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濤聲如悶雷,淩風靴尖碾碎堤岸一塊鬆動的青石,碎石滾入濁浪中泛起血沫。林清芷廣袖翻卷,指尖蘸取石縫滲出的暗紅水漬輕嗅:\"《河工紀要》載三合土當以石灰、黏土、細砂配比,這土腥裏卻混著鐵鏽味——周郎中拿煉鐵的礦渣充填料,是嫌堤壩垮得不夠快?\"
工部郎中周顯攥緊賬冊後退半步:\"淩大人明鑒!今歲北方大旱,砂石短缺……\"
\"短缺到連戶部銀庫的地磚都撬了?\"淩風劍鞘劈開石料堆,坍塌的碎石中赫然露出鎏金磚角,\"洪武八年禦製的庫銀地磚,每塊底款刻著‘戶部丙字庫’——周大人把國庫地皮都刮來築堤了?\"
林清芷金簪刺入金磚縫隙,挑出半截焦黑的引線:\"硝石硫磺配比精準,是工部火器坊的手藝。去年臘月兵部丟失的五百斤火藥,原來被夯進堤壩當黏合劑了?\"
堤下忽起騷動,二十名河工推著裝滿\"石料\"的板車往渡口狂奔。淩風踏著木樁掠至車隊前,劍光掃斷繩索——麻袋裂口處傾瀉而出的不是青石,而是裹著泥漿的銅錢串,每串錢孔皆塞著浸過屍油的棉絮。
\"好個鎮河錢!\"林清芷扯斷錢串,銅錢背麵赫然鏨著光祿寺祭器監的梅花紋,\"用祭祀河神的特製銅錢填充堤基,周郎中也不怕冤魂索命?\"她突然掀開車板夾層,三百張戶部兌票隨風飄散,票麵朱砂印泥與金磚底款完全一致。
周顯突然撞向堤壩缺口,腐朽的木樁應聲斷裂。濁浪裹著二十口鐵箱衝出堤腹,箱體碰撞聲如喪鍾。淩風踏浪抓住鐵環,腥臭的箱水潑濺處,內壁鎏金的龍紋刺痛雙目——竟是工部為皇陵鑄造的鎮河金磚!
\"去年先帝陵寢滲水的奏章,原是賊喊捉賊!\"林清芷廣袖卷住鐵箱,箱底焦黑的火漆印沾著丹砂,\"火漆配方與工部存檔的治河文書用印相同——周大人熔了皇陵金磚,拿鉛塊鍍金充數?\"
暗處弩箭破空,淩風旋身劈落箭矢,箭杆中空處滑出半張魚鱗契。林清芷迎光細辨:\"揚州鹽商的私船契,今夜醜時三刻有十船‘石料’從通州碼頭啟運!\"
五更鼓響,通州碼頭籠罩在鹹濕霧氣中。淩風踹開漕船貨艙,麻袋裂口漏出的不是砂石,而是混著香灰的骨殖。林清芷撚起一撮在指尖搓碾:\"檀香混人骨粉,正是太醫院去年丟失的避瘟藥材!\"
\"看這裏!\"淩風劍挑麻袋夾層,染血的賬本散落甲板。\"丙寅年七月\"條目下,工部支取八萬兩采買石材的賬目旁,粘著三年前已故戶部侍郎的私章拓印。
漕幫打手從底艙湧出時,林清芷已掀開船板暗格。二十口陶甕密封著符咒,甕中胎兒心口釘著五銖錢——與堤壩錢串樣式別無二致!
\"《洗冤錄》載宋時巫蠱案,便是以嬰屍釘錢鎮邪。\"淩風劍光掃過撲來的壯漢,血珠濺在陶甕上滋滋作響,\"周郎中效仿古法,卻不知五銖錢含鉛,遇屍毒會泛綠?\"
晨光刺破濃霧時,首艘官船正揚帆離港。林清芷金線纏住桅杆,戶部令旗被扯落的刹那,旗麵顯出血繪的河圖:\"子午線直指九門水閘,他們要在汛期引洪毀城!\"
淩風踏浪躍上敵船,劍鞘擊碎船舵。失控的官船撞向礁石,裂開的貨艙滾出成箱琉璃瓶,每瓶封存著工部近十年治河案的卷宗副本,朱批筆跡與現任工部尚書年輕時的手劄如出一轍。
\"該收網了。\"淩風望著順流而下的金磚冷笑,\"待那幫蠹蟲發現,他們藏在堤壩裏的不是護身符,而是催命鎖——\"
劍光斬斷纜繩,漕幫頭目懷中的調兵符墜入激流,符麵鑲嵌的鱘龍魚鱗在朝陽下泛著死青——與太廟失蹤的鎮河神獸鱗片一般無二!
