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削弱盟友,郭奉孝好為人師
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 作者:山風木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也難怪袁紹如此高興。
道理很簡單:公孫瓚被圍在易京,幾乎隔絕了外界的消息,因此,公孫瓚絕對不可能知道這種特製燈籠的事情。
如果自己仿效王通的做法,製做出幾千個這種特殊燈籠,再借鑒王通的戰術,在漆黑的夜晚順風放飛飄入易京,必然也會引起易京守軍的恐慌甚至營嘯。
到那時,再趁機對易縣發動進攻,要攻破易縣豈非易如反掌!
也就是將王通的戰術。
依葫蘆畫瓢。
在易京再用一次就可以了!
想到這裏,眾人盡皆興奮不已,郭圖更是提議:“易京大捷,王彪子當記首功!”
……
唯二沒有起哄就隻有兩人。
一人是田豐。
一人是沮授。
田豐在仔細地研究那個特製燈籠,而沮授則在冥思苦想,心中推演著這戰爭接下來該怎麽打。
過了片刻,沮授問田豐道:“元皓,若要製出2000個這種燈籠,需要多少時間?”
“最快也得六天。”
田豐道:“我剛才仔細看過了,這種燈籠的骨架,要用幹燥的細竹條編製。但是,咱們冀州內地很少有竹子,隻有靠近海邊的渤海郡才有少量竹子。
即使用最快的速度去渤海郡運輸竹子,來迴至少也得四天。拿到竹子之後,要製做出這種燈籠,也得兩天時間。”
“不能用其它材料代替嗎?”
“不能。”
田豐道:“隻有新砍下來的青竹,才可以剖成如此薄且如此細小的竹條。這種細小的竹條既有韌性又非常輕便,也隻有這種竹條才適合製作可以升上天空的燈籠。而其它材料,都會太重太粗,從而影響燈籠升空。”
沮授想了一下,對袁紹行了一禮道:
“啟稟主公,要想借這種燈籠攻破易京,就必須趕在王通來到易京之前行事!
否則,等王通到了之後,這種燈籠的秘密就會為公孫瓚所知曉。到了那時候,要想再用此計,就嚇唬不到易京內的幽州軍了。
因此,我們需要馬上做兩件事。
其一,立即派人去運竹子。
也不用很多竹子。隻要派出一隊騎兵,一人三馬晝夜奔往渤海郡,用戰馬運一萬斤新砍下的竹子來即可。
要力爭四天內趕迴來!
其二,立即迎擊王通。
為了給我們的計劃爭取時間,必須派出一支軍隊前往迎擊王通。能夠將王通擊敗為最好,若是不能將王通擊敗,也要盡量擋住王通,勿使王通在六天之內趕到易縣!”
(備注:別問用戰馬運竹子怎麽運,那樣會暴露你的智商。)
……
(附錄圖片:渤海郡位置地圖。)
……
袁紹聞言,重重地點了點頭。
表示嚴重讚同。
隨後,便對部將張南道:“張將軍,本將令你速帶500騎兵前往渤海郡采集搬運青竹,必須四天內帶一萬斤竹子趕迴。若有延誤,斬首示眾!”
“諾!”
張南嚇了一跳,趕緊行了一禮,拔腿向外跑去。
隨後,袁紹又看其它諸將。
問道:“何人願為我前往迎擊王通!”
顏良、文醜、淳於瓊、韓猛、呂曠、呂翔、朱靈、馬延、呂威璜等人聞言,盡皆上前請戰。
對於手下眾將的這個態度,袁紹很是滿意。
左看看,右看看。
右看看,左看看。
最後,袁紹將目光定在自己的得力幹將文醜身上。對文醜道:“叔惡,本將給你兩萬人馬,再將呂威璜給你做副將。你可有把握擋住王通六天?”
“何止六天?!”
文醜大笑道:“王通才帶來一萬五千人馬而已,若主公給我兩萬人馬,縱然不能將王通首級取來獻給主公,也必可為主公奪迴五阮關。”
袁紹滿意地點了點頭。
不過,“德育老師”田豐,卻上前勸諫道:
“不可!文將軍恃勇而性急,不可獨統一軍,還請主公慎用。”
這話一說出來,立馬就將文醜惹毛了。厲聲喝道:“好你個田元皓,竟敢小覷於我!”
