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之後,王通的軍中便多了一位名叫苟日的親兵。這個親兵,便是荀攸。


    名字是王通給他取的。


    按王通的解釋是:“荀”字少一劃為“苟”,再加上荀字下麵那個“日”字。組在一起,就成了苟日。


    這也怪不得王通。


    王通辛辛苦苦將荀攸救出來,這廝居然不思報恩,還想著逃迴潁川。於是,王通就強行給他取了這個名字,並且派了20名親信看著他,隻要他敢跑,就立即殺了!


    因為這廝如果跑了之後,肯定會去投效曹操,那樣就會增加王通以後統一天下的難度;與其那樣,還不如幹脆殺了獲取他的技能,以及基礎屬性中的智力點數。


    可憐他荀攸荀公達。


    才離虎穴,又入狼窩,整天哭喪著臉,隨著大頭兵們一起訓練,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


    “苟日,又想家中娘子了?”


    “苟日,你不要這樣不開心嘛,在軍營中鍛煉鍛煉也是好的。”


    “苟日,你今天又哭過了?”


    看到荀攸不開心,王通也會很體貼地關懷他,每天抽時間陪他聊聊天,想要跟他培養培養感情。


    可是,荀攸這苟日的,卻一直不理睬王通。


    但王通仍然沒有放棄他,整天“苟日、苟日”地叫個不停。


    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半個月之後,荀攸終於願意跟王通說話了,這廝跟王通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他娘的,有嘰巴多遠滾嘰巴多遠!”


    王通聞言,放聲大笑。


    隨後又道:


    “誠然,我王通不堪你輔佐,但我畢竟是你的救命恩人。你們荀家詩書傳家,應該也知道……‘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吧。


    我的要求也不高,就三年!


    冒死救你一命,換你三年青春,這也不算過分吧。


    你今年33歲了,年紀也不小了。這麽大歲數了如果連這個最基本的道德觀都沒有,活著對人類又有什麽意義。


    不如幹脆一刀殺了,剁碎了喂狗,也省得敗壞天下讀書人的風氣。本將再給你三天時間,三天之後何處何從,你自己挑吧。”


    說罷,王通就不再理他,轉身離開了荀攸的專用帳篷。


    ……


    此時的王通,已經對荀攸不抱什麽希望了。


    打算再過三天就將他殺了。


    誰知,還沒有等到第三天,當天晚上,荀攸便主動求見王通。


    對王通道:“將軍,你的兵練得怎樣了?”


    “還行。”王通道。


    “我看不咋的。”


    荀攸道:“真正精銳的兵卒,是要到戰場上去練的。隻有從殘酷的戰場上活下來的兵卒,才能稱得上是精兵。”


    “有點道理。”


    王通點了點頭,問道:“你是說,讓我主動請戰,離開長安,去外地打仗?”


    “是的。”


    荀攸道:“出外打仗,也不完全是練兵。最重要的,是你玩不過李儒和賈詡這些人。


    你雖然有幾分才智,但是,也隻是打仗還行。論朝堂爭鬥,你還是差得太遠。


    也不是說你能力有問題,而是朝堂爭鬥牽涉到太多的因素,比如說:孰友孰敵、家世背景、盟友臂助等等。


    古往今天,多少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名將,最後卻都是倒在了詭譎縱橫的朝堂之上!


    所以,主動請戰外出打仗,一為練兵,二為避禍。”


    這個想法,也與王通暗合。


    實際上,王通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因為王通要想讓這支軍隊真正成為絕對聽命於自己的軍隊,就隻有在戰場上去篩選和淘汰。


    經過幾場血戰之後,活下來的兵卒,才會真正效忠於帶領他們打仗的將軍。否則,以現在這種情況,如果王通想帶著這支軍隊去“誅董”,很可能根本就指揮不動。甚至還有可能被軍中將士背後捅刀,殺了向董卓請功。


    “你不會是想在打仗時,趁機逃走吧?”


    “不會。”


    “是想等我打了敗仗戰死,你重獲自由?”


    “你會打敗仗?”


    “不會。”


    “那不就得了。”


    王通想了一下,又問荀攸道:“先生覺得,我該請求去何處打仗?”


    “當然是關東啊。”


    荀攸不假思索地說道:“如今,董卓雖然遷都,但西涼軍仍然控製著函穀關以東的弘農一帶。聽說孫堅正在攻打陽城,朱儁也在東郡聚兵。


    將軍若是能得到董卓許可出兵關東,便可趁機脫離長安這種龍潭虎穴,去投奔曹操曹孟德。以曹操之為人,必能厚待將軍……”


    尼瑪!


    還以為他想通了,開始來出謀劃策了,原來是勸自己投靠曹操。


    王通的眼光瞄了瞄荀攸的脖子,心裏暗想要不要現在就將他給殺了,獲取他的屬性技能,增加自己的智力點數?


    荀攸似乎也感覺到了王通的殺氣。


    冷不丁地打了一個寒顫,趕緊問道:“難道將軍是想投靠袁紹?”


    王通冷笑一聲,不置可否。


    荀攸又問:“莫非是袁術?我跟你說……袁氏兄弟皆非明主,還是那曹操曹孟德更勝一籌,此人行事果決,心狠手辣,家世淵源頗深。


    尤其是禮賢下士,每次與名士聚會,他都會將少女讓給別人,自己隻要人妻……”


    “夠了!”


    王通重重地喝了一下,有些不悅地說道:“本將並不想去仰人鼻息,本將想要自成一路諸侯。”


    “這不太可能。”


    荀攸道:“爭霸天下,自古以來都是世家之間的遊戲,你一介亂世孤兒,沒有根基,豈可奢望?”


    王通沒有理他。


    而是走到地圖邊,看著後世中陝北那一塊地方。


    在漢代,這一塊地方屬於並州,名叫上郡。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東漢並州上郡地圖。)


    ……


    上郡位於關中之北。從關中左馮翊向北。經秦直道可通上郡。


    而秦直道,則是基建狂魔的老祖宗們,修建的最早的一條超級高速公路。


    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是沒有道路從長安直達北方草原的。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了對付北方的匈奴,做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修長城。


    第二件事,是修了一條直道,直通北方草原。


    按照秦始皇的戰略,是……以長城為“弓”,以直道為“箭”。用“弓身”長城抵擋匈奴的入侵,再用直道如同“箭矢”一般,迅速調動兵力直接攻打匈奴草原。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一.:秦直道路線圖。)


    ……


    這是一條全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


    沒有之一!


    史載: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蒙恬率30萬大軍,在祟山峻嶺之中,“塹山填穀”、“炒土鋪路”修築直道。曆時兩年,修成了一條南起雲陽(今陝西淳化縣),北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全長700餘公裏,寬15~30米的直道。


    注意兩個詞:


    “塹山填穀”和“炒土鋪路”。


    “塹山填穀”,是指不挖隧道,也不繞路,而是直接將高山從中間塹開,修出一條道路來。


    “炒土鋪路”,是指……用鐵鍋炒黃土,將黃土裏的有機物全部“炒熟”蒸發掉,然後鋪在路基之上,厚度達半米之深。


    這樣鋪的道路。


    曆經2000多年,至今寸草不生!


    所以說:


    中國人都是基建狂魔,這是從幾千年前就開始的,是刻在血脈基因裏的!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二.:秦直道實況圖。)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風木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風木魚並收藏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