極度害怕與緊張的狀態,每一天都過得度日如年。
為了表明他們一家對文革的支持,高豐收夫婦給兒子改名為高文革。
葛根柱迴到清潔隊時,隊裏的造反派跟他說,隻要保東的造反派沒意見,他們這邊也不會為難他,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讓他務必和保東那夥人搞好關係。
無奈之下,葛根柱主動去找那幾個曾經和他起衝突的小夥求和。
這幾個來自技校的小夥被葛根柱教訓過後,深知他是個武術高手,心裏也想跟老頭學些本事。
所以當葛根柱找他們的時候,他們便主動提出要拜老頭為師學習武術。
雖然底層的溝通暫時換來了一些安全,但在長期的群眾運動中,他們依然提心吊膽。
雖說不用再進“牛棚”了,可批鬥會還是得去站台。
關秀燕每次掛著牌子站在批鬥台上,都嚇得心驚膽戰。
他們實在不想再過這樣的日子了,滿心渴望逃離這座城市。
1969年秋天,傳來消息說保華機械廠要包建三線企業,高豐收和丈母娘一同申請前往三線。
先遣隊出發的時候他們沒能入選,為了能趕上第二批,高豐收特意請宋東方喝了一頓酒。
1970年3月,高豐收終於進入了三線建設地區,同年10月,一家人也都搬了過來。
關秀燕是通過工作調動過來的,葛根柱申請隨家人一同前來,他的退休工資由區清潔隊發放,再由清潔隊幫忙通過郵局郵寄過來。
葛玉娟的工作調動一直沒能成功,隻能以病假休養的名義來到三線,高豐收為這事操碎了心,前前後後跑了很多趟。
後來,葛玉娟原來的單位同意調動,就等錦東廠接收。
這次倉房建設工作中,領導對高豐收的表現非常認可,考慮到他的實際困難,大家同意接收葛玉娟調入。
幾天後,手續順利辦好,葛玉娟成功調入錦東機械廠後勤科。
領導開完會,勞資科長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高豐收。
高豐收趕忙抓緊時間寫了申請,找領導簽字。
找領導簽字的時候,他想請領導喝酒,領導卻說等事情全部辦妥了再喝。
勞資科長看到領導簽完字,便安排著手寫商調函和相關手續。
高豐收和葛玉娟帶著手續迴到奎龍,親自辦理各項事宜。
很快,區清潔隊蓋好了紅章,區裏、市裏也都依次蓋上了紅章。
接著他們又跑去公安局辦理戶口,去糧油物資單位辦理相關手續,一個多星期後,兩人拖著疲憊的身軀迴到了三線,緊接著又忙著落實工作關係、落戶口、辦理糧本等等。
周五、周六,高豐收跑到領導那裏確定請客時間,時間定好後,他找到佟鐵山,請他幫忙買了一隻山羊、兩隻雞和兩隻兔子。
到了周日,高豐收請了彭大軍、宋東方、謝雲旺、袁國嶺、劉忠臣等廠裏在家的領導,同時也請了王國慶、李春雨、勞資科長等人。
高豐收家裏支起了一個大圓桌,這個大圓桌可是他自己設計並製作的。
桌腿和桌板是分開的兩部分,桌腿有兩扇,一扇是主桌腿,一扇是副桌腿。
主桌腿下麵有桌腳,桌腳比桌腿寬五倍,是用一大塊木料雕刻成仿古拱簷翹角的腳台樣式。
副桌腿通過折頁連接在主桌腿上,不用的時候,就把副桌腿合在主桌腿旁邊;使用的時候,再把副桌腿分開立好。
圓桌麵是他用多塊木板拚接,並用膠粘連做成的,直徑1.5米。
桌麵下做了四個窠槽,不用時可以將桌麵立在牆邊,使用時把桌麵抬到立好的桌腿上,四個窠槽和四條桌腿嚴絲合縫地契合在一起,紋絲不動。
桌麵和桌腿沒有刷油漆,而是塗了清油,清油既透明又光亮,使得桌子的木紋清晰可見,十分漂亮。
中午,領導們陸續到來。
擺桌的時候,領導們就對高豐收自製的大圓桌讚不絕口:“這桌可真好,平時不占地方,過年過節孩子老人都來了也能坐下。”
領導們好奇地詢問桌子是怎麽做的,高豐收頓時來了興致,如數家珍般講述起自己的傑作。
領導們聽後紛紛認可,高豐收便表示哪位領導喜歡,他可以幫忙製作。
沒想到這一提議,一下讓他接到了許多製作桌子的任務。
菜還沒上,大家圍坐在圓桌旁,一邊喝茶一邊評頭論足。
彭大軍拍了拍桌麵,說道:“這桌子得多沉啊。”
宋東方和劉忠臣一人站一邊,試著抬了一下。
宋東方看向坐在炕頭的葛根柱,笑著問:“不輕呢,老爺子,您一個人能抬起來嗎?”
