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采納了荀攸的建議。讓蔡邕執筆寫信,然後,自己也簽上名字,並蓋上並州牧的印章。


    蔡邕的字,是飛白書法。


    飛白書亦稱“草篆”,乃是蔡邕自創的書法,其筆勢燥潤相宜,似斷而意連,如鳥頭鳳尾,絲絲露白,故稱飛白書。


    飛白書法堪稱漢末一絕,天下讀書人無不因得到蔡邕的“墨寶”而欣喜若狂。很多達官顯貴死了老父老娘都要請蔡邕為之“書碑”。


    蔡邕因給人“書碑”而賺了不的錢,後世有人將其給死人所書碑文拓印成字帖供活人臨摹,又賺了不少的錢。這就是傳說中的賺死人錢。


    由蔡邕親自寫信給甄家家主,這個麵子是很大的,也具有防偽的功能。僅是看在蔡邕的字上,甄家也會對王通的這個要求多幾分重視。


    再加上王通答應的讓利條件,以及如果不答應將失去采購精鹽的資格等等,甄家肯定也不敢拒絕。


    (備注:大家關心的甄宓,生於183年,現在才9歲。此時的甄家還沒有投靠袁紹,要再過9年,甄宓才會嫁給袁熙。)


    ……


    眭固帶著書信,喜滋滋地走了。


    張魅娘留在了雁門郡。


    王通著人在自己的將軍府旁邊買下了一座宅子,用於安置張魅娘,又買了十幾個丫環來照顧她的起居,並派了一隊親兵專門保護她。


    現在也沒時間泡妞。


    安排好這些之後,就讓人帶她下去了。


    然後,王通又叫來熟悉雁門郡情況的廖春,問道:“本將聽說雁門郡盛產煤鐵,不知是否屬實?”


    這個“聽說”,自然是上輩子聽說。


    後世的王通買股票,虧得隻剩下最後一條內褲,還拎著那條內褲滿大街尋找當鋪,就是拜“某鋼”所賜。


    股價從20.47元跌到1.16元。


    讓王通記憶深刻,欲哭無淚。


    每當午夜夢迴之時想起此事,都要咬牙切齒地罵上一句“娘希匹”。


    其股價k線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某鋼股價走勢圖。)


    ……


    (備注:有同樣經曆的股友,在此吱一聲,比我更慘的吱兩聲,沒我慘的別吱聲。)


    ……


    也因為這個原因,王通才了解到,“某鋼”最大的鐵礦基地,名叫尖山鐵礦,其位置就在婁煩縣內。


    而婁煩縣在東漢,屬於雁門郡。


    果然,廖春聽到王通問起煤鐵,便對王通拱了拱手道:


    “雁門郡內,鐵礦眾多,而以婁煩縣內鐵礦為最。其地自戰國時便有開采鐵礦,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冶鐵史。縣內的尖山冶鐵作坊,有數十家,規模非常龐大。


    至於煤礦,更是俯拾皆是。自遠古時代,此地便有用煤取暖的習慣。不過,也隻是燒煤取曖,卻沒人用來冶鐵。據廖某所知,是用煤冶出來的鐵,鐵質太脆,不堪使用。”


    這個問題,拜“某鋼”所賜,王通也是大概了解的。


    煤炭要煉成焦炭,才能用來煉鐵的。而在古代,沒人會煉焦炭,因此,冶鐵一直用的是木炭


    不過,煉焦炭的方法,王通剛好知道,也就是農村裏“賣炭翁”悶木炭的一樣的方法,隻不過是將木材換成煤炭而已,簡單得很。


    於是,王通又帶了一隊親兵,隨著廖春匆匆趕往婁煩縣。


    這一次,王通是想將高爐煉鐵弄出來。


    關於高爐煉鐵。


    王通也不會。


    隻是略懂原理,抱著試一試的心情,去現場考察一番再做決定。


    ……


    一路催馬急行,用了大半天時間,就趕到了婁煩縣的尖山村。


    到了礦區才知道,廖春所說的“規模非常龐大”,其實就是二十多個小作坊。估計每天產鐵總量為100斤左右都頂天了。


    不過,他們的冶鐵爐,倒是引起了王通的注意。這種爐子,就是“豎爐”,實際上就是煉鐵高爐的前身。


    在了解“豎爐”的原理之後,王通便著手將豎爐進行放大和改良。


    先是建造一個大十幾倍的大型“豎爐”,再搞幾台大型風箱,風箱的進風口連接空氣預熱室,用吹入熱風的方式助燃增加冶煉溫度。並且在豎爐上端加裝風箱吹入熱氣,起到“吹氧去碳”的作用。


    再將煤炭悶燒成焦炭,使用焦炭做燃料。


    就這樣忙活了一個多月,終於煉出了第一爐鐵。這一爐鐵,重達800多斤。而且,工匠們試過之後,都說比他們之前煉出的鐵,硬度和韌性都要強很多。


    屬於上等好鐵。


    蔡邕、荀攸、賈詡等人收到消息,也都從陰館趕了過來。這些人之前還整天罵罵咧咧,抱怨王通不務正業。現在看到王通一座爐子就出鐵800多斤,全都驚訝不已。


    大家都知道,這麽高的鐵產量,將意味著什麽。


    在漢末這個時代,鐵產量還很低。甚至連農具的犁頭,都還普遍使用硬木或石頭。將士們的鎧甲,也基本上全都是皮甲。


    於農業而言。


    有足夠多的鐵,就可以製作更多的鐵製農具。鐵製農具的普及,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可以耕種更多的土地,出產更多的糧食。


    原來用木質或石製農具,假設一名男子可以種二十畝地,在采用鐵製農具後,可以種八十畝!


    (備注:古代耕種不同於後世的精耕細作,而是廣種薄收。參考唐代的均田製,一名男子種80畝地並不算多。)


    於軍隊而言。


    有了鐵器,就可以製造更多的兵器,更好的鎧甲,更好的攻城器械。就可以大大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可以肯定的是,隻要多建幾座煉鐵高爐,日產幾千斤生鐵,王通治下的軍事民政,都將會獲得很大好提升。


    ……


    保密的工作,絲毫不能放鬆。


    為了嚴守高爐冶鐵的機密,王通先是下令將所有參與高爐冶鐵的工匠全都控製起來。然後,修築圍牆將整個礦區圍了起來。


    再修築幾處塢堡。


    將焦炭的冶煉放在單獨的塢堡中進行,高爐的煉鐵的每一個關鍵工序,也分別在不同的塢堡中完成,這樣分段式生產,更有利於保守機密。


    除此之外,便是讓自己的親信部將秦昊,帶兵一千守護這個冶鐵礦區。沒有王通的批準,任何人不能進出,違者不論身份如何,一律殺無赦!


    秦昊與韋衛一樣,都是王通從被解救的漢人奴隸中提拔起來的將領,武藝也是王通所授,對王通忠心耿耿。讓秦昊暫時擔任高爐冶鐵礦區的守將,王通也會比較放心。


    除此之外,便是製定了嚴格的保密條例和連坐製。根據保密條例規定,礦區內各司其職,就算是身為守將的秦昊,也隻有守衛權,而不可以去打探高爐煉鐵的機密。而連坐製,則是將礦區的人進行分組,一人泄密,全組處死。


    也唯有如此嚴苛的製度,才能確保技術不會外泄。


    ……


    (附錄圖片,高爐煉鐵示意圖。)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風木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風木魚並收藏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