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長裴同國得知任務後,心裏不禁犯起了嘀咕,暗自思忖:宋東方這是不是故意想讓我難堪呢?


    裴同國之所以會這麽想,是有緣由的,他和宋東方本是師兄弟,可之前在工作中產生過不少矛盾。


    宋東方似乎察覺到了裴同國的情緒,便主動來到小組,與大家溝通交流,提出了一邊學習一邊幹活的辦法,以此來提高大家的業務能力。


    作為總指揮下達的指示,車間自然全力執行。


    第一節課,宋東方站在木工案台前,手中拿著一本木工識圖教材,開口說道:


    “同誌們,大家好!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木工識圖。毛主席教導我們,‘一切這些知識,離開生產活動是不能得到的’。今天我們學習木工識圖,就是要掌握這些知識,通過學習讓大家清楚如何幹活、如何看圖,要知道,不會看圖的木匠可幹不了木匠活。”


    宋東方一邊講解,一邊比劃著:


    “大家看這張圖,這張圖上木型的尺寸是長600,寬100,厚40。看到這個尺寸後,我們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找料。”


    說著,他環顧四周,找到一塊木板,接著講道:


    “找料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料的尺寸必須大於圖樣上的尺寸。有句話說得好,‘短鐵匠,長木匠’。鐵匠的料小了,還能通過敲打加工出來,木匠可就不行了。”


    隨後,他又從口袋裏掏出卷尺,說道:“來,咱們一起量一量。”


    一邊量,一邊問:“你們看看這塊料可以吧?”


    眾人異口同聲地迴答:“可以。”


    “拿起這塊板,我們先找一個相對平整的麵作為基準麵,用墨鬥在上麵彈一條基線,再用刨子刨平。”


    說著,宋東方將木板側立放在木工架子上,拿起平刨,均勻用力地在木板上推動起來。


    刨花從刨刃口不斷湧出,卷曲著長長的木花,伴隨著“吱吱”的聲響,簌簌滑落。


    當刨到那條黑線邊緣時,他把刨子倒放在案桌上,拿起木板,閉上一隻眼睛,將另一隻眼睛貼近木板的一端,朝著另一端望去,仔細查看刨後的木板是否平整。


    放下木板重新架在木工架子上,再次拿起刨子,端平後輕輕又推了兩下,再次拿起查看,這才露出滿意的神情。


    “刨平了,大家看!”宋東方舉著木板轉了一圈,展示給大家,“這個平麵可以作為基點線,從這裏向外反尺。”


    他將木板放平,拿起一把90度的直角尺,從耳朵上拿下夾著的鉛筆,用手指壓著直角尺在木板端麵畫上一條直線。


    “這個端麵是橫茬,不能用刨子,得用鋸子。”


    宋東方一邊講解一邊操作,不一會兒,臉上就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裴同國走上前來,說道:“歇一會吧,我來。”


    兩人就這樣一邊講一邊做,學員們學習得很快。


    沒過幾天,木型組的木工們就能按部就班地開展工作了。


    宋東方還有諸多事務纏身,臨走時,他特意叮囑劉長明,讓他每天關注一下木工的工作情況。


    這天,木型組正在緊張生產,裴同國看到劉長明來了,便放下手中的鑿子和手錘,問道:“領導,有什麽事嗎?”


    “沒事,過來看看,你們在幹什麽活呢?”


    “還是老活,鑿卯呢。”


    “新同誌幹得怎麽樣,有進步嗎?”


    “有,有進步,活兒幹得還行。不過目前有個大問題,工房裏灰塵太大,工具很容易受損,要是能找個地方建個專門的木工工房就好了。”


    “以後會有的……”


    劉長明繞著工台一邊走一邊與裴同國交談,聊了一會兒後,便與裴同國道別,朝著砂型組走去。


    砂型組的工人們正在製作砂型。


    他們先把地麵推平,將木型加工好的型模外框擺放在上麵,然後把和好的濕砂輕輕倒入,推平並夯實。


    接著,將木型加工的(內)半模放入砂中壓實。


    劉長明在工人固砂的時候,來到另一處已經做好的砂模前。


    此時,王紹一站在那裏,兩人一起檢查了一番後,劉長明告訴調度,一切準備就緒,可以出爐了。


    工房南門口的大爐組開始出鐵水了,1300度的高溫鐵水從0.75噸的衝天爐中緩緩倒入兩個鐵水包中。


    由於沒有天車,6名工人齊心協力,抬著300多公斤重的大鐵水包,從化鐵爐朝著150米外的澆築場艱難走去。


    通紅的鐵水在包中翻滾著,不斷吐出白白的熱氣。


    抬鐵水包的六人左右分布,他們身著厚重的工衣、腳蹬工鞋,個個汗流浹背,一步一步堅定地向前邁進。


    身後還有2名工人抬著100多公斤重的小鐵水包,緊緊跟隨。


    大家喊著響亮的號子,登上了用砂箱墊起來、距離地麵近一米高的澆築場地架子上。


    在由磚頭堆起的六節台階上,留下了工人們深深的腳印和揮灑的汗水。


    鐵水包被穩穩抬了上去,眾人一齊將鐵水向砂型口澆去。


    鐵水順著砂型上的入口注入模中,緩緩流動,出氣口瞬間冒出滾滾白煙,直衝天際。


    刺目的鐵水逐漸變成灰蒙蒙的煙霧,彌漫開來的灰塵籠罩了半個廠房。


    此刻,已沒有開工時的掌聲,隻有一個個腰板挺直、堅韌不拔的漢子。


    砂箱上的澆築孔仍有血一般的鐵水灘在砂上,孔眼冒著白煙。


    走迴來的工人全然不顧寒風凜冽,脫下工衣,露出被汗水和灰塵染黑的臉龐與身軀,流淌的汗水在地上形成一道道泥溝。


    他們倒掉鞋殼裏的汗水,擦一擦身上的汗水,重新穿好工衣,又開始準備迎接下一爐鐵水的出爐。


    劉長明靜靜地佇立在一旁,目睹著眼前熱火朝天卻又艱難繁重的生產場景,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波瀾,思緒不由自主地飄迴到剛參加工作的時候。