葛根柱樂嗬嗬地站起身:“試試!”
他下了炕,走到桌前,伸出一隻手,四個手指放在桌麵下,大拇指夾在桌麵上,嘴裏輕聲喊了句:“起!”
桌麵便被穩穩地抬起來半掌高。
圍坐在桌邊的幾位領導看著眼前穩穩抬起的桌麵和上麵的茶杯,驚訝不已,紛紛瞪大了眼睛。
當桌麵被抬到一掌高時,大家擔心茶杯裏的水濺出來,連忙說道:“快放下吧,老人家,茶杯還在上麵呢。”
葛根柱不緊不慢地把桌子放下,麵不改色、氣不喘地說:“各位領導,獻醜了。”
彭大軍稱讚道:“好,好功夫!”
這時,關秀燕端著一盤菜走進來,說道:“老葛,去端菜。”
“好嘞!” 正嘮著嗑的葛根柱和高豐收趕忙出去幹活。
不一會兒,菜就上齊了。
高豐收和係著圍裙的葛玉娟拿著從奎龍背迴來的嫩江白,給大家倒上酒,眾人便高高興興地喝了起來。
媽媽在廚房給高文革盛了肉和飯,沒讓他上桌。
高文革快速吃完後,就跑去找李風順和賈新藝玩。
他們玩了好一會兒,賈新藝突然說:“不跟你們玩了,我得去練武了。”
說完便跑開了。
高文革看著李風順說:“我也去,去找我姥爺。”
李風順疑惑道:“還去找你姥爺?你不是說你姥爺在家喝酒嗎?”
“應該喝完了,他喝完酒就去練武,咱們去練功場。”
他姥爺的練功場在橋頭,兩人趕到那裏,沒看到姥爺,卻看見剛跑去的賈新藝正在拍樹幹。
他倆跑過去也跟著拍了幾下,李風順問道:“練武就練這個?”
“等我姥爺來了,還有練拳呢!”
“姥爺沒來,那咱們去石嘴岩吧。”
“不去。” 高文革連忙搖頭。
賈新藝提議:“去村裏。”
高文革有些害怕地問:“不怕大狗嗎?”
“不怕,我媽說膽子都是練出來的,這不,我媽讓我來找你姥爺學武就是為了練膽。”
“好吧!”
於是,他們一起上了坡,來到村裏。
還沒等進去,村頭一條大黃狗就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三人站在三十米開外,與狗對視著。賈新藝大聲喊道:“大狗,我不怕你,快躲開!”
狗自然聽不懂他說的話,依舊站在路中央,一動不動。
就在僵持不下的時候,橋下走出來一個大眼睛的同齡人,他喝住了狗。
李風順走上前,問道:“這是你的狗?”
