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改良黑冰,小妾喊你去吃飯
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 作者:山風木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賜教不敢當。”
荀攸拱了拱手,又道:“主公可知上郡之利重在湖鹽?古有雲曰:‘天下鹽之三成,出自上郡’。
在上郡被胡人侵占之前,司隸、並州、北方胡人,以及幽、冀、兗的一部分地區,用的皆是上郡之鹽。
上郡之鹽,曆來為國之重財。主公如今擁有上郡,隻要著人開采湖鹽,疏通商路,便可致錢糧豐足,富民強軍。”
“湖鹽?”
經過荀攸這一提醒,王通也終於想起來了。似乎後世的很多食鹽,都是來自於陝北地區。據說陝北的湖鹽,可供全中國十四億人口吃五百年!
而且,王通還隱約記得,在抗戰時期,八路軍三五九旅2000名戰士,曾在陝北花馬池“打鹽”,所獲之利,被稱為“中央的第一財政”。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裏獲取食鹽的叫法,不叫“煮鹽”、“熬鹽”,也不叫“曬鹽”,而叫做——“打鹽”。
打掃的打。
就是拿著大掃帚和鏟子,像打掃衛生一樣將食鹽掃到一起,再鏟到一堆,裝車拉走就行。由此可見,這裏的鹽礦有多豐富。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上郡(陝北)鹽湖。)
……
在陝北的榆林市定邊縣,那裏有大大小小數十個鹽湖,被稱為“定邊鹽湖群”。
這可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想到這裏,王通立即安排一名親軍中的校尉,帶著2000名士卒前往采集鹽礦。
與此同時。
又當著荀攸、賈詡、蔡邕三人的麵,對粗鹽進行溶解、過濾、蒸煮等工序。
製造出了精鹽!
……
看著又細又白的精鹽,荀攸等人都大為震驚。
賈詡用手指拈了一點精鹽放在舌頭上,忍不住驚叫道:“這味道竟是如此之美!”
眾人聞言,也紛紛拈了食鹽往嘴裏舔,不一會兒,一小碗就被他們幾人給吃光了,然後,就是大碗大碗地喝水……
也難怪他們會這樣。
沒有經過提純的粗鹽,吃起來有一股澀味,給人一種“夾舌頭”的感覺。
而經過提純的精鹽,是完全沒有澀味的。他們第一次吃到這種鹽,自然會大感驚奇,並且味蕾大開。
……
“諸位覺得,此鹽該如何定價?”王通問道。
“可以十倍於粗鹽之價銷售。”
荀攸道:“富豪之家不在鹽貴,天下富豪之家甚多,而精鹽產量亦是有限,因此,縱然以十倍之價銷售精鹽,亦供不應求。”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
王通也覺得荀攸所說頗有道理。遂將生產、銷售食鹽等事情交給蔡邕去秘密安排。
按照王通的想法,由於精鹽產量受限,在銷售精鹽的同時,也銷售粗鹽。粗鹽的銷售對象為普通的百姓,而精鹽的銷售對象為世家士族、商賈富庶豪等有錢人。
除此之外,就是銷售渠道的問題。
王通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麽家世背景和人脈。不過,荀家和蔡家都是顯赫世家,各種社會關係盤根錯節,人脈極廣。
於是,王通又讓蔡邕、荀攸等人,為天下幾大巨商送去精鹽樣品,並寫信邀請他們來膚施共商精鹽承銷之事。
這些巨商包括:
冀州甄家、徐州糜家、河東衛家、太原王家、江東顧家、蜀中吳家,荊州黃家,兗州張家、江東喬家等等。
這些巨商個個手眼通天,在全國各地都設有分店,還有著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人脈。用五倍於粗鹽的價格將精鹽批發給他們,他們能賣出十倍的價格。
但隨後,王通又提出了一個要求:精鹽必須用糧食來換。
在這種亂世,糧食才是硬通貨。
王通現在不缺金玉珠寶,糧食也有300萬石。不過,糧食是一種消耗品,以後隨著地盤的擴大和人口的增加,再多的糧食都不夠百姓和軍隊吃。
因此,用精鹽換糧食無疑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
安排好了湖鹽的采集和精鹽的加工之後。王通又開始考慮“黑冰閣”的事情了。
此前,由於王通手下無人可用,就暫時讓華雄的書吏華安擔任“黑冰閣”的主管。
不過,以華安的才能,並不能將“黑冰閣”管理得有多好。假如隻是將情報網絡鋪在司隸區,華安或許還能勝任。但是,要將情報網推向全國,華安的能力就差得太遠了。
所以,黑冰閣的主管是必須要換人的。
讓華安擔任主管,隻是短期的和臨時的。
到後來有了荀攸和賈詡,這兩人的能力無疑是遠勝華安的。但是,由於當初這兩人並沒有完全歸心,王通並不敢將舉足輕重的情報機構交給他們。
現在荀攸和賈詡等人已認王通為主公。
那麽,黑冰閣也是時候更換主管了。
……
在前一世,王通的中學成績並不是很好,連大學都沒考上,堪稱學渣。
好在,做情報工作這種事。
偏偏跟文憑無關。
因為,不論是中學老師和大學老師,都是絕對不會教學生怎麽做特務(情報專業除外)的。
相反,他們都要求學生非常誠實,他們認為誠實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情報工作中充滿著各種詭譎欺詐,越是好孩子,越幹不了這一行。
所以,王通雖是學渣,但是,也從網絡和小說中也了解過不少情報工作方麵的知識。穿越之後,進行了一些整理,現在也是時候用來對黑冰閣進行改良了。
當天晚上,王通便將賈詡叫到自己的書房。雙方行過主從之禮後,王通就從抽屜裏拿出一本冊子交給賈詡。
賈詡接過來一看,但見封麵上寫的是:“黑冰閣改良概要”。
翻開第一頁,最右一列寫的是“目錄”。
往後便是:
第一卷:黑冰閣情報網絡的構建。
第二卷:黑冰閣的架構,以及各級成員職責和義務。
第三卷:情報書寫秘術,以及傳遞秘法。
第五卷:情報網絡鋪設方式的構想。
……
賈詡隨意看了一下,便接著往下翻頁。然而,越往下看,表情就越不淡定。當他看到第三卷中的“書寫秘術”時,眼中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驚訝地問道:“果真如此麽?”