“非我小覷於你。”
田豐一臉正氣,用德育老師教訓學生的語氣說道:
“文將軍向來自恃其勇,好勇鬥狠。於養氣之道欠缺太多。如此性情,隻可為將,不可為帥。
你當那那王通何等人物?
論武藝,王通本人的武藝堪比呂布,箭術更是略勝呂布半籌。帳下趙雲、張遼、高順等人亦皆良將。
論智略,王通多智近妖,其麾下賈詡、郭嘉盡皆智略超群。
論戰績,王通自其獨統一軍之後,戰上郡,攻西河、奪並州、襲鮮卑、滅匈奴。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至今未嚐一敗。而文將軍一介武夫,又豈是王通對手。”
“姓田的,豈可對我如此無理!”
“田某隻是就事論事!”
“願立軍令狀。”
文醜氣唿唿地向袁紹抱拳行禮道:“若不勝,願受軍法處置!”
“不可!”
未待袁紹答應,田豐又搶先說道:“若主公執意要派文將軍率軍迎擊王通,不僅要立下軍令狀,還必須委派一名智士輔佐!”
袁紹皺了皺眉頭。
對田豐之言很是不喜
但是,看在田豐剛才參悟明白“特珠燈籠”的份上,還是點了點頭道:“就依元皓之言,先立軍令狀,再派郭公則為軍師,前往迎擊王通。”
……
話分兩頭,再說王通一方。
在伍阮關休整三天之後,王通帶著一萬三千人馬踏上了前往易縣的官道。
之所以隻帶了一萬三千人馬,是因為這次出征,總共就隻帶了一萬五千人。離開五阮關時,還留了兩千軍隊在五阮關,守住自己的退路。
行軍速度也很慢。
每天才走30裏便安營紮寨,連一米都不會多走。就算所有人都有戰馬代步,也不多走一米。
當然,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這是敵占區,隨時都要準備作戰,所有軍卒和戰馬都必須保有足夠多的體力。
不過,最重要的是要給袁紹爭取時間。
給袁紹製造機會。
別以為那個袁紹的斥候曲長真能撿到一盞完好的“穿之燈”,那是郭嘉唯恐袁軍的斥候撿到的樣品不夠完整,無法仿製或仿製得太慢,而故意讓人掛在路邊的樹技上的。
其目的,就是要讓袁紹再削弱一下公孫瓚,好讓公孫瓚在被救之後再無複起的實力,隻能乖乖地將自己的勢力交給王通,以換取他自身的安全。
郭嘉的這種操作,簡直就是充當袁紹的老師,手把手地教袁紹怎麽去複製自己攻打五阮關的戰術。
……
“奉孝,你說這時間會不會出錯?”
王通有些擔憂地問道。
因為對接下來的易京之戰,必須將時間掐得很準時間,便是此戰的關鍵。
太早了不行,太遲了不行;太快了不行,太慢了不行,太急了不行,太緩了不行……
總之就是要恰到好處。
太早的話,袁紹做不出“穿之燈”,削弱不了公孫瓚。太遲了的話,公孫瓚被袁紹滅掉,王通的戰略目標也無法達成。
“主公放心。”
郭嘉笑道:“我早就讓渤海郡的黑冰閣雀衛,砍了一些新竹,放在路邊等著販賣……”
一切都規劃得好好的。
看來是沒什麽大問題了。
王通笑了笑,又皺了皺眉,自言自語地說道:“按理說,袁紹的軍隊也該到了,怎麽還沒有動靜?”
恰在此時。
前麵一名信使騎著戰馬如飛而來。到了近前,便大聲稟報道:“先鋒趙雲將軍讓小的前來稟報,敵將文醜率兩萬大軍迎麵而來,離趙雲將軍的先鋒軍相距約七八裏。”
“很好!”
王通眉頭舒展開來,對那信使道:“速去轉告趙將軍,讓他要務必記得,要敗得像樣一點,別讓敵軍看出破綻!”
“諾!”
