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說書
帳中有誰,關你皇帝什麽事? 作者:百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到這裏凜王冷哼了一聲,那些學子中在朝為官的跟那老東西一模一樣,油鹽不進,自命清高!
男子嘴角微勾,完全不在意凜王的神色,說道:“餘相乾應是被皇上請迴來的,他迴來後也一直稱病沒有上朝,想來也隻是做做樣子給皇上看。”
凜王深吸了一口氣,勉強按下了剛剛冒出來的念頭,“最好如此!”
他早就想除了餘相乾,但是他的客卿們絕大部分都不同意。
餘相乾在文人界影響力頗深,要是不明不白的去了,就怕到時候惹得一身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是他最不屑的方法,餘相乾給他製造了這麽多“麻煩”,必須要死得其所。
“謝戧帶迴來的那些人可處理好了?”凜王偏頭看向了一旁的黑衣人。
“迴王爺,他們的家眷全在我們手上,斷然不敢亂說話。”
凜王瞥了一眼黑衣人,又看了看氣定神閑喝茶的男人,緩緩開口:“死人的嘴才是最嚴的。”
黑衣人迅速抬頭看了一眼自家王爺,隨即垂下眼眸,“是。”
“做幹淨點。”
黑衣人離開後,房間內隻餘下了凜王和那名男子。
“不知為何,本王總是有些擔心這次的事情。”凜王難得對人如此禮遇,對著眼前的人,說話的語調也低了半分。
“王爺,其實這次的事情不用我們出手,有比我們更著急的人。”王離嘴角微勾,一點也不著急。
“有王先生在本王身邊,本王安心了不少。”
凜王露出了輕鬆的神情,要不是他陰差陽錯的成了王離的救命恩人,王離應該不會答應助他成事。
王離這個人年少時便聰慧異常,當年考了狀元,借口遊曆四方增長知識婉拒了先帝賜的官位。
他年輕時著了一部《誅心論》裏邊的一些離經叛道之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人極其聰明,從來沒有向別人透露師承何處,鋒芒畢露但是又不會讓人有危機感。
他最開始是覺得這個王離太過孤傲,直到其他謀士給他推薦了那本《誅心論》才起了想要招募王離的心思。
王離的表現也沒有讓他失望,好幾次都是他看到了危機中的轉機,讓凜王府占了主動權。
如今皇上登基不久,羽翼未豐,正是謀劃的的好時機。
王離看了一眼剛剛那人離開的方向,心知凜王是鐵了心想要除掉那些人,但是是否除掉那些人其實不重要。
他坐正了身子,看向對麵的凜王,“此次行動隻有一次機會,如若不能除掉監獄裏的人,我們就必須按耐住,不能再出手。”
“一次機會?”凜王有些疑惑,不明白為何王離要強調隻能出手一次。
“對。”王離點了點頭,神色有些嚴肅。
“一次未果就會打草驚蛇,而且不管事成與否,尾巴都是必須舍棄。原本就與我們沒什麽關係的事情,我們沒有必要把自己牽扯進去,王爺您覺得呢?”
他既然決定幫助凜王了,定然不會毀約,對於他來說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是誰並不重要,隻是因為他應了凜王,助他一臂之力倒也是非一般的體驗,又有幾人能參與到這種事情中?
至於凜王是否能成功,他根本沒有想過,隻要凜王聽話,有他在又怎麽會不成功?
凜王見王離神情嚴肅,皺眉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沒有問為什麽,“行,都聽先生的!”
聽到凜王的迴答,王離嘴角勾起一絲滿意的笑。
京都,流霞酒肆。
與一般的酒肆不一樣,流霞酒肆足足有三層樓,每層樓的空間都很大,除了一樓是敞開的大廳以外,二樓三樓都是私密性極好的隔間。
流霞酒肆雖然叫酒肆,但是他們除了賣酒,還會賣茶水和小點心,一般顧客最多的時候都是午後和晚膳以後,酒肆裏時不時會有一些娛樂節目,譬如說書、唱戲等等。
但是今日有所不同,已經接近用晚膳的時間,流霞酒肆中的人卻是越來越多。
原因無他,隻因酒肆中的說書人正在說約莫三月前的銅縣地動。
隻見一名說書人高坐在台上,看著台下圍坐的人,嘴邊的笑意越深。
“……話說那銅縣縣令與師爺一陣商議,決定讓所有鄉親撤離到空曠安全的地帶……”
“這可是非常冒險的決策,畢竟那時候的天氣已經不再暖和,好在那縣令平日裏處事公正,深受愛戴,那縣學是最早撤離的!”
