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以身入局,想想妻兒家人
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 作者:山風木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下來就是城內的巷戰。
美稷城內的房子比較密集,主街道也沒有像漢人的都城那麽寬敞,而漢軍在城內早就做好了各種各樣的布置。
衝入城中的匈奴,首先麵對的是一排排的拒馬。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古代拒馬。)
……
拒馬防線的後麵,是由精銳的漢軍組成的巨盾弓弩陣。這些巨盾弓弩陣與拒馬結合在一起。
就形成了“拒馬混合陣”。
匈奴人想繼續前進,必須破壞這些攔路的拒馬,而當匈奴人靠近這些拒馬時,拒馬之後的盾弩陣的弓弩手們,就會用弓箭大量地射殺匈奴。
匈奴人也會一邊讓人上前破壞拒馬,一邊射箭掩護。
但是,存在三個問題。
其一,箭矢多少的問題。
這六天多的時間裏,匈奴無休止的進攻,消耗了大量的箭矢。再加上他們原本所攜帶的箭矢平均每人不到20支,經過六天的消耗,現在他們箭囊裏的箭矢已經所剩無幾。
再反觀漢軍一方。
之前漢軍攻破美稷城時,不僅繳獲了守軍的箭矢,還繳獲了匈奴單於庭的兵器庫。單於庭的兵器庫的箭矢堆積如山。
不過,兵器庫的箭矢還不是最多的。因為,城內的一萬多戶居民和200多戶貴族家裏的箭矢加起來,會比兵器庫的箭矢更多!
再加上在城牆爭奪戰中,又撿到了大量匈奴人射過來的箭矢,所以,現在漢軍的箭矢多到用不完,根本就用不完。
雖然匈奴人也會撿到漢軍的箭矢,但是,由於在城牆的攻防中漢軍使用了汽油,很多射到城下的箭矢都被燒毀了。
因此,總體來說,現在漢軍的箭矢要比t匈奴人多很多。
其二,就是有備和無備的問題。
這裏是漢軍的預設戰場!在拒馬之後的漢軍軍陣,是早就準備好了巨盾手與弓弩手結合的陣形,而且還提前進行過無數次攻防演練。
而匈奴是一窩蜂般的衝上來,此前並沒有什麽準備。
其三,裝備的優劣問題。
漢軍的鎧甲,原本就都是精製的皮甲。後來,由於采用高爐煉鐵後鐵產量大幅增加,使得現在的皮甲上,又在重要部位鑲上了一些鐵片。
其防護作用無疑是又加強了很多。而反觀匈奴軍隊,絕大部分匈奴軍卒連皮甲都沒有。
綜上所述。
漢軍以有心對無心,以有備對無備,以精裝對簡裝。因此,在這一場攻防戰中,自然是漢軍占盡了上風。對匈奴人來說,每攻破一道拒馬防線,都要付出重大的傷亡。
漢軍則靈活很多。當拒馬防線還完好時,漢軍將士們就組成盾弩陣放箭,當拒馬防線快要被破壞掉時,他們就果斷撤退,進入下一道防線。
……
匈奴人在連續攻破了幾道“拒馬混合陣”防線後,便衝進了城內的街道。
然而,狹窄的街道上。
突然響起了“軋軋軋”的聲,這是沉重的車輪碾壓冰塊的聲音。隨著這聲音出現的。
是一排一排的……刀車!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古代的刀車。)
……
這樣的刀車推過來。
就問你怕不怕。
(備注:不怕的在這裏吱一聲,怕的千萬別吱聲。)
……
在這些看著就讓人害怕刀車後,又有排列好的巨盾弓弩陣。巨盾弓弩陣與刀車結合在一起,組成的就是“刀車混合陣”。