漕船在激流中傾覆的刹那,淩風拽著林清芷躍上桅杆。斷裂的船板撞向礁石,二十口鐵箱轟然炸裂,金磚裹著屍骸在濁浪中沉浮。林清芷廣袖卷住一塊金磚,鎏金層剝落處露出鉛芯上的鏨痕:\"正德十四年工部鑄印局的標記——鄭尚書那時正執掌鑄印司!\"
周顯扒著浮木嘶吼:\"你們根本不懂!黃河底下埋著前朝龍脈,唯有金磚鎮……\"
淩風劍鞘擊碎浮木,嗆水的周顯被拖上殘桅。林清芷扯開他浸透的官袍,內襟密密麻麻縫著三百枚銅錢,每枚錢孔塞著魚鰾:\"難怪尋不到太廟失竊的鱘龍魚卵——原來都縫在你身上養蠱!\"
對岸忽然亮起火把,工部尚書鄭鐸的官船破霧而來。船頭架著的不是尋常弩機,而是貼滿符咒的青銅炮,炮身龍紋與皇陵鎮河獸如出一轍。\"淩大人可知''金生水''?\"鄭鐸撫過炮管,\"三百塊鎏金磚化入黃河,便是開啟龍脈的鑰匙!\"
林清芷突然甩出金算盤,銅珠擊碎炮身符咒。暗藏的琉璃管炸裂,青黑色液體遇風即燃:\"暹羅火油混著屍毒粉,鄭大人這是要燒幹黃河?\"她廣袖卷起浪花,水火相激的毒霧中,二十名死士眼瞳泛綠撲來。
淩風劍挑周顯腰間魚符,擲入毒霧中央。青銅符牌遇毒氣竟發出龍吟,死士們突然抱頭哀嚎——他們後頸的刺青正在滲血,紋樣恰是縮小的黃河輿圖!\"以人肉繪河圖,鄭尚書好雅興!\"淩風踏著人牆躍上敵船,劍鋒劈開鄭鐸的蟒袍,內襯掉落的不是肌膚,而是貼滿金箔的鱷魚皮!
\"去年南洋進貢的蛟龍皮,原來穿在您身上。\"林清芷金簪刺入鱗甲縫隙,挑出半塊玉玨,\"光祿寺記載此物隨先帝下葬,鄭尚書連棺槨都敢撬?\"
鄭鐸突然癲笑撕開鱷皮,心口潰爛的瘡口中鑽出金蠶:\"龍脈已醒!\"他猛捶船舷,黃河忽然逆流,水中浮起九尊青銅鼎,鼎身銘文淌著血水——正是工部曆年治河銀的流向!
\"原來九鼎才是真賬本!\"淩風劍光如電劈向鼎耳,銅鏽剝落處顯出兵部火漆印,\"戊寅年征倭的軍費,原是被熔了鑄鼎!\"鼎內忽然噴出毒煙,三百隻蠱蟲振翅組成漕幫密符。
林清芷扯斷發帶浸入河水,浸透的綢布甩出抽散蟲陣:\"鄭大人可知,您每日服用的金丹,是用自己兒子的臍帶血煉製?\"她甩出染血的繈褓碎片,布角繡著的鄭氏家紋正與鼎文吻合。
鄭鐸身形劇震,鱷皮下的腐肉簌簌掉落。淩風趁機斬斷鼎足,中空的銅柱裏滾出成卷的黃綾——二十年來六部聯署的貪墨密約,朱批筆跡皆出自司禮監掌印之手!
\"清芷,看鼎腹!\"
林清芷就著火光細辨鼎內篆文:\"丙寅年七月初七,工部奉旨熔傳國玉璽鑄九鼎——原來你們早就在謀劃毀掉皇權象征!\"
漕幫號角突然響徹河道,三十艘插著龍旗的戰船圍攏。鄭鐸狂笑著點燃引線:\"九鼎既現,該讓這黃河改道了!\"
淩風劍尖挑起周顯砸向引線,血肉之軀撞偏火舌。林清芷金線纏住九鼎拋入激流,鼎身相撞的轟鳴中,黃河突然改道衝向廢棄的礦坑——二十年前工部謊報坍塌的銀礦,此刻正裸露出滿山骸骨!
\"用礦工屍骨養汞毒,再引毒水入河道……\"淩風踩住鄭鐸咽喉,\"難怪你執意要炸堤!\"
晨光刺破毒霧時,九鼎已沉入礦坑。林清芷翻開從鼎中搶出的最後一卷黃綾,浸水的墨跡顯出新任漕運總督的名字——正是三日前剛在禦前彈劾淩風的清流禦史!