    那時,工友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順口溜“車鉗銑沒法比,鉚鍛焊對付幹,要翻砂就迴家”,此刻在他的腦海中格外清晰。


    初聽這話時,他並未深究其意,可隨著工作的年頭漸長,尤其是來到三線之後,對其中的艱難與不易體會愈發深刻。


    由於天車數量有限,領導經慎重考慮後決定,鑄造工作暫且不做安排。


    如今所在的廠房有兩個跨區,一個配備了天車,另一個則沒有,這無疑給生產帶來了很多不便。


    這段時間,高豐收忙得不可開交。


    他四處奔走,為修建房屋爭取磚頭、鋼筋、水泥、門窗、玻璃等材料,甚至連預製板不夠的情況也一並解決了。


    材料備齊後,他又找到梁隊長,梁隊長隨即安排了幾個人手。


    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不到半個月,房子就順利建成了。


    佟鐵山滿心歡喜,新房落成可是件大事,他特意弄來兩隻羊,邀請大夥喝酒,一起燉全羊慶祝。


    傍晚時分,彭大軍、宋東方、謝雲旺以及高豐收等人來到佟鐵山家中。


    彭大軍望著眼前嶄新的門房、寬敞的大院以及結實的磚瓦房,不禁感慨道:“佟隊長,厲害啊!不過這村裏蓋新房的,可不止你這一家吧?”


    “沒錯,村裏現在蓋了不少新房呢。托你們的福,大夥生活條件好了,靠河邊那些破舊的土坯房都不要了,重新蓋了好多。”


    “那你原來的房子呢?”


    “給大隊部了。”


    眾人閑聊了一會兒,佟雪便喊大家上桌吃飯。


    倒酒時,謝雲旺表示自己酒量欠佳,想換個小杯。


    佟雪趕忙找來小杯送上。喝了兩杯酒後,謝雲旺熱情地招唿佟雪一起坐下吃飯,佟雪便上了炕。


    她上桌時也拿了個小杯,倒滿一杯酒,恭敬地敬領導。


    謝雲旺誇讚道:“你姑娘真不錯,工作幹得相當出色,生產科已經把她當作重點苗子培養了。”


    佟鐵山聽後,激動地舉起酒杯:“謝謝,謝謝領導,真的太感謝你們了。要是沒有三線建設,我們恐怕隻能守著這片大山,窮一輩子。”說罷,一仰頭,半碗酒一飲而盡。


    宋東方也端起酒碗,說道:“可別謝我們,要謝就謝毛主席他老人家。要不是毛主席號召我們建設三線,咱們也不會相識,更成不了朋友。”言罷,同樣喝了半碗。


    高豐收酒量一般,本也想用小杯,可無奈佟家隻有兩個小酒杯,還是佟鐵來走時留下的。


    見領導們都用大碗喝酒,他雖有些為難,但也隻能硬著頭皮端起碗喝了下去。


    佟雪也陪著喝了一點。


    高豐收當時感覺還能撐住,可迴到家後,便忍不住吐了起來。


    迴顧1971年,三線建設成果豐碩,可令人痛心的是,發生了一起工亡事故。


    不過,這起事故並未給單位抹黑。


    相反,經過宣傳,魏得全成為了為三線事業英勇獻身、不畏犧牲的烈士,成了大家學習的榜樣,激勵著每一個人在建設道路上勇往直前。


    在這一年裏,高豐收在學習上也頗有收獲,學會了10以內的加減法,還認識了“毛主席萬歲”等五十多個漢字,結交了許多誌同道合的同學,日子過得充實又快樂。


    可李風順卻滿心鬱悶,他總感覺自己以前似乎真的來過石嘴岩,好像還有什麽重要的東西留在這裏,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一直縈繞在他心頭,揮之不去。


    一天夜裏,李風順做了個奇特的夢。


    夢裏,一位白胡子老頭站在洞口,神色哀傷,長歎一聲:“都不迴來,難道一切都沒了?”


    緊接著,老頭對著洞口大聲唿喊:“都迴來!”


    刹那間,豬、羊、牛、馬等數不清的牲口狂奔而來。


    隨後,人們宰殺了豬和羊,燉起肉來。


    鍋裏飄散出的陣陣肉香,饞得李風順口水直流,怎麽擦都止不住。


    “起床了!”


    媽媽的叫聲如同一道閃電,將他從美夢中拉迴現實。


    他看著潮濕的枕頭,才明白那些不過是一場夢,可他仍沉浸其中,努力迴想夢中的每一個細節。


    後來,李風順把這個夢講給高文革聽,可高文革對此毫無興趣。


    他又去找賈新藝,賈新藝也不願聽。


    他們總是熱衷於談論自己的事情,沒有人願意靜下心來聽聽李風順的夢境,這讓他心裏不免有些失落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線情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老三33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老三333並收藏三線情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