於是,雙方又再次爆發一場激烈的攻防爭奪戰。
匈奴人死傷慘重。
好不容易突破一處“刀車混合陣”,前進數百米,又遇到一處“刀車混合陣”……
……
除此之外,就是城內的大小街道上,到處遍布著各種各樣的陷阱。
早有準備的漢軍,在地上挖了不少的深坑,坑下埋著削小大的木樁,上麵蓋上細細的樹枝,樹枝上再鋪上冰雪。
匈奴人踩上去,樹枝斷裂,人掉進深坑中,尖銳的木樁便會立即刺穿匈奴人的身體。
還有些漢軍躲街道兩旁的房屋中,從窗戶中放冷箭。等匈奴人衝進房中時,那些漢軍早已逃之夭夭。
還有:
走著走著,屋頂上突然滾下一根橫梁,一下子砸死砸傷十幾人。
或者,兩旁的房屋突然向街道方向倒塌,房梁將街道上的匈奴人砸傷無數;屋頂的瓦片將匈奴人砸傷無數。
……
艱難的巷戰,給匈奴人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於夫羅為此而煩心不已。
本想放火焚城。
但是,這畢竟是自己的都城。
裏麵有一萬多棟房子,要是一把火燒成廢墟,那得是多大的損失。所以,就強忍著焚城衝動,一直沒有下令。
好在漢軍雖然在抵抗。
雖然給匈奴人造成了大量的傷亡,卻一直在邊打邊退。匈奴人搶占了所有城門和城牆,對城內的漢軍形成了四麵圍攻。
漢軍隻能向城池中央收縮!
不難看出,在兵力雄厚的匈奴軍的四麵圍攻下,漢軍最後唯一的去向便是內城。
“天殺的漢狗!”
看著一個個匈奴勇士倒在血泊中,氣急敗壞的於夫羅大聲怒吼道:
“將所有的軍隊調進城內,四麵圍攻,不要放走一人。此戰不要俘虜,凡所有城內漢軍,盡殺之!”
……
戰況果然如於夫羅所料,在經過了幾個時辰的慘烈巷戰後,漢軍最後全都退到了內城。
當然,這其中所說的“慘烈”。
隻是針對匈奴而言。
在這幾個小時的巷戰中,匈奴人死傷超過六千以上,美稷城內,到處都是匈奴人破爛的屍體。
而漢軍傷亡不到500人
漢軍在這座城池中經營了十幾天,不僅設置很多道防線、布置了很多機關陷阱。
還修了八條長達300多米的主地道。這八條主地道全都是通往內城。並且,在這些主地道中,又各自修了幾條分支地道,這些分支地道比較短,但卻分別隱藏在一些房屋之中。
有了這些主地道和分支地道,漢軍就不必擔心在巷戰中被匈奴軍以分割包圍,還能夠在被匈奴人截斷退路時,通過地道退迴內城。
當初,王通堅持要將城內的匈奴居民全部殺光,其中的一個目的,便是要通過各種手段,將這美稷城變成一座難啃的軍事要塞。
而地下通道網絡,則是建築要塞的必要設施。
也不必擔心地下掘進的問題。朔方這地方,是屬於黃河衝積土壤,地底下沒有什麽大石頭,挖掘起來很快。讓這些孔武有力的漢軍去輪班挖掘,一天掘進幾十米不成問題。
(備注:冬天地下很暖和,隻有表麵是凍土。木魚年輕時掙學費挖煤鑽煤洞,對這些都很熟悉,冬天在地道裏,熱得隻要穿單衣。)
……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王通膽敢以身為餌。
賴在內城而不主動突圍,並非腦袋進水,而是在這城中做了妥善的布置,有了萬全為準備。
……
黃昏時分,漢軍放棄了所有的外城防線,全部退到了內城。
所有匈奴軍隊都已進入城內。
數萬匈奴軍將內城圍得水泄不通。
於夫羅騎著高頭大馬,在一眾親兵的保護下來到內城的城門之外,對著城門樓上的王通放聲大笑。
這是勝利者的笑!
