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整軍備武,打一場代理人戰爭
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 作者:山風木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眼前強壯而冷峻的閻柔,王通的心中有些複雜。不確定是該殺,還是該留。
毫無疑問,這也是一員大將。
年僅10歲被擄於草原,能活下來已是奇跡,還能在草原闖出名號,成為遠近聞名的英雄,足見此人是真有些本事。
而且,原本的曆史上,閻柔在官渡之戰後投降曹操,深得曹操信任和器重,被拜護烏桓校尉,後來隨曹操征戰立下無數戰功,得封縣侯。
史載,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視其如親兄弟。有閻柔坐鎮北方,胡人自安。
不過,王通卻有些猶豫。
因為閻柔對胡人太好,這理念與王通相左。
……
過了許久,王通才開口問道:
“你就是閻柔?”
“正是閻某!”
“本將聽說,你父母都為烏桓胡人所害,你本人也在10歲時,便被烏桓劫入草原為奴?可你,為何還跟胡人友善,並聯合胡人欺淩漢人。”
“將軍謬矣!”
閻柔昂然道:“閻某被擄入草原之後,又被另一家胡人購入為奴,那家胡人待吾尚可,閻某因此而得以長大成人。
閻某成年之後,又尋到當初害我父母的那些胡人,並將其盡數殺死,也算是報了殺父之仇。
烏桓大首領將我舉薦給劉使君(劉虞),也算是對我有恩。因此,閻某善待烏桓胡人實乃恩怨分明之舉。”
“好一個恩怨分明!”
王通皺了皺眉頭,沉聲說道:“然而,你可曾想過,烏桓胡人在爾等的幫助下日漸強大,會給幽州百姓帶來多大的災難?”
“那又與閻某何幹?”
閻柔冷笑道:“倒是你王穿之,你本是並州牧,為何不在並州好好待著,卻跑來侵我幽州?而且,閻某與你無怨無仇無怨,卻為何要殺死閻某的弟弟?閻某的弟弟,是閻某在這世上唯一的親人!”
“休得胡言!“
王通喝道:“你弟弟之死是拜你所賜。若非你聯合烏桓為禍幽州,王某也不會出兵幽州救援百姓。沙場爭鬥,不是你死就是我死,你有弟弟閻誌,難道那些為你所殺者就沒有親人?
你閻柔也算是條漢子!
但是,你心中隻有個人恩怨,而無民族大義。這樣的人,若不悔改,終是民族禍患。今日為我所擒,你可願意悔悟?”
“何悔之有?”
閻柔昂然道:“今日戰敗,有死而已!”
這就怪不得王通了,生的機會給了,他卻毫無悔悟之意,那就隻能將他當成“數據包”了。
王通懶得跟他多說。
拔出佩刀,用力一捅,刺入閻柔胸口,閻柔驚訝地瞪大了雙眼,似乎還想說些什麽。
也許,他原本是想等著王通禮賢下士,再勸他幾句。卻沒想到王通最恨這種勾連胡人危害本族之人。
“叮,發現體力經驗值105點,敏捷經驗值……”
“少囉嗦,全部獲取!”
……
在處死了閻柔之後,王通又讓人帶程峻和鄧盛來見。
這兩人,也算是此次沮陽之戰的關鍵人物。
兩人都是黑冰閣的人。正是因為這兩人臨陣倒戈,殺死鮮於輔並打開城門,王通才得以順利攻破沮陽城。
沒多久,兩條高大精壯的漢子便被人帶到了王通跟前。
“末將程峻(鄧盛)拜見主公。”
“不必多禮!”
王通揮了揮手,讓兩人起來,然後問道:“聽說……你們倆人都曾經是黃巾?”
“是的。”
程峻道:“末將的兄長,原本是幽州黃巾渠帥程遠誌;鄧兄弟的兄長,則是黃巾副渠帥鄧茂。”
原來是這兩人!
