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三月,春將盡,寒未消。


    太行山深處的春夜,寂靜得能聽見露水凝結的聲音。


    月光被茂密的樹冠篩成碎銀,斑駁地灑在積滿腐葉的地麵上。山霧從穀底緩緩升起,纏繞在古鬆虯曲的枝幹間,那些樹皮皸裂的溝壑裏,還殘留著去年冬天的雪痕。


    偶爾有夜鴞的啼叫刺破黑暗,聲波撞在,土門關對麵的崖壁上,驚起幾片新生的嫩葉。


    土門關,這座在太行山中屹立千年的險關。如一把堅實的銅鎖一般,斜插在太行山的井陘之上。


    子夜時分,月色幢幢中。


    忽有數名黑衣人的如狸貓般悄悄移動著,很快就靠近了高大的關牆。


    在關牆底部停了片刻。


    感覺到周圍沒有任何動靜,才開始擺弄手中的竹杆。竹杆如兒臂般粗細,並不是很長,每一根都隻有大約一人高,不過,卻有很多根。


    竹杆的兩頭都有卡扣,將卡扣扣好,再綁上幾圈繩子,竹杆的長度就在一段一段的變長。


    最上麵一段有個鉤子。


    隨著竹杆變得越來越長,鉤子的頂端終於伸到了城垛之上,輕輕一拉,便悄無聲息地鉤著了城垛。


    這就是撓鉤。


    通常,飛賊用的是飛爪百練繩。但是,偷爬城牆你得用撓鉤。因為城頭上有守軍,有遊哨,還有明哨和暗哨。飛爪碰擊牆垛的聲音,很可能會引起城上的守軍的注意。


    而撓鉤這悄無聲息的伸展和掛扣,就要安靜很多,在這種光線不好的夜晚,就算是將撓飼掛到了守軍的身邊,守軍也注意不到。


    關牆下的這些黑衣人,


    便是王通手下的虎賁營將士。不過,帶隊之人卻不是王越,而是一位名叫白雀的人。


    白雀原本是黑山黃巾頭目之一。


    與張燕、楊鳳合稱為“太行三鳥”。


    在太行山黃巾軍中,有一種說法是:大鳥白雀,中鳥張燕,小鳥楊鳳。


    而之所以這樣排名,則是因為白雀這人,在參加黃巾之前,曾經是聞名中原的采花大盜。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做為采花賊,自然是有些特長的,而且,還必須掌握兩項技能:


    其一,善於采花。


    其二,飛簷走壁。


    在太行山黃巾歸附王通之後,白雀因善於飛簷走壁而被王通看中,將之調入虎賁營中,與史阿一起擔任王越的副將。


    這一次,王通攻打常山,第一個要麵對的就是建在山穀深澗旁的土門關。為了減少將士們的傷亡,便決定采用夜襲。


    夜襲的先驅小隊,就交給了白雀統領。


    ……


    (附錄圖片:采花大盜…白雀。)


    ……


    撓鉤鉤好了城垛之後,最先開始攀爬的便是白雀。


    白雀身輕似雀。


    攀爬這種城牆對他來說沒任何難度。手上抓著撓杆,才幾息的功夫,“噌噌噌”便攀到了頂上。


    伸出一隻手攀住城垛,將頭伸上去左右觀看。左邊大約二十米處有兩名守軍的值哨。那兩名值哨坐在地上,背靠著城垛正在打盹。


    白雀手掌稍一用力,如泥鰍似地翻過城垛,沒有弄出一點聲響。幾個閃身輕縱,便來到了那兩名值哨身邊。


    手中鋒利的短匕輕劃幾下。


    兩人的咽喉盡被割斷,為了防止兩人臨死前發出聲響,白雀還將兩人的身體死死壓在身下,直到兩人的手腳停止了動作,雙腿都已經蹬直了,這才站起身來。


    “還有一刻鍾的時間。”


    白雀長籲了一口氣,自言自語地低聲說道。因為根據之前的觀察,城頭上的巡哨會每兩刻鍾巡遊一次,而剛才這番折騰,已經過去了一刻鍾。


    隻要再過一刻鍾,下一批巡哨就會過來。


    白雀站起身來,拿起值哨處的火把輕輕晃了兩下。這是約定的信號。


    隨著這個信號發出。


    這段城牆下的二十多名虎賁營將士,開始伸出更多的撓鉤,“噌噌噌”地往上爬。


    王越率領的虎賁營主力,也從百丈之外,快速向關牆方向靠近。


    更遠處的山穀中。


    王通也放下望遠鏡,對身邊的高順道:“那個采花賊得逞了,咱們也摸過去,準備發動總攻。”


    高順應了聲諾。


    帶著陷陣營將士,借著朦朧的月光,悄無聲息地向土門關的關牆潛行了過去。


    ……


    沒多久,土門關上突然有人大喊“敵襲”。


    顯然,是過來的巡哨發現了情況,並向守軍發出了示警。很快,關內便開始鬧騰起來。無數的火把亮了起來,無數的守軍開始衝向那段被虎賁營控製的關牆。


    不過,此時。


    王越已經帶著百餘虎賁壯士爬上了關牆。王越重劍揮舞,挨著死碰著亡,連殺數十人,無人是其一招之敵。


    其它虎賁將士,要麽是王越的徒弟,要麽是江湖好漢。若是在開闊之地列陣而戰,或許比不過正規的軍隊。但是,在這種城頭狹窄之地混戰,卻正好是他們的強項。


    那些衝殺過來的守軍,根本就不是虎賁營將士們的對手,很快就被殺得積屍累累,血流成溪。


    守關的主將鄭桓自恃其勇。


    手持長槍來戰王越。


    兩人兵刃相交,王越一個閃身,猱身而進,一招仙人指路,直刺鄭桓的頸部。


    劍如驚鴻,疾若蛇信。


    一吞一吐間,便將鄭桓的脖子刺了一個血洞。再飛起一腳,將鄭桓踢下了關牆。


    主將戰死,袁軍陷入了一陣短暫的混亂。


    但是,很快又在副將陶昌的組織下,仗著人多勢眾,繼續對這段關牆發起了悍不畏死的進攻。


    不過,已經晚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虎賁營將士攀上城頭,很快便將控製的城牆長度擴大到了數十丈。


    虎賁將士們殺下城頭,打開城門,早就等候在外的高順,帶著七百陷陣營將士,如洪水般衝進了關城之內。


    陶昌被高順一刀梟首。


    關城內守軍潰敗,或降或逃。


    井陘在冀州一端的門戶——土門關,就這樣落入了王通的手中。


    下一個目標。


    便是鞠義和呂布駐守的常山郡的郡治……真定城。


    ……


    (附錄圖片:麴義。)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風木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風木魚並收藏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