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後期,帝國麵臨著嚴峻的內外挑戰。土地兼並嚴重,財政捉襟見肘,邊防壓力日增,朝政在文官集團的黨同伐異中日漸糜爛……”


    看到這裏,朱元璋眉頭緊鎖:


    他親手打下的江山,他嘔心瀝血建立的製度,難道在後世子孫手中,竟會糜爛至此?


    畫麵切換,出現了一位麵容清臒、眼神銳利的中年官員畫像。


    “萬曆初年,一位銳意改革的政治家登上了曆史舞台,他就是內閣首輔,張居正。”


    劉伯溫身體微微前傾,眼神中透出濃厚的興趣。


    對於這位“同行”,他顯然抱有極大的關注。


    紀錄片的敘事節奏明快,畫麵時而是古畫、時而是精心製作的動畫,時而又是後世學者訪談。


    “張居正以雷霆手段推行改革,其核心便是‘一條鞭法’與‘清丈田畝’。”


    屏幕上出現了動畫演示:原本繁雜混亂的田賦、徭役、雜稅,被整合為一,統一按田畝折算征收白銀。同時,大規模的土地清丈在全國展開,那些被勳貴、官僚、地主隱匿的“黑田”被一一查出。


    “好!!”常遇春看得簡單直接,忍不住拍了下大腿,“就該這麽幹!那些藏田的家夥,都該拉出來砍了!”


    徐達則微微點頭,沉聲道:“此法若能徹底推行,於國庫、於民生,皆是大有裨益。隻是……阻力定然不小。”


    朱元璋沒有說話,但眼神複雜。他看出了這改革的魄力與必要性,甚至看到了自己當年整頓吏治、打擊豪強的影子。


    但他更清楚,要動這些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團,需要何等的決心和手腕,又會掀起怎樣的腥風血雨。


    紀錄片繼續:“張居正的改革卓有成效,短短數年,明朝國庫存糧可支十年,太倉庫的白銀堆積如山,史稱‘萬曆中興’。他整頓吏治,裁汰冗官,加強邊防,任用戚繼光等名將,使得大明一度呈現出複興的氣象。”


    畫麵上,白花花的銀子堆積如山,邊關將士軍容整肅,一派欣欣向榮。


    “幹得漂亮!”常遇春又是一聲讚歎。


    然而,旁白語氣一轉,帶著幾分惋惜:“但張居正的改革,也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他為人剛愎自用,執法嚴苛,‘奪情’事件更是讓他陷入巨大的爭議……”


    畫麵講述了張居正父親去世,按禮製應丁憂守孝,但他為推行改革,在萬曆皇帝的支持下“奪情”,沒有離職,引起了朝野巨大的反對聲浪。


    “愚腐!”朱元璋冷哼一聲,“國家大事當前,豈能拘泥於這等虛禮!”他對張居正的做法表示理解,甚至有些讚賞這種“實用主義”。


    劉伯溫卻輕輕搖頭,低聲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心、士心,不可不察啊。此舉,怕是為日後埋下了禍根。”


    紀錄片繼續,講述張居正生活上的奢靡,出行儀仗的鋪張,以及他與馮保(司禮監掌印太監)的關係,這些都成了政敵攻擊他的把柄。


    畫麵轉向了年輕的萬曆皇帝。旁白道:“隨著萬曆皇帝日漸長大,他對這位權勢赫赫、管束嚴格的‘張先生’,也從最初的依賴,逐漸轉為不滿與忌憚。”


    朱元璋的臉色沉了下來。他仿佛看到了權臣與帝王之間那永恆的矛盾。他自己就是靠著絕對的掌控力才坐穩江山的,對於任何可能威脅皇權的力量,都本能地警惕。


    “張居正病逝後不久,壓抑已久的反對力量開始反撲。在萬曆皇帝的默許甚至推動下,一場針對張居正的清算開始了。”


    畫麵變得灰暗,音樂也透著悲涼。


    “張居正被抄家,家屬或餓死,或流放,其本人雖已入土,卻險遭‘鞭屍’之辱。他生前推行的改革措施,也被一一廢止……”


    “混賬!!”朱元璋猛地一拍石桌,霍然起身,胸膛劇烈起伏,眼中怒火熊熊燃燒。


    他不是憤怒於張居正被清算本身——作為帝王,他深知政治的殘酷——而是憤怒於那繼任之君的愚蠢和忘恩負義!