“可就在這時……”
啪!
說書人拍了一下手中的醒木,看了一圈台下的人沒有再開口,反而起身下了台。
“怎麽了?怎麽了?”
“哎呀!說呀!!”
心急的不斷催促著說書人,這不著急的嘛,則趁著休息的空檔與周圍的人擺談起來。
“我有兄弟從銅縣那邊過來,說是地震以後幾乎所有人都給縣府送了東西,多多少少都有!”
“那縣令豈不是發財了?!”
“兄台這可想錯了,那縣令把那些東西全都拿出來救濟孤寡了,還修繕了好些吃救濟的房子!”
“真的?!還真是難得的好官啊!”
“是啊,那是真正的衣食父母!”
……
台下的有一處不起眼的小房間,正是說書人休息的房間,此刻他正拿著金條,若有所思的看著一旁的紙條。
既然銀子給夠了,管他真真假假,反正聽客們都是聽個樂嗬。
他喝了一口一旁溫熱的茶水,清了清嗓子起身往外走去。
“話接上迴。”
“可就在這時,幾名老者杵著拐杖顫顫巍巍的找到了縣令,原是幾人村中有幾戶刺頭,無論如何不願意離開,還說服了村裏的一些年輕人,與他們一同守在家中。”
“眼看快要到預警地動的時辰,這銅縣的縣令是非常有魄力,了解情況後直接讓衙役直接去村裏把人拖了出來!”
“也正是巧了,那些人剛被拖出村口,地動就開始了,慢一步那些鬧事兒的村民都會死在破屋爛瓦裏!”
“……所以,這銅縣縣令在銅縣的威望更甚。”
男子嘴角微勾,完全不在意凜王的神色,說道:“餘相乾應是被皇上請迴來的,他迴來後也一直稱病沒有上朝,想來也隻是做做樣子給皇上看。”
凜王深吸了一口氣,勉強按下了剛剛冒出來的念頭,“最好如此!”
他早就想除了餘相乾,但是他的客卿們絕大部分都不同意。
餘相乾在文人界影響力頗深,要是不明不白的去了,就怕到時候惹得一身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是他最不屑的方法,餘相乾給他製造了這麽多“麻煩”,必須要死得其所。
“謝戧帶迴來的那些人可處理好了?”凜王偏頭看向了一旁的黑衣人。
“迴王爺,他們的家眷全在我們手上,斷然不敢亂說話。”
凜王瞥了一眼黑衣人,又看了看氣定神閑喝茶的男人,緩緩開口:“死人的嘴才是最嚴的。”
黑衣人迅速抬頭看了一眼自家王爺,隨即垂下眼眸,“是。”
“做幹淨點。”
黑衣人離開後,房間內隻餘下了凜王和那名男子。
“不知為何,本王總是有些擔心這次的事情。”凜王難得對人如此禮遇,對著眼前的人,說話的語調也低了半分。
“王爺,其實這次的事情不用我們出手,有比我們更著急的人。”王離嘴角微勾,一點也不著急。
“有王先生在本王身邊,本王安心了不少。”
凜王露出了輕鬆的神情,要不是他陰差陽錯的成了王離的救命恩人,王離應該不會答應助他成事。
王離這個人年少時便聰慧異常,當年考了狀元,借口遊曆四方增長知識婉拒了先帝賜的官位。
他年輕時著了一部《誅心論》裏邊的一些離經叛道之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人極其聰明,從來沒有向別人透露師承何處,鋒芒畢露但是又不會讓人有危機感。
他最開始是覺得這個王離太過孤傲,直到其他謀士給他推薦了那本《誅心論》才起了想要招募王離的心思。
王離的表現也沒有讓他失望,好幾次都是他看到了危機中的轉機,讓凜王府占了主動權。
如今皇上登基不久,羽翼未豐,正是謀劃的的好時機。
王離看了一眼剛剛那人離開的方向,心知凜王是鐵了心想要除掉那些人,但是是否除掉那些人其實不重要。
他坐正了身子,看向對麵的凜王,“此次行動隻有一次機會,如若不能除掉監獄裏的人,我們就必須按耐住,不能再出手。”
“一次機會?”凜王有些疑惑,不明白為何王離要強調隻能出手一次。
“對。”王離點了點頭,神色有些嚴肅。
“一次未果就會打草驚蛇,而且不管事成與否,尾巴都是必須舍棄。原本就與我們沒什麽關係的事情,我們沒有必要把自己牽扯進去,王爺您覺得呢?”