黃巾起義時,程遠誌和副將鄧茂率領5萬大軍攻打涿郡,鄧茂和張飛交手時,被張飛斬殺,程遠誌則被關羽斬殺。
程遠誌和鄧茂的弟弟,就是程峻和鄧盛。由於王通善待黃巾,這兩人後來都加入了黑冰閣,這一次在攻打沮陽時,立下了大功。
既然是黃巾出身,那自然得好好利用。
於是,王通大手一揮,任命程峻為代郡太守,鄧盛為代郡都尉。
……
過了一會兒,徐晃又過來稟報:“這次關溝之戰,共俘虜敵軍兩萬五千餘人,主公想要如何處置?”
王通沒有馬上迴答。。
原本,王通是想將全部的俘虜都交給趙雲的但是,現在俘虜有點多。加上沮陽之戰的俘虜,現在的戰俘人數超過了3萬。這麽多新降的俘虜交給趙雲,趙雲未必能控製得了。況且,王通也並不想將這麽多兵力交給趙雲。
因為趙雲現在還是公孫瓚的人。
於是,便轉頭看向郭嘉,問道:“奉孝有何建議?”
郭嘉很了解王通的心思。
想了一下,對王通道:
“俘虜強製整編,通常情況下,不能超過本部人馬的三成,否則,風險很大,極有可能發生兵變,反噬統兵主將。
我們隻借給了趙將軍3000並州兵,按正常情況,收編1000降卒已是極限。就算是趙將軍能力出乎尋常,最多也隻能收編了2000降卒。”
可是,袁紹卻有十幾萬人馬在圍困公孫瓚,趙將軍用區區五千人馬去救援公孫瓚,很難改變易縣的戰局。”
眾人聞言,盡皆點頭。
趙雲也點了點頭道:“確如郭軍師所言。”
卻見郭嘉換了口氣,又接著說道:“其實,辦法也不是沒有,隻是需要耗費大量錢財。”
“說來聽聽。”王通道。
“那就是重新招募。”
郭嘉道:“先恢複戰俘的自由,再召募新兵,讓那些願意從軍的戰俘,與民間青壯擁有同等的從軍的機會,隻要能通過考核,就如同新兵一樣,能夠得到一筆安家費用。
如此一來,重新招募的士卒就不再是被整編的戰俘,而是屬於咱們自己的軍隊。然後,再重新挑選能戰者為基層將官,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士卒們對統兵將領的忠誠度。
招兵數量方麵,可以敞開了招。
給趙將軍再招數千,使趙將軍手上的兵力達到一萬,其他新招之兵卒,則編入並州軍之中,彌補並州軍的戰損,並擴重並州軍的勢力。
那些不願從軍的俘虜,則全部送給幾斤糧食予以遣散,讓他們各自迴鄉。”
王通覺得有理。
遂讓人按郭嘉的辦法行事。
除此之外,又讓人查抄劉和、鮮於家族,以及其它支持劉和的家族。
抄家所得之錢糧,除了用來補充軍糧之外,還可以劃出一部分錢糧,用做招募新兵所需的安家費用。
……
數天之後,王通共招得兩萬“新兵”。
其中大部分是俘虜轉化而來的“新兵”。亂世之中,普通士卒當兵本來就是為了吃糧,而現在,他們之前的將軍要麽死了,要麽被俘,除了少部分死忠之人,也沒有人會去關心他們之前的將領的死活。
現在拿了王通的安家費,也就有了新的歸屬感,從此就是王通的兵。
……
隨後,王通又對兵力進行了調整。將其中七千新兵交給趙雲,之前的三千並州騎兵也依舊交給趙雲統領。
總計一萬人馬。
由趙雲帶著去救援公孫瓚。
趙雲走了之後,王通又令張合、徐晃、高覽等人各領一支軍隊,橫掃上穀郡和代郡各縣。幾乎沒有遇到什麽戰鬥,各縣盡皆聞風而降。
不到十五天,兩郡盡歸王通所有。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當前幽州各方勢力地圖。)
……
毫無疑問,這也是一員大將。
年僅10歲被擄於草原,能活下來已是奇跡,還能在草原闖出名號,成為遠近聞名的英雄,足見此人是真有些本事。
而且,原本的曆史上,閻柔在官渡之戰後投降曹操,深得曹操信任和器重,被拜護烏桓校尉,後來隨曹操征戰立下無數戰功,得封縣侯。
史載,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視其如親兄弟。有閻柔坐鎮北方,胡人自安。
不過,王通卻有些猶豫。
因為閻柔對胡人太好,這理念與王通相左。
……
過了許久,王通才開口問道:
“你就是閻柔?”