傳信兵向王通抱了一下拳,複又翻身上馬,如飛而去。
……
道理很簡單:公孫瓚被圍在易京,幾乎隔絕了外界的消息,因此,公孫瓚絕對不可能知道這種特製燈籠的事情。
如果自己仿效王通的做法,製做出幾千個這種特殊燈籠,再借鑒王通的戰術,在漆黑的夜晚順風放飛飄入易京,必然也會引起易京守軍的恐慌甚至營嘯。
到那時,再趁機對易縣發動進攻,要攻破易縣豈非易如反掌!
也就是將王通的戰術。
依葫蘆畫瓢。
在易京再用一次就可以了!
想到這裏,眾人盡皆興奮不已,郭圖更是提議:“易京大捷,王彪子當記首功!”
……
唯二沒有起哄就隻有兩人。
一人是田豐。
一人是沮授。
田豐在仔細地研究那個特製燈籠,而沮授則在冥思苦想,心中推演著這戰爭接下來該怎麽打。
過了片刻,沮授問田豐道:“元皓,若要製出2000個這種燈籠,需要多少時間?”
“最快也得六天。”
田豐道:“我剛才仔細看過了,這種燈籠的骨架,要用幹燥的細竹條編製。但是,咱們冀州內地很少有竹子,隻有靠近海邊的渤海郡才有少量竹子。
即使用最快的速度去渤海郡運輸竹子,來迴至少也得四天。拿到竹子之後,要製做出這種燈籠,也得兩天時間。”
“不能用其它材料代替嗎?”
“不能。”
田豐道:“隻有新砍下來的青竹,才可以剖成如此薄且如此細小的竹條。這種細小的竹條既有韌性又非常輕便,也隻有這種竹條才適合製作可以升上天空的燈籠。而其它材料,都會太重太粗,從而影響燈籠升空。”
沮授想了一下,對袁紹行了一禮道:
“啟稟主公,要想借這種燈籠攻破易京,就必須趕在王通來到易京之前行事!
否則,等王通到了之後,這種燈籠的秘密就會為公孫瓚所知曉。到了那時候,要想再用此計,就嚇唬不到易京內的幽州軍了。
因此,我們需要馬上做兩件事。
其一,立即派人去運竹子。
也不用很多竹子。隻要派出一隊騎兵,一人三馬晝夜奔往渤海郡,用戰馬運一萬斤新砍下的竹子來即可。
要力爭四天內趕迴來!
其二,立即迎擊王通。
為了給我們的計劃爭取時間,必須派出一支軍隊前往迎擊王通。能夠將王通擊敗為最好,若是不能將王通擊敗,也要盡量擋住王通,勿使王通在六天之內趕到易縣!”
(備注:別問用戰馬運竹子怎麽運,那樣會暴露你的智商。)
……
(附錄圖片:渤海郡位置地圖。)
……
袁紹聞言,重重地點了點頭。
表示嚴重讚同。
隨後,便對部將張南道:“張將軍,本將令你速帶500騎兵前往渤海郡采集搬運青竹,必須四天內帶一萬斤竹子趕迴。若有延誤,斬首示眾!”
“諾!”
張南嚇了一跳,趕緊行了一禮,拔腿向外跑去。
隨後,袁紹又看其它諸將。
問道:“何人願為我前往迎擊王通!”
顏良、文醜、淳於瓊、韓猛、呂曠、呂翔、朱靈、馬延、呂威璜等人聞言,盡皆上前請戰。
對於手下眾將的這個態度,袁紹很是滿意。
左看看,右看看。
右看看,左看看。
最後,袁紹將目光定在自己的得力幹將文醜身上。對文醜道:“叔惡,本將給你兩萬人馬,再將呂威璜給你做副將。你可有把握擋住王通六天?”
“何止六天?!”
文醜大笑道:“王通才帶來一萬五千人馬而已,若主公給我兩萬人馬,縱然不能將王通首級取來獻給主公,也必可為主公奪迴五阮關。”
袁紹滿意地點了點頭。
不過,“德育老師”田豐,卻上前勸諫道:
“不可!文將軍恃勇而性急,不可獨統一軍,還請主公慎用。”
這話一說出來,立馬就將文醜惹毛了。厲聲喝道:“好你個田元皓,竟敢小覷於我!”