聲音悠長而高亢,充滿了勝利者的得意和喜悅。如洪鍾大呂,驚得天上的寒鴉到處亂飛。
也驚得地上的戰馬不停地打著響鼻,以蹄刨地,或發出不安的嘶鳴聲。
笑夠了之後。
才對著城頭上的王通喊道:
“王穿之,你們被包圍了,反抗是沒有出路的,乖乖地投降吧,想想你的妻兒,想想你的家人……”
……
美稷城內的房子比較密集,主街道也沒有像漢人的都城那麽寬敞,而漢軍在城內早就做好了各種各樣的布置。
衝入城中的匈奴,首先麵對的是一排排的拒馬。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古代拒馬。)
……
拒馬防線的後麵,是由精銳的漢軍組成的巨盾弓弩陣。這些巨盾弓弩陣與拒馬結合在一起。
就形成了“拒馬混合陣”。
匈奴人想繼續前進,必須破壞這些攔路的拒馬,而當匈奴人靠近這些拒馬時,拒馬之後的盾弩陣的弓弩手們,就會用弓箭大量地射殺匈奴。
匈奴人也會一邊讓人上前破壞拒馬,一邊射箭掩護。
但是,存在三個問題。
其一,箭矢多少的問題。
這六天多的時間裏,匈奴無休止的進攻,消耗了大量的箭矢。再加上他們原本所攜帶的箭矢平均每人不到20支,經過六天的消耗,現在他們箭囊裏的箭矢已經所剩無幾。
再反觀漢軍一方。
之前漢軍攻破美稷城時,不僅繳獲了守軍的箭矢,還繳獲了匈奴單於庭的兵器庫。單於庭的兵器庫的箭矢堆積如山。
不過,兵器庫的箭矢還不是最多的。因為,城內的一萬多戶居民和200多戶貴族家裏的箭矢加起來,會比兵器庫的箭矢更多!
再加上在城牆爭奪戰中,又撿到了大量匈奴人射過來的箭矢,所以,現在漢軍的箭矢多到用不完,根本就用不完。
雖然匈奴人也會撿到漢軍的箭矢,但是,由於在城牆的攻防中漢軍使用了汽油,很多射到城下的箭矢都被燒毀了。
因此,總體來說,現在漢軍的箭矢要比t匈奴人多很多。
其二,就是有備和無備的問題。
這裏是漢軍的預設戰場!在拒馬之後的漢軍軍陣,是早就準備好了巨盾手與弓弩手結合的陣形,而且還提前進行過無數次攻防演練。
而匈奴是一窩蜂般的衝上來,此前並沒有什麽準備。
其三,裝備的優劣問題。
漢軍的鎧甲,原本就都是精製的皮甲。後來,由於采用高爐煉鐵後鐵產量大幅增加,使得現在的皮甲上,又在重要部位鑲上了一些鐵片。
其防護作用無疑是又加強了很多。而反觀匈奴軍隊,絕大部分匈奴軍卒連皮甲都沒有。
綜上所述。
漢軍以有心對無心,以有備對無備,以精裝對簡裝。因此,在這一場攻防戰中,自然是漢軍占盡了上風。對匈奴人來說,每攻破一道拒馬防線,都要付出重大的傷亡。
漢軍則靈活很多。當拒馬防線還完好時,漢軍將士們就組成盾弩陣放箭,當拒馬防線快要被破壞掉時,他們就果斷撤退,進入下一道防線。
……
匈奴人在連續攻破了幾道“拒馬混合陣”防線後,便衝進了城內的街道。
然而,狹窄的街道上。
突然響起了“軋軋軋”的聲,這是沉重的車輪碾壓冰塊的聲音。隨著這聲音出現的。
是一排一排的……刀車!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古代的刀車。)
……
這樣的刀車推過來。
就問你怕不怕。
(備注:不怕的在這裏吱一聲,怕的千萬別吱聲。)
……
在這些看著就讓人害怕刀車後,又有排列好的巨盾弓弩陣。巨盾弓弩陣與刀車結合在一起,組成的就是“刀車混合陣”。
於是,雙方又再次爆發一場激烈的攻防爭奪戰。
匈奴人死傷慘重。
好不容易突破一處“刀車混合陣”,前進數百米,又遇到一處“刀車混合陣”……
……
除此之外,就是城內的大小街道上,到處遍布著各種各樣的陷阱。
早有準備的漢軍,在地上挖了不少的深坑,坑下埋著削小大的木樁,上麵蓋上細細的樹枝,樹枝上再鋪上冰雪。
匈奴人踩上去,樹枝斷裂,人掉進深坑中,尖銳的木樁便會立即刺穿匈奴人的身體。
還有些漢軍躲街道兩旁的房屋中,從窗戶中放冷箭。等匈奴人衝進房中時,那些漢軍早已逃之夭夭。
還有:
走著走著,屋頂上突然滾下一根橫梁,一下子砸死砸傷十幾人。
或者,兩旁的房屋突然向街道方向倒塌,房梁將街道上的匈奴人砸傷無數;屋頂的瓦片將匈奴人砸傷無數。
……
艱難的巷戰,給匈奴人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於夫羅為此而煩心不已。
本想放火焚城。
但是,這畢竟是自己的都城。
裏麵有一萬多棟房子,要是一把火燒成廢墟,那得是多大的損失。所以,就強忍著焚城衝動,一直沒有下令。
好在漢軍雖然在抵抗。
雖然給匈奴人造成了大量的傷亡,卻一直在邊打邊退。匈奴人搶占了所有城門和城牆,對城內的漢軍形成了四麵圍攻。
漢軍隻能向城池中央收縮!