    將一個嘔心瀝血、功在社稷的臣子,落得如此下場,將大好局麵付諸東流!


    “陛下息怒。”徐達連忙起身勸道。


    常遇春也是氣得滿臉通紅:“真是個白眼狼!張先生屍骨未寒,他就這麽幹!俺老常要是當時在,非得……”他後麵的話沒說出來,但意思不言而喻。


    劉伯溫長歎一聲,臉上滿是痛惜與無奈:“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自古皆然。隻是,如此對待國之柱石,寒了天下臣子之心,國本動搖矣!”


    他看向朱元璋,眼神複雜,似乎想到了什麽,又欲言又止。


    就在這時,屏幕下方突然飄過一行行彩色的文字,速度飛快。


    【張師傅太難了,憑一己之力續命大明幾十年!】


    【萬曆三大征不要錢的嗎?還不是張居正攢下的家底!】


    【奪情確實是敗筆,給了政敵太多口實。】


    【抄家鞭屍也太狠了,萬曆就是個小心眼!】


    【明朝的黨爭真是……唉,自己人鬥自己人最起勁。】


    【改革者有幾個有好下場的?商鞅、王安石、張居正……】


    【6666,張居正yyds!】


    【樓上的,不懂曆史別亂刷!】


    【他生活作風也有問題吧?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這些突然冒出來的“彈幕”,讓原本沉浸在悲憤情緒中的四人都是一愣。


    “這……這是何物?”朱元璋指著屏幕,有些發懵。這些字跡顏色各異,說話的口氣更是聞所未聞,什麽“666”,什麽“yyds”,完全聽不懂。


    常遇春瞪大了眼睛:“乖乖,這板子還能自己寫字?還是這麽多人一起寫?說話還這麽……粗鄙!”他看到有人罵萬曆,覺得解氣,但又覺得這種公開評論皇帝的方式太過離經叛道。


    徐達皺眉看著,試圖理解這些文字的意思:“似乎是……後世之人,在觀看這段影像時的評語?”


    劉伯溫眼中精光一閃,湊近屏幕,仔細看著那些快速滾動的彈幕。


    他被這種形式震撼了——如此直接、如此迅捷、如此海量的“民意”表達方式!


    雖然言語粗疏,甚至有些不堪入目,但其中蘊含的信息量和情緒衝擊力,卻是前所未有的。他喃喃道:“民意如沸……竟能如此顯現於眼前,真是……匪夷所思。”


    朱元璋也漸漸迴過味來,臉色更加難看。


    他看到了那些為張居正辯護的言論,也看到了批評他生活作風的,更看到了對萬曆皇帝的指責。


    這些“後世子孫”,竟然如此肆無忌憚地評判他們的先祖,評判他大明的皇帝和首輔!


    這讓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冒犯和……無力感。他的威嚴,似乎在這些飛舞的文字麵前,變得有些可笑。


    紀錄片仍在繼續,講述了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長達數十年的怠政,明朝的財政再次陷入困境,黨爭愈演愈烈,最終一步步走向深淵。


    最後,畫麵定格在張居正那張清臒而堅毅的畫像上,旁白以一種複雜的口吻總結:


    “張居正,這位毀譽參半的改革家,他以非凡的魄力試圖挽救一個衰落的王朝,卻最終未能改變曆史的走向。他的功過是非,至今仍是曆史學家們爭論不休的話題……”


    影像結束,屏幕暗了下來,隻留下那些五顏六色的彈幕還在零星飄過。


    涼亭裏一片死寂。


    四位大明的開創者和肱骨之臣,仿佛經曆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審判。


    張居正的悲劇,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悲劇,更像是大明王朝未來命運的一個縮影,沉甸甸地壓在他們心頭。


    尤其是朱元璋,他看著黑暗的屏幕,仿佛看到了自己殫精竭慮建立的帝國,在後世的風雨中飄搖,最終走向無可挽迴的結局。


    他感到一陣深深的疲憊和……茫然。


    “真人……”朱元璋喉嚨有些幹澀,他想問些什麽,卻又不知從何問起。


    曆史周期律,難道真的無法阻擋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空食堂:開局喂飽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初的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初的少年並收藏時空食堂:開局喂飽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