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家義、包爾富帶著兩家人抵達辦事處大院時,心中滿是“到家了”的踏實感。
他們坐火車、轉客車趕來,手裏僅拎著些隨身物品,大部分家當都通過鐵路貨運發往此處。
一到辦事處,兩家人隻覺一身輕鬆,接下來便隻剩休息和等待。
任家義的妻子從包裹裏拿出幹糧,一家人就著清甜的井水,匆匆吃了下車後的第一頓飯。
填飽肚子後,任家義累得直接躺到炕上,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任家義是從徐州老家當兵出來的,出身農村的他是家裏老大,下麵弟弟妹妹七人,人多,家裏生活艱難。
十四歲,任家義到城裏鑄造廠做臨時工。廠長是他的遠房大爺,大爺當過八路,人好,看他工作不怕苦累,讓他學徒,成了一名焊工。
十七歲那年,家裏給他訂親。
十八歲那年,大爺讓他填寫參軍誌願書,他便以大爺家孩子的身份應征入伍,奔赴中蘇邊境。
在部隊的第二年,他迴家探親,就在那段時間裏,他成了親。
迴部隊不久,珍寶島戰役打響。
他沒有聽到槍聲,但也是參戰單位人員。
1970年秋天轉業時,他的遠房大爺讓他找大爺的戰友(一企業副廠長),他入了廠,成為了有供應糧城市戶口的人。
居於大城市、大企業的他還在幻想時,爸媽省下兩頓飯,買了火車票,讓弟弟、妻女來到城裏找他。
一個人掙錢,四口人怎麽生活?
好在,那位副廠長給他出了主意,讓他跟著來到小三線。
副廠長到三線成了一把手,幫他將妻女、弟弟的戶口,落到他的非農戶口本上,一家人終是有了供應糧。
弟弟幹過木匠,領導便安排弟弟到修建科幹了臨時工。
一把手到他家喝酒時說了,等咱們建起來,有了生產項目時,就會有招工指標,到時候都能上班。
由於資金困難,小三線基建開展得不理想,招工指標未下來,卻得到了下馬迴城通知。
很多人樂,他卻苦得嘴都張不開。
領導知道他的難,經過研究,讓他與幾名同誌先留下看護廠房、物資。
那段日子,他上山捕野兔、下河抓魚,還要種地、巡邏。身體雖不累,但讓他難以承受的是心累,他滿心都是對迴城後生活的擔憂。
任家義看著工廠設備被一輛輛車拉走,曾經機器轟鳴的廠房變得空蕩蕩。望著這淒涼的景象,他眼中的希望之光也一點點黯淡 。
這時軍代表來信告訴他,聯係到了錦東機械廠。
同意接收橫調同誌。
看到信,他非常高興,錦東外調人員來時,他與包爾富請了他們喝酒。
調令來了,打包讓他為難。
運輸費用接收單位規定成年人每人150公斤,範圍內全額報銷,多出部分自己承擔,夥食補貼費每人每天0.2元,孩童減半。
他家一年多上山撿的山貨很多,加上家裏生活物資,算了一下超重。
於是,他找包爾富,給了他不少的山貨,讓包爾富幫他帶200公斤的東西,看著山貨,包爾富同意了。
任家義與弟弟到車間,拆了一間廢棄木房子,找好的方料、好的板,做了7個長1.2米,高、寬0.45米的木箱子。
給包爾富1個。
餘下六個,有兩個裝了山裏的榛子、核桃、栗子、木耳、蘑菇等幹貨,其餘四個裝了家裏的被褥衣服和瓶瓶罐罐。
三天後,火車站台通知取貨,辦事點人員與他們一起推著膠輪車,來到火車站拉貨。
東西很多,拉了好幾趟,小院裏堆了兩堆。
辦事點人員打電話聯係廠運輸科,運輸科答應明天來車。
結果第二天車沒來,電話來了,車撞山了,司機死了。
沒有辦法隻好等,包爾富不怕等,他天天到城裏晃。
家裏幾個孩子也不消停。
包爾富從小三線到這個三線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孩子工作。
他這幾個孩子不愛學習,總是留級。雖然都是初一學生,但其實年齡都過16周歲了,都可以進廠。
他期待著到錦東,讓孩子入廠。
等了幾日,車終於來了,任家義與他弟弟任家博抬箱子,他的妻子趙小芬領著三歲多的女兒任玉英,挺著肚子站在一旁。
包爾富指揮著幾個孩子裝車,他的東西不多,兩個大一點的兒子幹活總是偷懶。
任家義家東西裝完了,他的東西還未裝完,司機很不高興說:“你家人多物少,怎麽這麽費勁?”
