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力之法則:七處征『力』
洪荒:六翅金蟬從吞噬開始 作者:明窗高掛菩提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洪荒浩渺歲月悠,隱現意難休。
滅世黑蓮魔威展,功德金蓮綻祥流。
六翅金蟬誌不休,衝破魔障意方遒。
接引相邀尋妙理,八寶道場啟新籌。
力尋融合苦無計,金蓮指引解心憂。
身內身外皆非處,翅根暗內亦空求。
隨合中間皆不就,力無所在亦迷眸。
七番探尋知淺陋,方明真意待深修。
修行之路漫且陡,奧秘潛藏靜裏求。
且看金蟬新悟處,再書奇卷耀荒丘。
接引道人雖對六翅金蟬的拒絕略感失望,但他豁達一笑,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他目光炯炯地看向六翅金蟬,話語中滿是對強者的尊重與期待:“六翅金蟬,你能破除十品滅世黑蓮的魔障,此等成就,縱觀洪荒,也寥寥無幾。要知道,這滅世黑蓮與功德金蓮雖屬性對立,卻皆是天地間一等一的靈寶,蘊含著無盡的規則奧秘。你既已領悟了十品滅世黑蓮的規則之力,何不一試我這十二品功德金蓮?說不定,你能從中獲得新的感悟,突破自身的極限。”
六翅金蟬聞言,心中一動。它本就是個對力量有著極致追求的修行者,之前破除十品滅世黑蓮時所領悟的規則之力,讓它實力大增,如今聽接引道人這般說,十二品功德金蓮的誘惑實在難以抵擋。但它也清楚,這功德金蓮與自己所修魔道截然不同,貿然嚐試,說不定會有反噬的危險。
“道兄,這十二品功德金蓮乃你家之寶,其蘊含的規則之力與我所修魔道大相徑庭,我貿然接觸,恐怕會……”六翅金蟬猶豫著說道。
接引道人似乎早已料到六翅金蟬的擔憂,他笑著擺擺手,說道:“無妨無妨,你且放心嚐試。我這功德金蓮,雖為本門至寶,但它所蘊含的規則之力,乃是天地間最純粹的力量,不偏不倚,不分正邪。隻要你心存敬畏,以探索之心去感悟,定能有所收獲。再者,我會在一旁為你護法,保你周全。”
六翅金蟬沉思良久,終於下定決心。它深吸一口氣,說道:“好,既然道兄如此盛情,那我便一試。若能有所領悟,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接引道人麵露欣喜之色,大手一揮,撕開一道空間裂縫,做了個請的手勢:“六翅金蟬,隨我來,去我八寶道場,在那一方清淨之地,你可安心感悟。”六翅金蟬沒有遲疑,振翅跟隨接引道人踏入裂縫,眨眼間便來到了接引那佛光普照的道場。
十二品功德金蓮被接引道人輕輕放置在道場的中央,金蓮緩緩旋轉,散發出柔和且莊重的光芒,絲絲縷縷的金色氣息彌漫開來,讓整個道場都沉浸在一種祥和的氛圍之中。六翅金蟬圍繞著金蓮緩緩踱步,眼睛緊緊盯著這蘊含無盡規則奧秘的靈寶,心中滿是敬畏。
它緩緩伸出一隻觸角,觸碰到了功德金蓮的邊緣,刹那間,一股溫和卻又磅礴的力量湧入它的體內,與它所修的魔道力量產生了奇妙的碰撞。六翅金蟬隻覺腦海中一陣轟鳴,無數晦澀難懂的符文和圖案在眼前閃爍,那是功德金蓮所蘊含的規則在向它展示。
六翅金蟬不敢有絲毫懈怠,立刻盤膝而坐,運轉魔力,嚐試著將自身力量與功德金蓮的規則之力相融合。一開始,進展極為艱難,魔道力量的狂暴與功德金蓮規則的溫和純淨格格不入,就像是水火不容。但六翅金蟬咬緊牙關,憑借著頑強的意誌,一點點地去調和這兩種力量。
