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局……”程宇沉吟片刻,他想到了李隆基的剛愎自用,想到了日益膨脹的權臣,想到了邊疆的隱患,想到了最終將大唐推向深淵的安史之亂。


    “盛世之下,暗流湧動。”


    程宇緩緩說道,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繁華遮蔽了雙眼,權力腐蝕著人心。若不警醒,不思進取,再輝煌的王朝,也終有落幕之時。”


    張九齡聞言,身軀猛地一震,看向程宇的目光充滿了驚愕和……知音般的激動。


    這番話,與他心中對朝局的擔憂不謀而合!沒想到仙人也是這般認為!


    他苦心勸諫陛下,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些潛在的危機,卻始終無法讓陛下真正聽進去。


    “程真人此言,如醍醐灌頂!”張九齡激動地說道,“敢問真人,可有破局之法?”


    程宇笑了笑,眼中閃過一絲深意:“破局之法,自在人心。為政者,當體恤民情,廣開言路,親賢臣,遠小人,克製私欲,方能長治久安。”


    他這番話,字字句句都像是針對李隆基如今的狀態而說。


    張九齡聽得連連點頭,心中對程宇的敬佩又加深了幾分。


    他原以為程宇隻是擁有奇特力量的隱士,卻沒想到他對治國之道也有如此深刻的見解。


    “真人高見,老朽受教了。”張九齡再次拱手,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若真人能得麵聖,願能將這些道理告知陛下,或可……”


    “或可改變衰落的命運?”程宇接過了他的話,眼中帶著一絲玩味。


    張九齡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起來:“真人風趣!不過,老朽確實有此期望。”


    兩人邊走邊談,話題從朝局談到人生,從詩詞歌賦談到天地萬物。


    程宇發現,與張九齡交談,如同與一位飽經風霜、智慧淵博的長者對話,讓人受益匪淺。


    而張九齡也發現,這位程真人雖然年輕,卻有著一種遠超年齡的成熟和深刻,對許多事情都有著獨到而精辟的見解,仿佛他並非第一次經曆這些。


    不知不覺間,兩人已經來到了含元殿前。


    含元殿,大明宮的正殿,是舉行朝會、接見使臣等重要儀式的地方。


    此刻,殿前廣場上,文武百官早已按照品級站好,密密麻麻,黑壓壓的一片。


    氣氛異常凝重。


    本來他們開會開的好好的,突然來了一個禁軍,表示仙人程宇正在進入宮中。


    那位攪動長安風雲的“仙人”,竟然要見聖人!


    當程宇與張九齡並肩出現在含元殿前時,廣場上的文武百官齊刷刷地將目光投向了他們。


    瞬間,如同海浪般的低語聲在人群中響起,隨即又被一種無形的壓力壓製下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程宇身上。


    好奇、震驚、探究、警惕、甚至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恐懼。


    這就是那位傳說中的“西市仙人”?


    看起來如此年輕,如此……平靜。


    李隆基,端坐在含元殿內的龍椅上,目光銳利地看向殿門。


    他已經等候多時了。


    程宇感受著四麵八方投來的目光,心中沒有絲毫波瀾。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將正式站在這座龐大帝國的權力巔峰麵前。


    他沒有停下腳步,邁著沉穩的步伐,徑直走向含元殿。


    張九齡在他身旁,雖然神色平靜,但步履間也帶著一絲凝重。


    兩人穿過廣場,踏上漢白玉的台階,一步一步,朝著那象征著至高權力的殿堂走去。


    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百官的心頭。


    終於,程宇和張九齡來到了含元殿門口。


    殿內,百官肅立,氣氛莊嚴。


    李隆基的目光穿過重重人群,直接與程宇的目光對上。沒有想象中的劍拔弩張,也沒有預料中的怒火爆發。


    兩人的目光在空中交匯,仿佛無聲的較量。


    就在這時,一個尖銳的聲音打破了殿內的寂靜。


    “大膽狂徒!見了聖人,還不跪下!”


    說話的是一位禦史台的官員,他站了出來,指著程宇厲聲嗬斥。


    在他看來,無論程宇有何等神通,在這含元殿上,在聖人麵前,都必須行君臣之禮!


    這是規矩,是綱常,是不可逾越的底線!


    然而,他的嗬斥聲剛剛落下——


    程宇眼神一冷,屈指一彈。


    一顆細小的石子,仿佛憑空出現,帶著肉眼難辨的速度,瞬間射出。


    “呃!”


    那名禦史台官員身體猛地一僵,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喉嚨裏發出一聲低沉的悶哼。


    他捂著自己的胸口,那裏沒有任何外傷,但他卻感覺自己的心髒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捏碎了一般。


    他身體搖晃了幾下,最終無力地倒了下去,雙眼圓睜,帶著永恆的驚駭。


    死寂!