聽到司機的話,他坐不住了,站了起來,喊他的孩子抓緊,罵他的孩子別偷懶。
車裝完了,司機讓趙小芬抱著任玉英坐在駕駛室,包爾富嘴上沒說什麽,心裏非常不滿。
這段時間,三線來了很多人,溝裏很熱鬧。
不知是誰寫的歪詩貼在廁所的牆上,
歪詩寫:
春風春雨暗,
綠草綠春天。
戰備來三線,
紅旗遍九川。
好人三線聚,
孬種四山攀。
溝壑八叉遠,
尋山綠水藍。
第二天,不知何人又寫了一首:
祖國召喚來三線,
戰士攜家越九山。
八百保東英勇漢,
三千子弟壯觀緣。
反修防美紅旗擺,
旗幟鮮明板報前。
橫調八仙無蔓衍,
壓兒山下祝平安。
詩貼出來了,有人說寫的好,有人說是罵人的詩,罵的是橫調人員是孬種。
橫調人員不高興了,找領導,領導說這詩是中性的,再沒說什麽。
事情雖過去了,但部分同誌心中已經產生了隔閡。
為了落實軍品非標設備生產及三線發展需要,計劃科從生產角度,提出了未來三年基建、設備、固定資金、流動資金需求計劃。
謝雲旺與江誌華帶著計劃來到部裏,經過幾次溝通,計劃得到部裏的批準。
計劃批準了,基建有了項目、招工有了指標。
但指標少,待業多,無法解決全部問題。
政工、生產部門從組織機構的完善與生產實際需要出發,決定申請成立集體辦及家屬辦。
又一撥人帶著公章來到部裏,一個單位一個單位的拜,申請改了又改,終於批複文件下來了。
文件敲定:
每戶非農戶口職工子女招工一至二名,家屬、子弟非農戶口人員可入集體辦。
農村戶口家屬、子女、子弟可入家屬辦。
任家博、趙小芬進了集體辦,他倆非常高興,各種供應本都有了。
參加工作第一天,一家人吃點好的,一盤花生米,一盤白菜炒土豆,任家義喝了點酒。
任家吃飯時,包家打了起來,老大老三是兒子,老二是姑娘,包家讓姑娘入了集體辦,兩個兒子入了國營。
姑娘破口大罵,將包家老幾輩抖了不知多少遍。
趙小芬想過去勸一勸,任家義喝著酒,眼睛一瞪,把她嚇了迴來。
通過這一仗,鄰裏鄉親知道了這家人,也知道了這個子不高嗓門卻不小的姑娘。
周山每天上山割草,青草吃不了的嗮幹堆起,家裏的草堆很大很高,小羊斷奶了,大羊的奶水還有許多。
每天擠的奶隨便喝,喝不了就熬了做奶酪。
奶酪很香,周山喜歡吃,每天都會偷偷揣十幾片,出去玩時,偷偷分給夥伴們。
爸爸的胃病全好了,家裏人體重也增加了。
周家人的變化,溝裏人看到了。
大家誇羊奶時,也動了養羊的念頭。
批林陳運動時,政工部門也對小資產階級思想進行了批判,但批判解決不了大家的胃口。
不久,有人聯係買羊。
經過協商,一個多月的小羊賣了25元。
又過了一段時間,兩個月的小羊賣了27元。
媽媽接過錢的那一刻,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笑聲脫口而出。
她心裏頭,小資產階級的念頭或許就等同於對財富的渴望,所以她對這70元的投資,打從心底認可,覺得這錢花得太值了。
爸爸在一旁搭話,尋思著,要是手頭寬裕了,不如再養頭豬。
這樣一來,過年的時候,家裏的肉就不用愁了,一大家子能熱熱鬧鬧吃頓豐盛的年夜飯 。
他們坐火車、轉客車趕來,手裏僅拎著些隨身物品,大部分家當都通過鐵路貨運發往此處。
一到辦事處,兩家人隻覺一身輕鬆,接下來便隻剩休息和等待。
任家義的妻子從包裹裏拿出幹糧,一家人就著清甜的井水,匆匆吃了下車後的第一頓飯。