接引道人則在一旁閉目靜修,他的心神與六翅金蟬和功德金蓮緊密相連。每當六翅金蟬有所感悟,那股新領悟的規則之力便會如同一縷微光,傳遞到接引道人的意識之中。接引道人驚喜地發現,通過這種奇妙的聯係,他也對功德金蓮的規則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六翅金蟬進入懸浮於十二品功德金蓮散發的柔和金光中,周身魔紋閃爍,魔力與金蓮的規則之力相互激蕩,攪得周遭空間泛起層層漣漪。它滿心疑惑,向十二品功德金蓮發出意識波動:“十二品功德金蓮尊者,我一心追求力量的巔峰,聽聞你蘊含著天地至純的規則之力,可助我突破修行的桎梏。但我卻不知從何處著手,才能將你的力量與我自身融合,懇請尊者為我指引迷津。”
十二品功德金蓮輕輕搖曳,發出一陣溫和的意識迴應,開啟了這場別樣的“七處征力”探索。
力在身內
六翅金蟬率先表達想法:“尊者,我覺得融合之力的關鍵在於我自身內部,就像寶藏藏於密室之中。我的身體是承載力量的容器,隻要深挖體內潛能,就能找到與您規則之力融合的契機。”
十二品功德金蓮的意識波動傳來,帶著幾分循循善誘:“六翅金蟬,若關鍵在你身內,那你試著調動全身魔力,能否直接感知到融合之力的核心呢?好比密室中的寶藏理應最先被主人發現。可你如今空有一身魔力,卻難以捕捉到融合的關鍵,反而對外界的規則之力感知更為敏銳。如此一來,若融合關鍵在身內,卻先被外界力量吸引,這不是與常理相悖嗎?所以,融合的關鍵不在你身內。”
力在身外
六翅金蟬思索片刻,又道:“尊者,也許融合的關鍵在我身體之外,就像陽光普照大地,能賦予萬物生機。您的規則之力在外,與我自身魔力相互唿應,從而達成融合。”
十二品功德金蓮微微一顫,意識迴應道:“六翅金蟬,若關鍵在身外,那麽你的魔力與我的規則之力就如同兩條平行線,難以真正交融。你看,當你運轉魔力時,身體會產生變化;而我釋放規則之力,也能對你有所影響。若關鍵在身外,怎麽會有這種相互作用的情況呢?若是相互獨立,就如同他人的力量在身外,你能隨意調用嗎?顯然不能。所以,融合的關鍵不在身外。”
力在翅根
六翅金蟬皺起眉頭,繼續思考後說道:“尊者,我猜融合之力或許潛藏在我的翅根之中,就像源泉藏於深山,源源不斷地湧出力量。我的翅膀是魔力的重要輸出點,融合之力或許就藏於此,借由六根翅膀與您的規則之力相連。”
十二品功德金蓮的金光驟然一亮,意識波動道:“六翅金蟬,若融合之力在翅根,那麽當你揮動翅膀施展魔力時,理應能直接看到融合之力的運作。就如同能看到深山湧出的泉水,卻為何看不到翅根處融合之力的流轉呢?翅膀能施展強大魔力,卻無法察覺融合之力的跡象,這就表明融合的關鍵不在翅根之中。”
力在暗內
六翅金蟬冥思苦想後,又提出:“尊者,我覺得融合之力在黑暗魔力的深處。當我施展強大的黑暗魔力時,是在調動身外的力量;而當我收斂魔力,迴歸內心黑暗深處,或許就能找到融合之力,就像在黑暗的深淵中隱藏著神秘的寶藏。”
十二品功德金蓮耐心迴應:“六翅金蟬,若在黑暗魔力深處能找到融合之力,那麽當你完全沉浸在黑暗魔力中時,理應能清晰感知到融合的奧秘。但在你全力施展黑暗魔力時,除了狂暴的力量,並沒有發現融合的關鍵。而且,若黑暗魔力深處是融合關鍵,那如何界定這個深度的邊界呢?所以,融合的關鍵不在黑暗魔力深處。”
力在隨合處
六翅金蟬繼續說道:“尊者,我認為融合之力是隨魔力與規則之力相合而產生的。當我的魔力與您的規則之力相互觸碰,便會產生新的力量,融合之力也就隨之在這個相合之處誕生。”
