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投鼠忌器,青年劍客是誰?
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 作者:山風木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越大喝一聲,猱身而進,幾個閃身,便到了公孫瓚跟前,公孫瓚的兩名親衛上前阻擋,卻被王越一招“金雁橫空”,盡皆砍倒在地。
砍倒兩名親衛之後,又是一招“白虹貫日”刺向公孫瓚的咽喉,公孫瓚大驚,連忙持刀格擋。
不料卻擋了個空。
王越用的是虛招,中途變招“烏龍擺尾”,襲向撲過來相助公孫瓚的公孫範。
公孫範原本是擔心王越傷到公孫瓚,猛撲過來相救公孫瓚,卻沒想到王越中途變招,將目標變成了自己,更沒想到王越高劍法和身法這麽快。
一個不慎被刺中手臂,手中佩刀“當”的一聲掉落地上。
王越一招得手,並沒有停下來。
而是身軀一旋便到了公孫範的側後,順勢一招“有鳳來儀”,便將寶劍擱在公孫範的肩上,同時大喝一聲:“都給我住手!”
公孫瓚大驚,趕緊下令道:“停下!”
帳中武士及單經、鄒丹等人聞言,也紛紛抽身後退,停止了對趙雲的圍攻。
……
這就是王越厲害的地方。
論戰場上的馬戰和陣戰,王越打不過呂布,甚至連關羽和張飛都打不過。不過,對於這種狹小空間內的混戰,王越就是漢末“天花板”一樣的存在。
其實,王越一開始的目標,就不是公孫瓚。
而是公孫範!
因為公孫瓚的武藝也很不錯,王越並沒有把握在數招之內將公孫瓚生擒。而公孫範的武藝最弱,又是公孫瓚的堂兄,隻要拿下公孫範,便可以逼公孫瓚下令停止對趙雲的圍攻。
所以,王越才假裝刺殺公孫瓚,待公孫範來相助公孫瓚時,突然變招將公孫範拿下。
……
公孫瓚看了一眼王越。
又看向趙雲,沉聲說道:“本將果然沒有猜錯,你早就投靠了王通!”
“公孫將軍謬矣!”
說話的不是趙雲,也不是王越。而是隨王越一起來的另一名青年名劍客。
公孫瓚轉頭看去,但見那青年劍客年約25歲左右,身高七尺五寸,方臉短須,眼神清亮,一看就是極其機靈聰慧,而又不失勇武之人。
心中暗自詫異。
遂問道:“你又是何人?”
“我是何人並不重要。”
那青年劍客將手中的利劍緩緩放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向公孫瓚行了一禮,然後,才接著說道:
“某家隻是想告訴白馬將軍,事情並非你想象那樣,也並非你今天看到的這樣。
首先,趙將軍此前並沒有投靠鎮北將軍,隻不過是鎮北將軍非常欣賞趙將軍。
其次,鎮北將軍並不想與你為敵。
此前,為了解你易縣之圍才出兵幽州,幽州二郡並非從你手中所取,而是從你的仇敵劉和手中所奪。
所謂的借幽州二郡,隻不過是給你這個“幽州牧”麵子。
與此同時,在代郡和上穀郡駐兵,也是為了在關鍵時候助你對付袁紹。因為袁紹勢大,憑將軍你現在得實力,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再次,鎮北將軍並不懼你。你若不念此前相救之恩,執意要與鎮北將軍翻臉,那也悉聽尊便!”
這番話,說得條理明晰,不卑不亢。
而且軟中有硬,硬中帶軟。
更確切地說,就如同那啥一樣屬於……外軟內硬。
這讓公孫瓚極為忌憚。
公孫瓚並不傻,基於當前的形勢,公孫瓚並不敢跟王通鬧翻。此前針對趙雲,是因為趙雲至少名義上是公孫瓚的帳下將領,要殺要砍都是天經地義。就算趙雲暗中投靠了王通,公孫瓚將趙雲殺了,王通也隻能吃一個啞巴虧。
但是,自從王越出現之後,情況又不一樣了。就算王越沒有抓公孫範為人質,公孫瓚也不敢輕易傷害王越。因為王越是王通手下的得力大將,如果自己殺了王越,必會與王通徹底翻臉。
“本將也不願與鎮北將軍為敵。”
公孫瓚沉聲說道:“可是,爾等這些鎮北將軍帳下的大將,今天卻為了趙子龍,出現在本將的帳中殺人,這又做何解釋?”
