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二月上旬,袁紹答應的五十萬石糧食終於全部送到了太原。顏良已經從上黨退兵迴鄴城,張合的家人也都送到了晉陽城。


    按照約定,王通放迴了袁熙。


    也沒讓他空著手迴去。


    給了他50壇“君莫笑”,讓他帶給袁紹。


    並且,還非常友好地對他說:


    “袁車騎喝完之後若想再喝,可用糧食來換。本將會給他一個優惠價,一斤“君莫笑”隻兌換999斤糧食。


    如果買得多,還可以打個骨折,一斤“君莫笑”隻兌換糧食888斤,跳樓價,吐血大甩賣!”


    白送50壇,王通其實也不虧。


    相當於讓袁紹做產品的代言人。


    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及天下,與袁紹一起喝酒的,無不是達官顯貴。


    其造成的廣告效應無與倫比。


    那些達官顯貴們喝過“君莫笑”之後,恐怕再也沒有胃口去喝那些寡淡無味的普通酒了。


    今後他們宴客,為了麵子和顯擺,也必用“君莫笑”。如此一來,王通也可以因此而獲得大量糧食。


    ……


    袁熙在並州這一個月,王通也沒虧待他。


    天天好酒好肉供著。


    還有丫環美婢服侍,就是偶爾去娼館消費,也不用付錢,隻要報一下名號,便可享受最高襠待遇,一應消費金額都是先記在州牧府的賬上,由護衛袁熙的親兵報給蔡邕,由蔡邕安排人送至娼館。


    養尊處優,無憂無慮。


    吃得好,睡得好,這一個月下來,不僅體沒有減少,還長了好幾斤肥膘。


    如今,見王通不僅沒有虧待自己,還以50壇極品“君莫笑”相送,頓時感動得想要認王通做義父。


    對王通深施一禮,很是感慨地說道:“熙之前隻聽說將軍驍勇好殺之名,卻沒想到將軍如此仁德。”


    “知我者,袁二公子也。”


    王通也感慨地說道:“坊間傳聞,多有謬誤,我王通雖被世人冠以驍勇之名,卻非好殺之人,而是喜好以德服人。”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以德服人。)


    ……


    稍一停頓,王通又接著說道:


    “二公子一表人才,允文允武,德才雙馨,實乃人中龍鳳。我王通漂零半生,隻恨未遇……未遇同道之人,若二公子不棄,願與二公子為友。”


    人皆有“畏威懷德”之心。


    袁熙先是被王通打敗,對王通有“畏威”之心。如今見王通對自己如此認可並友善,便又對王通生出“懷德”之情。


    因此,聽了王通這番話後,頓時感動不已。


    而一旁的賈詡,則趁機對袁熙道:“賈某鬥膽,有些疑問想向二公子請教。”


    “先生有話盡管直說。”袁熙很有禮貌地說道。


    賈詡道了聲謝,又道:“請問令尊貴庚?”


    “家父39歲。”


    “身體可還健朗?”


    “尚可。”


    “大概還能活多久?”


    “這……”


    “大概什麽時候會死?”


    “你什麽意思!”


    “二公子勿惱。”


    賈詡搖了搖頭,又接著說道:“恕我直言,人總是會死的,便是上古帝王,也沒有人可以萬壽無疆。


    你父親雖然貴為四世三公之後,最後也終將老去,與你祖上的四世三公一樣,躺在棺材之中,成為塚中的一具枯骨。


    這是必然的結果。


    然而,二公子可曾想過,你父袁車騎死後,自己的命運又當如何?”


    “這……”


    袁熙原本對賈詡的話感到異常的憤怒,想要喝斥幾句。但是,聽到賈詡最後這一問,卻又愣住了。


    因為賈詡這一問。


    正好截中了袁熙的心事。


    ……


    賈詡見袁熙發愣,心裏暗笑,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鄙夷之色。


    又接著說道:


    “賈某做為一個外人,尚且知道你與你大兄和三弟關係不睦,兄弟三人都恨不得自己是獨生子女。


    如果你父親仙逝之後,坐上袁氏家主之位的不是你二公子袁熙,而是你的兄長袁譚或三弟袁尚,他們會怎樣待你?你的命運又會如何?”


    聽了賈詡的這番話。


    袁熙的臉上滿是擔憂和恐慌。


    此時荀攸也走上前來,對袁熙說道:


    “以荀某之見,剛才賈軍師所言不無道理。試想一下,你父親袁紹要是現在在袁術家中,袁術必然會殺了你父親,不僅會殺了你父親,還會將你父親的子孫都殺死,讓你父親斷子絕孫,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同理,如果此時袁術在你父親家中,你父親也會將袁術殺掉。不僅會殺掉袁術,還會將袁術的子孫都殺死,讓袁術斷子絕孫,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嗣位之爭,從來都是無比血腥。


    就算你心存仁德,顧念兄弟之情,可你的兄長和弟弟心裏卻並不會這麽想,他們心裏想的,便是要置你於死地,並為此而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這一番話,不管誰說出來。


    都沒有荀攸說出來效果好。


    賈詡不行,蔡邕不行,王通更不行。


    荀攸身為天下名士,荀家又與袁家同為頂級世家,有著很深的淵源。所以,由荀攸說出這番話來,具有很大的說服力。


    更何況,這番話引用了袁熙的父親和叔父之間現成的例子,對袁熙來說具有極大的說服性。


    袁熙聽了荀攸這番話。


    愣在當場,說不出話來,表情極為複雜。


    過了許久,才重重歎了口氣。


    說出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來:“然,如之奈何?”


    這句話充滿了迷茫、失意和無奈,甚至還隱隱含有一絲絕望。


    袁熙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自己三兄弟之間,自幼便鬥得你死我活,不論誰最後繼承了袁紹的家業——或者說是“帝業”,都不會讓另外兩人好過。


    袁譚是長子占了名份,按立長的習慣袁譚當為世子;袁尚是幼子又肖父,深得袁紹和生母劉夫人疼愛。


    而自己身為老二,之前也因頗有才名而被不少人看好。但是,如今自己敗於並州,接下來的事情就不好說了。


    想起自己可能麵臨的悲慘結局。


    袁熙感到很是沮喪。


    就在此時。


    卻見王通走上前來,拍了拍袁熙的肩膀。


    沉聲說道:


    “王某與你一見如故,然而,我與你父親是敵非友。因此,咱倆不可能成為朋友。


    不過,縱然我將來勝了你父親,我也不會為難於你,甚至還會重用於你。這一點,至少會比你那些兄弟靠譜。


    你迴冀州之後,他日若有為難之事,或為兄弟所迫,可以讓人送信予我,隻要能幫得上,王某定當出手相助。”


    袁熙聞言,躬身道謝。


    之後,王通親自送袁熙出城。依依不舍,相送三十餘裏,才灑淚而別。


    臨別之時,還作詩一首送與袁熙,詩雲:


    《送袁顯奕歸冀州》


    作者,王通。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


    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風木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風木魚並收藏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