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秘密發展,再建一支王牌軍
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 作者:山風木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名年輕鮮卑女子,換糧一石。
在冬天糧荒之時,足以讓整個草原為女人而瘋狂。不要說一石,真到了糧荒之時,就算是半石糧食,他們也會換的。
(備注:東漢一石大約相當於後世的30公斤。)
對這個時代的胡人女子來說,她們是很願意嫁給漢人男子為妾的。因為無論怎麽說,隻要能納妾的漢人男子,家裏都會有幾畝地,甚至有些還有豐厚的家底,不至於讓她們挨凍挨餓。
而對於草原上的那些胡人部落來說,他們為了糧食,肯定會互相爭鬥,去搶別的部落的女子來找漢人換糧食。
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
騫曼正在與魁頭爭奪單於之位而互相廝殺,鮮卑草原已經打成了一鍋粥。
在大量缺糧的情況下,搶奪敵方部落的女子用來換取糧食,對鮮卑人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也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因為如果缺糧,他們就會戰敗。戰敗之後,部落首領會被對方殺死,部眾會被吞並或淪為奴隸。為了避免因缺糧而戰敗,他們隻能用女子找漢人的商隊換糧食。或搶奪對方部落的女人,或用自己部落的女人向漢人換糧。
如此一來,不出數年。
草原上的鮮卑人口必然大減,從而再不能對漢人構成威脅。
另一方麵。
是漢人自己的糧食夠不夠的問題。
在這個時代,漢人也是嚴重缺糧的。不過,並州現在是地廣人稀,很多河邊利於灌溉的土地都沒人耕種。
在王通發明並推廣了曲轅犁,以及大量普及鐵製農具之後,耕作效率提高了兩倍,百姓們就有能力耕種更多土地,
並且,由於曲轅犁和鐵製農具的推廣,使得土壤耕耘深度增加了不少,這更有利於農作物根係的生長,畝產也可以提高不少。
百姓們能耕種的土地多了,畝產也提高了,隻要不是遇上嚴重的天災,糧食問題將不再是什麽嚴重問題。
再算一下草原上有多少年輕女子。
這裏隻說並州北部的“西部鮮卑”。西部鮮卑約有人口200多萬。經過上次草原之戰,以及這將近一年的草原內戰,現在大約還有160萬左右。
在這大約160萬的人口中,10~30歲的女子大約隻有30萬左右。
如果每年付出三萬石糧食換鮮卑女子,數年之後,鮮卑草原上就將出現相當嚴重的男多女少現象。沒女人生娃,人口就會大量削減。
賈詡此計,不費一兵一卒,隻要付出一些糧食就可以有效消除並州北邊的威脅。
這才是真正的絕戶計。
……
“此計甚妙!”
對於賈詡的這條絕戶計,王通深表讚同。
同時,也對顧雍道:
“咱們的當務之急是增加人口,現在還不是考慮漢族男子累不累的問題。因此,咱們還得製訂一個獎勵生育的政策,比如說,每生育一個孩子獎勵多少錢等等。
除此之外,還得將孩子的出生率做為基層官員的考核指標之一,將責任直接落實在官吏基層,明確規定:讓每一位育齡女子都懷上孩子,是村長不可推卸的責任。
誰家女人懷不上,就讓村長去幫忙督促。寧可累死村長,也不能少生一娃……”
“主公英明!”
顧雍、蔡邕和步騭等人盡皆高唿。
至此,生娃問題和大量引進鮮卑女子的問題,也基本上是有了方案,具體該如何執行,則交由顧雍等人去規劃。
至於那個“婚前教育”的事情,王通會抽些時間,以“山中傻柱”的名義寫份教材,再讓顧雍他們慢慢去推動,去普及。
……
隨後,蔡邕又對王通說道:
“自從咱們占領常山真定完全控製了井陘之後,在短短四個多月的時間裏,已經有五萬多百姓遷移到並州接受安置。
再加上從草原上解救的漢人奴隸和抓捕的胡人女子,現在並州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200萬人。”
王通點了點頭,對這個結果還是相當滿意的。
因為在原本的曆史上,整個並州的在籍人口隻有66萬。如果從王通開始出兵上郡時計算,到現在也才兩年。等於王通用兩年時間,使並州的人口增加了三倍多。
王通想了一下,又對蔡邕道:
“讓人通知騫曼,讓他將他部落裏所有的漢人都送迴來,我們會給他一些糧食補償,還可以適當給他提供一些武器,助他打敗魁頭和步度根,成為鮮卑草原上真正的單於。
除此之外,我們還收購戰俘。
告訴騫曼,他抓到的青壯戰俘不要殺掉,可以用戰俘來跟我的換取糧食、食鹽,以及一些咱們用不上的武器。
交換來的戰俘,會被用於來挖礦、修水渠、修路等等。以促進並州的更快發展。”
“屬下遵命!”
