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畫麵如走馬燈般在他眼前閃過:遠古戰場,修士與妖獸廝殺;天空中劃過的流星,實則是強大修士的飛行法器;各大門派的興衰更替;天道規則的運行軌跡...


    這些信息量太大,葉無忌幾乎承受不住,感覺自己的神魂要被撐爆。關鍵時刻,混沌珠突然自行激活,散發出柔和的五彩光芒,幫助他穩定神魂,過濾掉那些過於複雜或含有強烈負麵情緒的信息。


    不知過了多久,信息流終於停止。葉無忌脫力般倒在地上,大口喘息,額頭冷汗直流。但他的眼神卻前所未有的明亮,因為他看到了...天道規則的運行軌跡!


    在死靈老祖的傳承記憶中,天道規則並非如修士們想象的那樣完美無缺,而是處處存在漏洞和矛盾。更驚人的是,這些漏洞並非自然形成,而是被刻意設計的,目的是限製修士的修行路徑,防止他們觸及某些"禁區"。


    "這就是太上道人所說的'天道有缺'嗎?"葉無忌震驚不已,"天道規則竟然是被人為操縱的?"


    "並非全部,但確有一部分。"死靈老祖的聲音再次響起,"天道本身是自然運行的規律,但在遠古時代,確有強大存在對其進行了幹預,加入了一些人為的限製,形成了現今修仙界的'正邪之分'、'門派體係'等規則。太上道人正是看透了這一點,才決定尋求突破。"


    葉無忌若有所思:"那《逆天訣》就是為了突破這些人為限製而創的?"


    "不錯。"死靈老祖似乎很欣賞葉無忌的悟性,"《逆天訣》的核心並非對抗天道本身,而是識破並突破那些後加的人為限製,迴歸到最原始、最自然的修行狀態。"


    這一解釋讓葉無忌豁然開朗。他原本對"逆天而行"有些抵觸,認為這是一種狂妄的行為。但現在看來,《逆天訣》的目的並非狂妄挑戰天道,而是要撥開迷霧,看清真相,迴歸本源。


    "多謝前輩指點!"葉無忌向石碑深深一拜,"弟子受益匪淺。"


    死靈老祖發出一聲低沉的笑聲:"不必謝我。我與太上道人雖非同門,但理念相近。他離開後,修仙界越發桎梏森嚴,正邪之爭越發激烈,這並非修士的本意,而是被某些規則所引導。我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人繼承太上道人的意誌,打破這些桎梏,讓修仙界迴歸本源。"


    他頓了頓,又道:"小修士,你的資質和悟性都很不錯,混沌靈根更是萬年難遇的奇才。若能把握好這次機緣,未來或許真能走出一條前人未走過的路。不過,也要小心謹慎,太上道人當年就是因為過於高調,才引來殺身之禍。"


    葉無忌鄭重點頭:"弟子謹記前輩教誨。"


    "去吧,三天時間已到,你該迴去了。"死靈老祖的聲音漸漸淡去,"記住,逆天而行,並非盲目叛逆,而是迴歸本心,找迴修士的初心。"


    葉無忌再次向石碑行禮,然後轉身離開山穀,朝著來時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一邊思索著死靈老祖的話,一邊整理腦海中新獲得的信息。


    現在,他對《逆天訣》的第一階段"悟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天道規則確實存在缺陷,而這些缺陷很可能是某些強大存在刻意為之,目的是控製修士的修行路徑。太上道人的《逆天訣》正是為了突破這些人為設置的限製,迴歸到更自然、更本源的修行狀態。


    離開死靈山脈時,葉無忌仿佛整個人都脫胎換骨了。他的氣質變得更加沉穩內斂,眼神也更加深邃,仿佛能看透世間虛妄。而在他體內,混沌靈力運行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順暢,修為隱隱有突破的跡象。


    青霄子早已在山脈入口處等候。見到葉無忌平安歸來,他鬆了一口氣,但隨即又為葉無忌的變化而驚訝。


    "無忌,你...有所收獲?"青霄子仔細打量著葉無忌,驚訝於他短短三天內的變化。


    葉無忌點頭:"多謝長老安排,弟子在死靈山脈中確有不小的收獲。對《逆天訣》的第一階段'悟道'已經有了初步的理解。"


    他簡要講述了自己在山脈中的經曆,但隱去了關於死靈老祖的部分。雖然青霄子對太上道的理念持認同態度,但死靈老祖畢竟是修仙界公認的邪修,與之接觸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青霄子聽完葉無忌的講述,陷入沉思:"天道規則被人為幹預...這與太上道人的觀點確實吻合。難怪修仙界的正邪之爭越來越激烈,各大門派的壁壘也越來越森嚴,這或許正是那些規則在起作用。"


    他看向葉無忌,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無忌,如果你能真正領悟《逆天訣》的奧義,或許能打破這些桎梏,為修仙界開創一個新的局麵。"


    葉無忌心中一凜,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弟子會盡力而為。不過,《逆天訣》深奧難懂,恐怕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全領悟。"


    "不急,循序漸進即可。"青霄子安慰道,"修行一途本就是漫長的過程,急不得。現在最重要的是鞏固你在'悟道'階段的收獲,為下一步'明心'打好基礎。"


    兩人一邊交談,一邊返迴青雲門。路上,青霄子告訴葉無忌,在他離開的這三天裏,宗門內外形勢更加緊張。血煞門和天道宗的聯合部隊已經在青雲門周圍的幾個據點活動,似乎在為大規模進攻做準備。


    "掌門已經啟動了'青雲大陣',這是我青雲門最強大的防護陣法,短期內應該無憂。但敵人的目標很明顯是太上道傳承,尤其是你身上的混沌珠和《逆天訣》。"


    葉無忌想起林天羽離去前說的話:"真相遠比你想象的複雜",心中疑慮叢生:"長老,您認為林天羽和韓天睿背叛青雲門,單純是為了太上道傳承嗎?"