“乃不得已而為之也。”
那青年劍客聞言,又對公孫瓚恭敬地抱拳行了一禮,接著說道:
“鎮北將軍料定袁紹必然對公孫將軍行反間之計,又料定公孫將軍必然中計。隻好安排王越將軍來前來幽州勸說公孫將軍。
孰料剛到幽州,就得到黑冰閣傳來的消息,說你公孫瓚不僅解除了趙將軍的兵權,還在帳中埋伏了刀斧手,想將趙將軍誘入帳中殺害。
王越將軍深知鎮北將軍對趙雲將軍視若兄弟,故而前去求見趙雲將軍,將黑冰閣獲得的消息向趙將軍說明,意圖阻止趙雲將軍前來見你。
卻沒想到趙將軍對你仍然懷有忠心,並不相信你會殺害他。仍然執意要應召前來薊縣。
無奈之下,王越將軍與吾等隻好扮作趙將軍的貼身親兵。這樣做,一方麵是為了暗中保護趙將軍;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讓公孫將軍你不要中了袁紹的反間計而不自知!”
公孫瓚聞言,臉色數變。
想殺趙雲,又恐王越殺了公孫範。
而殺王越,公孫瓚更是不敢。
因為如果自己殺了王越,那麽,與王通之間便再無迴旋的餘地,到時候王通從上穀郡出兵,袁紹再從河間出兵,自己就隻有快速敗亡一途。
過了許久,才歎了口氣,對趙雲道:“子龍,是本將此前誤中荀諶之計,希望你能原諒本將。你若能留下來,本將依舊會信任於你。”
趙雲臉色鐵青,沒有說話。
卻聽那青年名劍客又道:“若趙將軍留下來,公孫將軍是否會將此前收走的軍隊再交還給趙將軍,並依舊讓趙將軍鎮守範陽重鎮?”
“這個……”
公孫瓚自然不會答應,隻好說道:“軍中之事,本將自有安排。本將沒有問你,問的是趙雲。”
“多謝公孫將軍挽留。”
趙雲拱了拱手,用很是失望的眼神看著公孫瓚,一臉堅定地說道:
“當年,趙某因為欽佩公孫將軍是抗擊胡人的英雄,故爾投身公孫將軍帳下。這數年以來,趙某隨將軍出生入死,從無二心!
然而,卻沒想到,公孫將軍不僅不信任趙某,卻還要置趙某於死地!從公孫將軍下令將趙某拿下那一刻起,趙某與公孫將軍就已經恩斷義絕。
非吾不忠,實將軍失德!
今日若非有鎮北將軍派來的王越將軍在,趙某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具屍體。趙某這條命是鎮北將軍救的。從今往後,我與你公孫瓚恩斷義絕。趙某的主公,也隻有鎮北將軍王通一人!”
說罷,便叫上王越等人。
押著公孫範走出營帳,接過親兵遞過來的亮銀槍,躍上戰馬,帶著王越等人揚長而去。
……
砍倒兩名親衛之後,又是一招“白虹貫日”刺向公孫瓚的咽喉,公孫瓚大驚,連忙持刀格擋。
不料卻擋了個空。
王越用的是虛招,中途變招“烏龍擺尾”,襲向撲過來相助公孫瓚的公孫範。
公孫範原本是擔心王越傷到公孫瓚,猛撲過來相救公孫瓚,卻沒想到王越中途變招,將目標變成了自己,更沒想到王越高劍法和身法這麽快。
一個不慎被刺中手臂,手中佩刀“當”的一聲掉落地上。
王越一招得手,並沒有停下來。
而是身軀一旋便到了公孫範的側後,順勢一招“有鳳來儀”,便將寶劍擱在公孫範的肩上,同時大喝一聲:“都給我住手!”
公孫瓚大驚,趕緊下令道:“停下!”
帳中武士及單經、鄒丹等人聞言,也紛紛抽身後退,停止了對趙雲的圍攻。
……
這就是王越厲害的地方。
論戰場上的馬戰和陣戰,王越打不過呂布,甚至連關羽和張飛都打不過。不過,對於這種狹小空間內的混戰,王越就是漢末“天花板”一樣的存在。
其實,王越一開始的目標,就不是公孫瓚。
而是公孫範!
因為公孫瓚的武藝也很不錯,王越並沒有把握在數招之內將公孫瓚生擒。而公孫範的武藝最弱,又是公孫瓚的堂兄,隻要拿下公孫範,便可以逼公孫瓚下令停止對趙雲的圍攻。
所以,王越才假裝刺殺公孫瓚,待公孫範來相助公孫瓚時,突然變招將公孫範拿下。
……
公孫瓚看了一眼王越。
又看向趙雲,沉聲說道:“本將果然沒有猜錯,你早就投靠了王通!”
“公孫將軍謬矣!”
說話的不是趙雲,也不是王越。而是隨王越一起來的另一名青年名劍客。
公孫瓚轉頭看去,但見那青年劍客年約25歲左右,身高七尺五寸,方臉短須,眼神清亮,一看就是極其機靈聰慧,而又不失勇武之人。
心中暗自詫異。
遂問道:“你又是何人?”