他既然決定幫助凜王了,定然不會毀約,對於他來說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是誰並不重要,隻是因為他應了凜王,助他一臂之力倒也是非一般的體驗,又有幾人能參與到這種事情中?
至於凜王是否能成功,他根本沒有想過,隻要凜王聽話,有他在又怎麽會不成功?
凜王見王離神情嚴肅,皺眉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沒有問為什麽,“行,都聽先生的!”
聽到凜王的迴答,王離嘴角勾起一絲滿意的笑。
京都,流霞酒肆。
與一般的酒肆不一樣,流霞酒肆足足有三層樓,每層樓的空間都很大,除了一樓是敞開的大廳以外,二樓三樓都是私密性極好的隔間。
流霞酒肆雖然叫酒肆,但是他們除了賣酒,還會賣茶水和小點心,一般顧客最多的時候都是午後和晚膳以後,酒肆裏時不時會有一些娛樂節目,譬如說書、唱戲等等。
但是今日有所不同,已經接近用晚膳的時間,流霞酒肆中的人卻是越來越多。
原因無他,隻因酒肆中的說書人正在說約莫三月前的銅縣地動。
隻見一名說書人高坐在台上,看著台下圍坐的人,嘴邊的笑意越深。
“……話說那銅縣縣令與師爺一陣商議,決定讓所有鄉親撤離到空曠安全的地帶……”
“這可是非常冒險的決策,畢竟那時候的天氣已經不再暖和,好在那縣令平日裏處事公正,深受愛戴,那縣學是最早撤離的!”
“可就在這時……”
啪!
說書人拍了一下手中的醒木,看了一圈台下的人沒有再開口,反而起身下了台。
“怎麽了?怎麽了?”
“哎呀!說呀!!”
心急的不斷催促著說書人,這不著急的嘛,則趁著休息的空檔與周圍的人擺談起來。
“我有兄弟從銅縣那邊過來,說是地震以後幾乎所有人都給縣府送了東西,多多少少都有!”
“那縣令豈不是發財了?!”
“兄台這可想錯了,那縣令把那些東西全都拿出來救濟孤寡了,還修繕了好些吃救濟的房子!”
“真的?!還真是難得的好官啊!”
“是啊,那是真正的衣食父母!”
……
台下的有一處不起眼的小房間,正是說書人休息的房間,此刻他正拿著金條,若有所思的看著一旁的紙條。
既然銀子給夠了,管他真真假假,反正聽客們都是聽個樂嗬。
他喝了一口一旁溫熱的茶水,清了清嗓子起身往外走去。
“話接上迴。”
“可就在這時,幾名老者杵著拐杖顫顫巍巍的找到了縣令,原是幾人村中有幾戶刺頭,無論如何不願意離開,還說服了村裏的一些年輕人,與他們一同守在家中。”
“眼看快要到預警地動的時辰,這銅縣的縣令是非常有魄力,了解情況後直接讓衙役直接去村裏把人拖了出來!”
“也正是巧了,那些人剛被拖出村口,地動就開始了,慢一步那些鬧事兒的村民都會死在破屋爛瓦裏!”
“……所以,這銅縣縣令在銅縣的威望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