“正是閻某!”
“本將聽說,你父母都為烏桓胡人所害,你本人也在10歲時,便被烏桓劫入草原為奴?可你,為何還跟胡人友善,並聯合胡人欺淩漢人。”
“將軍謬矣!”
閻柔昂然道:“閻某被擄入草原之後,又被另一家胡人購入為奴,那家胡人待吾尚可,閻某因此而得以長大成人。
閻某成年之後,又尋到當初害我父母的那些胡人,並將其盡數殺死,也算是報了殺父之仇。
烏桓大首領將我舉薦給劉使君(劉虞),也算是對我有恩。因此,閻某善待烏桓胡人實乃恩怨分明之舉。”
“好一個恩怨分明!”
王通皺了皺眉頭,沉聲說道:“然而,你可曾想過,烏桓胡人在爾等的幫助下日漸強大,會給幽州百姓帶來多大的災難?”
“那又與閻某何幹?”
閻柔冷笑道:“倒是你王穿之,你本是並州牧,為何不在並州好好待著,卻跑來侵我幽州?而且,閻某與你無怨無仇無怨,卻為何要殺死閻某的弟弟?閻某的弟弟,是閻某在這世上唯一的親人!”
“休得胡言!“
王通喝道:“你弟弟之死是拜你所賜。若非你聯合烏桓為禍幽州,王某也不會出兵幽州救援百姓。沙場爭鬥,不是你死就是我死,你有弟弟閻誌,難道那些為你所殺者就沒有親人?
你閻柔也算是條漢子!
但是,你心中隻有個人恩怨,而無民族大義。這樣的人,若不悔改,終是民族禍患。今日為我所擒,你可願意悔悟?”
“何悔之有?”
閻柔昂然道:“今日戰敗,有死而已!”
這就怪不得王通了,生的機會給了,他卻毫無悔悟之意,那就隻能將他當成“數據包”了。
王通懶得跟他多說。
拔出佩刀,用力一捅,刺入閻柔胸口,閻柔驚訝地瞪大了雙眼,似乎還想說些什麽。
也許,他原本是想等著王通禮賢下士,再勸他幾句。卻沒想到王通最恨這種勾連胡人危害本族之人。
“叮,發現體力經驗值105點,敏捷經驗值……”
“少囉嗦,全部獲取!”
……
在處死了閻柔之後,王通又讓人帶程峻和鄧盛來見。
這兩人,也算是此次沮陽之戰的關鍵人物。
兩人都是黑冰閣的人。正是因為這兩人臨陣倒戈,殺死鮮於輔並打開城門,王通才得以順利攻破沮陽城。
沒多久,兩條高大精壯的漢子便被人帶到了王通跟前。
“末將程峻(鄧盛)拜見主公。”
“不必多禮!”
王通揮了揮手,讓兩人起來,然後問道:“聽說……你們倆人都曾經是黃巾?”
“是的。”
程峻道:“末將的兄長,原本是幽州黃巾渠帥程遠誌;鄧兄弟的兄長,則是黃巾副渠帥鄧茂。”
原來是這兩人!