填飽肚子後,任家義累得直接躺到炕上,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任家義是從徐州老家當兵出來的,出身農村的他是家裏老大,下麵弟弟妹妹七人,人多,家裏生活艱難。
十四歲,任家義到城裏鑄造廠做臨時工。廠長是他的遠房大爺,大爺當過八路,人好,看他工作不怕苦累,讓他學徒,成了一名焊工。
十七歲那年,家裏給他訂親。
十八歲那年,大爺讓他填寫參軍誌願書,他便以大爺家孩子的身份應征入伍,奔赴中蘇邊境。
在部隊的第二年,他迴家探親,就在那段時間裏,他成了親。
迴部隊不久,珍寶島戰役打響。
他沒有聽到槍聲,但也是參戰單位人員。
1970年秋天轉業時,他的遠房大爺讓他找大爺的戰友(一企業副廠長),他入了廠,成為了有供應糧城市戶口的人。
居於大城市、大企業的他還在幻想時,爸媽省下兩頓飯,買了火車票,讓弟弟、妻女來到城裏找他。
一個人掙錢,四口人怎麽生活?
好在,那位副廠長給他出了主意,讓他跟著來到小三線。
副廠長到三線成了一把手,幫他將妻女、弟弟的戶口,落到他的非農戶口本上,一家人終是有了供應糧。
弟弟幹過木匠,領導便安排弟弟到修建科幹了臨時工。
一把手到他家喝酒時說了,等咱們建起來,有了生產項目時,就會有招工指標,到時候都能上班。
由於資金困難,小三線基建開展得不理想,招工指標未下來,卻得到了下馬迴城通知。
很多人樂,他卻苦得嘴都張不開。
領導知道他的難,經過研究,讓他與幾名同誌先留下看護廠房、物資。
那段日子,他上山捕野兔、下河抓魚,還要種地、巡邏。身體雖不累,但讓他難以承受的是心累,他滿心都是對迴城後生活的擔憂。
任家義看著工廠設備被一輛輛車拉走,曾經機器轟鳴的廠房變得空蕩蕩。望著這淒涼的景象,他眼中的希望之光也一點點黯淡 。
這時軍代表來信告訴他,聯係到了錦東機械廠。
同意接收橫調同誌。
看到信,他非常高興,錦東外調人員來時,他與包爾富請了他們喝酒。
調令來了,打包讓他為難。
運輸費用接收單位規定成年人每人150公斤,範圍內全額報銷,多出部分自己承擔,夥食補貼費每人每天0.2元,孩童減半。
他家一年多上山撿的山貨很多,加上家裏生活物資,算了一下超重。
於是,他找包爾富,給了他不少的山貨,讓包爾富幫他帶200公斤的東西,看著山貨,包爾富同意了。
任家義與弟弟到車間,拆了一間廢棄木房子,找好的方料、好的板,做了7個長1.2米,高、寬0.45米的木箱子。
給包爾富1個。
餘下六個,有兩個裝了山裏的榛子、核桃、栗子、木耳、蘑菇等幹貨,其餘四個裝了家裏的被褥衣服和瓶瓶罐罐。
三天後,火車站台通知取貨,辦事點人員與他們一起推著膠輪車,來到火車站拉貨。
東西很多,拉了好幾趟,小院裏堆了兩堆。
辦事點人員打電話聯係廠運輸科,運輸科答應明天來車。
結果第二天車沒來,電話來了,車撞山了,司機死了。
沒有辦法隻好等,包爾富不怕等,他天天到城裏晃。
家裏幾個孩子也不消停。
包爾富從小三線到這個三線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孩子工作。
他這幾個孩子不愛學習,總是留級。雖然都是初一學生,但其實年齡都過16周歲了,都可以進廠。
他期待著到錦東,讓孩子入廠。
等了幾日,車終於來了,任家義與他弟弟任家博抬箱子,他的妻子趙小芬領著三歲多的女兒任玉英,挺著肚子站在一旁。
包爾富指揮著幾個孩子裝車,他的東西不多,兩個大一點的兒子幹活總是偷懶。
任家義家東西裝完了,他的東西還未裝完,司機很不高興說:“你家人多物少,怎麽這麽費勁?”