“我是何人並不重要。”
那青年劍客將手中的利劍緩緩放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向公孫瓚行了一禮,然後,才接著說道:
“某家隻是想告訴白馬將軍,事情並非你想象那樣,也並非你今天看到的這樣。
首先,趙將軍此前並沒有投靠鎮北將軍,隻不過是鎮北將軍非常欣賞趙將軍。
其次,鎮北將軍並不想與你為敵。
此前,為了解你易縣之圍才出兵幽州,幽州二郡並非從你手中所取,而是從你的仇敵劉和手中所奪。
所謂的借幽州二郡,隻不過是給你這個“幽州牧”麵子。
與此同時,在代郡和上穀郡駐兵,也是為了在關鍵時候助你對付袁紹。因為袁紹勢大,憑將軍你現在得實力,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再次,鎮北將軍並不懼你。你若不念此前相救之恩,執意要與鎮北將軍翻臉,那也悉聽尊便!”
這番話,說得條理明晰,不卑不亢。
而且軟中有硬,硬中帶軟。
更確切地說,就如同那啥一樣屬於……外軟內硬。
這讓公孫瓚極為忌憚。
公孫瓚並不傻,基於當前的形勢,公孫瓚並不敢跟王通鬧翻。此前針對趙雲,是因為趙雲至少名義上是公孫瓚的帳下將領,要殺要砍都是天經地義。就算趙雲暗中投靠了王通,公孫瓚將趙雲殺了,王通也隻能吃一個啞巴虧。
但是,自從王越出現之後,情況又不一樣了。就算王越沒有抓公孫範為人質,公孫瓚也不敢輕易傷害王越。因為王越是王通手下的得力大將,如果自己殺了王越,必會與王通徹底翻臉。
“本將也不願與鎮北將軍為敵。”
公孫瓚沉聲說道:“可是,爾等這些鎮北將軍帳下的大將,今天卻為了趙子龍,出現在本將的帳中殺人,這又做何解釋?”
“乃不得已而為之也。”
那青年劍客聞言,又對公孫瓚恭敬地抱拳行了一禮,接著說道:
“鎮北將軍料定袁紹必然對公孫將軍行反間之計,又料定公孫將軍必然中計。隻好安排王越將軍來前來幽州勸說公孫將軍。
孰料剛到幽州,就得到黑冰閣傳來的消息,說你公孫瓚不僅解除了趙將軍的兵權,還在帳中埋伏了刀斧手,想將趙將軍誘入帳中殺害。
王越將軍深知鎮北將軍對趙雲將軍視若兄弟,故而前去求見趙雲將軍,將黑冰閣獲得的消息向趙將軍說明,意圖阻止趙雲將軍前來見你。
卻沒想到趙將軍對你仍然懷有忠心,並不相信你會殺害他。仍然執意要應召前來薊縣。
無奈之下,王越將軍與吾等隻好扮作趙將軍的貼身親兵。這樣做,一方麵是為了暗中保護趙將軍;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讓公孫將軍你不要中了袁紹的反間計而不自知!”
公孫瓚聞言,臉色數變。
想殺趙雲,又恐王越殺了公孫範。
而殺王越,公孫瓚更是不敢。
因為如果自己殺了王越,那麽,與王通之間便再無迴旋的餘地,到時候王通從上穀郡出兵,袁紹再從河間出兵,自己就隻有快速敗亡一途。
過了許久,才歎了口氣,對趙雲道:“子龍,是本將此前誤中荀諶之計,希望你能原諒本將。你若能留下來,本將依舊會信任於你。”
趙雲臉色鐵青,沒有說話。
卻聽那青年名劍客又道:“若趙將軍留下來,公孫將軍是否會將此前收走的軍隊再交還給趙將軍,並依舊讓趙將軍鎮守範陽重鎮?”
“這個……”
公孫瓚自然不會答應,隻好說道:“軍中之事,本將自有安排。本將沒有問你,問的是趙雲。”
“多謝公孫將軍挽留。”
趙雲拱了拱手,用很是失望的眼神看著公孫瓚,一臉堅定地說道:
“當年,趙某因為欽佩公孫將軍是抗擊胡人的英雄,故爾投身公孫將軍帳下。這數年以來,趙某隨將軍出生入死,從無二心!
然而,卻沒想到,公孫將軍不僅不信任趙某,卻還要置趙某於死地!從公孫將軍下令將趙某拿下那一刻起,趙某與公孫將軍就已經恩斷義絕。
非吾不忠,實將軍失德!
今日若非有鎮北將軍派來的王越將軍在,趙某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具屍體。趙某這條命是鎮北將軍救的。從今往後,我與你公孫瓚恩斷義絕。趙某的主公,也隻有鎮北將軍王通一人!”
說罷,便叫上王越等人。
押著公孫範走出營帳,接過親兵遞過來的亮銀槍,躍上戰馬,帶著王越等人揚長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