“非我小覷於你。”
田豐一臉正氣,用德育老師教訓學生的語氣說道:
“文將軍向來自恃其勇,好勇鬥狠。於養氣之道欠缺太多。如此性情,隻可為將,不可為帥。
你當那那王通何等人物?
論武藝,王通本人的武藝堪比呂布,箭術更是略勝呂布半籌。帳下趙雲、張遼、高順等人亦皆良將。
論智略,王通多智近妖,其麾下賈詡、郭嘉盡皆智略超群。
論戰績,王通自其獨統一軍之後,戰上郡,攻西河、奪並州、襲鮮卑、滅匈奴。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至今未嚐一敗。而文將軍一介武夫,又豈是王通對手。”
“姓田的,豈可對我如此無理!”
“田某隻是就事論事!”
“願立軍令狀。”
文醜氣唿唿地向袁紹抱拳行禮道:“若不勝,願受軍法處置!”
“不可!”
未待袁紹答應,田豐又搶先說道:“若主公執意要派文將軍率軍迎擊王通,不僅要立下軍令狀,還必須委派一名智士輔佐!”
袁紹皺了皺眉頭。
對田豐之言很是不喜
但是,看在田豐剛才參悟明白“特珠燈籠”的份上,還是點了點頭道:“就依元皓之言,先立軍令狀,再派郭公則為軍師,前往迎擊王通。”
……
話分兩頭,再說王通一方。
在伍阮關休整三天之後,王通帶著一萬三千人馬踏上了前往易縣的官道。
之所以隻帶了一萬三千人馬,是因為這次出征,總共就隻帶了一萬五千人。離開五阮關時,還留了兩千軍隊在五阮關,守住自己的退路。
行軍速度也很慢。
每天才走30裏便安營紮寨,連一米都不會多走。就算所有人都有戰馬代步,也不多走一米。
當然,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這是敵占區,隨時都要準備作戰,所有軍卒和戰馬都必須保有足夠多的體力。
不過,最重要的是要給袁紹爭取時間。
給袁紹製造機會。
別以為那個袁紹的斥候曲長真能撿到一盞完好的“穿之燈”,那是郭嘉唯恐袁軍的斥候撿到的樣品不夠完整,無法仿製或仿製得太慢,而故意讓人掛在路邊的樹技上的。
其目的,就是要讓袁紹再削弱一下公孫瓚,好讓公孫瓚在被救之後再無複起的實力,隻能乖乖地將自己的勢力交給王通,以換取他自身的安全。
郭嘉的這種操作,簡直就是充當袁紹的老師,手把手地教袁紹怎麽去複製自己攻打五阮關的戰術。
……
“奉孝,你說這時間會不會出錯?”
王通有些擔憂地問道。
因為對接下來的易京之戰,必須將時間掐得很準時間,便是此戰的關鍵。
太早了不行,太遲了不行;太快了不行,太慢了不行,太急了不行,太緩了不行……
總之就是要恰到好處。
太早的話,袁紹做不出“穿之燈”,削弱不了公孫瓚。太遲了的話,公孫瓚被袁紹滅掉,王通的戰略目標也無法達成。
“主公放心。”
郭嘉笑道:“我早就讓渤海郡的黑冰閣雀衛,砍了一些新竹,放在路邊等著販賣……”
一切都規劃得好好的。
看來是沒什麽大問題了。
王通笑了笑,又皺了皺眉,自言自語地說道:“按理說,袁紹的軍隊也該到了,怎麽還沒有動靜?”
恰在此時。
前麵一名信使騎著戰馬如飛而來。到了近前,便大聲稟報道:“先鋒趙雲將軍讓小的前來稟報,敵將文醜率兩萬大軍迎麵而來,離趙雲將軍的先鋒軍相距約七八裏。”
“很好!”
王通眉頭舒展開來,對那信使道:“速去轉告趙將軍,讓他要務必記得,要敗得像樣一點,別讓敵軍看出破綻!”
“諾!”
傳信兵向王通抱了一下拳,複又翻身上馬,如飛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