王通笑了笑,隨手拿出一塊白色絹布,對賈詡道:“你看這上麵寫著什麽?”
賈詡接過來一看:“什麽都沒有啊?”
王通又道:“你拿絹布在火上烤一下試試。”
賈詡將信將疑,將白色絹布湊近火上烤了一下,果然上麵出現了一列棕色的字。
仔細一看,那絹布上寫的是幾組不認識的字符,分別是:“0,0,……”
賈詡大感驚奇,又問:“這是如何做到的,字符又是何意?”
王通笑了笑,耐心地解釋道:“用白醋在白色絹布上寫字,由於都是白色,看不出任何痕跡。遇火烤之後,字跡會變成棕色。”
“那這些字符又是何意?”
“這些都是數字,其中的0,分別對應於漢話中的……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王通一邊說,一邊拿出一本《左氏春秋》交給賈詡:
“每一組數字代表一個漢字,比如說:0這組數字。09是指第9頁,02是指第2列,08是指第8個字。即:第9頁第2列第8個字。”
賈詡翻開《左氏春秋》的第9頁第2列第8個字,發現是一個“賈”字。
再接著一個一個翻譯下去。
最後得到一句完整的話:“賈文和,你小妾喊你迴家吃飯。”
……
荀攸拱了拱手,又道:“主公可知上郡之利重在湖鹽?古有雲曰:‘天下鹽之三成,出自上郡’。
在上郡被胡人侵占之前,司隸、並州、北方胡人,以及幽、冀、兗的一部分地區,用的皆是上郡之鹽。
上郡之鹽,曆來為國之重財。主公如今擁有上郡,隻要著人開采湖鹽,疏通商路,便可致錢糧豐足,富民強軍。”
“湖鹽?”
經過荀攸這一提醒,王通也終於想起來了。似乎後世的很多食鹽,都是來自於陝北地區。據說陝北的湖鹽,可供全中國十四億人口吃五百年!
而且,王通還隱約記得,在抗戰時期,八路軍三五九旅2000名戰士,曾在陝北花馬池“打鹽”,所獲之利,被稱為“中央的第一財政”。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裏獲取食鹽的叫法,不叫“煮鹽”、“熬鹽”,也不叫“曬鹽”,而叫做——“打鹽”。
打掃的打。
就是拿著大掃帚和鏟子,像打掃衛生一樣將食鹽掃到一起,再鏟到一堆,裝車拉走就行。由此可見,這裏的鹽礦有多豐富。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上郡(陝北)鹽湖。)
……
在陝北的榆林市定邊縣,那裏有大大小小數十個鹽湖,被稱為“定邊鹽湖群”。
這可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想到這裏,王通立即安排一名親軍中的校尉,帶著2000名士卒前往采集鹽礦。
與此同時。
又當著荀攸、賈詡、蔡邕三人的麵,對粗鹽進行溶解、過濾、蒸煮等工序。
製造出了精鹽!
……
看著又細又白的精鹽,荀攸等人都大為震驚。
賈詡用手指拈了一點精鹽放在舌頭上,忍不住驚叫道:“這味道竟是如此之美!”
