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蛟龍出淵,何謂可騰九天
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 作者:山風木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廷的反應,果然如王通所料想的一樣,而且,反應還很快。當王通的軍隊才到達美陽時,便有朝廷的聖旨送到。
聖旨的內容,先是將王通褒獎了一番,然後,是要求王通迴長安“共商大事”。
這顯然是個陷阱。
此時的長安對王通來說,無疑已是龍潭虎穴。
隻要王通進了長安,就休想再活著出來。長安城的守軍控製在呂布手中,朝堂之上的大臣們,全是世家大族的代言人。他們想要通的命,可以找一萬種借口。
王通拒絕接旨,並且讓使者帶信給王允:“必須先將皇甫嵩抄家滅族,才可商談其它。”
王允當然不會同意。
而恰在此時,又發生了一件事情……蔡邕被捕下獄。其原因隻是因為在一次宴會上,當有人說到董卓的罪惡行徑時,蔡邕沒有參與,還發出了幾聲歎息。
不過,這一次,礙於王通的麵子,王允倒不敢如原本曆史上那樣將蔡邕斬首示眾,隻是將蔡邕抓了關在獄中。
王通得知消息,立即再次派人傳話給王允,以出兵攻打長安為威脅,逼王允將蔡邕釋放並送來美陽。
此時,關中地區動蕩不安,還有很多城池和關隘掌控在西涼軍的手中,王允擔心事態鬧大,不得不做出妥協,讓人將蔡邕送到王通的軍中。
不過,對於王通提出的嚴懲皇甫嵩一事,仍未給出答複。而王通也沒有再在美陽等待,帶著軍隊浩浩蕩蕩開往淳化,在淳化進入秦直道,直奔上郡而去。
與此同時,在王通指使下,各地的黑冰閣成員,則在天下各地散布流言,四處傳說在王通追殺董卓餘孽時,遭到皇甫嵩從背後攻擊,致使董卓餘孽逃脫,至今仍逍遙法外。司徒王允礙於皇甫嵩是三朝元老,不能秉公處置,致使王通心寒,負氣離開關中,遠走並州上郡……
如此一來,王通便再次站在道義的製高點上。並且不必為接下來長安發生的任何事情受到詬病。
……
再次迴到膚施城中時,已是農曆六月。
周邊百姓聽說王通歸來,盡皆奔走相告,早早地來到膚施城外夾道歡迎。留守膚施的荀攸和晏明,也帶著太守府的官員們出城十裏相迎。
在董卓被誅後,荀攸也恢複了自己本來的姓名,參與策劃斬殺了董卓所派的上郡太守楊定。
並且,還自稱受王通之命,擔任太守別駕一職,代理太守處理上郡各項事務。
……
王通發現,前來迎接的百姓比較多,遂問荀攸道:“現在上郡有多少人口?”
“迴稟將軍。”
荀攸恭恭敬敬地說道:“在最近這半年多的時間裏,又有二十多萬百姓從關中遷來上郡。現在上郡的人口總數,已經增加了一倍,達到了四十多萬。”
四十萬而已,還是太少了。
袁術在南陽的郡治宛縣,就有人口50多萬。一郡之地的人口,還比不上人家一個縣。這就是有家世背景和沒有家世背景的差距。
也難怪荀攸一直想著要去投奔曹操,而現在跟隨王通,也隻是因為王通將他從牢中救出,強迫他報恩三年。
如今三年已經過去了兩年。
王通心中暗想,一年之後,若是這廝還心中想著曹操,就將他殺了,獲取他的智力。
不過,就在此時,卻聽荀攸說道:“將軍深謀遠慮,非常人能及。此次奪得郿塢錢糧,足可為爭霸天下之資,不知將軍接下來有何打算?”
“老子能有什麽打算,不過是發了一筆橫財而已,接下來便可以在上郡躺平,過上奢糜的生活,混吃等死!”
“將軍不想爭霸天下?”
“爭個毛線,爭個錘子!”
“此言何意?”
“這天下還是長安天子的,老子一介孤兒出身,既無家世,也無背景。不如混吃等死,及時行樂,那樣或許還可多活幾日。”
“將軍說笑了。”
“我說……你荀公達今天是怎麽了?本將剛才所說,難道不正是你心中所想?