\"該換戲台了。\"淩風望著順流漂下的金磚冷笑,\"等那位''清官''發現,他藏在祠堂的族譜早被鄭尚書換成貪墨賬冊時……\"
劍光掠過,鄭鐸懷中的鱘龍魚符斷成兩截。殘符墜入黃河的刹那,對岸賑災棚突然騰起黑煙——新運到的\"救命糧\"袋口,正滲出混著丹砂的毒米漿!
工部郎中周顯攥緊賬冊後退半步:\"淩大人明鑒!今歲北方大旱,砂石短缺……\"
\"短缺到連戶部銀庫的地磚都撬了?\"淩風劍鞘劈開石料堆,坍塌的碎石中赫然露出鎏金磚角,\"洪武八年禦製的庫銀地磚,每塊底款刻著‘戶部丙字庫’——周大人把國庫地皮都刮來築堤了?\"
林清芷金簪刺入金磚縫隙,挑出半截焦黑的引線:\"硝石硫磺配比精準,是工部火器坊的手藝。去年臘月兵部丟失的五百斤火藥,原來被夯進堤壩當黏合劑了?\"
堤下忽起騷動,二十名河工推著裝滿\"石料\"的板車往渡口狂奔。淩風踏著木樁掠至車隊前,劍光掃斷繩索——麻袋裂口處傾瀉而出的不是青石,而是裹著泥漿的銅錢串,每串錢孔皆塞著浸過屍油的棉絮。
\"好個鎮河錢!\"林清芷扯斷錢串,銅錢背麵赫然鏨著光祿寺祭器監的梅花紋,\"用祭祀河神的特製銅錢填充堤基,周郎中也不怕冤魂索命?\"她突然掀開車板夾層,三百張戶部兌票隨風飄散,票麵朱砂印泥與金磚底款完全一致。
周顯突然撞向堤壩缺口,腐朽的木樁應聲斷裂。濁浪裹著二十口鐵箱衝出堤腹,箱體碰撞聲如喪鍾。淩風踏浪抓住鐵環,腥臭的箱水潑濺處,內壁鎏金的龍紋刺痛雙目——竟是工部為皇陵鑄造的鎮河金磚!
\"去年先帝陵寢滲水的奏章,原是賊喊捉賊!\"林清芷廣袖卷住鐵箱,箱底焦黑的火漆印沾著丹砂,\"火漆配方與工部存檔的治河文書用印相同——周大人熔了皇陵金磚,拿鉛塊鍍金充數?\"
暗處弩箭破空,淩風旋身劈落箭矢,箭杆中空處滑出半張魚鱗契。林清芷迎光細辨:\"揚州鹽商的私船契,今夜醜時三刻有十船‘石料’從通州碼頭啟運!\"
五更鼓響,通州碼頭籠罩在鹹濕霧氣中。淩風踹開漕船貨艙,麻袋裂口漏出的不是砂石,而是混著香灰的骨殖。林清芷撚起一撮在指尖搓碾:\"檀香混人骨粉,正是太醫院去年丟失的避瘟藥材!\"
\"看這裏!\"淩風劍挑麻袋夾層,染血的賬本散落甲板。\"丙寅年七月\"條目下,工部支取八萬兩采買石材的賬目旁,粘著三年前已故戶部侍郎的私章拓印。
漕幫打手從底艙湧出時,林清芷已掀開船板暗格。二十口陶甕密封著符咒,甕中胎兒心口釘著五銖錢——與堤壩錢串樣式別無二致!
\"《洗冤錄》載宋時巫蠱案,便是以嬰屍釘錢鎮邪。\"淩風劍光掃過撲來的壯漢,血珠濺在陶甕上滋滋作響,\"周郎中效仿古法,卻不知五銖錢含鉛,遇屍毒會泛綠?\"
晨光刺破濃霧時,首艘官船正揚帆離港。林清芷金線纏住桅杆,戶部令旗被扯落的刹那,旗麵顯出血繪的河圖:\"子午線直指九門水閘,他們要在汛期引洪毀城!\"
淩風踏浪躍上敵船,劍鞘擊碎船舵。失控的官船撞向礁石,裂開的貨艙滾出成箱琉璃瓶,每瓶封存著工部近十年治河案的卷宗副本,朱批筆跡與現任工部尚書年輕時的手劄如出一轍。
\"該收網了。\"淩風望著順流而下的金磚冷笑,\"待那幫蠹蟲發現,他們藏在堤壩裏的不是護身符,而是催命鎖——\"
劍光斬斷纜繩,漕幫頭目懷中的調兵符墜入激流,符麵鑲嵌的鱘龍魚鱗在朝陽下泛著死青——與太廟失蹤的鎮河神獸鱗片一般無二!