“這是我的狗。”
大眼睛有點大舌頭,說話不太清楚,李風順又問了一遍才聽明白。
狗乖乖地跟在大眼睛身旁,李風順走近時,狗不但沒叫,反而搖起了尾巴。
李風順摸了摸大黃狗,賈新藝和高文革也走了過來,跟著摸了摸。
大眼睛雖然說話不利索,但特別愛說,高文革聽明白了他是麻李溝的人。
不一會兒,一位瘦高、膚色微黑、紮著一根大辮子的小姐姐,拿著一個破舊的荊條筐從旁邊走過來,她的眼睛也是大大的。
大眼睛喊她姐姐,姐姐叫他迴家,於是他們帶著狗離開了。
在這一個多月裏,高豐收一家人始終處於極度害怕與緊張的狀態,每一天都過得度日如年。
為了表明他們一家對文革的支持,高豐收夫婦給兒子改名為高文革。
葛根柱迴到清潔隊時,隊裏的造反派跟他說,隻要保東的造反派沒意見,他們這邊也不會為難他,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讓他務必和保東那夥人搞好關係。
無奈之下,葛根柱主動去找那幾個曾經和他起衝突的小夥求和。
這幾個來自技校的小夥被葛根柱教訓過後,深知他是個武術高手,心裏也想跟老頭學些本事。
所以當葛根柱找他們的時候,他們便主動提出要拜老頭為師學習武術。
雖然底層的溝通暫時換來了一些安全,但在長期的群眾運動中,他們依然提心吊膽。
雖說不用再進“牛棚”了,可批鬥會還是得去站台。
關秀燕每次掛著牌子站在批鬥台上,都嚇得心驚膽戰。
他們實在不想再過這樣的日子了,滿心渴望逃離這座城市。
1969年秋天,傳來消息說保華機械廠要包建三線企業,高豐收和丈母娘一同申請前往三線。
先遣隊出發的時候他們沒能入選,為了能趕上第二批,高豐收特意請宋東方喝了一頓酒。
1970年3月,高豐收終於進入了三線建設地區,同年10月,一家人也都搬了過來。
關秀燕是通過工作調動過來的,葛根柱申請隨家人一同前來,他的退休工資由區清潔隊發放,再由清潔隊幫忙通過郵局郵寄過來。
葛玉娟的工作調動一直沒能成功,隻能以病假休養的名義來到三線,高豐收為這事操碎了心,前前後後跑了很多趟。
後來,葛玉娟原來的單位同意調動,就等錦東廠接收。
這次倉房建設工作中,領導對高豐收的表現非常認可,考慮到他的實際困難,大家同意接收葛玉娟調入。
幾天後,手續順利辦好,葛玉娟成功調入錦東機械廠後勤科。
領導開完會,勞資科長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高豐收。
高豐收趕忙抓緊時間寫了申請,找領導簽字。
找領導簽字的時候,他想請領導喝酒,領導卻說等事情全部辦妥了再喝。
勞資科長看到領導簽完字,便安排著手寫商調函和相關手續。
高豐收和葛玉娟帶著手續迴到奎龍,親自辦理各項事宜。
很快,區清潔隊蓋好了紅章,區裏、市裏也都依次蓋上了紅章。
接著他們又跑去公安局辦理戶口,去糧油物資單位辦理相關手續,一個多星期後,兩人拖著疲憊的身軀迴到了三線,緊接著又忙著落實工作關係、落戶口、辦理糧本等等。
周五、周六,高豐收跑到領導那裏確定請客時間,時間定好後,他找到佟鐵山,請他幫忙買了一隻山羊、兩隻雞和兩隻兔子。
到了周日,高豐收請了彭大軍、宋東方、謝雲旺、袁國嶺、劉忠臣等廠裏在家的領導,同時也請了王國慶、李春雨、勞資科長等人。
高豐收家裏支起了一個大圓桌,這個大圓桌可是他自己設計並製作的。
桌腿和桌板是分開的兩部分,桌腿有兩扇,一扇是主桌腿,一扇是副桌腿。
主桌腿下麵有桌腳,桌腳比桌腿寬五倍,是用一大塊木料雕刻成仿古拱簷翹角的腳台樣式。
副桌腿通過折頁連接在主桌腿上,不用的時候,就把副桌腿合在主桌腿旁邊;使用的時候,再把副桌腿分開立好。
圓桌麵是他用多塊木板拚接,並用膠粘連做成的,直徑1.5米。
桌麵下做了四個窠槽,不用時可以將桌麵立在牆邊,使用時把桌麵抬到立好的桌腿上,四個窠槽和四條桌腿嚴絲合縫地契合在一起,紋絲不動。
桌麵和桌腿沒有刷油漆,而是塗了清油,清油既透明又光亮,使得桌子的木紋清晰可見,十分漂亮。
中午,領導們陸續到來。
擺桌的時候,領導們就對高豐收自製的大圓桌讚不絕口:“這桌可真好,平時不占地方,過年過節孩子老人都來了也能坐下。”
領導們好奇地詢問桌子是怎麽做的,高豐收頓時來了興致,如數家珍般講述起自己的傑作。
領導們聽後紛紛認可,高豐收便表示哪位領導喜歡,他可以幫忙製作。
沒想到這一提議,一下讓他接到了許多製作桌子的任務。
菜還沒上,大家圍坐在圓桌旁,一邊喝茶一邊評頭論足。
彭大軍拍了拍桌麵,說道:“這桌子得多沉啊。”
宋東方和劉忠臣一人站一邊,試著抬了一下。
宋東方看向坐在炕頭的葛根柱,笑著問:“不輕呢,老爺子,您一個人能抬起來嗎?”