十二品功德金蓮的意識波動傳來,帶著幾分啟發:“六翅金蟬,若融合之力是隨合而有,那麽它就沒有固定的本質。比如你說魔力與規則之力相合產生融合之力,那這個融合之力是從魔力生出,還是從規則之力生出呢?若從魔力生出,魔力本身難以直接孕育融合之力;若從規則之力生出,規則之力單獨存在時也無法產生融合效果。而且,沒有固定本質的融合之力,就如同虛幻的泡影,難以真正為你所用。所以,融合之力並非隨合而有。”
力在中間
六翅金蟬接著說:“尊者,那融合之力也許在我魔力與您規則之力的中間地帶。”
十二品功德金蓮問道:“六翅金蟬,你說在中間,那這個中間是在你魔力的範疇內,還是在我的規則之力範疇外呢?若在你魔力範疇內,前麵已經證明融合關鍵不在你身內魔力處;若在規則之力範疇外,規則之力外範圍廣闊,何處才是真正的中間呢?即便你說在兩者中間,那融合之力是與魔力特性相同,還是與規則之力特性相同呢?若與魔力特性相同,魔力狂暴而規則之力溫和,融合之力又怎能兼具二者呢?若與規則之力特性相同,那融合之力又如何與你的魔力相唿應呢?所以,融合之力不在中間地帶。”
力無所在
六翅金蟬有些氣餒,最後說道:“尊者,我想融合之力本就無固定所在,它無處不在又處處不在,所以也不必執著於尋找它的位置。”
十二品功德金蓮溫和迴應:“六翅金蟬,若融合之力無所在,那麽世間萬物都可被認為是融合之力。山川湖海、日月星辰,皆可說是融合之力的體現。如此一來,融合之力的概念就變得模糊不清,無法確定真正的融合之力究竟是什麽。所以,融合之力也不是無所在。”
經過這七處關於融合之力的探尋,六翅金蟬終於明白,自己以往對力量融合的認知皆是片麵的,真正的融合並非在這些簡單的表象之處,而是需要通過更深層次的修行與感悟才能達成。
這場關於力量融合的探討,也讓六翅金蟬對自身修行和修行顯得有些模糊!
真正的“力”之規則到底在哪裏?
滅世黑蓮魔威展,功德金蓮綻祥流。
六翅金蟬誌不休,衝破魔障意方遒。
接引相邀尋妙理,八寶道場啟新籌。
力尋融合苦無計,金蓮指引解心憂。
身內身外皆非處,翅根暗內亦空求。
隨合中間皆不就,力無所在亦迷眸。
七番探尋知淺陋,方明真意待深修。
修行之路漫且陡,奧秘潛藏靜裏求。
且看金蟬新悟處,再書奇卷耀荒丘。
接引道人雖對六翅金蟬的拒絕略感失望,但他豁達一笑,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他目光炯炯地看向六翅金蟬,話語中滿是對強者的尊重與期待:“六翅金蟬,你能破除十品滅世黑蓮的魔障,此等成就,縱觀洪荒,也寥寥無幾。要知道,這滅世黑蓮與功德金蓮雖屬性對立,卻皆是天地間一等一的靈寶,蘊含著無盡的規則奧秘。你既已領悟了十品滅世黑蓮的規則之力,何不一試我這十二品功德金蓮?說不定,你能從中獲得新的感悟,突破自身的極限。”
六翅金蟬聞言,心中一動。它本就是個對力量有著極致追求的修行者,之前破除十品滅世黑蓮時所領悟的規則之力,讓它實力大增,如今聽接引道人這般說,十二品功德金蓮的誘惑實在難以抵擋。但它也清楚,這功德金蓮與自己所修魔道截然不同,貿然嚐試,說不定會有反噬的危險。
“道兄,這十二品功德金蓮乃你家之寶,其蘊含的規則之力與我所修魔道大相徑庭,我貿然接觸,恐怕會……”六翅金蟬猶豫著說道。
接引道人似乎早已料到六翅金蟬的擔憂,他笑著擺擺手,說道:“無妨無妨,你且放心嚐試。我這功德金蓮,雖為本門至寶,但它所蘊含的規則之力,乃是天地間最純粹的力量,不偏不倚,不分正邪。隻要你心存敬畏,以探索之心去感悟,定能有所收獲。再者,我會在一旁為你護法,保你周全。”