漕船在激流中傾覆的刹那,淩風拽著林清芷躍上桅杆。斷裂的船板撞向礁石,二十口鐵箱轟然炸裂,金磚裹著屍骸在濁浪中沉浮。林清芷廣袖卷住一塊金磚,鎏金層剝落處露出鉛芯上的鏨痕:\"正德十四年工部鑄印局的標記——鄭尚書那時正執掌鑄印司!\"
周顯扒著浮木嘶吼:\"你們根本不懂!黃河底下埋著前朝龍脈,唯有金磚鎮……\"
淩風劍鞘擊碎浮木,嗆水的周顯被拖上殘桅。林清芷扯開他浸透的官袍,內襟密密麻麻縫著三百枚銅錢,每枚錢孔塞著魚鰾:\"難怪尋不到太廟失竊的鱘龍魚卵——原來都縫在你身上養蠱!\"
對岸忽然亮起火把,工部尚書鄭鐸的官船破霧而來。船頭架著的不是尋常弩機,而是貼滿符咒的青銅炮,炮身龍紋與皇陵鎮河獸如出一轍。\"淩大人可知''金生水''?\"鄭鐸撫過炮管,\"三百塊鎏金磚化入黃河,便是開啟龍脈的鑰匙!\"
林清芷突然甩出金算盤,銅珠擊碎炮身符咒。暗藏的琉璃管炸裂,青黑色液體遇風即燃:\"暹羅火油混著屍毒粉,鄭大人這是要燒幹黃河?\"她廣袖卷起浪花,水火相激的毒霧中,二十名死士眼瞳泛綠撲來。
淩風劍挑周顯腰間魚符,擲入毒霧中央。青銅符牌遇毒氣竟發出龍吟,死士們突然抱頭哀嚎——他們後頸的刺青正在滲血,紋樣恰是縮小的黃河輿圖!\"以人肉繪河圖,鄭尚書好雅興!\"淩風踏著人牆躍上敵船,劍鋒劈開鄭鐸的蟒袍,內襯掉落的不是肌膚,而是貼滿金箔的鱷魚皮!
\"去年南洋進貢的蛟龍皮,原來穿在您身上。\"林清芷金簪刺入鱗甲縫隙,挑出半塊玉玨,\"光祿寺記載此物隨先帝下葬,鄭尚書連棺槨都敢撬?\"
鄭鐸突然癲笑撕開鱷皮,心口潰爛的瘡口中鑽出金蠶:\"龍脈已醒!\"他猛捶船舷,黃河忽然逆流,水中浮起九尊青銅鼎,鼎身銘文淌著血水——正是工部曆年治河銀的流向!
\"原來九鼎才是真賬本!\"淩風劍光如電劈向鼎耳,銅鏽剝落處顯出兵部火漆印,\"戊寅年征倭的軍費,原是被熔了鑄鼎!\"鼎內忽然噴出毒煙,三百隻蠱蟲振翅組成漕幫密符。
林清芷扯斷發帶浸入河水,浸透的綢布甩出抽散蟲陣:\"鄭大人可知,您每日服用的金丹,是用自己兒子的臍帶血煉製?\"她甩出染血的繈褓碎片,布角繡著的鄭氏家紋正與鼎文吻合。
鄭鐸身形劇震,鱷皮下的腐肉簌簌掉落。淩風趁機斬斷鼎足,中空的銅柱裏滾出成卷的黃綾——二十年來六部聯署的貪墨密約,朱批筆跡皆出自司禮監掌印之手!
\"清芷,看鼎腹!\"
林清芷就著火光細辨鼎內篆文:\"丙寅年七月初七,工部奉旨熔傳國玉璽鑄九鼎——原來你們早就在謀劃毀掉皇權象征!\"
漕幫號角突然響徹河道,三十艘插著龍旗的戰船圍攏。鄭鐸狂笑著點燃引線:\"九鼎既現,該讓這黃河改道了!\"
淩風劍尖挑起周顯砸向引線,血肉之軀撞偏火舌。林清芷金線纏住九鼎拋入激流,鼎身相撞的轟鳴中,黃河突然改道衝向廢棄的礦坑——二十年前工部謊報坍塌的銀礦,此刻正裸露出滿山骸骨!
\"用礦工屍骨養汞毒,再引毒水入河道……\"淩風踩住鄭鐸咽喉,\"難怪你執意要炸堤!\"
晨光刺破毒霧時,九鼎已沉入礦坑。林清芷翻開從鼎中搶出的最後一卷黃綾,浸水的墨跡顯出新任漕運總督的名字——正是三日前剛在禦前彈劾淩風的清流禦史!
\"該換戲台了。\"淩風望著順流漂下的金磚冷笑,\"等那位''清官''發現,他藏在祠堂的族譜早被鄭尚書換成貪墨賬冊時……\"
劍光掠過,鄭鐸懷中的鱘龍魚符斷成兩截。殘符墜入黃河的刹那,對岸賑災棚突然騰起黑煙——新運到的\"救命糧\"袋口,正滲出混著丹砂的毒米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