莫非……公達的意思是,讓我帶著這些錢財去投靠那既有家世背景,又有雄才偉略的曹操,以此為晉身之階,博得曹操歡心,許我一世富貴,衣食無憂?
似乎你一直以來,都是這樣開導本將的。”
“這……”
荀攸無言以對,因為在誅殺董卓之前,他確實是一直勸王通去投曹操的。直到誅董之後,王通的種種表現,才讓荀攸對王通刮目相看。
如今被王通如此擠兌,頓時有些語塞。
支吾了半天,說不出話來。
“好啦,本將幾句戲言而已。”
王通見荀攸有些尷尬,也沒有再說下去,而是拍了拍荀攸的肩膀,笑了笑道:“依先生之見,接下來本將該如何做,還請公達指教。”
“指教實不敢當。”
荀攸對王通施了一禮,恭敬地說道:“自丁原死後,朝廷便沒有再任命並州牧。這幾年,並州一直無主,胡人也因此而變得更加猖獗。就連雁門和太原都有大量鮮卑胡人遷居,漢人百姓深受胡患之苦。
依屬下看來,將軍可上表朝廷,自請為並州牧。待並州穩固,再徐圖其它。”
這是主動為自己獻計了?
不過,這也正是自己心中所想。遂讓荀攸代自己起草奏章,自請為並州州牧。至於王允會不會答應,王通並不在意,隻不過是通知他一聲而已。
隨後,便先代理州牧之職,任命蔡邕為主簿別駕,荀攸為治中從事兼兵曹從事,賈詡為長史。另有梁昌、胡固、蘇圖等幾位儒生,也分別被任命為州牧府屬官。
除此之外,武將方麵,也給他們一堆雜號將軍稱號:
表典韋為折衝將軍,高順為忠義將軍,牛金為翼衛將軍,晏明為節義將軍,華鋒為昭德將軍,華雷為建節將軍。
反正這些官職都是不要錢的,擬好了清單讓人送交給王允,不管他答不答應,王通都會照這個執行。
其它文武官吏,也都各有升遷。
水漲船高,皆大歡喜。
當天晚上,王通在膚施城中大擺筵席,犒賞三軍,為將士們慶功。
……
(備注:第一卷“潛龍出淵”到此結束,請繼續閱讀第二卷“龍戰於野”。非常感謝!)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龍戰於野。)
……
聖旨的內容,先是將王通褒獎了一番,然後,是要求王通迴長安“共商大事”。
這顯然是個陷阱。
此時的長安對王通來說,無疑已是龍潭虎穴。
隻要王通進了長安,就休想再活著出來。長安城的守軍控製在呂布手中,朝堂之上的大臣們,全是世家大族的代言人。他們想要通的命,可以找一萬種借口。
王通拒絕接旨,並且讓使者帶信給王允:“必須先將皇甫嵩抄家滅族,才可商談其它。”
王允當然不會同意。
而恰在此時,又發生了一件事情……蔡邕被捕下獄。其原因隻是因為在一次宴會上,當有人說到董卓的罪惡行徑時,蔡邕沒有參與,還發出了幾聲歎息。
不過,這一次,礙於王通的麵子,王允倒不敢如原本曆史上那樣將蔡邕斬首示眾,隻是將蔡邕抓了關在獄中。
王通得知消息,立即再次派人傳話給王允,以出兵攻打長安為威脅,逼王允將蔡邕釋放並送來美陽。
此時,關中地區動蕩不安,還有很多城池和關隘掌控在西涼軍的手中,王允擔心事態鬧大,不得不做出妥協,讓人將蔡邕送到王通的軍中。
不過,對於王通提出的嚴懲皇甫嵩一事,仍未給出答複。而王通也沒有再在美陽等待,帶著軍隊浩浩蕩蕩開往淳化,在淳化進入秦直道,直奔上郡而去。
與此同時,在王通指使下,各地的黑冰閣成員,則在天下各地散布流言,四處傳說在王通追殺董卓餘孽時,遭到皇甫嵩從背後攻擊,致使董卓餘孽逃脫,至今仍逍遙法外。司徒王允礙於皇甫嵩是三朝元老,不能秉公處置,致使王通心寒,負氣離開關中,遠走並州上郡……
如此一來,王通便再次站在道義的製高點上。並且不必為接下來長安發生的任何事情受到詬病。
……
再次迴到膚施城中時,已是農曆六月。
周邊百姓聽說王通歸來,盡皆奔走相告,早早地來到膚施城外夾道歡迎。留守膚施的荀攸和晏明,也帶著太守府的官員們出城十裏相迎。
在董卓被誅後,荀攸也恢複了自己本來的姓名,參與策劃斬殺了董卓所派的上郡太守楊定。
並且,還自稱受王通之命,擔任太守別駕一職,代理太守處理上郡各項事務。
……
王通發現,前來迎接的百姓比較多,遂問荀攸道:“現在上郡有多少人口?”