    青霄子搖頭:"恐怕沒那麽簡單。青雲門作為正道第一大派,內部必然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林天羽提到的'青雲門並非光明磊落',或許指的就是這些秘密。太上道傳承可能隻是表麵原因,他們背後可能另有圖謀。"


    葉無忌若有所思:"會不會與太上道人當年離開青雲門的真相有關?"


    青霄子神色一凝:"很有可能。太上道人的離去,一直是青雲門的一個心結。表麵上說是理念不合,但實際情況恐怕複雜得多。曆代掌門對此都諱莫如深,就連我這個太上長老也隻知道一鱗半爪。"


    迴到青雲門後,葉無忌迴到青霄子的洞府山峰,專心修煉鞏固。他按照在死靈山脈中的領悟,重新修煉《逆天訣》的"悟道"階段,果然有了顯著的進步。他能更清晰地感知天道規則的運行軌跡,觀察到其中的不完美和矛盾。


    同時,他也發現自己的修為在穩步提升,已經從築基中期跨入築基後期的門檻。這種提升速度即使在天才如雲的青雲門也是罕見的,更加驗證了混沌珠和《逆天訣》的神奇效果。


    一個月後的一天,葉無忌正在洞府中修煉,突然感到一陣心悸,仿佛有什麽危險即將降臨。他立刻停下修煉,警覺地環顧四周,卻沒發現任何異常。


    就在這時,整個青雲門突然響起了急促的警報聲!這是宗門麵臨重大危機時才會啟動的緊急信號。


    "出事了!"葉無忌立刻穿好衣服,帶上青鋒劍和混沌珠,衝出洞府。


    洞府外,青霄子已經在等候。他臉色凝重,一見到葉無忌就說道:"血煞門和天道宗聯手攻打山門!他們派出了五位金丹期長老和數百築基期弟子,來勢洶洶!"


    葉無忌大吃一驚:"兩大門派竟敢如此明目張膽地攻打青雲門?難道不怕引起修仙界的公憤嗎?"


    青霄子冷笑:"他們早已做好了輿論準備。據說他們對外宣稱,青雲門竊取太上道傳承,擾亂修仙界平衡,此次聯手是為了'匡扶正義'。"


    "顛倒黑白!"葉無忌憤然道。


    "正邪之分本就是相對的。"青霄子歎息道,"在太上道人看來,或許根本就不存在絕對的正邪。如今兩派聯手攻打青雲門,表麵上打著'正義'的旗號,實則是為了搶奪太上道傳承,真是諷刺。"


    他轉向葉無忌,嚴肅道:"無忌,形勢危急。掌門命我帶你離開青雲門,前往一個安全的地方繼續研習《逆天訣》。"


    葉無忌大驚:"離開?但宗門正麵臨危機,弟子怎能臨陣脫逃?"


    青霄子沉聲道:"這不是逃跑,而是策略。太上道傳承關乎重大,不能落入他們手中。你是混元子選定的傳人,肩負著傳承太上道意誌的重任。若你留在這裏,必然會成為他們的首要目標。而且,以你現在的修為,在這種級別的戰鬥中也幫不上什麽忙。"


    葉無忌心中掙紮。一方麵,他不願在宗門危難之際獨自離去;另一方麵,他也明白青霄子說的有道理,自己留下可能反而會成為宗門的負擔。


    青霄子見他猶豫,語氣緩和了一些:"無忌,我理解你的心情。但請相信,掌門和各位長老足以應對這次危機。你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保全太上道傳承,繼續修行《逆天訣》,將來才能真正迴報宗門。"


    葉無忌深吸一口氣,最終點頭:"弟子聽從長老安排。"


    青霄子滿意地點頭:"好,我已經準備好了傳送陣,可以直接將你送到千裏之外的'青雲秘境'。那裏是我青雲門的一處秘密據點,環境優美,靈氣充裕,最適合閉關修行。而且,那裏的防護陣法極為強大,外人難以察覺。"


    兩人迅速前往青霄子的密室,那裏已經布置好了一個小型傳送陣。青霄子取出一枚玉簡交給葉無忌:"這裏記載了'青雲秘境'的詳細情況,包括各種資源的分布和使用方法。按計劃,你將在那裏閉關一年,專心修行《逆天訣》。一年後,我會親自去接你迴來。"


    葉無忌接過玉簡,又問:"若一年後長老未能前來,弟子該如何是好?"


    青霄子遞給他一枚令牌:"這是我的傳訊令,若有急事或我未能按時前來,你可以通過它聯係我。不過,除非萬不得已,盡量不要使用,以免暴露位置。"


    葉無忌將令牌和玉簡都小心收好,向青霄子深深一拜:"弟子此去,必當刻苦修行,不負長老和掌門的期望。"


    青霄子欣慰地點頭:"我相信你。太上道傳承選中了你,必有其道理。或許你就是那個能夠繼承太上道人意誌,探索天道真相的人。"


    葉無忌站上傳送陣,青霄子開始激活陣法。就在這時,密室外突然傳來一陣劇烈的爆炸聲,接著是打鬥聲和呐喊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天鐵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山肥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山肥狐並收藏逆天鐵匠最新章節