    整個含元殿內,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驚恐地看著倒在地上的禦史,再看看依舊平靜站在殿門口的程宇。


    眾目睽睽之下,隔空殺了一位朝廷官員?!


    還有王法?還有法治嗎?


    這一下,再也沒有人敢質疑程宇的“仙人”身份了,連大氣都不敢喘。


    然而,總有頭腦發熱,或者說,忠君愛國到極致的人。


    “妖人!你敢在含元殿行兇!目無君父!無法無天!”


    又一位官員跳了出來,指著程宇怒吼道,他的聲音因為憤怒和恐懼而顯得有些扭曲。


    程宇眉頭微蹙。


    他並非嗜殺之人,剛才殺那禦史,隻是為了立威,震懾宵小。


    沒想到還有不怕死的。


    他再次抬手,這一次,沒有石子,隻是一道無形的力量激射而出。


    “哢嚓!”


    一聲清脆的骨骼斷裂聲響起。


    那名怒吼的官員慘叫一聲,雙腿膝蓋猛地向內彎折,以一種詭異的姿勢跪倒在地,劇痛讓他臉色扭曲,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卻再也無法發出聲音。


    這一次,沒有人再敢說話了。


    殿內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許多官員嚇得臉色蒼白,身體微微顫抖,恨不得立刻躲到桌案下麵。


    站在武將隊列前方的幾位開元名將,如高仙芝、封常清等人,雖然心中同樣驚駭,但作為帝國柱石,他們不能退縮。


    他們眼神凝重,握著腰間兵器的手緊了緊,身軀微微前傾,已經做好了隨時出手的準備。


    雖然知道自己可能不是對手,但作為軍人,他們的職責便是護衛陛下,護衛大唐!


    即便拚死,也要一戰!


    就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刻,一直端坐不動的李隆基終於開口了。


    “夠了。”


    他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製止了那些躍躍欲試的武將,目光複雜地看著程宇,緩緩說道:“程真人,你此番入宮,所為何事?”


    他選擇了最務實的方式——直接詢問程宇的目的。


    在這個擁有超凡力量的年輕人麵前,一切凡俗的規矩和威嚴,都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程宇迎著李隆基的目光,邁步走入殿內,在百官驚懼的目光中,一步一步走向龍椅。


    他沒有走到龍椅前停下,而是在距離龍椅約莫十步遠的地方站定。


    這個距離,既表達了對帝王的尊重(至少沒有走到龍椅旁邊),又不失自己的姿態。


    “我來,是為了楊玉環。”程宇的聲音平靜,卻在殿內激起了軒然大波。


    楊玉環?!


    那個已經被送入太真觀,名義上是道姑,實則誰都知道是陛下為日後召入宮中做準備的楊玉環?!


    百官們麵麵相覷,豎起了八卦之耳。


    這位“仙人”竟然真的是為了一個女子而來?而且,這個女子還是……


    “楊玉環身份特殊,不應被困於太真觀,更不應背負那些流言蜚語。”


    程宇繼續說道,目光直視李隆基,“我要你為她正名,還她一個清白之身。讓她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生活。”


    這番話,如同驚雷炸響!


    讓陛下為楊玉環正名?還要讓她自由選擇生活?


    “除此之外,”程宇沒有理會那些驚唿聲,繼續提出了他的第二個要求,“你當日派人圍捕我,不僅驚擾了百姓,更差點傷及無辜。你身為帝王,理應體恤民情,愛護子民。此事,你當向天下百姓下一道罪己詔,承認自己的過失,並向西市百姓賠禮道歉。”


    罪己詔?!


    這簡直是獅子大開口!


    哪個帝王會輕易下罪己詔?


    這等於是自承其錯,有損帝王威嚴!


    “你!你!”有老臣氣得胡子直抖,說不出話來。


    “最後,”程宇的聲音變得更加嚴肅,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警告,“我知你派人監視楊家。從今以後,不許再派任何人去打擾楊家,更不許監視他們。如若你違背今日之言,再行任何不利於楊家或楊玉環之事……”


    程宇的目光陡然變得銳利,眼中閃過一絲冰冷的殺意,這股殺意如同實質一般,瞬間籠罩了整個含元殿。


    “那我就親自入宮。”


    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一個人的耳中,帶著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寒意。


    “滅你江山社稷!”


    “嘩啦!”


    這番話一出,整個含元殿徹底炸開了鍋!


    滅江山社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空食堂:開局喂飽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初的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初的少年並收藏時空食堂:開局喂飽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