聽到司機的話,他坐不住了,站了起來,喊他的孩子抓緊,罵他的孩子別偷懶。
車裝完了,司機讓趙小芬抱著任玉英坐在駕駛室,包爾富嘴上沒說什麽,心裏非常不滿。
這段時間,三線來了很多人,溝裏很熱鬧。
不知是誰寫的歪詩貼在廁所的牆上,
歪詩寫:
春風春雨暗,
綠草綠春天。
戰備來三線,
紅旗遍九川。
好人三線聚,
孬種四山攀。
溝壑八叉遠,
尋山綠水藍。
第二天,不知何人又寫了一首:
祖國召喚來三線,
戰士攜家越九山。
八百保東英勇漢,
三千子弟壯觀緣。
反修防美紅旗擺,
旗幟鮮明板報前。
橫調八仙無蔓衍,
壓兒山下祝平安。
詩貼出來了,有人說寫的好,有人說是罵人的詩,罵的是橫調人員是孬種。
橫調人員不高興了,找領導,領導說這詩是中性的,再沒說什麽。
事情雖過去了,但部分同誌心中已經產生了隔閡。
為了落實軍品非標設備生產及三線發展需要,計劃科從生產角度,提出了未來三年基建、設備、固定資金、流動資金需求計劃。
謝雲旺與江誌華帶著計劃來到部裏,經過幾次溝通,計劃得到部裏的批準。
計劃批準了,基建有了項目、招工有了指標。
但指標少,待業多,無法解決全部問題。
政工、生產部門從組織機構的完善與生產實際需要出發,決定申請成立集體辦及家屬辦。
又一撥人帶著公章來到部裏,一個單位一個單位的拜,申請改了又改,終於批複文件下來了。
文件敲定:
每戶非農戶口職工子女招工一至二名,家屬、子弟非農戶口人員可入集體辦。
農村戶口家屬、子女、子弟可入家屬辦。
任家博、趙小芬進了集體辦,他倆非常高興,各種供應本都有了。
參加工作第一天,一家人吃點好的,一盤花生米,一盤白菜炒土豆,任家義喝了點酒。
任家吃飯時,包家打了起來,老大老三是兒子,老二是姑娘,包家讓姑娘入了集體辦,兩個兒子入了國營。
姑娘破口大罵,將包家老幾輩抖了不知多少遍。
趙小芬想過去勸一勸,任家義喝著酒,眼睛一瞪,把她嚇了迴來。
通過這一仗,鄰裏鄉親知道了這家人,也知道了這個子不高嗓門卻不小的姑娘。
周山每天上山割草,青草吃不了的嗮幹堆起,家裏的草堆很大很高,小羊斷奶了,大羊的奶水還有許多。
每天擠的奶隨便喝,喝不了就熬了做奶酪。
奶酪很香,周山喜歡吃,每天都會偷偷揣十幾片,出去玩時,偷偷分給夥伴們。
爸爸的胃病全好了,家裏人體重也增加了。
周家人的變化,溝裏人看到了。
大家誇羊奶時,也動了養羊的念頭。
批林陳運動時,政工部門也對小資產階級思想進行了批判,但批判解決不了大家的胃口。
不久,有人聯係買羊。
經過協商,一個多月的小羊賣了25元。
又過了一段時間,兩個月的小羊賣了27元。
媽媽接過錢的那一刻,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笑聲脫口而出。
她心裏頭,小資產階級的念頭或許就等同於對財富的渴望,所以她對這70元的投資,打從心底認可,覺得這錢花得太值了。
爸爸在一旁搭話,尋思著,要是手頭寬裕了,不如再養頭豬。
這樣一來,過年的時候,家裏的肉就不用愁了,一大家子能熱熱鬧鬧吃頓豐盛的年夜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