蔡邕很幹脆地迴答道。
……
談完了民政方麵的事情後,又繼續談軍事。
左軍師荀攸上前稟報道:“咱們軍隊的數量,已經增加到了13萬人。其中7萬為騎兵,6萬為步兵。
由於高爐煉鐵的生鐵產量持續增加,咱們的武器更加鋒利,皮甲上麵也開始在重要部位鑲嵌鐵片,以增加盔甲的防護能力。”
“很好。”
王通再次點了點頭。
13萬軍隊看起來不少,但實際上,由於並州有著漫長的邊境線,本身地域也非常遼闊,需要處處駐軍防守,能夠用來進攻的機動兵力並不是很多。
而且,在本就男少女多的並州,200萬人中養兵13萬,已經是個極限。
心中猶豫了一下。
想著要不要“騎兵三寶”給弄出來。
對王通來說,將後世的高橋馬鞍、馬蹬、馬蹄鐵弄出來,其實是有利有弊。
相比其它諸侯,並州的騎兵較多。如果並州騎兵裝備了馬蹬、高橋馬鞍和馬蹄鐵,戰力無疑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但是,這並不是什麽高科技。
不存在專業壁壘。
普通人隻要看上一眼,就會明白其中的原理,並弄出樣品來。
王通擔心會因此助長胡人的勢力。雖然,現在西部鮮卑已經被自己相對削弱,但是,如果他們也裝備了“騎兵三寶”,難保不會再有變故發生。
更何況,除了西部鮮卑,還有朔方郡的匈奴,還有幽州北麵的中部鮮卑、東部鮮卑、烏桓,以及涼州的羌人、氐人。
沉思良久。
最後,王通還是畫了一套圖紙交給荀攸,讓他找一些工匠,將重騎兵的裝備,秘密打製出來。
先試製500套。
再將晏明抽調過來,挑選1000匹強壯的戰馬,300名身高力大的戰士,由晏明帶著秘密訓練。
(備注:重騎兵必須使用“騎兵三寶”,所以,在漢末是沒有重騎兵的。曹操的虎豹騎也不是重騎兵。
……
(附錄圖片:重騎兵。)
……
在冬天糧荒之時,足以讓整個草原為女人而瘋狂。不要說一石,真到了糧荒之時,就算是半石糧食,他們也會換的。
(備注:東漢一石大約相當於後世的30公斤。)
對這個時代的胡人女子來說,她們是很願意嫁給漢人男子為妾的。因為無論怎麽說,隻要能納妾的漢人男子,家裏都會有幾畝地,甚至有些還有豐厚的家底,不至於讓她們挨凍挨餓。
而對於草原上的那些胡人部落來說,他們為了糧食,肯定會互相爭鬥,去搶別的部落的女子來找漢人換糧食。
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
騫曼正在與魁頭爭奪單於之位而互相廝殺,鮮卑草原已經打成了一鍋粥。
在大量缺糧的情況下,搶奪敵方部落的女子用來換取糧食,對鮮卑人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也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因為如果缺糧,他們就會戰敗。戰敗之後,部落首領會被對方殺死,部眾會被吞並或淪為奴隸。為了避免因缺糧而戰敗,他們隻能用女子找漢人的商隊換糧食。或搶奪對方部落的女人,或用自己部落的女人向漢人換糧。
如此一來,不出數年。
草原上的鮮卑人口必然大減,從而再不能對漢人構成威脅。
另一方麵。
是漢人自己的糧食夠不夠的問題。
在這個時代,漢人也是嚴重缺糧的。不過,並州現在是地廣人稀,很多河邊利於灌溉的土地都沒人耕種。
在王通發明並推廣了曲轅犁,以及大量普及鐵製農具之後,耕作效率提高了兩倍,百姓們就有能力耕種更多土地,
並且,由於曲轅犁和鐵製農具的推廣,使得土壤耕耘深度增加了不少,這更有利於農作物根係的生長,畝產也可以提高不少。
百姓們能耕種的土地多了,畝產也提高了,隻要不是遇上嚴重的天災,糧食問題將不再是什麽嚴重問題。
再算一下草原上有多少年輕女子。
這裏隻說並州北部的“西部鮮卑”。西部鮮卑約有人口200多萬。經過上次草原之戰,以及這將近一年的草原內戰,現在大約還有160萬左右。
在這大約160萬的人口中,10~30歲的女子大約隻有30萬左右。
如果每年付出三萬石糧食換鮮卑女子,數年之後,鮮卑草原上就將出現相當嚴重的男多女少現象。沒女人生娃,人口就會大量削減。
賈詡此計,不費一兵一卒,隻要付出一些糧食就可以有效消除並州北邊的威脅。
這才是真正的絕戶計。
……
“此計甚妙!”