葛根柱樂嗬嗬地站起身:“試試!”
他下了炕,走到桌前,伸出一隻手,四個手指放在桌麵下,大拇指夾在桌麵上,嘴裏輕聲喊了句:“起!”
桌麵便被穩穩地抬起來半掌高。
圍坐在桌邊的幾位領導看著眼前穩穩抬起的桌麵和上麵的茶杯,驚訝不已,紛紛瞪大了眼睛。
當桌麵被抬到一掌高時,大家擔心茶杯裏的水濺出來,連忙說道:“快放下吧,老人家,茶杯還在上麵呢。”
葛根柱不緊不慢地把桌子放下,麵不改色、氣不喘地說:“各位領導,獻醜了。”
彭大軍稱讚道:“好,好功夫!”
這時,關秀燕端著一盤菜走進來,說道:“老葛,去端菜。”
“好嘞!” 正嘮著嗑的葛根柱和高豐收趕忙出去幹活。
不一會兒,菜就上齊了。
高豐收和係著圍裙的葛玉娟拿著從奎龍背迴來的嫩江白,給大家倒上酒,眾人便高高興興地喝了起來。
媽媽在廚房給高文革盛了肉和飯,沒讓他上桌。
高文革快速吃完後,就跑去找李風順和賈新藝玩。
他們玩了好一會兒,賈新藝突然說:“不跟你們玩了,我得去練武了。”
說完便跑開了。
高文革看著李風順說:“我也去,去找我姥爺。”
李風順疑惑道:“還去找你姥爺?你不是說你姥爺在家喝酒嗎?”
“應該喝完了,他喝完酒就去練武,咱們去練功場。”
他姥爺的練功場在橋頭,兩人趕到那裏,沒看到姥爺,卻看見剛跑去的賈新藝正在拍樹幹。
他倆跑過去也跟著拍了幾下,李風順問道:“練武就練這個?”
“等我姥爺來了,還有練拳呢!”
“姥爺沒來,那咱們去石嘴岩吧。”
“不去。” 高文革連忙搖頭。
賈新藝提議:“去村裏。”
高文革有些害怕地問:“不怕大狗嗎?”
“不怕,我媽說膽子都是練出來的,這不,我媽讓我來找你姥爺學武就是為了練膽。”
“好吧!”
於是,他們一起上了坡,來到村裏。
還沒等進去,村頭一條大黃狗就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三人站在三十米開外,與狗對視著。賈新藝大聲喊道:“大狗,我不怕你,快躲開!”
狗自然聽不懂他說的話,依舊站在路中央,一動不動。
就在僵持不下的時候,橋下走出來一個大眼睛的同齡人,他喝住了狗。
李風順走上前,問道:“這是你的狗?”
“這是我的狗。”
大眼睛有點大舌頭,說話不太清楚,李風順又問了一遍才聽明白。
狗乖乖地跟在大眼睛身旁,李風順走近時,狗不但沒叫,反而搖起了尾巴。
李風順摸了摸大黃狗,賈新藝和高文革也走了過來,跟著摸了摸。
大眼睛雖然說話不利索,但特別愛說,高文革聽明白了他是麻李溝的人。
不一會兒,一位瘦高、膚色微黑、紮著一根大辮子的小姐姐,拿著一個破舊的荊條筐從旁邊走過來,她的眼睛也是大大的。
大眼睛喊她姐姐,姐姐叫他迴家,於是他們帶著狗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