六翅金蟬沉思良久,終於下定決心。它深吸一口氣,說道:“好,既然道兄如此盛情,那我便一試。若能有所領悟,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接引道人麵露欣喜之色,大手一揮,撕開一道空間裂縫,做了個請的手勢:“六翅金蟬,隨我來,去我八寶道場,在那一方清淨之地,你可安心感悟。”六翅金蟬沒有遲疑,振翅跟隨接引道人踏入裂縫,眨眼間便來到了接引那佛光普照的道場。
十二品功德金蓮被接引道人輕輕放置在道場的中央,金蓮緩緩旋轉,散發出柔和且莊重的光芒,絲絲縷縷的金色氣息彌漫開來,讓整個道場都沉浸在一種祥和的氛圍之中。六翅金蟬圍繞著金蓮緩緩踱步,眼睛緊緊盯著這蘊含無盡規則奧秘的靈寶,心中滿是敬畏。
它緩緩伸出一隻觸角,觸碰到了功德金蓮的邊緣,刹那間,一股溫和卻又磅礴的力量湧入它的體內,與它所修的魔道力量產生了奇妙的碰撞。六翅金蟬隻覺腦海中一陣轟鳴,無數晦澀難懂的符文和圖案在眼前閃爍,那是功德金蓮所蘊含的規則在向它展示。
六翅金蟬不敢有絲毫懈怠,立刻盤膝而坐,運轉魔力,嚐試著將自身力量與功德金蓮的規則之力相融合。一開始,進展極為艱難,魔道力量的狂暴與功德金蓮規則的溫和純淨格格不入,就像是水火不容。但六翅金蟬咬緊牙關,憑借著頑強的意誌,一點點地去調和這兩種力量。
接引道人則在一旁閉目靜修,他的心神與六翅金蟬和功德金蓮緊密相連。每當六翅金蟬有所感悟,那股新領悟的規則之力便會如同一縷微光,傳遞到接引道人的意識之中。接引道人驚喜地發現,通過這種奇妙的聯係,他也對功德金蓮的規則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六翅金蟬進入懸浮於十二品功德金蓮散發的柔和金光中,周身魔紋閃爍,魔力與金蓮的規則之力相互激蕩,攪得周遭空間泛起層層漣漪。它滿心疑惑,向十二品功德金蓮發出意識波動:“十二品功德金蓮尊者,我一心追求力量的巔峰,聽聞你蘊含著天地至純的規則之力,可助我突破修行的桎梏。但我卻不知從何處著手,才能將你的力量與我自身融合,懇請尊者為我指引迷津。”
十二品功德金蓮輕輕搖曳,發出一陣溫和的意識迴應,開啟了這場別樣的“七處征力”探索。
力在身內
六翅金蟬率先表達想法:“尊者,我覺得融合之力的關鍵在於我自身內部,就像寶藏藏於密室之中。我的身體是承載力量的容器,隻要深挖體內潛能,就能找到與您規則之力融合的契機。”
十二品功德金蓮的意識波動傳來,帶著幾分循循善誘:“六翅金蟬,若關鍵在你身內,那你試著調動全身魔力,能否直接感知到融合之力的核心呢?好比密室中的寶藏理應最先被主人發現。可你如今空有一身魔力,卻難以捕捉到融合的關鍵,反而對外界的規則之力感知更為敏銳。如此一來,若融合關鍵在身內,卻先被外界力量吸引,這不是與常理相悖嗎?所以,融合的關鍵不在你身內。”
力在身外
六翅金蟬思索片刻,又道:“尊者,也許融合的關鍵在我身體之外,就像陽光普照大地,能賦予萬物生機。您的規則之力在外,與我自身魔力相互唿應,從而達成融合。”
十二品功德金蓮微微一顫,意識迴應道:“六翅金蟬,若關鍵在身外,那麽你的魔力與我的規則之力就如同兩條平行線,難以真正交融。你看,當你運轉魔力時,身體會產生變化;而我釋放規則之力,也能對你有所影響。若關鍵在身外,怎麽會有這種相互作用的情況呢?若是相互獨立,就如同他人的力量在身外,你能隨意調用嗎?顯然不能。所以,融合的關鍵不在身外。”