黃巾起義時,程遠誌和副將鄧茂率領5萬大軍攻打涿郡,鄧茂和張飛交手時,被張飛斬殺,程遠誌則被關羽斬殺。
程遠誌和鄧茂的弟弟,就是程峻和鄧盛。由於王通善待黃巾,這兩人後來都加入了黑冰閣,這一次在攻打沮陽時,立下了大功。
既然是黃巾出身,那自然得好好利用。
於是,王通大手一揮,任命程峻為代郡太守,鄧盛為代郡都尉。
……
過了一會兒,徐晃又過來稟報:“這次關溝之戰,共俘虜敵軍兩萬五千餘人,主公想要如何處置?”
王通沒有馬上迴答。。
原本,王通是想將全部的俘虜都交給趙雲的但是,現在俘虜有點多。加上沮陽之戰的俘虜,現在的戰俘人數超過了3萬。這麽多新降的俘虜交給趙雲,趙雲未必能控製得了。況且,王通也並不想將這麽多兵力交給趙雲。
因為趙雲現在還是公孫瓚的人。
於是,便轉頭看向郭嘉,問道:“奉孝有何建議?”
郭嘉很了解王通的心思。
想了一下,對王通道:
“俘虜強製整編,通常情況下,不能超過本部人馬的三成,否則,風險很大,極有可能發生兵變,反噬統兵主將。
我們隻借給了趙將軍3000並州兵,按正常情況,收編1000降卒已是極限。就算是趙將軍能力出乎尋常,最多也隻能收編了2000降卒。”
可是,袁紹卻有十幾萬人馬在圍困公孫瓚,趙將軍用區區五千人馬去救援公孫瓚,很難改變易縣的戰局。”
眾人聞言,盡皆點頭。
趙雲也點了點頭道:“確如郭軍師所言。”
卻見郭嘉換了口氣,又接著說道:“其實,辦法也不是沒有,隻是需要耗費大量錢財。”
“說來聽聽。”王通道。
“那就是重新招募。”
郭嘉道:“先恢複戰俘的自由,再召募新兵,讓那些願意從軍的戰俘,與民間青壯擁有同等的從軍的機會,隻要能通過考核,就如同新兵一樣,能夠得到一筆安家費用。
如此一來,重新招募的士卒就不再是被整編的戰俘,而是屬於咱們自己的軍隊。然後,再重新挑選能戰者為基層將官,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士卒們對統兵將領的忠誠度。
招兵數量方麵,可以敞開了招。
給趙將軍再招數千,使趙將軍手上的兵力達到一萬,其他新招之兵卒,則編入並州軍之中,彌補並州軍的戰損,並擴重並州軍的勢力。
那些不願從軍的俘虜,則全部送給幾斤糧食予以遣散,讓他們各自迴鄉。”
王通覺得有理。
遂讓人按郭嘉的辦法行事。
除此之外,又讓人查抄劉和、鮮於家族,以及其它支持劉和的家族。
抄家所得之錢糧,除了用來補充軍糧之外,還可以劃出一部分錢糧,用做招募新兵所需的安家費用。
……
數天之後,王通共招得兩萬“新兵”。
其中大部分是俘虜轉化而來的“新兵”。亂世之中,普通士卒當兵本來就是為了吃糧,而現在,他們之前的將軍要麽死了,要麽被俘,除了少部分死忠之人,也沒有人會去關心他們之前的將領的死活。
現在拿了王通的安家費,也就有了新的歸屬感,從此就是王通的兵。
……
隨後,王通又對兵力進行了調整。將其中七千新兵交給趙雲,之前的三千並州騎兵也依舊交給趙雲統領。
總計一萬人馬。
由趙雲帶著去救援公孫瓚。
趙雲走了之後,王通又令張合、徐晃、高覽等人各領一支軍隊,橫掃上穀郡和代郡各縣。幾乎沒有遇到什麽戰鬥,各縣盡皆聞風而降。
不到十五天,兩郡盡歸王通所有。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當前幽州各方勢力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