對於賈詡的這條絕戶計,王通深表讚同。
同時,也對顧雍道:
“咱們的當務之急是增加人口,現在還不是考慮漢族男子累不累的問題。因此,咱們還得製訂一個獎勵生育的政策,比如說,每生育一個孩子獎勵多少錢等等。
除此之外,還得將孩子的出生率做為基層官員的考核指標之一,將責任直接落實在官吏基層,明確規定:讓每一位育齡女子都懷上孩子,是村長不可推卸的責任。
誰家女人懷不上,就讓村長去幫忙督促。寧可累死村長,也不能少生一娃……”
“主公英明!”
顧雍、蔡邕和步騭等人盡皆高唿。
至此,生娃問題和大量引進鮮卑女子的問題,也基本上是有了方案,具體該如何執行,則交由顧雍等人去規劃。
至於那個“婚前教育”的事情,王通會抽些時間,以“山中傻柱”的名義寫份教材,再讓顧雍他們慢慢去推動,去普及。
……
隨後,蔡邕又對王通說道:
“自從咱們占領常山真定完全控製了井陘之後,在短短四個多月的時間裏,已經有五萬多百姓遷移到並州接受安置。
再加上從草原上解救的漢人奴隸和抓捕的胡人女子,現在並州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200萬人。”
王通點了點頭,對這個結果還是相當滿意的。
因為在原本的曆史上,整個並州的在籍人口隻有66萬。如果從王通開始出兵上郡時計算,到現在也才兩年。等於王通用兩年時間,使並州的人口增加了三倍多。
王通想了一下,又對蔡邕道:
“讓人通知騫曼,讓他將他部落裏所有的漢人都送迴來,我們會給他一些糧食補償,還可以適當給他提供一些武器,助他打敗魁頭和步度根,成為鮮卑草原上真正的單於。
除此之外,我們還收購戰俘。
告訴騫曼,他抓到的青壯戰俘不要殺掉,可以用戰俘來跟我的換取糧食、食鹽,以及一些咱們用不上的武器。
交換來的戰俘,會被用於來挖礦、修水渠、修路等等。以促進並州的更快發展。”
“屬下遵命!”
蔡邕很幹脆地迴答道。
……
談完了民政方麵的事情後,又繼續談軍事。
左軍師荀攸上前稟報道:“咱們軍隊的數量,已經增加到了13萬人。其中7萬為騎兵,6萬為步兵。
由於高爐煉鐵的生鐵產量持續增加,咱們的武器更加鋒利,皮甲上麵也開始在重要部位鑲嵌鐵片,以增加盔甲的防護能力。”
“很好。”
王通再次點了點頭。
13萬軍隊看起來不少,但實際上,由於並州有著漫長的邊境線,本身地域也非常遼闊,需要處處駐軍防守,能夠用來進攻的機動兵力並不是很多。
而且,在本就男少女多的並州,200萬人中養兵13萬,已經是個極限。
心中猶豫了一下。
想著要不要“騎兵三寶”給弄出來。
對王通來說,將後世的高橋馬鞍、馬蹬、馬蹄鐵弄出來,其實是有利有弊。
相比其它諸侯,並州的騎兵較多。如果並州騎兵裝備了馬蹬、高橋馬鞍和馬蹄鐵,戰力無疑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但是,這並不是什麽高科技。
不存在專業壁壘。
普通人隻要看上一眼,就會明白其中的原理,並弄出樣品來。
王通擔心會因此助長胡人的勢力。雖然,現在西部鮮卑已經被自己相對削弱,但是,如果他們也裝備了“騎兵三寶”,難保不會再有變故發生。
更何況,除了西部鮮卑,還有朔方郡的匈奴,還有幽州北麵的中部鮮卑、東部鮮卑、烏桓,以及涼州的羌人、氐人。
沉思良久。
最後,王通還是畫了一套圖紙交給荀攸,讓他找一些工匠,將重騎兵的裝備,秘密打製出來。
先試製500套。
再將晏明抽調過來,挑選1000匹強壯的戰馬,300名身高力大的戰士,由晏明帶著秘密訓練。
(備注:重騎兵必須使用“騎兵三寶”,所以,在漢末是沒有重騎兵的。曹操的虎豹騎也不是重騎兵。
……
(附錄圖片:重騎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