眾人聞言,也紛紛拈了食鹽往嘴裏舔,不一會兒,一小碗就被他們幾人給吃光了,然後,就是大碗大碗地喝水……
也難怪他們會這樣。
沒有經過提純的粗鹽,吃起來有一股澀味,給人一種“夾舌頭”的感覺。
而經過提純的精鹽,是完全沒有澀味的。他們第一次吃到這種鹽,自然會大感驚奇,並且味蕾大開。
……
“諸位覺得,此鹽該如何定價?”王通問道。
“可以十倍於粗鹽之價銷售。”
荀攸道:“富豪之家不在鹽貴,天下富豪之家甚多,而精鹽產量亦是有限,因此,縱然以十倍之價銷售精鹽,亦供不應求。”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
王通也覺得荀攸所說頗有道理。遂將生產、銷售食鹽等事情交給蔡邕去秘密安排。
按照王通的想法,由於精鹽產量受限,在銷售精鹽的同時,也銷售粗鹽。粗鹽的銷售對象為普通的百姓,而精鹽的銷售對象為世家士族、商賈富庶豪等有錢人。
除此之外,就是銷售渠道的問題。
王通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麽家世背景和人脈。不過,荀家和蔡家都是顯赫世家,各種社會關係盤根錯節,人脈極廣。
於是,王通又讓蔡邕、荀攸等人,為天下幾大巨商送去精鹽樣品,並寫信邀請他們來膚施共商精鹽承銷之事。
這些巨商包括:
冀州甄家、徐州糜家、河東衛家、太原王家、江東顧家、蜀中吳家,荊州黃家,兗州張家、江東喬家等等。
這些巨商個個手眼通天,在全國各地都設有分店,還有著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人脈。用五倍於粗鹽的價格將精鹽批發給他們,他們能賣出十倍的價格。
但隨後,王通又提出了一個要求:精鹽必須用糧食來換。
在這種亂世,糧食才是硬通貨。
王通現在不缺金玉珠寶,糧食也有300萬石。不過,糧食是一種消耗品,以後隨著地盤的擴大和人口的增加,再多的糧食都不夠百姓和軍隊吃。
因此,用精鹽換糧食無疑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
安排好了湖鹽的采集和精鹽的加工之後。王通又開始考慮“黑冰閣”的事情了。
此前,由於王通手下無人可用,就暫時讓華雄的書吏華安擔任“黑冰閣”的主管。
不過,以華安的才能,並不能將“黑冰閣”管理得有多好。假如隻是將情報網絡鋪在司隸區,華安或許還能勝任。但是,要將情報網推向全國,華安的能力就差得太遠了。
所以,黑冰閣的主管是必須要換人的。
讓華安擔任主管,隻是短期的和臨時的。
到後來有了荀攸和賈詡,這兩人的能力無疑是遠勝華安的。但是,由於當初這兩人並沒有完全歸心,王通並不敢將舉足輕重的情報機構交給他們。
現在荀攸和賈詡等人已認王通為主公。
那麽,黑冰閣也是時候更換主管了。
……
在前一世,王通的中學成績並不是很好,連大學都沒考上,堪稱學渣。
好在,做情報工作這種事。
偏偏跟文憑無關。
因為,不論是中學老師和大學老師,都是絕對不會教學生怎麽做特務(情報專業除外)的。
相反,他們都要求學生非常誠實,他們認為誠實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情報工作中充滿著各種詭譎欺詐,越是好孩子,越幹不了這一行。
所以,王通雖是學渣,但是,也從網絡和小說中也了解過不少情報工作方麵的知識。穿越之後,進行了一些整理,現在也是時候用來對黑冰閣進行改良了。
當天晚上,王通便將賈詡叫到自己的書房。雙方行過主從之禮後,王通就從抽屜裏拿出一本冊子交給賈詡。
賈詡接過來一看,但見封麵上寫的是:“黑冰閣改良概要”。
翻開第一頁,最右一列寫的是“目錄”。
往後便是:
第一卷:黑冰閣情報網絡的構建。
第二卷:黑冰閣的架構,以及各級成員職責和義務。
第三卷:情報書寫秘術,以及傳遞秘法。
第五卷:情報網絡鋪設方式的構想。
……
賈詡隨意看了一下,便接著往下翻頁。然而,越往下看,表情就越不淡定。當他看到第三卷中的“書寫秘術”時,眼中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驚訝地問道:“果真如此麽?”
王通笑了笑,隨手拿出一塊白色絹布,對賈詡道:“你看這上麵寫著什麽?”
賈詡接過來一看:“什麽都沒有啊?”
王通又道:“你拿絹布在火上烤一下試試。”
賈詡將信將疑,將白色絹布湊近火上烤了一下,果然上麵出現了一列棕色的字。
仔細一看,那絹布上寫的是幾組不認識的字符,分別是:“0,0,……”
賈詡大感驚奇,又問:“這是如何做到的,字符又是何意?”
王通笑了笑,耐心地解釋道:“用白醋在白色絹布上寫字,由於都是白色,看不出任何痕跡。遇火烤之後,字跡會變成棕色。”
“那這些字符又是何意?”
“這些都是數字,其中的0,分別對應於漢話中的……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王通一邊說,一邊拿出一本《左氏春秋》交給賈詡:
“每一組數字代表一個漢字,比如說:0這組數字。09是指第9頁,02是指第2列,08是指第8個字。即:第9頁第2列第8個字。”
賈詡翻開《左氏春秋》的第9頁第2列第8個字,發現是一個“賈”字。
再接著一個一個翻譯下去。
最後得到一句完整的話:“賈文和,你小妾喊你迴家吃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