不難看出,在兵力雄厚的匈奴軍的四麵圍攻下,漢軍最後唯一的去向便是內城。
“天殺的漢狗!”
看著一個個匈奴勇士倒在血泊中,氣急敗壞的於夫羅大聲怒吼道:
“將所有的軍隊調進城內,四麵圍攻,不要放走一人。此戰不要俘虜,凡所有城內漢軍,盡殺之!”
……
戰況果然如於夫羅所料,在經過了幾個時辰的慘烈巷戰後,漢軍最後全都退到了內城。
當然,這其中所說的“慘烈”。
隻是針對匈奴而言。
在這幾個小時的巷戰中,匈奴人死傷超過六千以上,美稷城內,到處都是匈奴人破爛的屍體。
而漢軍傷亡不到500人
漢軍在這座城池中經營了十幾天,不僅設置很多道防線、布置了很多機關陷阱。
還修了八條長達300多米的主地道。這八條主地道全都是通往內城。並且,在這些主地道中,又各自修了幾條分支地道,這些分支地道比較短,但卻分別隱藏在一些房屋之中。
有了這些主地道和分支地道,漢軍就不必擔心在巷戰中被匈奴軍以分割包圍,還能夠在被匈奴人截斷退路時,通過地道退迴內城。
當初,王通堅持要將城內的匈奴居民全部殺光,其中的一個目的,便是要通過各種手段,將這美稷城變成一座難啃的軍事要塞。
而地下通道網絡,則是建築要塞的必要設施。
也不必擔心地下掘進的問題。朔方這地方,是屬於黃河衝積土壤,地底下沒有什麽大石頭,挖掘起來很快。讓這些孔武有力的漢軍去輪班挖掘,一天掘進幾十米不成問題。
(備注:冬天地下很暖和,隻有表麵是凍土。木魚年輕時掙學費挖煤鑽煤洞,對這些都很熟悉,冬天在地道裏,熱得隻要穿單衣。)
……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王通膽敢以身為餌。
賴在內城而不主動突圍,並非腦袋進水,而是在這城中做了妥善的布置,有了萬全為準備。
……
黃昏時分,漢軍放棄了所有的外城防線,全部退到了內城。
所有匈奴軍隊都已進入城內。
數萬匈奴軍將內城圍得水泄不通。
於夫羅騎著高頭大馬,在一眾親兵的保護下來到內城的城門之外,對著城門樓上的王通放聲大笑。
這是勝利者的笑!
聲音悠長而高亢,充滿了勝利者的得意和喜悅。如洪鍾大呂,驚得天上的寒鴉到處亂飛。
也驚得地上的戰馬不停地打著響鼻,以蹄刨地,或發出不安的嘶鳴聲。
笑夠了之後。
才對著城頭上的王通喊道:
“王穿之,你們被包圍了,反抗是沒有出路的,乖乖地投降吧,想想你的妻兒,想想你的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