“迴稟將軍。”
荀攸恭恭敬敬地說道:“在最近這半年多的時間裏,又有二十多萬百姓從關中遷來上郡。現在上郡的人口總數,已經增加了一倍,達到了四十多萬。”
四十萬而已,還是太少了。
袁術在南陽的郡治宛縣,就有人口50多萬。一郡之地的人口,還比不上人家一個縣。這就是有家世背景和沒有家世背景的差距。
也難怪荀攸一直想著要去投奔曹操,而現在跟隨王通,也隻是因為王通將他從牢中救出,強迫他報恩三年。
如今三年已經過去了兩年。
王通心中暗想,一年之後,若是這廝還心中想著曹操,就將他殺了,獲取他的智力。
不過,就在此時,卻聽荀攸說道:“將軍深謀遠慮,非常人能及。此次奪得郿塢錢糧,足可為爭霸天下之資,不知將軍接下來有何打算?”
“老子能有什麽打算,不過是發了一筆橫財而已,接下來便可以在上郡躺平,過上奢糜的生活,混吃等死!”
“將軍不想爭霸天下?”
“爭個毛線,爭個錘子!”
“此言何意?”
“這天下還是長安天子的,老子一介孤兒出身,既無家世,也無背景。不如混吃等死,及時行樂,那樣或許還可多活幾日。”
“將軍說笑了。”
“我說……你荀公達今天是怎麽了?本將剛才所說,難道不正是你心中所想?
莫非……公達的意思是,讓我帶著這些錢財去投靠那既有家世背景,又有雄才偉略的曹操,以此為晉身之階,博得曹操歡心,許我一世富貴,衣食無憂?
似乎你一直以來,都是這樣開導本將的。”
“這……”
荀攸無言以對,因為在誅殺董卓之前,他確實是一直勸王通去投曹操的。直到誅董之後,王通的種種表現,才讓荀攸對王通刮目相看。
如今被王通如此擠兌,頓時有些語塞。
支吾了半天,說不出話來。
“好啦,本將幾句戲言而已。”
王通見荀攸有些尷尬,也沒有再說下去,而是拍了拍荀攸的肩膀,笑了笑道:“依先生之見,接下來本將該如何做,還請公達指教。”
“指教實不敢當。”
荀攸對王通施了一禮,恭敬地說道:“自丁原死後,朝廷便沒有再任命並州牧。這幾年,並州一直無主,胡人也因此而變得更加猖獗。就連雁門和太原都有大量鮮卑胡人遷居,漢人百姓深受胡患之苦。
依屬下看來,將軍可上表朝廷,自請為並州牧。待並州穩固,再徐圖其它。”
這是主動為自己獻計了?
不過,這也正是自己心中所想。遂讓荀攸代自己起草奏章,自請為並州州牧。至於王允會不會答應,王通並不在意,隻不過是通知他一聲而已。
隨後,便先代理州牧之職,任命蔡邕為主簿別駕,荀攸為治中從事兼兵曹從事,賈詡為長史。另有梁昌、胡固、蘇圖等幾位儒生,也分別被任命為州牧府屬官。
除此之外,武將方麵,也給他們一堆雜號將軍稱號:
表典韋為折衝將軍,高順為忠義將軍,牛金為翼衛將軍,晏明為節義將軍,華鋒為昭德將軍,華雷為建節將軍。
反正這些官職都是不要錢的,擬好了清單讓人送交給王允,不管他答不答應,王通都會照這個執行。
其它文武官吏,也都各有升遷。
水漲船高,皆大歡喜。
當天晚上,王通在膚施城中大擺筵席,犒賞三軍,為將士們慶功。
……
(備注:第一卷“潛龍出淵”到此結束,請繼續閱讀第二卷“龍戰於野”。非常感謝!)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龍戰於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