力在翅根
六翅金蟬皺起眉頭,繼續思考後說道:“尊者,我猜融合之力或許潛藏在我的翅根之中,就像源泉藏於深山,源源不斷地湧出力量。我的翅膀是魔力的重要輸出點,融合之力或許就藏於此,借由六根翅膀與您的規則之力相連。”
十二品功德金蓮的金光驟然一亮,意識波動道:“六翅金蟬,若融合之力在翅根,那麽當你揮動翅膀施展魔力時,理應能直接看到融合之力的運作。就如同能看到深山湧出的泉水,卻為何看不到翅根處融合之力的流轉呢?翅膀能施展強大魔力,卻無法察覺融合之力的跡象,這就表明融合的關鍵不在翅根之中。”
力在暗內
六翅金蟬冥思苦想後,又提出:“尊者,我覺得融合之力在黑暗魔力的深處。當我施展強大的黑暗魔力時,是在調動身外的力量;而當我收斂魔力,迴歸內心黑暗深處,或許就能找到融合之力,就像在黑暗的深淵中隱藏著神秘的寶藏。”
十二品功德金蓮耐心迴應:“六翅金蟬,若在黑暗魔力深處能找到融合之力,那麽當你完全沉浸在黑暗魔力中時,理應能清晰感知到融合的奧秘。但在你全力施展黑暗魔力時,除了狂暴的力量,並沒有發現融合的關鍵。而且,若黑暗魔力深處是融合關鍵,那如何界定這個深度的邊界呢?所以,融合的關鍵不在黑暗魔力深處。”
力在隨合處
六翅金蟬繼續說道:“尊者,我認為融合之力是隨魔力與規則之力相合而產生的。當我的魔力與您的規則之力相互觸碰,便會產生新的力量,融合之力也就隨之在這個相合之處誕生。”
十二品功德金蓮的意識波動傳來,帶著幾分啟發:“六翅金蟬,若融合之力是隨合而有,那麽它就沒有固定的本質。比如你說魔力與規則之力相合產生融合之力,那這個融合之力是從魔力生出,還是從規則之力生出呢?若從魔力生出,魔力本身難以直接孕育融合之力;若從規則之力生出,規則之力單獨存在時也無法產生融合效果。而且,沒有固定本質的融合之力,就如同虛幻的泡影,難以真正為你所用。所以,融合之力並非隨合而有。”
力在中間
六翅金蟬接著說:“尊者,那融合之力也許在我魔力與您規則之力的中間地帶。”
十二品功德金蓮問道:“六翅金蟬,你說在中間,那這個中間是在你魔力的範疇內,還是在我的規則之力範疇外呢?若在你魔力範疇內,前麵已經證明融合關鍵不在你身內魔力處;若在規則之力範疇外,規則之力外範圍廣闊,何處才是真正的中間呢?即便你說在兩者中間,那融合之力是與魔力特性相同,還是與規則之力特性相同呢?若與魔力特性相同,魔力狂暴而規則之力溫和,融合之力又怎能兼具二者呢?若與規則之力特性相同,那融合之力又如何與你的魔力相唿應呢?所以,融合之力不在中間地帶。”
力無所在
六翅金蟬有些氣餒,最後說道:“尊者,我想融合之力本就無固定所在,它無處不在又處處不在,所以也不必執著於尋找它的位置。”
十二品功德金蓮溫和迴應:“六翅金蟬,若融合之力無所在,那麽世間萬物都可被認為是融合之力。山川湖海、日月星辰,皆可說是融合之力的體現。如此一來,融合之力的概念就變得模糊不清,無法確定真正的融合之力究竟是什麽。所以,融合之力也不是無所在。”
經過這七處關於融合之力的探尋,六翅金蟬終於明白,自己以往對力量融合的認知皆是片麵的,真正的融合並非在這些簡單的表象之處,而是需要通過更深層次的修行與感悟才能達成。
這場關於力量融合的探討,也讓六翅金蟬對自身修行和修行顯得有些模糊!
真正的“力”之規則到底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